外语教学理论与流派.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835461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5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语教学理论与流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外语教学理论与流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外语教学理论与流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语教学理论与流派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景华 zhangjinghua zhjinghua2008 13963029162,课程主要内容,一、语言(外语、二语) 二、语言观与外语教学方法 三、外语教学简史 四、外语教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五、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性质 六、主要理论学派与外语教学流派 七、“方法时代”和“后方法时代”的教学流派 八、外语教学流派暨方法 附:参考书目,一、语言(外语、二语),1、语言的定义及性质 杨信彰: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语言学概论高教出版社,2005。 Language is systematic. Language is symbolic. Language is arbitrary. Language is primarily vocal. Language is human specific. Language is used for communication.,桂诗春:应用语言学 语言是一个生成系统(generative system); 语言是一套任意性符号;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语言; 语言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sanctioned/established); 语言是一种交际与文化传递的工具; 语言是在言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内实施的;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human specific); 语言具有共同性(language universals)。,王铭玉:语言符号学 1)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是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 语言是特殊的符号系统。,2)语言的本质: 1.任意性(arbitrariness); 2.共同性(community); 3.稳定性(stability); 4.演化性(evolubility)/variety; 5.通用性(universality); 6.第一性(primacy); 7.系统性(systematicity); 8.兼容性(compatibility); 9.多义性(multi-meaningfulness); 10.能产性(productivity); 11.开放性(openness);,12.层次性(stratification); 13.社会性(sociality); 14.换位性(displacement); 15.模糊性(fuzziness); 16.精确性(accuracy/precision); 17.省略性(economy); 18.色彩性(colorability); 19.概括性(generality); 20.虚指性(fallibility); 21.可操作性(operationality)。,2、语言与言语,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工具,言语是运用这一工具的过程及结果;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个人现象;语言存在于言语之间;语言是一般的、抽象的概括,言语是特殊的、具体的体现;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及其规则是有限的,而言语产品(指句子、篇章等)的数量则是无限的;语言系统作为全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而言语却处于变化的动态之中;语言是社会成员在不断的言语活动中习得的,它的存在是潜在的,而言语体现为声音(或文字)的表现物,具有很强的外部表现性。总之,“语言与言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Saussure,1996:41),3、语言与社会,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社会息息相关。语言受社会的制约又对社会产生影响。语言依存于社会,首先,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产生于人们共同的劳动与生活中。其次,每个人的言语活动(包括语言习得和运用)同样必须在社会环境中进行,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社会对语言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社会交际会引起语言的变化,例如许多语言中都广泛存在的借词现象说明了民族交流给语言带来的影响;2)社会环境对语言产生影响,例如各种社会因素(如阶级、帮派、职业、政治等)都会在特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3)社会的分化和统一影响着语言的分化和统一。总之,语言受制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语言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最终导致了社会语言学的产生。,4、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思维之间具有对立统一性。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单位是词和句子,思维的单位是概念、判断和推理。1)语言是形成思维或思想的工具;2)语言是表达思维或思想的工具;3)语言是引起别人思维或思想的工具;4)语言是使思维过程模式化的工具;语言是使思维活动人化,使人脱离动物界的条件之一。1)思维是直接引起语义变化的动力之一;2)思维是言语扩展的主要原因;3)思维是为创造话语而选择语言单位的动力;4)思维对言语的建立和扩展起控制作用。,5、语言与文化,文化:1)生态文化(ecological culture);2)语言文化(linguistic culture);3)宗教文化(religious culture);4)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5)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有人把语言比喻为“车辆”,文化比喻为“交通指挥灯”。