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仿真演练9 第2部分 模块1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90493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仿真演练9 第2部分 模块1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仿真演练9 第2部分 模块1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仿真演练9 第2部分 模块1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仿真演练9 第2部分 模块1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xx北京朝阳一模)xx年初,群岛国家汤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个新岛屿。读汤加位置与新岛形成图,完成12题。1该国()A地震、火山频发B位于印度洋东部C各岛日期不一致D受赤道低压控制2该新岛()A因地壳抬升而形成B物质主要源于地幔C主要由石灰岩组成D有丰富的淡水资源解析:第1题,图片显示该新岛屿为火山喷发而成,再结合位置,可判断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则地震、火山频发。汤加各岛位于180以东,即位于国际日界线的同一侧,故日期一致。第2题,火山喷发的物质是岩浆,而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岩浆岩;小岛地表径流少而淡水资源少。答案:1.A2.B(xx雅安模拟)下图中、为沉积岩,、为岩浆岩,读图,完成34题。3上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ABCD4若为石灰岩,则与接触地带易形成()A花岗岩B大理岩C页岩D砾岩解析:第3题,一般下面的沉积岩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则、形成的先后顺序为;岩浆岩穿过了岩层,则形成年代更晚;岩浆岩穿过了岩层,说明形成年代晚于。故C项正确。第4题,岩浆具有很高的温度,故岩浆运动过程中,会使接触处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石灰岩会变质形成大理岩。答案:3.C4.B(xx太原二模)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 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读图,完成57题。5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A向斜山B背斜山C向斜谷D背斜谷6图中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ABCD7若在处钻40 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A15 mB45 mC75 mD105 m解析:第5题,图中为河流所在地,为河谷;且以为中心,向两侧岩层年龄越来越新,故为背斜构造;则图示地区为背斜谷。第6题,阶地原来是河床,后来由于河流下切,导致新的河床在更低位置形成,使原来的河床变为阶地;则河流两岸阶地海拔越高、距离河流越远,形成时间越早,故阶地形成最晚。第7题,由于等高距为20 m,故处海拔低于处2040 m;由于四地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处钻到40 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处钻至该水平面深度为6080 m,故75 m是可能的。答案:5.D6.C7.C(xx天津十二区县一模)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组成。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读图,完成89题。8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石风化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河湖沉积9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天气寒冷,暴雨多C空气干燥,降水少D大气稀薄,光照强解析:第8题,砾卵石属于典型的流水侵蚀作用产物,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组成,体现了沉积过程,则主要地质作用是河湖沉积。第9题,土林是流水侵蚀地貌,保存完整,说明外力作用较弱。暴雨和光照强不利于保存,一般空气干燥、降水少则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弱,利于保存。答案:8.D9.C(xx云南一模)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据图回答1011题。10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水体既可能是湖也可能是海ABCD11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量稳定B河道较浅C河流不易改道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解析:第10题,依据概念可知,说法不准确,“稳定水体”不一定是在河流入海口处,故选D项。第11题,图中显示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冲积扇的底部,而此部位地势较低平,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故河道较浅。辫状河流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多次改道的结果。答案:10.D11.B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xx济宁期末)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4分)(1)分析AB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8分)(2)分析CD截面所在河段成为“地上河”的原因。(8分)(3)若EF截面所在河段中沙洲逐渐向一岸偏移,指出其可能偏移的方向(E岸或F岸),并说明判断依据。(8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受张力岩石破碎,受流水侵蚀严重,因而河谷深邃。第(2)题,该段河流弯曲,水流变缓,泥沙淤积,河道变浅,为防止洪水人们加高堤坝,久而久之形成“地上河”。第(3)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F岸泥沙不断堆积,因而向该岸偏移。答案:(1)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2)河道弯曲,流速较缓,导致泥沙易沉积;人为加高堤坝。(3)F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右偏,右(E)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或答左(F)岸堆积)。13(xx皖南八校三模)读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二点间冲积扇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2分)(1)简述黄淮海平原地形特征。(8分)(2)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12分)(3)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该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学者研究发现,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历史上曾有加快的趋势,试分析其原因。(12分)答案:(1)平原面积广阔,平原上有丘陵、山地的分布;地势总体特点是西高东低;西部是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中东部是冲积低平原;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2)空间分布特征: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减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形成原因:黄河冲出山口后进入地壳下沉的冲积平原,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变慢;搬运能力减弱,促使从黄土高原带来的大量物质以山口为顶点向外沿程逐渐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3)黄河的中游黄土高原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层深厚且土质疏松;历史上黄河流域人口激增,大规模毁林开荒、开垦草原,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加剧,黄河含沙量日益增加;下游河床抬高,造成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黄河的凌汛也会导致黄河下游决堤,从而黄河冲积扇形成速度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