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VI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722878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V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V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V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VIII)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碳的燃烧B水受热成水蒸气C二氧化碳制干冰D分离空气制氧气2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内壁的水垢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用2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B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C将盛有液体药品的烧杯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D读取量筒内液体药品的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5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粒子属于阳离子B该元素的原子第一电子层有2个电子C该元素的1个原子含有11个电子D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6以下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一种化合物B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1:2C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每2份水分解可以生成2份氧气和1份氢气7酒精(以X表示)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则酒精的化学式为()AC2H5BC2H3OCC2H5OHDCH5O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过滤溶液B量筒的读数C装置气密性检查D氧气的验满9下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B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分子C混合物与纯净物不同,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D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1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厨房煤气泄漏,迅速开启排气扇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失火C用肥皂洗涤衣物产生泡沫的情况,可以粗略判断水的硬度D山林着火时,要向着顺风方向奔跑,尽快离开火灾区1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B矿泉水,河水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12下面对表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灭火实例灭火原理A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隔绝空气或氧气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AABBCCDD13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9gB11gC12gD14g14某三价金属的氧化物中,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9:8,则该金属的原子量为()A40B56C27D2415化学上常用燃烧法测定化合物的组成现将3.2克某化合物X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将燃烧后的生成物通过下列装置经完全吸收后,测得A装置质量增加了3.6克,B装置质量增加了4.4g下列关于某化合X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一定只含有C,H,O元素C一定含有C,O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D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O元素16在治理城市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就地焚烧秸秆和落叶B种花植树美化环境C垃圾分类放置,实行垃圾资源化D提倡出行尽量以公交车代替私家车二、理解与应用(每空1分)17用C、Cl、H、O、Ca、K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所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一种能够帮助燃烧的气体单质:;(2)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3)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4)一种实验室用来制取氧气的化合物;(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18(1)铁在纯氧中燃烧:;(2)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3)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品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4)实验室中用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5)碳不充分燃烧:19如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2)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是20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已知B是氧化铜,F是一氧化碳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写化学式)D,E,G,H(2)写出AD+E化学方程式:21请你分析出现下列实验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原因的只写一种即可)(1)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发生炸裂;(3)过滤后滤液仍浑浊三、实验与探究22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甲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生五氧化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 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进行实验(试管a中放白磷,试管b中放红磷,烧杯热水中放少量白磷)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1试管a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2试管b中红磷没有燃烧试管b中红磷、热水中自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乙装置与图甲装置比较,优点是(2)小林同学指出图乙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丙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所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你赞同的预测是(填“甲”或“乙”),理由是四、计算题23课外小组的同学研究的课题是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25g贝壳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倒入稀盐酸,当倒入100g稀盐酸后发现不再产生气泡并测得烧杯内固体和液体总质量为120.6g(杂质不反应)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xx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碳的燃烧B水受热成水蒸气C二氧化碳制干冰D分离空气制氧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碳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水受热成水蒸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干冰是由气体二氧化碳制得的,这个过程中物质的状体发生改变,没有形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根据液态氮气和氧气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内壁的水垢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用2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考点】硬水与软水;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过滤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判断B、根据醋酸与碳酸钙反应能生成可溶的醋酸钙、水、二氧化碳判断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判断D、根据2B铅笔芯的成分和石墨的导电性判断【解答】解:A、过滤是把不溶性的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分离和除杂的操作,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的钙镁化合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不出,所以错误B、食醋中含有醋酸,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酸与碳酸钙反应能生成可溶的醋酸钙、水、二氧化碳,所以正确C、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所以正确D、2B铅笔芯中主要含石墨,石墨有导电性,所以正确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B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C将盛有液体药品的烧杯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D读取量筒内液体药品的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用法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C、根据烧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量筒使用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会污染胶头,从而污染试剂,故A错误;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B错误;C、烧杯不能直接加热,以防受热不均而炸裂,故C错误;D、读取量筒内液体药品的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基本操作的考查,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否则会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从分子的基本性质入手,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解答】解: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的快,此说法正确;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香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嗅到,这种说法正确;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运动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此说法错误;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随着压力的增大,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此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能利用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特别是粒子的运动和粒子间的间隔5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粒子属于阳离子B该元素的原子第一电子层有2个电子C该元素的1个原子含有11个电子D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该粒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第一电子层有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的1个原子含有11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11,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以下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一种化合物B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1:2C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每2份水分解可以生成2份氧气和1份氢气【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运用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正极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能燃烧的气体,火焰淡蓝色,罩在火焰上干冷烧杯壁有水雾;且