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二)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45597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二)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二)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二)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二) 苏教版【考点精讲】和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要少得多,但掌握起来却困难。因为虚词的用法更灵活,使用频率更高,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更大。但虚词的作用又极大,实词常要靠虚词的帮助(组合、连接、修饰、辅助等)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从而显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情感。所以,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是读懂文言文不可缺少的条件。正因为掌握文言虚词的难度太大,考试大纲对应掌握的文言虚词数量仅规定了15个;从题型来说,只是要求比较判断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并不要求指明其意义和用法;并且,近年又都是在作比较的一组句子中,一个是语段中的句子,一个是教材课文中的句子,这就降低了难度。【课前预习】解释下面文段中的12个“其”字。狐谓狼曰:“羊肉其鲜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饱其口福。”狼曰:“其如猛犬何?”狐谓于犬曰:“羊数詈君,其言不堪入耳,君竟无所怨,其无闻邪,其畏主人邪?及其嬉逐,愿为一雪其耻。君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愤然离去。解析:“其”作主语、宾语、定语,是代词的用法;“其”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是副词的用法,表感叹、祈使、反问、推测等语气;“其其?”表选择,是连词的用法;“其”还可以表假设,也是连词的用法。 【知识盘点】详见学海导航74 -79页【备考方略】学习文言虚词的一般方法主要有三点:1.积累归纳,比较异同。与积累文言实词一样,积累文言虚词也应当是通过阅读实践,结合典型句子,日积月累,以达丰富。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文言虚词就那么15个(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倘能将这些文言虚词常见的意义和用法归纳整理出来做集中比较识记,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借助语境作合理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紧密相关的,用法(常常表现为词性)不同,其意义必不相同。所谓“用法”,通常就是指虚词在某一语境中所处的语法地位和表达作用,用法不同,常常决定其意义不同。如“而”,在“而翁长铨”中,用在“翁”前,起限定修饰作用,作代词用,可译为“你的”;在“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中,起关联作用,根据文意推断,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在“吾恂恂而起”中,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动词,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在“如是而已”中,与“已”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这也就是所谓“随句定义”。3.注意一些特殊现象。(1)兼词现象。在文言文中有所谓“兼词”,即一个字相当于两个词,比如“诸”字,在“穆公访诸蹇叔”“献诸抚军”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于”两个词;在“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乎”两个词。常见的兼词还有“焉”(“于之”“于此”等)、“叵”(“不可”)、“盍”(“何不”)等。 (2)连用现象。虚词的连用,是指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使用虚词以加强语气。如:“友也者(重点在者,表示停顿语气),友其德也。”“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三个连用,重点落在“矣”,表已然语气。)”懂得了虚词连用的特点,有助于断句和语意的理解。(3)凝固现象。有些文言虚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习惯性形式而被固定下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如(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对你怎么办呢?)“若之何毁之?”(为什么毁掉乡校?),常见的还有“何为”“何以为”“何之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抑亦乎”“何其也”“一何”等等。【课堂精练】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选自左传)【注】乡校:地方学校,又是公众聚会议事的场所。子产:名公孙侨,郑国大夫。然明也是郑国大夫。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不知木兰是女郎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是吾师也A B C D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郑人游于乡校”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袄( )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3文中括号内应填的虚词是()A遂而则 B乃而故C乃以则 D遂以故4下列四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惟其言而莫之违 援琴撞之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A B C D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两个“莫”字意义不相同。