(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很多,大家上网查询、下载),6、语言与跨文化:,阅读下面短文,思考这些女生犯了什么错误? What is Wrong with Their “Hello”? A group of Chinese girls who just arrived at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ir university education decided to visit the city of New York together. Since their school was not very far from the city, they planned to take a Greyhound bus(“灰狗”,美国一长途汽车公司名) to go there at weekend. Saturday morning, they got up early and after two hours drive they got to the downtown of the city. They stayed there for a couple of hours, shopping and sightseeing happily. Everything seemed OK until it was the time for them to go back-they suddenly realized that they lost their way back to the Greyhound bus station. What made the situation worse was that it was getting darker. In despair, they stopped at a corner on the street and decided to ask for help. At this moment they saw a young couple passing by, so they said “Hello!” to this couple. To their surprise, the couple looked at them coldly and hustled on. Having no way out, they approached to the next group of passerby and tried a louder “Hello!” this time. Again they got nothing but a cold shoulder from these city people.,显而易见,细心的读者已经知道这些女生的错误所在了不是语言错误,而是语用错误。英美文化中,身处公共场所语境,如要引起他人注意、寻求帮助时,一般使用“Excuse me”而不能使用“Hello”。 (参见:语言学教程(第三版中文本,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身势语与文化,(例:前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访美。见跨文化交际学,458页,贾玉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次印刷),二、语言观与外语教学方法,1、把语言看作是一门知识(就像数学、物理、化学等一样)或符号系统,教学目标就会设定为语音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以语言为本,教学上多采用语法翻译法。 2、把语言看作是一种交际工具,一种交际手段,教学目标就会设定为语言意念、功能、技能、情景、语境,以交际为本,注重语言的应用,教学上多采用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情境法、任务法。 3、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规约,教学上多采用功能法、交际法。 4、把语言视为一套生理机制,教学目标就会设定为语言习惯,以语言学习为本,注重语言结构的操练,教学上多采用句型替换法、对比教学法。 5、把语言视为思维工具和文化载体,教学目标是通过学外语学会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思想方法,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做事或做人的方式或经历,教学上多采用问题讨论、案例分析、文化比较、角色扮演等方式。 注:桂诗春应用语言学p50;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流派与实践,2003,上外出版社,P14-15.,三、外语教学简史,主要六个历史时期 1、五百年前。 15世纪以前,在西欧,拉丁语处主流地位,不仅用于日常口语交际,而且是教育、商务和政府的通用语言。拉丁语是外语,这样追溯起来,外语教学的历史在公元前就存在了。,2、16世纪到19世纪。 从16世纪起,法语、意大利语、英语开始受到重视,逐渐成为口笔语交际的主要媒体,但拉丁语仍然处于重要地位,一为学习古典名著,二为分析语法,成为学校一门主课,用于训练学生的心智,提高人文素质。这期间的教学没有什么理论,因其主要过程是分析语法,进行翻译,故称之为“语法翻译法”。,3、19世纪。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之间的交流需要进一步增强,现代语言的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欧一些国家已经酝酿着一场外语教学的革新运动,其矛头直指“语法翻译法”。,4、1886年。 国际语音学会的成立和国际音标的制定对推动“直接法”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5、1899年。 斯威特(Sweet):The Practical Study of Languages出版,对直接法作了系统论述。,6、20世纪初。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直接法的局限性暴露出来,改革创新又进入一个新阶段。,四、外语教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古典语言教学阶段(1880年以前):语法翻译法(普洛茨Karl Plotz,影响欧洲) 2、现代语言教学萌芽阶段(188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教学法或自然法(戈恩Gouin法国人) 3、现代语言教学发展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70年代):美国的听说法(Boas、Sapir、Bloomfield) 法国的视听法。两个方法的基本教学原则一致,只是后者主张多采用形象的教学媒介,如幻灯片) 4、现代语言教学深入阶段(70年代以后):交际教学法(美国的弗斯、乔姆斯基等等) (注:参见桂诗春应用语言学p51),五、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性质,什么是外语教学法?根据Richard等人的观点,它应包括: (一)理论 语言理论和学习理论,前者研究的是对教学客体的认识,即什么是语言?后者关注的是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即如何学好外语? 20世纪,语言理论的发展线索是:结构主义功能主义交际理论;学习理论的发展线索是:联结理论认知理论人本理论。,(二)设计。 这是用某种理论对教学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实现优化组合。外语教学系统包括六个方面因素: 1、教学目的。 2、教学大纲。 3、教学活动形式。 4、学生角色。 5、教师角色。 6、教材的作用。 (三)教学步骤。(略),六、主要理论学派与外语教学流派,应用语言学界认为,“方法时代”对英语教学影响最大的外语教学观有三大理论学派: 1、以“听说法”为主要代表的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学派。 2、以“认知法”为主要代表的理性主义与认知心理学学派。 3、以“交际法”为主要代表的社会语言学及其功能学派。三大学派的产生都有其合理、科学的一面,因而其提倡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在英语教学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4、到 20 世纪末,随着英语教学实践与理论的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影响深远的主流学派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t theory)逐渐成为了英语教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七、“方法时代”和“后方法时代”的 教学流派,“方法时代” (methods era)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以教学方法研究为主的时代,“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学法主要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和人文主义系列法等。 “后方法时代” (postmethods era)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主要的教学方法有整体教学法、内容型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 “后方法时代”指的是“对方法的一种选择而非对一种可选择方法的研究”(Richards & Rodgers, 2001),八、三种外语教学流派,语法翻译法 口语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 人文主义的教学法,九、外语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 直接教学法 自觉对比法 听说教学法 视听教学法 认知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练习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见郎秀娟开题报告) 口语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 支架式教学法 折衷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见秦秀白综述) 词汇教学法(词块理论) (见侯保丽开题报告) 程序教学法 (见侯保丽开题报告) 过程体裁法 (见侯保丽开题报告),自然教学法 人文主义的教学法: 1、全身反应法 2、咨询教学法 3、集体学习法 4、沉默教学法 5、暗示教学法,(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Approach) 翻译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 翻译教学法教学理念 翻译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翻译教学法的课堂操作 评价,从15-17世纪,翻译法成为西欧把拉丁语作为外语的主要教学方法。后形成近代语法翻译法。 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现代语言作为外语进入学校课程后,其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都大大继承了拉丁语教学法的特点。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中期,以拉丁语为基础的现代语言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基本形成。,机械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 语言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些语言都起源于一种语言,并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统一的,各种语言的语法是共同,其词汇表达的概念、关系和意义也是一样的,语言之间的差异只是词的发音和书写形式不同。因此,教授另一种语言,就是教授如何实现这两种语言的互译,即词汇的互相替换和语法关系的互相代替。,官能心理学 心灵具有不同的功能(能力),官能可以相互分离,孤立地进行训练。认为某些学科具有训练一种或几种官能的特殊价值,而拉丁语被认为是最严密、最有逻辑性的语法体系。学习拉丁语被认为是训练推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的良好方式。,教育学 演绎教学法成为语法翻译法理解和讲解语法的基本方法,即先讲规则,后举例子,再让学生背诵规则,然后做练习。,语法翻译法的特点 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是一种以语法、词汇为主,通过阅读材料进行译入译出练习,并借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文学作品能力教学方法。,重视书面语,轻视口语 重视语法教学 充分运用本族语,以翻译为主要学习活动 句子是教学和练习的基本单位,语言首先是一套可以通过课文和句子解析的与母语相联系的系统规则。 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规则学习、规则记忆和通过大量的练习以达成与母语产生意义关联的活动。 影响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重要因素是语法现象,教学应以语法为主线,课文和句型都应该围绕语法项目编写。 母语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学生不可能离开母语而习得外语。,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模式,阅读分析-翻译-讲解-背诵。,缺点: 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手段,没有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过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听说能力的训练 为教语法而教语法,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脱离现实的生活和交际情境,教学方法呆板、枯燥,学生感受不到语言的真实性,学生极易丧失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习气氛沉闷,学习效果较差。,(二)直接教学法(The Direct Method/Approach) 直接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直接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直接教学法的教学理念 直接教学法的操作 评价,19世纪90年代西欧商业的发展,各国交往逐渐频繁,促进口语的发展。 法国拉丁语教师戈恩(Gouin)于1880年出版了一本重要著作语言教学艺术,戈恩称自己的教学方法为“直接法”。 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邻近学科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新方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比较语言学 实验(语言)心理学 联想主义心理学 语言习得理论 教育理论,语音改变的规律是自然规律,各种语言都无例外;用元音和辅音对声音进行描述。 国际语音学会在1888年接受 Otto-Jespersen的建议制定并公布了国际音标。,语言(还是言语?见讲座“语言与言语”)是个人心理现象,强调语言变化中的类推(analogy)原则,为直接法中的模仿与替换提供了理论根据。 直觉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在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感觉与直觉,而非思维与理智,而最强有力的感觉是音响表象所引起的。 外语教学应使外语与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并以有声语言口语为基础,以模仿为主的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语言学习的心理学基础就是联想规律。学习语言的整个过程就是形成联想的过程。强调重复和记忆的必要性。 重视学习者年龄、个性、动机、知识背景和过去学习语言的经验等诸多方面,并坚信学习语言最适宜的是导致形成“自动化”习惯和不自觉地使用语言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导致形成概念和系统思维的学习过程。