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热考题型专攻练(十).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25438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热考题型专攻练(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热考题型专攻练(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热考题型专攻练(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热考题型专攻练(十)1.(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士绅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具的一种人物。(这种人物)已经被排斥于握有政治权力的圈子,但是在社会上却还保持着他们传统的威望。(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五代乱离,幸存的士族失去了庄园,流徙各地宋太祖、宋太宗只好扩大进士科名额官爵恩泽,出于皇帝,士大夫不能不为皇帝所用,共存谈不上,共治也将就一下了元明清三代连共治也说不上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摘编自费孝通、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士绅、宗族所支配下的乡村社会由于远离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的城市,疏离、独立于国家权力乡村社会一般不会随着国家的瓦解而瓦解,反而会担负起文化储存器的功能,保护了一批社会精英,使社会政治秩序得以重建,中华文明得以积累传承。摘自张星久对传统社会宗族、乡绅历史地位的再认识材料二从12世纪末到15世纪,是英国贵族“如日中天”的兴盛时代。他们在与王权的政治和军事对抗中,实力与王权渐趋接近。于是,明确规定贵族与君主封建关系的大宪章被认真制定并被屡次颁布,独具英伦特色的议会两院产生了他们从此成为英国世俗贵族和议会上院的主体力量。不列颠的贵族群体在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推波助澜,在政治改革运动中把握并遏制着社会进步的脉搏,在经济领域扬眉吐气,在军事、外交等领域高视阔步。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世袭贵族终于到了穷途末路。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贵族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至19世纪中期中国士绅和英国贵族的发展特点及其原因。(16分)(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士绅和英国贵族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10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中国士绅的特点:由材料一得出没有政治权力,但是仍享有政治威望等。英国贵族的特点:由材料二得出有一定政治权力;在中央和地方,在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发挥作用。第二问,原因结合两个国家的阶段特征来回答。第(2)题中国士绅阶层的影响主要从材料中结合特点来归纳,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考虑;英国贵族的影响也结合材料涉及的信息来回答,比如政治民主化、产业革命(工业革命)、末路穷途等方面来考虑。答案:(1)特点:中国士绅:没有政治权力,但享有政治威望;与皇权的关系,由共存走向共治,最终沦为皇权的奴役;主要在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自发地发挥作用。(4分)英国贵族:掌握了一定政治权力;成为限制王权的重要力量;在中央和地方,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4分)原因:中国:君主专制不断发展并达到顶峰;自然经济的发展,始终占主导地位。(4分)英国:贵族通过建立和掌握议会、颁布宪法,借助政治权力和法律,极大地限制了王权;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发展,解放了思想。(4分)(2)中国: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限制皇权、防止暴政的作用;后来,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3分)维护了乡村社会的秩序;促进了文化的延续。(2分)英国:在历史上,曾经促进了英国政治民主化;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4分)后来,束缚了英国现代化,最终走向穷途末路。(1分)2.(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可是,到了近代,儒学却连连遭到批判,其地位和影响不断削弱、衰微,最终失去主流、统治地位,被边缘化。这是中国儒学发展、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儒学的衰微其实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革新、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与中国近代化的展开、古代社会的解体基本同步,其历史必然性不言而喻。不同性质的社会变革一旦在中国展开,文化革新就相应提上了日程,就势必要不断触动传统儒学,以至最终否定它的神圣地位。在变革过程中,中国古代社会结构逐步解体,儒学也势必随之同步衰微。张锡勤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材料二韩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到了现代,他们一方面提倡世界化(实际是向美国看齐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后者做得甚至比中国还好。从小到集体的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柱,每一步都渗透着儒家文化的传统素质。以儒家精神为基础的韩国人精神及其思维模式,还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关系,“群体内的和谐”与“群体外的竞争”密切结合,使得韩国国内稳定不乱,又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促使其综合国力名列前茅。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儒学衰落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对中、韩两国的影响相似之处。并分析儒家文化在近代中国、现代韩国命运不同的根本原因。(6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中的“儒学的衰微其实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革新、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可以得出儒学衰落的原因与近代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的社会需要以及政治变革和社会运动的兴起等因素有关;依据材料一中的“这一过程与中国近代化的展开、古代社会的解体基本同步”可以得出,儒学衰落的原因与自然经济和封建制度的逐渐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等因素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西学的冲击、科举制的废除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等方面回答。第(2)题第一问,比较分析材料一“对中国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材料二“从小到集体的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柱,每一步都渗透着儒家文化的传统素质”信息可知,儒学对中、韩两国都起到了丰富民族精神、塑造民族性格、稳定社会秩序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二问根本原因,从是否适应两国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儒学不能适应近代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的社会需要是其衰落的社会根源。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使儒学失去了与之最佳匹配的经济基础。政治变革和社会运动兴起,作为封建统治精神工具的儒学必然成为众矢之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使儒学赖以存在的阶级基础日渐薄弱。封建制度的逐渐解体,导致儒学失去赖以存在发展的政治基础。封建帝制的推翻,使儒学丧失官方哲学的地位。西学的传入及倡导,使古老儒学相形见绌,从而导致人们对儒学的怀疑或否定。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并逐渐取代文言文,使传统儒学逐渐失去传承的文字载体。科举制的废除,使儒学失去制度依托。(5分。每点1分,任答5点)(2)相似:丰富了两国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发展;为两国国家的稳定繁荣提供了精神动力。(4分)根本原因:是否适应两国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