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通过水电解的实验可以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故A错误;B、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1:2,而不是质量比,故B错误;C、电解水的实验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可以证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正确;D、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每26份水分解可以生成32份氧气和4份氢气,故D错误故选:C【点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由H、O元素组成,根据电解生成氢气、氧气体积比2:1,可推导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7酒精(以X表示)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则酒精的化学式为()AC2H5BC2H3OCC2H5OHDCH5O【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知,X的化学式中含有C的个数为:2,含有O的个数为:22+332=1,含有H的个数为:23=6;故X的化学式为:C2H5OH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过滤溶液B量筒的读数C装置气密性检查D氧气的验满【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测量容器-量筒;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过滤操作分析B、根据量筒读数方法分析C、根据检查气密性方法分析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分析【解答】解:A、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实验操作正确,故A正确;B、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故B正确;C、导管没入水中,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检查气密性,正确;D、氧气的验满应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应伸入瓶内,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过滤、量筒的使用、装置气密性检查及氧气的验满方法,要熟练掌握实验基本操作9下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B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分子C混合物与纯净物不同,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D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能够再分的,变成原子;B、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分子构成分析;C、根据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定义及构成分析;D、由原子的定义分析【解答】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能够再分的,变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故A正确;B、水分子就是由氢、氧两种不同种原子结合而成;故B不正确;C、混合物与纯净物是由组成物质的种类不同决定的,它们组成的原子可能相同,如空气和氧气中就都含氧原子;故C不正确;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原子,化合物中的原子就不会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只要理解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的组成特点及分子与原子的相关知识就能理解此类题的分析解答1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厨房煤气泄漏,迅速开启排气扇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失火C用肥皂洗涤衣物产生泡沫的情况,可以粗略判断水的硬度D山林着火时,要向着顺风方向奔跑,尽快离开火灾区【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硬水与软水;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B、根据泡沫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判断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判断D、根据风向与火势的关系判断【解答】解:A、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启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错误B、泡沫灭火器适于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适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的失火,所以错误C、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如泡沫多则是软水,如泡沫少则是硬水,所以正确D、山林着火时,火势蔓延的方向与风向一致,要尽快离开火灾区,必须向着逆风方向奔跑,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1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B矿泉水,河水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中均只含有一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矿泉水中含有水、微量的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河水中含有水、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水、氢氧化钙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D、净化后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受污染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12下面对表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灭火实例灭火原理A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隔绝空气或氧气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AABBCCDD【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A、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所以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和隔绝氧气,故A错误;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故B正确;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故C正确;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原理是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故D正确故选:A【点评】结合燃烧条件分析灭火措施,判断灭火原理,考查运用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13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9gB11gC12gD14g【考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质量守恒【分析】由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反应时两者的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 A和8g B2不能恰好反应,会在反应时剩余2gB2【解答】解:由两者反应时的质量关系可知,两者的反应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 A和8g B2充分反应时 B2会剩余2g,跟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AB会是12g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物质反应时质量关系的探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象对反应物的质量关系作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求解即可14某三价金属的氧化物中,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9:8,则该金属的原子量为()A40B56C27D24【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题意,某三价金属的氧化物中,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9:8,首先可确定其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而由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某三价金属的氧化物中,设该金属的元素符号为M,M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9:8,设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2x:(163)=9:8,x=27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5化学上常用燃烧法测定化合物的组成现将3.2克某化合物X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将燃烧后的生成物通过下列装置经完全吸收后,测得A装置质量增加了3.6克,B装置质量增加了4.4g下列关于某化合X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一定只含有C,H,O元素C一定含有C,O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D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O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本题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该有机物中含有C的质量,同理,根据生成水的质量和H2O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该有机物中含有H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该有机物质量减去C、H的质量,就是其含有O的质量,据此即可判断该有机物中含有的元素【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就是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就是有机物中氢元素的质量故该有机物中含有C的质量为:4.4g=1.2g;该有机物中含有H的质量为:3.6g=0.4g;该有机物中含有O的质量为:3.2g1.2g0.4g=1.6g因此可判断该有机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中含有的元素,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题目中常见的类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关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16在治理城市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就地焚烧秸秆和落叶B种花植树美化环境C垃圾分类放置,实行垃圾资源化D提倡出行尽量以公交车代替私家车【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焚烧秸秆和落叶会生成大量的烟雾B、种花植树有助于净化空气C、根据垃圾分类放置,实行垃圾资源化的意义分析D、提倡出行尽量以公交车代替私家车,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解答】解:A、焚烧秸秆和落叶会生成大量的烟雾,对空气造成污染故措施错误B、种花植树植树造林有助于净化空气,提高环境的质量故措施正确C、垃圾分类放置,实行垃圾资源化,能避免了环境污染,变废为宝故措施正确D、提倡出行尽量以公交车代替私家车,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故措施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是一道环保知识的题目,解题时只要抓住对环保有利的就提倡,不利的要避免的原则既可二、理解与应用(每空1分)17用C、Cl、H、O、Ca、K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所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一种能够帮助燃烧的气体单质:O2;(2)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CaCO3;(3)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4)一种实验室用来制取氧气的化合物;KClO3;(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氧气是一种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单质,故填:O2;(2)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故填:CaCO3;(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CO2;(4)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都是可用来制取氧气的化合物,故填:KClO3;(答案合理即可)(5)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故填: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解