,学生学习外语要像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一样,要在自然环境中按思维动作的先后顺序模仿操练学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倡直观性,由具体到抽象,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到繁,由事实到论据,由易到难等教学原则。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主张从做中学,教学脱离系统学习科学知识,只要掌握解决问题需要的一点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熟巧。 英语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认为,应当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索,然后自己从中得出结论,要尽量少教,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 句子是教学的基本单位。 模仿和感知是外语的基础,语言学习是形成一套自动化习惯。 采用归纳教学语法,完全排斥演绎法,语法教学放在次要地位。 语音和口语是外语的基础,是语言活动的中心。主张先听说,后读写。,讲授新词:利用实物引出新词,出示图片,用英语描述词义。学生理解后通过对话使用新词。 语法练习:教师先请一位学生起立,进行示范。 分组练习:根据教师示范,学生两人一组,一个说英语,一个做动作。 教授新课:教师出示一幅表述课文内容的图画。讲解图画,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再根据图画提问,要求学生回答。 分组问答: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图画相互问答。,优点,强调听说教学,重视语音、语调和口语教学,将语音、语调和口语视为学习书面语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注重模仿、朗读和熟记等实践练习。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语音、语调和培养外语语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熟练技巧,有助于培养语言习惯。,重视直观教学。使用实物、图画、手势、动作等各种直观教具进行外语教学,加速了外语和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使学生易理解、掌握语言材料和组织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积极性。 重视以句子为单位的外语教学,有利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句子意义、进行有意义的句子操练。 强调直接学习外语和直接应用外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运用外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缺点: 忽视母语的作用。在外语课上生硬的排斥或禁止使用母语,对讲解一些抽象的概念的词或语法规则,极容易造成误解,又浪费时间。 忽视学生或成年人学习外语的特点,完全照搬幼儿习得母语的方法,给外语教学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忽视语法的作用,片面强调机械模仿和记忆,过早的强调活用语言,造成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片面重视口语能力的培养,忽视在口语基础上加强读写能力的培养。 难以教授复杂和抽象的语言内容和结构。 对教师的目的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要求过高,过于依赖教师的教学技能。,直接教学法(The Direct Method)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直接使用目标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为目标,以机械性口头操作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直接法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对我国外语教学影响较大。 五十年代,当时倡导苏联的自觉对比法,“依靠本族语原则”和“对比分析原则”。 六十年代,开始试验“听说领先法,”也有人叫“听说法”。既有听说法的影响,也包含对直接法的重新认识。 “文革”结束后,是大量介绍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体现了听说领先、重视句型训练的特点。一些中学在进行英语教改试验中选用了视听法教材Alexander 的新概念英语和其他国外教材。有的高校还尝试按照交际法的思想编写教材。 二十世纪末,外语教学开始更多关注自己的实际状况,融合多家之长。,(三)自觉对比法(The Contrastive Method/Approach) 自觉对比法产生的背景 自觉对比法的理论基础 自觉对比法的教学特点 自觉对比法的教学程序 评价,自觉对比法产生于20世纪30年,当时苏联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包围,几乎断绝了用外语口语与国际间的交往。在苏联,外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阅读外国书刊上,因此,外语口语显得不十分重要。为适应政治的需要,直接法被当作资产阶级教学流派而受到批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教学法体系-自觉对比法外语教学体系。,教育学理论基础,前苏联教育学当时把德育提到很高的地位。自觉性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学的一个重要教育原则。外语教学中进行外语与母语对比具有思想教育意义。外语教学中的自觉性是指在分析、对比两种语言的基础上理解语言材料,自觉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形式上,而不是语言所表述的内容上。,语言学理论基础,前苏联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组成。语音是语言的外壳,词汇是材料,语法是结构框架。掌握语言就等于掌握语音的物质外壳、词汇的建筑材料和语法的框架。 根据斯大林的语言观,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没有语言的赤裸裸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自觉对比法认为学生早已掌握了本族语,因此,学生思维的外壳是本族语而不是外语。因此主张,学生学习外语要依靠本族语,要用本族语讲解、翻译和用本族语与外语进行对比,是理解和掌握外语的基础。,心理学理论基础,巴甫洛夫的两种语言信号学说:第一信号是“实物”,第二信号是“语言”。本族语和外语都是语言,因此都属于第二信号,只是前者是已经被掌握了第二信号,而后者是新学的第二信号。新的第二信号要依赖原有的第二信号,即本族语。新的第二信号不能直接与客观事物建立联系,而必须在原有的第二信号本族语的基础上才能与客观事物建立联系,因此自觉对比法依靠本族语的原则是建立在两种信号心理学说基础上的。,利用母语作中介进行翻译并与目的语进行对比。 强调用语法规则指导语言实践。 在分析理解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模仿操练 在外语书面语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外语口语教学 利用由分析到综合的方法进行外语教学。外语语言材料的安排和教学采用的是语音词汇句子课文等的顺序进行的。,在开始阶段,先孤立学习语音和字母,然后由字母组成单词,再由单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由句子组成课文。教学先分析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在综合性的掌握句子和课文。