B“师旷侍坐于前”、“琴坏于壁”、“有小人言于侧者”中三个“于”字意思相同。C“寡人也”、“是非君人者之言也”中两个“也”字作用相同。D“以为寡人戒”的“以为”与出师表中“愚以为宫中之事”的“以为”意思相同。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7题。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其言多而不辩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 而未可谓善嫁女也D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7下列各句中的“为”与“令晋为之饰装”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B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C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D为肥甘不足于口与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书幽芳亭记 黄庭坚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乃久尽知其族性。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以是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生,初不殊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之虽不若兰,起视椒榝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除”,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 D.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视椒榝则远矣 则:却B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耶:语气词C雪霜凌厉而见杀 而:连词,表转折D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者:的情况 【课后巩固】题组1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履至尊而制六合而母立于兹A/B/C/D/2对下列“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宋人执而问其以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A和意思相同,词性却不同B和意思不同,词性也不同C和意思不同,词性却相同D和意思不同,词性也不同3下列句子中“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欲速则不达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A BC D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且焉置土石彼有人焉,未可图也A和同为动词,是,作为 B为介词,何为,即为何C和同为指示代词,这样 D和同为兼词,意义不同5对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顷之,烟炎张天真州逐之城门外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又试之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我欲因之梦吴越吾欲之南海,何如A/ B/C/ D/6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成以其小,劣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叩之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则或咎其欲出者欲加之罪,其无辞乎A B C D7对下列句子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良乃入,具告沛公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家祭无忘告乃翁A和意义、用法都相同B和意义、用法都不同C和意义、用法都相同D和意义、用法都相同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B邻国之民不加多,何也C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D今日之事何如题组2能力提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2题。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魁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宋史黄庭坚传)9.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则或咎其欲出者”中的“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 B其词有魁伟之文C其重之也如此 D乐其林泉之胜10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4题。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乎?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高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遂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且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而辍,不攻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夫君子善用兵也,不见其形,而攻已成,其此之谓也。