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10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59197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10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一10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一10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10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说明:本套试卷选择题共10题,共25分,填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共65分,填写在答题纸上;作文70分,写在作文纸上。总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 :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 的点睛之笔。A 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C 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来自中俄两军以及我国地方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紧紧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战场”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推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B目前,多家保险公司已经接到天津爆炸事件中车辆进口商报案,并组织专业人员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前往现场评估损失、统计排查。C中国政府在优惠贷款和援助支持下,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承揽了多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已成功启动并在积极落实之中。D该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住国内微型车、农用车生产制造起步不久、市场销售日趋走俏,很快就占领了大半个市场。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我爱纯真浪漫, _ ;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 _ ;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_;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 _。也惊叹于沧桑的滋味 却难免强颜欢笑的悲凉却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幻想而不敢轻易付出 却在现代重金属摇滚中宣泄心灵的疯狂与不羁A B C D4用平实的语言转述画线的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陈佩斯钟情喜剧艺术,他创办的大道喜剧院已经正式鸣锣开演。对于正在从事喜剧演出的演员来说,从演出的剧目中截取一部分到春晚舞台上去展示自己的风采,这应当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陈佩斯拒绝了央视的邀请,明确表示不参加蛇年春晚小品演出,他说:“我们的作品不是羊肉串,不是糖葫芦,所以没有适合的。”A我们的作品是环环相扣的整体,不好拿其中几个片段单独演出。 B我们的作品品位很高,不适合面向全国观众的央视春晚。C我们的作品适合普通百姓,不适合高规格的央视春晚。D我们的作品只在大道戏剧院演出,不能像卖羊肉串、糖葫芦一样到处推销。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江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溪流不断汇入,学习也是如此,广泛汲取知识才能丰富自己。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病树逢春恢复生机在于它有执着的信念,如果人们执着追求持之以恒,同样会收获成功。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山中总是难以看清它的真面目,人们有时深陷生命泥沼是因为对困境缺少清醒认识。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览名岳大川时,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美,数不胜数的自然风景就会不时映入我们的眼帘。二、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19分)(一)课内文言知识积累(4分)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全部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跟) 而闻者彰(清楚)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照) B假舆马者(借助)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用刀雕刻)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在)C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 是故无贵无贱(无论) 士大夫之族(类)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 师不必贤于弟子(不一定) 为民者宣之使言(宣扬)7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句读之不知C人非生而知之者 则群聚而笑之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之不解,或师焉(二)课外文言阅读:阅读下列两段古文,完成第811题。