,优点,重视外语教学的思想性、自觉性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外语与本族语的翻译对比,有助于发挥本族语的正迁移的影响作用。 掌握语法规则有助于理解外语和监控使用外语的正确性。,缺点,过分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忽视口语和听说能力的训练,学生很难掌握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达到流利交际的程度。 过分强调母语与外语的互译、对比和讲解语法规则,占用了80%的课堂教学时间。尽管学生的语法条条背的滚瓜烂熟,但由于缺乏交际练习,很难用外语交流感情和传递信息。,(四)听说教学法(参见第9页)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布龙菲尔德(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刺激(S)-反应(R)论) 听说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听说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听说教学法的教学理念 听说教学法的课堂操作 评价,听说教学法产于二战时期的美国。20世纪40年代美国已成为世界大国,与世界各国交流日益增多,急需外语人才,迫切需要改革外语教学;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宣战。美国需要把大批的军队派往与日作战的国家,外语人才的需求量剧增;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已经着手研究教学改革,提出了“集中语言教学方案”,促进了听说教学法的产生。 美国正是行为主义心理学风行之时,这些语言学和心理学思潮对听说法的产生起到很大的作用。,语言学理论基础,听说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以布龙菲尔德代表的结构(行为?)主义语言学。结构(行为?)主义语言学不注意语言的意义,只对语言的形式进行描述。它们把复杂的语言描述成有限的因素,把千变万化的语言分析归纳为有限的句型结构。他们认为通过句型的反复练习,比如扩展、替换,掌握有限的句型结构就能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外语的能力。,心理学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听说教学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认为人与动物的行为有共同的因素:刺激(S)-反应(R)。斯金纳(B.F.Skinner)把它发展为新行为主义:刺激(S)-反应(R)-强化(R)刺激反应,即采用强化手段操练巩固形成自动化的习惯。,特点: 听说领先,在口语的基础上培养书面语; 围绕句型学习语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刺激-反应-强化过程; 语言是一套习惯。要反复模仿、记忆和操练;采用准确定向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的表达准确,有错必纠; 提倡用直观的手段,尽量不使用母语。 对比结构, 确定难点。 少讲语法知识,主张通过归纳法掌握语法。,听说教学法的五条原则,1、语言(言语 ?)是口语,不是文字。 2、语言(言语?)是一种习惯。 3、教语言是教人学习语言而不是认识语言。 4、一种语言就是本族语者所说的话,而不是别人规定应该怎样说的话。 5、语言是各不相同的。 (见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著,外研出版社,2005.p148),认识(recognition)(呈现) 模仿(imitation) (反馈) 重复(repetition) (记忆练习) 变换(variation) (理解练习) 选择 (selection) (活用练习),优点,第一个自觉地把系统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的教学法体系。 对于听、说领先思想的传播、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和应用、对教学机器和语言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性,要求熟练的掌握句型。句型操练体系的运用既避免了语法翻译法繁琐的语法分析、抽象推理,又不象直接对那样对教师的外语水平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有利于外语语言习惯的养成。,在对比语言结构的基础上找到难点,有针对性的编写教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外语。 重视听说训练,使学生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根据有限的材料就能流利的听说外语。,缺点,句型操练脱离语言内容和社会环境,过于注重机械操练,不利于学生对外语的真正掌握。 过于注重训练的语言形式,忽视语言训练的内容和意义,学得语言很不自然。 教学方法机械、单调,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名词解释:听说教学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是一种以对话模仿和句型操练为主要教学活动,以“刺激-反应-强化”为主要教学程序,采用准确定向的教学方式。 问题思考:常言说:“熟能生巧”,你认为这对外语教学有多大的适应性?,(五)视听教学法(参见第9页) (TheAudio-visual Method/Approach) 视听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视听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视听教学法的教学理念 评价,60年代末听说法暴露其致命的弱点。 法国视听法专家分析了直接法和听说法的优点,取其精华,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视听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视听法把外语教学过程归结为刺激-反应-强化过程,归结为幻灯图像或情景画面和录音的声音信息结合刺激视听感官,学生做出模仿反应,并经进行反复强化操练,形成自动化习惯。 描述语言学是视听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语言是有声的,书面语言是文字记录,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口语始终处于首位,是历来最完美的语言形式。,充分利用情景、幻灯、录音等视听工具,使语言与情景相结合,新的语言点通过情景进行教学和操练。 感知整体结构的对话形式,使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在对话中被整体结构感知 。 集中强化口语教学,在口语基础上进行书面教学,优点: 强调语言情景教学,有利于外语与情境建立直接的联系,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重视整体结构对话教学形式,有利于整体理解和口语能力的培养。 强调在口语基础上培养书面语能力,强调用外语思维外语的方法,以培养外语语感。,缺点 完全排斥母语为中介有些绝对化,有时浪费时间,不利于学生理解。 过分强调整体结构的感知和综合训练,忽视必要的语言知识的单向分析和训练,不利于对于语言的监控。,(六)认知教学法(The Cognitive Method/Approach) (Chomsky的转换语法和Ausubel的认知心理学) 认知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认知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认知教学法的特点 认知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评价,20世纪50-60年代,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由于知识信息的激增,外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口语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发展智力人才。 