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沪科版):期中检测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1776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沪科版):期中检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沪科版):期中检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沪科版):期中检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沪科版):期中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车站上并排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快些。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上述现象表明( )A.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B.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未动C.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图12.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如图1中鞋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B.C.D.3. (xx湖北襄阳中考)xx年9月29日建成通车的卧龙大桥是襄阳首座斜拉桥,全长 m,桥面宽31.5 m,双向六车道。如果一辆车通过该桥的速度是60 km/h,则所用的时间是(保留整数位)( ) A4 min B6 min C8 min D10 min4.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内的平均速度是,后内的速度是,则该汽车在这内的平均速度是( )A.B.C.D.图25. (xx武汉中考)如图2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 小红为参照物 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D.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6. (xx长沙中考)xx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C.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7.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8.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9.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10.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焰,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焰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烛焰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11.在一些城市的公路旁,常见到一种监测噪声的设备。当有汽车行驶过来时,设备上显示的数字会发生变化,这个数字的单位应该是( )A.B.C.D.12.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下面有效合理的方法是( )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设备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个防噪声耳罩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图313.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3中实线部分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则小狗的运动速度为_;在前内,小狗相对于兔子将向_运动(选填“东”或“西”)。14.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的。15.(xx湖南永州中考)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 s内加速跑完了36 m,接着保持8 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 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m/s。16.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鞭炮时的响度明显大,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_造成的。18.(xx山东东营中考)xx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19.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_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不同。20.在春天的花丛中经常看见蝴蝶的身影。某种蝴蝶的翅膀在内振动了次,频率是_,人类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选填“能”或“不能”)。21.“无声手枪”上的消声装置是在_处减弱噪声。小孩在放鞭炮时常捂住耳朵,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一般要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这是为了在_中减弱噪声。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2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大雪过后万籁俱寂的绝美画卷,为什么大雪过后,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23.在城市立交桥的两侧一般都装有隔板,这是为什么?四、计算、探究题(24题12分,25题10分,26题12分,共34分)24.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25.请利用公路边的路标(每一个标记)或铁路钢轨(每根长)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出汽车或火车的平均速度。写出还需要的器材、实验的步骤、应记录的实验数据(用字母表示),写出最后平均速度的表达式。26.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钢200.3钢0.5钢400.5尼龙丝300.5尼龙丝40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1.C 解析:因为甲火车上的人看到田野上的树木向东运动,则可以判断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甲火车是向西运动的。又因为甲火车上的人看到乙火车的速度比树木的速度要慢,因此乙火车与甲火车同时向西运动。故选项C正确。2.B 解析:“犯罪嫌疑人”的鞋印的长度约为cm;“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由此分析可知选项B是正确的。3.A 解析:车通过该桥的路程,车通过该桥的速度,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时间的计算公式,所以车通过该桥所用的时间=,故选A。4.D 解析:,。故选项D正确。5.D 解析:小强在以另一列车厢为参照物时,感觉到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而他以站台为参照物时,却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是静止的,故A、B、C选项错误;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故D选项正确。6.C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讲课的声音不能通过声波传回地球,A选项错误;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振幅大,响度大,B选项错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不振动不会产生声音,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7.C 解析: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响度之外,声音还有另一个特征音色。听朋友打来的电话,凭声音就知道是谁,因为每个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音色。故选项C正确。8.D 解析: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选项A错误。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选项B错误。超声波的频率高于,频率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人听不到超声波,选项C错误。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选项D正确。9.C 解析: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的目的是调节物体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琴弦发声时的音调。故选项C正确。10.C 解析: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的烛焰跳动。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耳朵里的,这说明声音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是超声波或次声波。故选项C符合题意。11.B 解析:因为监测噪声的设备是用来测定噪声的等级的,而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监测噪声设备上数据的单位是分贝()。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噪声增大,所显示的数据将增大。12.B 解析:安装噪声监测设备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不能减弱噪声,选项A不符合题意。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地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B符合题意。学生戴防噪声耳罩,虽然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老师的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了,不是合理的方法,选项C不符合题意。将窗户打开只会增大噪声,选项D不符合题意。13.1 西 解析:由题图知,小狗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狗的运动速度;由题图可知,在前内,兔子和小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小狗和兔子同时开始向东运动,所以兔子在前、小狗在后,小狗相对于兔子将向西运动。14.列车 运动 解析:小明以列车为参照物,窗外的人群与列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列车是相对静止的,窗外的人群是运动的,所以会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小明以站台为参照物,站台与他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站台是相对静止的,所以他是运动的。15. 16 6.25 解析:小李跑完所用的时间:,则他跑完全程所用时间为:;他全程的平均速度:。 16.分贝(dB) 变大 解析: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当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噪声增强,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变大。17.反射 解析:在狭窄的空间放鞭炮,鞭炮的响声碰到两侧的障碍物就像皮球似的弹来弹去形成了回声,回声不断反射,听起来就一连串的响个不停。而在野外燃放鞭炮就没有这种效果。18.次 超 解析: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得很远。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的B超可以利用超声波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19.音调 音色 解析: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所以可以通过发出声音的音调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小号是空气柱在振动,钢琴是弦片在振动,振动的材料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就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20.6 不能 解析:蝴蝶的翅膀在内振动了次,频率。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不在人类听觉频率的范围内。21.声源 人耳 传播过程 解析:手枪的消声器可以使枪击发时发出的声音减小,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屏障、树林可以吸收声音和反射声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2.大雪过后,满地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因为积雪疏松多孔,能够吸收声音,所以发现周围特别宁静。23.在城市立交桥的两侧一般都装有隔板是防止汽车在运动时所产生的噪声影响两侧的居民,即通过隔板阻碍声音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4.解:(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2)由于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所以匀速运动阶段有:;。所以,汽车将撞上障碍物。25.需要的器材:秒表。实验步骤:从一个路标开始计时;经过个路标后记下时间为。通过的距离为;经过的时间为,平均速度为。26.(1) (2) (3)20 解析:(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材料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即选择;(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长度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即选择;(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横截面积,即缺少的数据中长度应该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