(19分)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古之君子,如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注】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淮阴侯:韩信,淮阴人,辅佐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忧:父母的丧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9.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2分)( )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ABC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韩、范、富、欧阳四杰,除了范仲淹外,作者同其他三人都有交往,且被他们当作一国人中的杰出人才一般对待。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C苏轼举淮阴侯为例,是为了与范仲淹形成类比,说明范仲淹早年就有辅佐人君、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由作者的老师之口引出韩、范、富、欧阳,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3分) 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3分)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分) 三、诗歌鉴赏(10分)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灞上秋居马戴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郊扉:犹郊居。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尽力。诗中哪些意象点明了“秋”?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本诗颈联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3分) 从全诗看,诗中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师说 ,天下归心。短歌行狗吠深巷中, 。归园田居往者不可谏, 。论语防民之口, 。(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弭谤) ,杂英满芳甸。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 !孟子五、现代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0分)农具之锈李亮农具们在角落一放就是好多年。有的在某些墙角,有的在某些仓窑的杂物堆里。除了偶尔透过窗棂或双扇木门缝隙钻进来的阳光和阳光中的浮尘拜访它们之外,再没有眼光一遍遍洗刷出这些农具耀眼的光芒,再没有坚厚糙砺的手掌打磨出它们光滑映人的包浆,再没有呼吸沿着曾经年轻的肩胛骨或臂膀传递给这些铁并使它们也有了体温,也再没有宛若诗经中记载歌唱的那些人类与自然通过农具而交流出的空灵之音。这些农具如今多数已哑了喉咙,熄了目光,再不轻易被碰触。由生铁打造的铧对最初在黄土高原定居的人们而言意义非凡。它从远古时期的某一处土壤开始,被时光之手稳稳地扶着,不疾不徐,一路犁出农耕文明的诗行。终于,铧头反射的光芒也照亮了第一批在黄土高原上定居的人们的汗光。这种照亮甚至是一种点燃,一种召唤。于是,在垦荒为田的信念之中,每一页犁铧后都紧随着农人的脚步和蓬勃而出的庄稼。无法想象在纯手工业时代,打造一页铁铧需要多久时间和多烈的火候,以及多么坚实的臂膊和锋利的眼神。在专业打铧人的注视中,一页完成了的铧是具有情感的。它的边缘即将被植物和土壤的气息所渗透,它的身体即将映照储存农人们的身影。铧的内心注定是温柔敦厚和生动迷人的。它们沉稳、坚固、锋利,在泥土的打磨中愈发光华灿灿。这种光华如太阳一般亮丝缕缕,召唤农人们每个春天抖擞精神,召唤一切适时的庄稼列队等候。镢头看起来诚实而稳重。越揣摩越觉得它像陕北人的脾性,一旦决定对谁好了,那便是直掏心窝的真诚和情意,正如下镢那一瞬间的力度。镢头被农人们反复抡起又掏下,重复的动作像是直尺上的刻度般富有规律,而每个刻度都包含了准确的丈量与力度。春日的地皮被瞬间切开并翻转,土壤就在这一掏一翻间像刚刚新生一般蓬松起来。但一个人肩扛镢头走向山间的画面是孤独的。那样雄浑连绵的大山,那样多而深狭的山沟,一个人走的时候,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这时,肩膀上的老镢头就是唯一的伴儿。它不是那么沉,也不是那么轻,通过肩膀上那个最舒适的支撑点,老镢头感知到了人的呼吸与思想,人也知道了自己此刻并不是孤独的。这种相依相伴没有任何喧嚣华丽的形式,却是那样温情脉脉与真实。锄头更像善于休整草木的资深园丁,颈上那个细弯儿使它看起来用起来更加灵巧。它在绿色的田间左右开弓,翻飞不停,杂草就像是污垢一样被麻利地清除掉。如何避开庄稼,如何辨别可以夺走养分的野草在锄刃与土壤接触的那一刹那,就要像熟知交通规则一般,锄刃该怎么走,怎么绕,每一个动作用多大力道,每一个动作持续几秒。好的农人早已使锄头本身有了眼睛。伴随着父辈们粗糙的大手撩洒上来的清水,镰刀片子在已经被磨出流畅曲线的青石上来回滑动,镰刃就在滑腻的石浆中一点点闪现出光华。镰刃这时是火热的,油锅最灼热的那个点一般,当清水再次流淌冲刷而过时,似乎能听到水刃相交的瞬间那一连串清脆的爆响。这种声响很明显能激发起镰刀们收割的欲望。麦子,谷子,糜子和荞麦们正在列队等候,当父辈们拿着镰刀走向它们时,天地间都充满着一种野性的较量与征服的意味。