听说法已暴露出其致命的弱点,已不能满足这一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语言学领域内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取代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导地位;几乎在同一时期,外语教学领域产生了一个新的学派-认知派。,心理学理论基础,认知心理学是认知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该理论主张学习外语是一个感知、记忆、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认知过程。 60年代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创立了“认识发生论”,研究知识是怎样形成的,他认为获得新知识是一种智慧活动,因此,强调思维创造能力在学习中的作用。,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提出“基本结构”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认为学习要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和采用发现法。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倡导意义学习,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则的理解。认为学习有两种:一种是机械性的学习(mechanical learning),另一种是有意义的学习。,语言学理论基础,转换生成语法是认知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儿童正是利用这一潜在的语言能力将充满抽象规则的语言体系内在化,使之成为语言运用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发现了语言的深层结构和将其转化为表层结构的规则,从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语言不是一套习惯,而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因此,人类学习语言不是靠机械的模仿和记忆,而是不断的理解、掌握语言规则,举一反三的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的活动,是用有限的规则创造出无限的句子。,强调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理解掌握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操练,反对机械模仿,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使用语言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智力。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语法,必要时可用母语进行教学。 容忍学生犯语言错误 广泛运用电化教具,听说读写并举,优点,强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主张外语学习必须理解语言规则,语言练习必须有意义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高使用外语的准确性(Accuracy)和得体性(appropriateness) 。 主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上体现了语言的心理属性,从语言的本质出发把握外语教学的方向,反映了当代语言观。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总体素质教育,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客观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缺点: 过分强调在理解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外语教学,这不符合语言习得规律,不利于听说能力的培养,影响言语交际。 使用认知法时,讲解语法必须恰到好处。若费时过多或讲解过于详尽,就可能走到语法翻译法的老路上去。 认知法强调语言练习必须有意义,全盘否定机械练习,在教学中并不可行。特别是在初学阶段,一定量的机械练习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处理语法教学在机械练习与有意义之间的比例仍然是认知法需要探讨的问题。 认知法没有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使用认知法时应多开展课外活动,为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提供更多条件和机会。,名词解释:认知教学法是一种关注学生认知心理特点,注重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 问题讨论:分析你在外语教学实践中那些教学环节用了认知教学法?,(七)交际教学法(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交际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交际教学法的特点 评价,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共同体的出现给交际教学法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契机 。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开始抨击结构主义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的诞生,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认为语言教学不应只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的结构,更重要的是习得语言的交际能力。另外,英国的功能语言学家弗斯(J.Firth),韩礼德(M.A.K.Halliday)等人的语言哲学原理给交际教学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20世纪70年代初期,一批学者专家依据威尔金斯(DAWilkins)在1972年提出的意念和功能语言理论,开始研究“单元一学分”体系(unit-credit)的语言课程。该课程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单元,每一单元对应学习者的某一需求。 1976年威尔金斯提出了意念大纲(notional syllabus), 1978年威多森出版交际语言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出不同形态的途径,比如任务型教学途径等。,语言学理论基础 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首先是社会语言学。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就是语言作为交际和为了交际的教学。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其最本质的功能。海姆斯认为,没有语言的使用规则,语言规则是无用的。指出语言能力不仅指说话者能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且还能恰当的使用语言的能力,即交际能力。 