野人之用兵,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天,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已量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选自刘向新序)1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吾安敢不轼_(2)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 _(3)遂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 _(4)野人之用兵,鼓声则似雷 _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为”的用法与另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其仆曰:“君何为轼?” B斩木为兵,揭竿为旗C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孙泰,山阳人,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即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逮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固不可驻此也,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选自王定保唐摭言节操)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市之,而命洗刷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B泰怃然久之 顷之,烟炎张天C所居且命尔子掌之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将家于义兴 乃设九宾礼于廷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7题。杨掞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淮阃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逾年,安丰被兵,掞慨然曰:“事亟矣,掞请行。”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掞念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掞偿之,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掞曰:“汉高祖以黄金四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珙尝燕客,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掞从容曰:“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掞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璧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掞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谈至夜分,掞退曰:“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璧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 (节选自宋史杨掞传)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 C.D.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C. D.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19题。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修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苏轼叙其文曰:“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识者以为知言。(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节)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至以荻画地学书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B因取旧案反覆观之 因拔刀斫前奏案C未为人知 若属皆且为所虏D谓必显于世 得复见将军于此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1题。齐伐燕,用田子之谋,通往来,禁侵掠,释其俘而吊其民,燕人皆争归之矣。燕王患之,苏厉曰:“齐王非能行仁义者,必有人教之也。臣知齐王急近功而多猜,不能安受教;其将士又皆贪,不能长受禁,请以计中之。”乃阴使人道齐师,要降者于途,掠其妇人而夺其财,于是降者皆畏,弗敢进。乃使间招亡民,亡民首鼠,齐将士久欲而惮禁,则因民之首鼠,而言于王曰:“燕人叛。”齐王见降者之弗来也,果大信之,下令尽收拘降民之家。田子谏,不听,将士因而纵掠,燕人遂不复思降齐。【注】吊:慰问丧家或遭遇不幸者。道:从;由。要:要挟。间:离间。首鼠:亦作“首敦”,踌躇,进退不定。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释其俘而吊其民A而言于王曰 B臣知齐王急近功而多猜C掠其妇人而夺其财 D齐将士久欲而惮禁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将士又皆贪 B掠其妇人而夺其财C释其俘而吊其民 D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223题。