如果农具们也有性别,那么犁铧,镢头,铁锨,锄头,斧头,木锨和铡刀无疑都是深具阳性特质的。它们从被锻造好的那一瞬间就开始为生命的诞生繁衍而准备。它们是支撑着整个农业社会的梁柱和骨架。它们中的随便一样都可在时光深处撬起一大块带着泥土的农业史。而那些不得不中途抛下农具来到城市的农人们,他们陷入了一种更加生硬的尴尬。对于他们,从前的生活被抽空,以后的生活无法饱满。城市间所有的东西都比黄土更浩瀚,且这种浩瀚没有黄土那样可四时变化的温度和接纳,它们始终是冰冷和拒绝着的。农具们只能沉默。它们看到走出大山的农人和孩子们被什么巨大可怕的东西追赶驱逐着,但它们无法抚慰,更无法发出任何响亮的喊声示警。农具们依然选择守候在曾经的家园之中,一遍遍回忆那些与土地和粮食交谈的岁月,回忆从前农人们手掌的摩挲和温度,哪怕这些业已破损坍塌的家园即将彻底被植被们湮灭。想着想着,这些记忆就凝成了一粒粒伤感的锈。14、请简要概括文中集中描写的四种农具的主要特点。(4分) 15、简要分析第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6分) 16、第段划线句子中“冰冷”和“拒绝”的含意是什么?(4分) 17、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最后一段的意蕴。(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8分)旅游三香流沙河一是隔锅香。苏东坡听人说庐山烟雨如何奇幻,钱塘江潮如何壮观,后来亲眼见了,颇感失望。有诗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诗写得很诙谐。世上景物往往听说绝妙,学界叫距离美,民间叫隔锅香。“到得原来无别事”到那些景区去一看,唉,原来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而已。西谚有云:“邻家草坪最绿。”这也是隔锅香。不过这种隔锅香除了心理作用,还和视角有关。站在自家门前,低头近看,草显得稀,当然绿得不够。抬头遥看邻家草坪,草显得密,当然最绿。宋人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也是这个道理。我说的是心理作用的隔锅香,非关视角。人害了这种病,常常认为风景在别处,而忽视了自家门前的老树寒塘,田间的青牛白鹭,屋后的古庙昏鸦。其病甚者,耗一生于旅途,忘却归路,可悲可叹。二是碰头香。风尘仆仆,跟随导游来到景点,连声哇噻,赶快留影。接着听导游逗趣的解说,其中不免附会一些荒谬神话。又有民风民俗化装演出,糟粕令人作呕。至多住宿一夜,就餍饫了。像这样的被动旅游,要想不碰头香也太难。何况碰头香原本属人类的劣根性,不但在赏景上容易犯,而且在交友上,在做事上,在婚姻上,都容易犯,正所谓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须知风景并非纯粹客观存在之物,比不得一桌佳肴,摆在那里等你去享用。风景乃主客观汇融后的情境,你要静气凝神,欣然赏之,方有所得。我这方面太差,很难欣然赏之,往往肃然读之。肃读虽大异于欣赏,亦有所得,例如了解此处历史沿革、古人谁曾来过、有些什么故事,等等。能够增长一点知识,也就不辜负旅屐载我了。三是回忆香。鄙人临场不能欣赏,未获所谓审美愉悦(他们都说有呢),固属憾事。稍可释憾者,尚有回忆香。回忆所以能香,或应感谢遗忘。当年临场对景,肢体的酸疼,精神的困倦,内衣的汗湿,口舌的干燥,腹中的饥火,以及现代结队旅游必然有的种种不愉快事件,全被岁月淘洗一净,回忆里只留下一些最难忘的片段,恋恋犹香。有这一缕回甜之香伴你终身,这才是旅游的最大收获。1980年夏游北戴河,住中海滩区招待所。某日黎明,慢跑在海边的松荫道上,凉风梳头,清气澡身,左海右山,沿途无人。那时尚在中年,人虽瘦而腿脚有力,心情又好。跑完两公里,沿海滩走回。早潮刚退了,一路拾贝壳。抬头乍见红日出海,肃穆无声。此景之美,至今记忆清晰,一想起就回甜。事去不到三个十年,景物全非,海滩白沙变黑,海湾水有臭气,海岸上的树林和大片空闲地都砍了占了,丑陋的楼厦逼到海边来。游客拥挤,市廛喧哗。海滩虽然污黑,倒有那么多照相摊点。海水虽然有难闻的臭气,仍有那么多人游泳。放心吧,三个十年以后,他们也一定会有回忆香,和我一样。18.文中“隔锅香”“碰头香”各指什么旅游心态?(6分) 19.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 20.第三段两次举游北戴河的事例,各有何作用?(6分) 21、作文:(7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又忘记;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生活中有许多的人、事、物,有许多的时间和空间值得我们记取、回忆、沉淀和咀嚼。请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以“逝去的美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高一语文阶段测试之语文答案1B 2【答案】A (B语序不当,应改为“统计排查、评估损失”;C偷换主语,中途易辙;D“抓住”缺宾语,可在“走俏”后加“的机遇”。) 3、【答案】D【解析】把握整个语段的内容倾向,则可看出分号所标明的层次内的内容前后两句之间在语意上属对比关系,只要把握这一点,则可选出适当语句。4、A 5C 6【答案】C(A项中“参”意为:检验;B项中“存”意为:问候;D项中“宣”意为:疏导。) 7【答案】D(两个“焉”都作句末语气词。A项,介词,向/介词,表被动;B项,主谓之间,取独/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示修饰。)8 C C项,酬:实现。 9.D 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10.B “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11(1)这一年(我)考中进十,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得分要点】被动句式“见于”、“知”、“因”各1分。语句不通顺倒扣1分。(2)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得分要点】“待”“显”“传”各1分。语句不通顺倒扣1分。(3)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得分要点】“假”“能”“绝”各1分,语句不通顺倒扣1分。