题时应注意只能从给出的元素中选择来组成物质18(1)铁在纯氧中燃烧:3Fe+2O2Fe3O4;(2)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CaO+CO2;(3)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品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Mg(OH)2+2HClMgCl2+2H2O;(4)实验室中用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5)碳不充分燃烧:2C+O22C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2)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时,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3)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品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时,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4)实验室中用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5)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故填:3Fe+2O2Fe3O4;CaCO3CaO+CO2;Mg(OH)2+2HClMgCl2+2H2O;Zn+H2SO4ZnSO4+H2;2C+O22CO【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19如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使燃烧物与空气(氧气)隔绝(2)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灭火毡的着火点;(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是用水灭火(合理答案均可)【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开放性简答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生活情景型【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来考虑本题的解法【解答】解:(1)由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可知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2)由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可推出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灭火的方法有好多种,除了隔绝空气还有降低温度,或隔离可燃物的方法,所以可以用水灭火,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故答案为:(1)使燃烧物与空气(氧气)隔绝;(2)温度没有达到灭火毡的着火点;(3)用水灭火【点评】根据灭火的方法解决此题: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20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已知B是氧化铜,F是一氧化碳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写化学式)DO2,EH2,GCu,HCaCO3(2)写出AD+E化学方程式:2H2OO2+2H2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A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D和E,所以A为水,D和E为氢气和氧气,B氧化铜和E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红色固体G,所以G为铜,E为氢气,D为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为二氧化碳,C和黑色单质X反应生成气体F一氧化碳,所以X为碳单质,而H为碳酸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D和E,所以A为水,D和E为氢气和氧气,B氧化铜和E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红色固体G,所以G为铜,E为氢气,D为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为二氧化碳,C和黑色单质X反应生成气体F一氧化碳,所以X为碳单质,而H为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O2,E是H2 ,G是Cu,H是CaCO3;(2)AD+E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O2+2H2 故答案为:(1)O2,H2 ,Cu,CaCO3;(2)2H2OO2+2H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21请你分析出现下列实验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原因的只写一种即可)(1)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氢气不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发生炸裂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等;(3)过滤后滤液仍浑浊滤纸破损(或滤液高于滤纸等)【考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回答;(2)根据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朝上倾斜、试管底部接触到灯芯、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未给试管预热等;(3)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即可,过滤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合适的滤纸滤纸湿润后紧贴漏斗内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玻璃棒要轻放在滤纸上,以防戳破滤纸【解答】解:(1)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最可能的原因是氢气不纯净;(2)根据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试管破裂可能是由于试管受热不均匀,也可能是在高温时突然冷却等引起的如试管没有预热,就直接加热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再拿出水槽中的导管,这些都会导致水回流,试管破裂;(3)在过滤过程中,如果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都可能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故答案为:(1)氢气不纯;(2)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等;(3)滤纸破损(或滤液高于滤纸等)【点评】实验现象或失误原因或误差原因的分析,是化学探究实验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理解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一致,是中考的考查热点三、实验与探究22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甲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生五氧化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 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进行实验(试管a中放白磷,试管b中放红磷,烧杯热水中放少量白磷)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1试管a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2试管b中红磷没有燃烧试管b中红磷、热水中自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达到着火点但没有和氧气接触,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和氧气接触但没有达到着火点【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乙装置与图甲装置比较,优点是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扩散,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2)小林同学指出图乙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丙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飞出,造成安全事故【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所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你赞同的预测是乙(填“甲”或“乙”),理由是白磷的量不清楚,所以无法确定是否能够完全消耗氧气【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可燃物燃烧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做实验时,在考虑药品和装置的同时,也要考虑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解答】解:因为b试管中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故b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温度虽然已经达到其着火点,但是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故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故填: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达到着火点但没有和氧气接触;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和氧气接触但没有达到着火点;(1)因为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容易扩散,对环境和人体有危害,所以本题答案为: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扩散,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2)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橡皮塞有可能飞出,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白磷的量不清楚,所以无法确定是否能够完全消耗氧气因此支持乙同学的预测,所以本题答案为: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飞出,造成安全事故,乙,白磷的量不清楚,所以无法确定是否能够完全消耗氧气故答案为:防止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现象解释(1)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2)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达到着火点但没有和氧气接触,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和氧气接触但没有达到着火点(1)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扩散,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2)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飞出,造成安全事故;乙;白磷的量不清楚,所以无法确定是否能够完全消耗氧气【点评】熟练掌握物质燃烧的条件,即是: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助燃物充分地接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要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物质就可以燃烧;同时对于装置优越性的改进一般要考虑到操作的简便性,气密性良好,反应易操控,环境保护等方面四、计算题23课外小组的同学研究的课题是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25g贝壳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倒入稀盐酸,当倒入100g稀盐酸后发现不再产生气泡并测得烧杯内固体和液体总质量为120.6g(杂质不反应)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因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所以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减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总质量的减少量就是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由题意可知此实验中碳酸钙完全反应,所以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解答】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O2的质量为:100g+25g120.6g=4.4g(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 x 4.4gx=10g贝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100%=40%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2)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0%【点评】此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其中用到了质量守恒定律来找隐含条件,即二氧化碳的质量此题整个计算过程比较简单,是一道基础型的计算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