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772101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2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A红磷B硫磺C木炭D蜡烛3下列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A易生锈B能导电C能与稀硫酸反应D能在氧气中燃烧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滴加液体D点酒精灯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C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D空气中的氧气的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6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7xx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B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银 HgB氖气 Ne2C氧化铝 Al2O3D氯化铁 FeCl29“五月粽香飘万家”,能闻到粽香的原因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2SO2Mg2+CO2SO4 O2H2O2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12某R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R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BR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2C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DR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1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抗痢疾青蒿素的研究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获得了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元素质量之比为15:22:5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克D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14从分子角度分析,对下列现象或操作解释不正确的是()事 实解 释A某同学将洗好的校服晾晒在阳台上,第二天校服就干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不同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D温度计中的酒精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随温度改变而改变AABBCCDD15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中丁、乙质量变化之比为2:3C反应后图中的X=4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16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B4,已知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A的质量分数为75%,则x和y的关系是()Ax=12yBx=4yCy=4xDy=12x二填空题17用化学用语表示:(1)2个氮原子; (2)2个镁离子;(3)3个硫酸根离子;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18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2)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19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代号)(2)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填字母代号)(3)D元素的名称是;D中x=20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水日”,它的主题是“水与能源”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话题,请按要求填空:(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2)生活中可用来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3)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填序号)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21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元素过渡到元素,并以稀有气体结尾(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阴离子22请用“单质”、“化合物”填空:(1)在化合反应中,生成物一定是,而不可能是(2)在分解反应中,生成物可能是或,但反应物一定是三.实验探究题23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2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1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实验过程】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数据处理】(1)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2)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重复两次,目的是计算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实验对比】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步骤如下:(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3)(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的体积始终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是【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有:四.计算题24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由种元素组成(2)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gxx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禾加学区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聚沙成塔过程中,只是沙的多少、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破釜沉舟是指舟漏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A红磷B硫磺C木炭D蜡烛【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可以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故选项正确B、硫磺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所用的可燃物具备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下列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A易生锈B能导电C能与稀硫酸反应D能在氧气中燃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纯铁是银白色的固体,铁的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铁能在氧气中燃烧、铁会生锈都属于化学性质【解答】解:纯铁是银白色的固体,铁的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铁能在氧气中燃烧、能与稀硫酸反应、铁易生锈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为: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氮气、碳、氢气和甲烷的化学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滴加液体D点酒精灯【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B、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应该拿住试管夹的长柄部分,切不可把大拇指按在短柄上,以免造成试管脱落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该“悬空中放”D、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解答】解:A、给量筒内的液体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正确;B、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且不能把大拇指按在短柄上,以免造成试管脱落 故B错误;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错误,不应深到试管中接触试管,应悬空正放,故C错误;D、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失火,故D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C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D空气中的氧气的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解答】解:A、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新鲜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不含二氧化碳是错误的,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空气中的氧气的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生成大量的白烟,不是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7xx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B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不能保障农业的丰收;B、根据沉降的原理分析;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会污染水体;D、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解答】解:A、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不能保障农业的丰收,不符合实际故A说法错误;B、利用沉降的方法,除掉的是不溶性杂质,不能减少钙、镁离子的化合物故B说法错误;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会污染水体故C说法错误;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人人都要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银 HgB氖气 Ne2C氧化铝 Al2O3D氯化铁 FeCl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A、银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Ag,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B、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Ne,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C、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D、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FeCl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用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五月粽香飘万家”,能闻到粽香的原因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人们能够闻到粽香,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A不正确;B、人们能够闻到粽香,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无关故B错误;C、分子在不断运动,粽子中含有的香气分子通过不断的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香故C正确;D、人们能够闻到粽香,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2SO2Mg2+CO2SO4 O2H2O2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进行解答【解答】解:A、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SO2中前面的“2”表示二氧化硫分子的个数为2,后面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Mg2+、O2中的“2”分别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氧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SO4 中的“2”表示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2SO2中后面的2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CO2、H2O2中的“2”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考虑;B、在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同进行分析;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进行分析;D、根据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解答】解:A、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故A错;B、在硝酸铵中铵根中的氮元素显3价,硝酸根中的氮元素显+5价,所以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故B正确;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在一块属于混合物,故C错;D、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可能是中子,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核内一定有质子,不一定有中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中子不带电,熟悉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12某R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R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BR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2C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DR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回答,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原子的电子层数=周期数;并根据最外层的电子数分析元素的类别【解答】解:A、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则有:3x=2+2x+2,可得x=4,则该粒子的质子数是12,是镁元素Mg,故A说法不正确;B、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质子数是1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12,故B说法正确;C、由以上分析可知:R元素的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R2+,则其原子有3个电子层,据电子层数=周期数,则R元素应位于第3周期,故C说法不正确;D、由A分析可知,该元素是镁元素,是金属元素,或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4,属于金属元素,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示意图的意义、元素种类的判断方法及周期表特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抗痢疾青蒿素的研究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获得了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元素质量之比为15:22:5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克D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D、根据青蒿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选项说法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D、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从分子角度分析,对下列现象或操作解释不正确的是()事 