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选自大唐新语)【注】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则天以问循宪A因请以己官让之 B驿吏白以嘉贞C张循宪以御史出 D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则天甚异之A布衣环堵之中 B时人莫之知也C嘉贞随机应之 D意颇病之xx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二)答案【课前预习】答案:副词,表感叹语气,译为 “可”、 “多么”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如果”代词,译为“其中”代词,译为“你的”代词,译为“那”代词,译为“它的”连词,表选择关系,译为“是还是”代词,译为“它们”(羊)代词,译为“那”副词,表祈使语气,译为“一定”或“可要”副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参考译文:狐狸对狼说:“羊肉一定很鲜美啊!如果你有意品尝,不妨叼一只尝尝,饱饱口福。”狼说:“那有凶狗守护着羊群怎么办?”于是狐狸挑拨离间地对凶狗说:“羊多次在背后骂你,那些话太难听了,你竟然不生气,是果真没有听到,还是怕你的主人?等到哪一天它们追逐嬉戏的时候,我愿意为你一雪前耻。你一定要答应我!”凶狗笑着说:“想要加害于羊,还怕找不到罪名吗?”于是凶狗守护羊群更加谨慎,狐狸和狼的奸计没有得逞,悻悻地离去了。【课堂精练】1解析:选B。为“这”;表示判断,“是”;为“对,正确”。2解析:选D。都解释为“在”;A项为“对”;B项为“比”;C项为“与”“同”。参考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的得失)。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那些他们认为好的,我就实行它们;那些他们厌恶的,我就改正它们。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毁掉乡校)难道能很快制止这些议论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到那时)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做治病的良药。”3解析:选B。乃:竟然;而:连接相承关系;故:所以。4解析:选D。都是代词,其中“莫之违”是宾语前置句,“莫违之”。句是助词“的”。5解析:选D。“以为寡人戒”中的“以为”是“以(之)为”,两个词,“把它作为”;“愚以为”是“我认为”。A项中前“莫”是“没有什么事”之意,后“莫”是“没有谁”之意。参考译文:晋平公与大臣们饮酒,喝得酣畅时,竟然叹息道:“没有什么事比做人君更快乐,因为他的话没有谁敢违抗。”师旷在面前陪坐着,拿起琴就撞了过去,晋平公分开衣襟避开了,琴在墙上撞坏了。晋平公问:“太师撞谁呢?”师旷答道:“刚才有小人在大王身旁说话,所以撞他。”晋平公说:“是我说的。”师旷说:“啊!这不是统治人应说的话。”周围的人请求杀了他,晋平公说:“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借鉴。”6解析:选B。A项中的两个“其”都是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B项中两个“于”都作介词,但意义不同,前者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后者引出处所,应译为“到”。C项中的两个“而”都作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却”。D项中的两个“以”都是介词,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拿、用”。7解析:选C。C项中的“为”同文句中的“为”都是介词,可译为“替、给”。A项中的“为”是介词,“为了”。B项中的“为”是介词,表被动。D项中的“为”是连词,引出表原因的分句,可译为“因为”。参考译文:楚王对田鸠说:“墨子,是声名显赫的学者。他亲身实践还可以,他讲的话很多,但不动听,这是为什么呢?”田鸠回答说:“从前秦伯把他的女儿嫁给晋国的公子,叫晋国给她准备好首饰服装,跟着陪嫁去的穿着华丽衣服的婢女有七十人。来到晋国,晋国人喜欢陪嫁的婢女,而看不起秦伯的女儿。这可以叫做善于嫁婢女,而不能说善于嫁女儿。楚国人中有一个在郑国卖珍珠的,做了一个木兰的匣子,这匣子用桂花椒薰过,用珠子和宝玉点缀着,用红色的玫瑰图案装饰着,用绿色的翡翠环绕着。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而还给他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啊。现在社会上的言论,都说一些巧辩华丽的话,君主只看重那些华美的言辞,却忘了它们是否有用。墨子的学说,传扬先王的道理,论述圣人的话,来宣传众人。如果修饰他的言辞,就怕人们流连于它的文采,忘了它的价值,为了言辞而损害了实用。这和那个楚国人卖珍珠,秦伯嫁女儿完全一样,所以墨子的言论大多不好听。”8解析:选D。A项“之”分别为代词、助词;B项两个“而”均为连词,但分别表并列、承接;C项两个“为”分别为动词、介词;D项两个“虽”均为连词,“虽然”。9解析:选C。C项“而”应是表承接关系的连词。参考译文: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成为国士;如果一个女人的美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他所有的兰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大概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它的香气芬芳,如果在内室,那么香气就会充满内室,如果在正屋,那么香气就会充满正屋,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然而兰和蕙的才能和品德不相同,世人很少有能分辨出来的。我放任自己长期流浪四方,于是完全知道兰和蕙的区别。大概兰花好似君子,蕙好像士大夫,大概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兰。离骚中说:“我已经培植兰花九畹,又种下蕙百亩。”因此知道楚人不单独是现在以蕙为贱而以兰为贵很久了。兰和蕙到处都能生长,开始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等到它们开花,一茎上就一朵花而香气扑鼻的是兰花,一茎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足的就是蕙。