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能辨别、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能判断语言形式的可接受性;能知道语言形式的出现是常用习语还是罕见的个人用语。,心理学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人们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用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即意念;二是怎样表达思想,即表达方式,也就是功能。心理学语言学还认为,学生在言语交际中犯语言错误是正常现象,语误是语言学习中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路标”,标志着语言学习中各个阶段的发展水平,由“中介语言”逐步过渡到完美的语言时,语误会逐步消除。,教学内容,以语言功能为纲,分析学生对外语的需要 。 教学过程交际化,突出学生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重要作用是提供、组织各种活动,创造各种情景,让学生充分接触听说语言,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教学活动以内容为中心,大量使用信息转换、模拟情景、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以语段为语言的基本单位,语言材料的选择力求真实、自然。 不排斥讲解语法。 语言教学以流畅为主,而不是以准确为主,交际的最终评判标准是意义倾向的真实转达,对学生的语言错误采取容忍的态度。,优点,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以意念或功能为纲的新思路; 重视教学过程的交际化; 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 不要苛求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缺点,在实践中如何处理语法体系和功能意念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 交际教学法主要是为有明确目的成年人建立起来的一个教学体系是否适合用于普通学校的外语教学? 需要进一步处理好有错不纠与有错必究的关系。让学生在交际中自己纠错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如何处理语言的流畅性、准确性或得体性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名词解释:,交际教学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以意义为主的交际性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运用语言进行各类交际活动的能力。,问题思考:,你认为流畅与准确的关系是什么?交际中对语言的得体性要求对外语教学有什么启示? 回忆你所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那些是交际性的,哪些是社会交互性的?哪些更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八)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Teaching(TBLT) is,in fact,a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LT) (见王蔷英语教学法第二单元。,(九)项目教学法,1918年克伯屈首次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了项目(设计)教学法: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活动的应用(The project method)将设计教学法,即项目教学法定义为“内心的有目的活动”(“hearty purposeful act“)。在20世纪20-30年代,该教学法在美国初等和中等学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后来盛行于德国等职业教育领域。现在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技术和学习领域。该理论基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Pragmatism)为主要理论基础。,实施步骤主要分为:项目的设置,编制项目计划,实施项目计划和检查评估四个阶段。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教师的辅助指导作用,最后小组配合工作制作出自己的项目成果。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项目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以lian xi 为主xian, 以项目为媒介, 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社会为背景,可以最大程度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接触真实的情景,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十)口语教学法与情景/境教学法 (The Oral Approach and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口语法情景法产生的背景 口语法情景法的主要特点 口语法情景法教学理念,口语法情景法是20世纪3060年代由英国一批教学法专家倡导的教学法,前期被称为“口语法”,50年代以后改称为“情景法”。口语法是“直接法”的演进,情景法是口语法的发展。 情景法是我国外语界熟悉的教学法,要点概括如下: 1)Speech is regarded as the basis of language and structure was viewed as being at the heart of speaking ability. 2)Britishlinguistics developed powerful views of language in which meaning,context,situation were given a prominent(突出的、显著的)place. 3)Teaching is a type of behaviorist habit-learning theory.,4)Accuracy in both pronunciation and grammar is regarded as crucial. 5)Structures are always taught within sentences and vocabulary is chosen according to how well it enables sentence patterns to be taught. 6)The practice techniques consist of guided repetition and substitution activities.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情景教学法的倡导者们不仅在词汇、语法、教科书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版了大量的著作,而且亲临第一线从事教学实验。早先Palmer在日本指导外语教学达20年之久,Hornby曾在印度进行教学实验,Pittman在澳大利亚推行教学法影响深远,他们的著作在中国流传很广。后来,Alexander曾多次来中国,他的新概念英语家喻户晓,Halliday是中国外语界的老朋友,对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外语教学研究贡献卓著。