【参考译文】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古代的君子,像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问,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12【答案】南飞的大雁、落叶、白露。(答对一点,不得分;两点,1分;三点,2分)营造了秋夜凄苦、孤寂的氛围。(1分)(“悲凉、凄凉、萧瑟、孤独。【答案】衬托手法。以露珠滴落可闻反衬园的空寂;以孤灯独处偏与绝迹尘世的僧人为邻,烘托出处境的孤独、内心的孤寂。(手法,1分;赏析,2分。借景抒情亦可。答成多种,有关手法的1分不可赋予。)【答案】独处他乡的孤独、凄苦;久离家乡的思乡;怀才不遇的苦闷;进身希望渺茫的郁闷、无奈。(每点1分)1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术业有专攻 周公吐哺 鸡鸣桑树颠 来者犹可追 甚于防川 白日丽飞甍 舍我其谁也14铧:坚固 镢头:轻重适宜(不那么重,也不那么轻) 锄头:灵巧 镰刀:锋利15.排比,突出了农具在角落里受冷落的情形(2分),蕴含作者对农具受冷落的伤感(无奈、叹惋1分) (内容)奠定了全文伤感的感情基调;(1分)暗示文题(点题、照应标题)(1分) 与最后一段呼应(1分)如写“与后文描写的农具对农人的重要形成对比”亦可得1分;16.“冰冷”和“拒绝”指城市的人对于乡村的人缺少温情,不愿接纳。(2分)这两个词语写出了抛开农具来到城里的农人们来到城市之后精神上陷入尴尬与茫然,生活艰难。(2分)17.化虚为实,农具们曾经在农人手里焕发了生命力,现在农人们抛下农具走向城市使得农具长期备受冷落而生锈;作者对农具从农人生活中消逝而无奈、惋惜;对农耕文明没落的无限惆怅;对于失去了农人劳作的农村走向荒芜的担忧,对城市给乡村带来冲击的反思。(答出任意3点,即可)18. “隔锅香”是指自家风景差,别处风景好;“碰头香”是指开头感觉好,后来感觉差。(6分,每点3分)19.首先,提出本段话题“隔锅香”;(1分)接着,用苏诗和西谚来阐释何为“隔锅香”,(1分)然后,分析“隔锅香”产生的原因,(2分);最后,指明“隔锅香”的弊端。(2分)20. 第一次举例,以亲身经历(1分)证明旅游的最大收获就是回甜之香(2分);第二次举例,与上文三十年前北戴河之游做对比(1分),证明无论景物美丑,回忆都是一样存在的。(2分)21作文评分细则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又忘记;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生活中有许多的人、事、物,有许多的时间和空间值得我们记取、回忆、沉淀和咀嚼。请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以“逝去的美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一、审题1.对“材料”的基本认识材料是多义的,角度、立意有多种。但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2.本次作文的基本立意本道作文题的外延较大,立意时需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联系现实生活来确定立意。从“人生”“生命”“自然”“文化”“艺术”等话题入手,紧扣“美丽”这一核心概念,生动描述。“美丽”,既可实写一个美丽的人、一个美丽的事物、一道美丽的风景,也可虚写一次心灵的感动、一次成功、一次辉煌。由材料的第一段,可知:所写的“美丽”,是“岁月把它轻轻送来”的,是自己“记取、回忆、沉淀和咀嚼”的“过去的美”。3.写作中既要凸显“美丽”,还要突出“逝去的”。二、判分1.判分原则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文章要符合记叙类文章的文体要求。记叙类文章要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切忌平淡叙事。须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运用恰当,要敢打高分。2.判分等级一类6370;二类5662; 三类4955;四类4248;五类2841;六类27分以下。3.几点说明【立意】“逝去的”“美丽”,两个核心词缺一不可。否则,视为偏题,最高不超过41分。若语言基本功确实上佳,原则上亦不得超过45分。所写内容与“美丽”无关,只是在文末“贴标签”者,最高不超过41分。【其他】作文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入六类卷。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4.个案处理确认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三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很低的“问题卷”,最高不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0分。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附:评分表解分 类赋分切题立意结构语言记叙文一7063切题独到深刻精巧严谨精辟生动文章意蕴在材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二6256正确完整有特点准确恰当文章的主题在材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构思,有细节,有文采,故事真实,富有生活气息三5549基本切题基本正确基本完整通顺平实文章的主题接近材料的核心,且写作在故事处理或者细节描摹或者真实性、生动性某方面有可圈点处四4842略有牵强逻辑层次不清基本通顺文章主题基本接近材料核心,有完整的故事演绎,但在行文中反复点题,显得多余;或者故事略显简单或老套,技法上也缺少变化五4128不切题牵强贴标签无章无法不通顺主题与材料中心几乎没有关联,且故事虚假,记叙描写能力较弱六270不正确低幼粗俗主题与材料不沾边,胡编乱造,故事低俗,表达能力很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