虽然蕙比不上兰花,但是与椒相比却远在椒之上,椒居然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于是说“当权者必须除掉”,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隐士纷纷远离当局而不返回的原因啊!【课后巩固】1解析:选A。代词;表并列;表假设;表修饰;表转折;表承接。2解析:选D。动词,用;名词,原因;介词,凭借;介词,用;介词,按照;介词,在时候。3解析:选D。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便、那么”;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反而”;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副词,表判断,可译为“是”。4解析:选B。固定句式“何为”,“为”,句末语气助词。5解析:选B。本题所涉“之”的用法共三类:一是代词,如;二是动词,“到”,如;三是助词,如。6解析:选A。代词,他们的;代词,它;代词,其中的;代词,代“我”;代词,其中的;指示代词,那、那些;表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7解析:选D。连词,于是;副词,才;副词,就;副词,仍然;副词,竟然;代词,你的;副词,却;代词,你的。8解析:选C。“何”主要可用作副词、代词,常常考查用作副词、代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何”作副词,放在形容词之前,加强程度,“怎么”,C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代词,“什么”;B项是疑问代词,“为什么”;D项是复音虚词,“怎么样”。9解析:选D。A代词,指代黄庭坚;B代词,他的;C代词,代指苏轼;D指示代词,那。10解析:选D。A而:连词,前表转折,译为“却”,后表因果,译为“因而”;B于:介词,前表比较,译为“比”,后表地点,译为“在”;C以:前为介词,译为“把”,后为介词,译为“因为”;D都是表停顿的语气词。参考译文: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黄庭坚对于文章尤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以黄庭坚配享苏轼,并称“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魁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灊皖的山谷寺、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优美,因而自号为“山谷道人”。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4题。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乎?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高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遂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且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而辍,不攻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夫君子善用兵也,不见其形,而攻已成,其此之谓也。野人之用兵,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天,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已量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选自刘向新序)11答案:(1)怎么;(2)用,拿;(3)表承接关系的连词,就;(4)就。12解析:选A。A项“为”为介词,其余三项均为动词。参考译文:魏文侯经过段干木所住的巷子时而行轼礼(轼,是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这里用作动词,表示扶着横木行礼),他的随从说:“您为什么要行轼礼?”魏文侯说:“这不是段干木所住的巷子吗?段干木是个贤人,我怎么敢不行礼呢?况且我听说段干木从来不肯拿自己的位置和我的位置交换,我怎么敢在他面前傲慢呢?段干木因为品德好而出众,我因为土地多而出众;段干木富有仁义道德,我富有钱财。”魏文侯就拿出百万的俸禄,经常派人慰问他,于是魏国人都很高兴,相互庆贺说:“我们的国君喜欢大道,因为段干木被他尊敬;我们的国君喜欢忠义,因为段干木被他隆重对待。”没过多久,秦国举兵打算攻打魏国,秦国的司马(官职名)唐且规劝秦国国君说:“段干木是个贤人,而魏国国君很尊敬他,天下都知道这件事,是不是不应该发动战争呢?”秦国国君认为他说得对,于是按兵不动,一直不敢发动进攻。魏文侯可以称得上善于用兵了。曾听说君子用兵,看不到实际情形,他就已经取得了成功,就是这样子的。一般人用兵,把鼓声敲得就像打雷,号呼声震动大地,尘土满天,飞箭如雨,扶着伤员,载着死者,趟过死者的肠子和鲜血,没有罪的百姓,他们死亡的数量可以填满大河,就算这样,国家的存亡、国君的生死也依然无法预料,那样的话国君离仁义也就远了!13解析:选C。C项中的“且”,前为副词,“暂且”;后为连词,“尚且”。A项中的“而”均为连词,表顺承关系。B项中“之”均为音节助词,可不译。D项中“于”均为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在”。参考译文: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师从皇甫颖,志行品德很有古代贤人的风范。孙泰娶的妻子是他姨母的女儿。之前,姨母年纪大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姐妹俩中,姐姐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妹妹。”姨母去世后,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有人不解,问起这件事,孙泰说:“她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 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去还给卖主。 唐僖宗中和年间,孙泰计划在义兴安家,买了一座别墅,得用两百贯钱。付了一半钱后,孙泰就前往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过了两个月,孙泰回来,停船步行,又把其余的购房款交给房主,让他搬迁到别处。