,(十一)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十二)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十三)自然教学法 (The Natural Approach),(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监控理论(Input Hypothesis Model/(Monitor Hypothesis) 自然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自然教学法的教学理念 自然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自然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评价,自然教学法于1977年提出,源于加利福尼亚的特瑞尔(TTerrell)的西班牙语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它对第二外语习得的研究成果 。他于1977年发表了第二语言习得和学习的自然途径一文,阐述了他的思想,这篇论文是自然教学法的开端。 特瑞尔与克拉申(SKrashen)联合,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提出了自然教学模式,并于1983年出版了自然途径(The Natural Approach)一书。,克拉申总结了第二语言的研究成果,使之系统化,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即监察模式(the monitor model),该模式是迄今成为应用语言学领域最引人瞩目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式之一。然后,它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1983年,特瑞尔和克拉申合作发表了自然途径:课堂中的语言习得一书,它标志着自然教学法的正式确立。,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习得-学习假设(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监控假设(monitor- hypothesis) 自然顺序假设(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 ) 情感过滤假社(affection filter hypothesis),心理学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自然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它认为,动机和个体因素是学习的关键,学习语言要使学生感到有价值。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主要向学生介绍语法规则,学生依靠课堂学习,要求和逐一掌握语法规则并保证无语法错误。学生在这种压抑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外语,很难掌握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交际能力。自然法-主张学习语言要有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以降低情感障碍,获得更好的外语教学效果 。,最大限度的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入必须是自然的,可理解的。 在起始阶段有一个以听力理解为主要活动的沉默阶段,不要求学生过早地进行表达活动。 以习得活动,即以内容为中心的语言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教师尽可能使用外语,但学生可以使用本族语 在口语活动中不纠错,在作业中可以纠错。 最小化学生焦虑、最大化学生自信。,优点:自然教学法是建立在新的语言习得的理论之上的,以心理学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语言使用来掌握语言,这也是自然教学法和直接法的共同点,但是自然教学法不是直接法的简单重复,它是建立在系统的、得到一大批实证支持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基础之上的。而且在形成之初和发展过程中,它都立足于大学和中学的课堂教学实际,在不同层次的学校,用不同的外语语种进行了许多试验,这使得它对普通外语教学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时,它打开了通向外语能力的又一扇大门,对那些完全依靠有意义学习、片面强调语言知识的教学更加是如此。 缺点:它否认语言知识和有意义学习对外语能力发展的作用,引起了许多批评。,名词解释:,自然教学法(The Natural Approach)是一种采取像儿童习得母语方式一样的教学方式。 显性教学(Explicit Instruction)是教学直接讲解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 隐性教学(Implicit Instruction)对语言知识所采取的潜意识或非意识的训练活动。,问题思考,你认为在中小学外语教学中,自然教学法的适应性有多强?教学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你在外语教学中,有多少自然教学法的成分 ?,(十四)折中教学法,折中教学法的产生的背景: 1929年,英国的中学教师协会在一份备忘录中提到了“折中教学法”(Stern 1983:101)。Rivers(1981:55)说,“许多从事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试图吸收所有最好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以达到教学目的的实际需要。”Mackey(1965:156)也指出,“直接法、简易法、情景法、自然法、对话教学法、口语教学法等语言教学方式都是不全面的,因为它们仅仅局限在复杂的语言教学的一个侧面。”1994年,戴炜栋和束定芳教授指出:“对教学法比较科学的认识是教学法本身无优劣。主要看为何目的,何时何地,如何使用。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灵丹妙药,主要看使用的具体对象和具体环境。”,折中教学法的特点: 不限制教师的教学方式,主张教学方法灵活,服务于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此,折中教学法不排斥任何一种教学流派的有效成分,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哪种方面最有效,就采用哪种。 折中教学法的主旨:“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十五)(4.3.2)支架式教学法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见word文档。,(十六)人文主义教学法(Humanistic-Affective Approach),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咨询教学法或集体学习法 (Counseling Approach/Collective Language Learning) 沉默教学法(The Silent Way) 暗示教学法(Suggestopedia),全身反应教学法: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乔姆斯基理论重创听说法之后,外语教学曾经历一个“困惑、混乱、不满”的时期,因为听说法解体了,而认知法又未能提出一个可供操作的有效方法。这时,一些教师把注意力转移到心理语言学,竖起人文主义大旗,重视调动学习者的主体性来提高教学质量。 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阿歇尔(Asher)。他认为,学外语要像幼儿学母语那样,轻松愉快,无拘无束。在课堂上,教师先发口令,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