实解 释A某同学将洗好的校服晾晒在阳台上,第二天校服就干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不同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D温度计中的酒精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随温度改变而改变AABBCC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某同学将洗好的校服晾晒在阳台上,第二天校服就干了,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D、温度计中的酒精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5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中丁、乙质量变化之比为2:3C反应后图中的X=4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本题可分析甲、乙、丙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7g5g=2g,故甲是生成物,生成的甲的质量为2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2g6g=6g;丁是生成物,生成丁的质量为9g5g=4g;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反应前后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A、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反应前后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中丁、乙质量变化之比为4g:6g=2:3,故选项说法正确C、丙的质量反应前后应不变,反应后图中的X=4,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乙,生成物是甲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16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B4,已知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A的质量分数为75%,则x和y的关系是()Ax=12yBx=4yCy=4xDy=12x【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为AB4,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质量分数的定义式,将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代入计算公式中来解答【解答】解:已知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由化学式为AB4,则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5%,解得x=12y,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物质的化学式来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学生可用正向思维推倒的方法来解答,应熟悉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式二填空题17用化学用语表示:(1)2个氮原子2N; (2)2个镁离子2Mg2+;(3)3个硫酸根离子3SO42;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H2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离子或分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2个氮原子表示为2N;2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3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3SO4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表示为H2O【解答】解:(1)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答案为:2N (2)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故答案为:2Mg2+(3)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故答案为:3SO42(4)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故答案为:H2O【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8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2)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根据空气的微观构成分析;(2)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是运动的分析溶液体积的变化【解答】解:(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是一种混合物;(2)分子间有间隔,在水分子作用下糖的分子不断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当中,使液体体积减小故答为:(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2)分子间有间隔,在水分子作用下糖的分子不断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当中,使液体体积减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19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AB(填字母代号)(2)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AC(填字母代号)(3)D元素的名称是氩元素;D中x=8【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的定义粉底判断;(2)根据最外层电子的数目分析;(3)根据微粒核内的质子数分析元素的名称,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分析x的值【解答】解:(1)由元素的定义可知,A、B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2)由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A、C结构中,最外层的电子数是7个,大于4个,在反应中能得到电子;(3)由D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是18,该元素的名称是氩元素;在原子中,由于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所以x的值是8故答为:(1)AB;(2)AC;(3)氩元素,8【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0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水日”,它的主题是“水与能源”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话题,请按要求填空:(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2)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煮沸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3)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BD(填序号)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回答;(2)根据硬水、软水的鉴别、硬水的软化方法分析回答;(3)可以根据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防止环境污染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1)水中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2)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加入肥皂水,泡沫少,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软水;在对水加热煮沸时,钙、镁离子会形成不溶于水的水垢而降低含量,日常生活在加热煮沸水时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3)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环境,使水受到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A错误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B正确C、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资源,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C错误D、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一水多用,利于保护水资源,故正确故答为:(1)过滤;(2)肥皂水,煮沸;(3)BD【点评】需要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的操作原理,才能正确掌握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这对解答此类问题尤其重要21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气体结尾(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Na+,阴离子F【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同一周期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进行解答;(3)根据核外电子排布与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可能是钠离子或镁离子以及铝离子,阴离子可能是氧离子、氟离子等进行解答【解答】解:(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该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故填: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故填:金属;非金属;(3)核外电子排布与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可能是钠离子或镁离子以及铝离子,阴离子可能是氧离子、氟离子;故填:Na+;F【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22请用“单质”、“化合物”填空:(1)在化合反应中,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而不可能是单质(2)在分解反应中,生成物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但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不可能是单质(2)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在分解反应中,生成物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如2H2O22H2O+O2,但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故答案为:(1)化合物;单质;(2)单质;化合物;化合物【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实验探究题23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2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1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过程】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数据处理】(1)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反应前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2)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重复两次,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计算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实验对比】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步骤如下:(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3)待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的体积始终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是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完全反应【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有:氧气能完全反应,测定结果准确;实验操作简单;不污染空气【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要密封分析使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注射器原来的空气的体积、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要严密;红磷要足量;燃烧结束,冷却的室温,再打开止水夹;由实验探究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的是:氧气含量太少时,可燃物无法燃烧;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不受氧气含量多少的影响,使结果更准确【解答】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要密封,所以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数据处理】使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注射器原来的空气的体积、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实验对比】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要严密;红磷要足量;燃烧结束,冷却的室温,再打开止水夹;【拓展研究】【实验评价】由实验探究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的是:氧气含量太少时,可燃物无法燃烧;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不受氧气含量多少的影响,使结果更准确;实验操作简单;不污染空气等;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数据处理】(1)反应前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2)减小实验误差;【实验对比】待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拓展研究】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完全反应;【实验评价】氧气能完全反应,测定结果准确;实验操作简单;不污染空气等(合理即可)【点评】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四.计算题24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由三种元素组成(2)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3:12(3)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0.6g【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标签图示型;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情况来分析;(2)利用碳酸钙的化学式及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元素的质量比;(3)根据标签中的成分可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利用钙元素在碳酸钙中的质量分数来计算【解答】解:(1)碳酸钙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2)由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则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163=40:12:48=10:3:12;(3)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2g75%=0.6g故答案为:(1)三;(2)10:3:12;(3)0.6【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