在这个时候,孙泰看到一个老妇人痛哭了好几声,孙泰听了心里惊悸,就把她叫过来问话。老妇人说:“我曾经在这里侍奉过公婆,子孙不成材,别墅成了别人的了,所以我才伤心!”孙泰怅然失意了很久,就哄她说:“我刚好收到朝廷的公文,已经给我另外任命了官职,不能住在这里了,这个地方先让你的儿子掌管吧。”说完,孙泰就解开船绳坐船离去,不再回来了。14解析:选D。A项第一个“数”是数词,“几个”的意思;第二个“数”是副词,“屡次”的意思。B项第一个“用”是连词,相当于“因为”;第二个“用”是名词,相当于“费用”。C项第一个“乃”是连词,相当于“于是”;第二个“乃”是副词,相当于“才”。D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相当于“因为”。15解析:选D。A项的两个“与”都是介词,和。B项两个“之”均是代词。C项两个“因”都是副词,于是、就。D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承接关系;第二个“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参考译文:杨掞字纯父,是抚州临川县人。青年时能写词赋,乡里有个姓陈的人家请他住在客舍里教儿子,过了几个月他拂衣离去。后来因为老朋友推荐,他出任驻淮地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杲说:“杨掞有如此的风度神采,将来不会在我之下。”从此政治方法征战计谋多向杨掞咨询。过了一年,安丰被敌兵包围,杨掞激动地说:“情况很紧急了,我请求前去。”他于是用奇策解了围,杜杲上奏朝廷任命他为七品官员。杨掞考虑自己身处军队中,骑马射箭是应当擅长的。晚上他把青布垫放在地上,骑着不熟悉的马跳跃,起初跳过三尺高,接着跳过五尺至一丈高,多次闪失跌倒他也不顾。制置使孟珙征召他到幕府,曾采用他的计策,称他为“小子房”(汉代的张良,字子房),孟珙和他喝茶下棋,周济他财物。杨掞把自己掌管的财务钱几万耗用了,总管财务的贾似道核实数目责令偿还,孟珙把六百两银子给杨掞让他偿还,杨掞又把这些钱分给了宾客,饮酒欢歌不顾念偿还钱财之事。贾似道想要杀他,杨掞说:“汉高祖把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不过问钱的出入,您竟顾念这区区的钱财,却不用这钱财结交豪杰的心吗?”贾似道这才赦免了他。孟珙曾宴请宾客,有个手下军官出言不逊,孟珙命令斩他,杨掞从容地说:“斩了他确实对,但是现在正会集宾客多方征集计谋建议,斩他不是这个时候也不是这个地方。”孟珙很信服他的话。不久,有个大将立了功,孟珙坐着接受那个大将拜见,杨掞为此脸色有了变化,于是感叹道:“大将立了功,却要到官长庭前低头行拜见之礼,实在是头盔(指代军人)不如毛笔(指代文官)啊。”于是他谢绝了宾客,研究进士学业,于是考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向士璧驻守黄州,用公文召他入幕府,不久他因战功升为三品官员。赵葵做京湖制置使,杨掞与他一起前去,王登在沙市迎接,杨掞和王登畅谈到半夜,杨掞回来说:“王景宗(王登,字景宗)浑身是胆,可惜不够沉稳细致,如果我帮助他,什么事情不能办成呢?只是恐怕他因勇敢而失败。”后来王登死了,人们认为杨掞的话是知人之言。过了一段时间,向士璧驻守峡州,招他前去,杨掞生病没有去成而去世。16解析:选A。A项中的两个“而”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B项中前一个“则”为连词,引出假设情况下的结果;后一个“则”为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C项中前一个“若”为动词,“跟一样”“如同”;后一个“若”为代词,“你的”。D项中前一个“如”为副词,“好像”;后一个“如”为动词,“到、往”。17解析:选A。A项中前一个“以”为介词,“用”;后一个“以”为介词,表原因,“因为”。B项中的两个“因”均为副词,“于是”。C项中的两个“为”均为介词,表被动,“被”。D项中的两个“于”均为介词,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等,“在”。18解析:选C。例句和C项的“而”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其他三句中的“而”都是连词,但意义不一样。A项表承接关系,译为“并”;B项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D项表转折关系,译为“但是”。19解析:选A。A项的“其”为人称代词,译为“他的”;其他三项都是指示代词,译为“那些”。参考译文:齐国讨伐燕国,采用田子的计谋,保持两国的交通往来,严禁侵占掠夺财物,释放了燕国俘虏,并慰问那些丧家或遭遇不幸的百姓,燕人都争相归附它了。燕王害怕齐国这一计谋,苏厉说:“齐王并不是能行仁义的人,必定是有人教他这样做。我知道齐王急功近利而多猜疑,不能安心接受别人的指教;他的将士又很贪婪,不能长时间接受禁令,请用计谋打击它。”于是暗地里派人从齐军中来,在途中要挟燕国投降的人,抢占那些燕国的妇女并掠夺他们的财物,于是要投降的燕人都害怕,不敢前进。燕国就派人从中离间招收逃亡的百姓,逃亡的百姓进退不定,齐国将士很久就想抢掠但害怕禁令,就借着燕人进退不定为由,便向齐王进言说:“燕人背叛了。”齐王见投降的人不来了,果然非常相信他们的话,下令全部没收、拘留降民的财产和家属。田子进谏,齐王不听,将士因而纵情抢掠,燕人从此就不再想投降齐国了。20解析:选C。C项中的“以”为介词,理解为“凭借身份”。例句和其他三句中的“以”都是介词,相当于“拿、把”。21解析:选B。例句和B项的“之”作代词,译为“他(张嘉贞)”,其他三句中的“之”都是代词,但意义不一样,A项表示范围界限,常与方位名词连用;C项指代张循宪;D项译为“它”,指代张循宪心中未处理的事情。参考译文:张嘉贞失意落魄胸怀大志,也不自命清高,也不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下。自从担任平乡县尉被免职回到乡里,在破屋中过着平民生活,怡然自得。当时的人都不了解他。张循宪以御史的身份出京办差,回来的时候投宿在蒲州馆驿。张循宪正打算向朝廷汇报工作,可这次出使有部分事务很长时间没有解决,非常担心。就问馆驿官吏:“这里有没有见识高的人?”馆驿官吏把张嘉贞告诉了他。张循宪召来张嘉贞并与他相见,拿那些困惑了自己很长时间没有及时解决的问题咨询他,张嘉贞随口应答,都使张循宪豁然开朗。又让张嘉贞起草奏章,又出乎张循宪的意外。另一天,武则天就奏章这事问起张循宪,张循宪告诉了她实情,并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武则天说:“你能举荐贤良,品德很好。我怎能没有一个能举荐贤人的官员呢!”于是把张嘉贞召入内殿,隔着帘子和他说话,张嘉贞容貌伟岸,神采俊杰,武则天很欣赏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