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2 扩展语句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75887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2 扩展语句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2 扩展语句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2 扩展语句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2 扩展语句 新人教版1请把“生命、季节、年轮”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答:_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把这三个词联系起来,然后扩展成一段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尤其是词与词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并且一定要注意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答案:我们的生长轨迹,如树之年轮。随着季节的一次轮回,我们的生命之树,就会多出一道“年轮”。这些“年轮”或细细的、窄窄的,如软细的发丝;或粗粗的、宽宽的,如盘曲的标尺。而我们,则在这些不一样的“年轮”里,渐渐成熟起来。2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以“小草”为对象,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40字。答:_解析:因为小草在春天生长,在秋天枯萎,所以扩写时要以此为背景,重点突出春天与秋天的不同,以体现情境差异。在扩展时可以适当使用修辞手法,也要注意语段的整体意蕴。答案:情境一:春天谁能逃过春风的轻抚?枯瘦的世界再怎么安定,也掩饰不住小草内心的悸动。凡被风雨指过的地方,纷纷钻出卑微的生命,土地被星星绿意点染。忽地,大地草木葳蕤,演绎着神奇的力量。情境二:秋天衰老是不可抗拒的。小草深知这一宿命,在秋风吹来之时,并没有抱怨,而是享受着风的吹拂。它们脱去绿装,染上黄色,让自己的生命再次绚烂,期待来年春风的召唤。3以“小鸟”为对象,用下面提供的三个词语,扩写一段话。要求:不少于40字。暴雨树枝阳光答:_解析:题目要求考生用“暴雨”“树枝”“阳光”扩写一段话,具体扩展时,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设置一个暴雨肆虐的情境,然后以小鸟在大海中抓住一根树枝坚持到最后并看到了阳光,表现出小鸟不放弃的品质。其他情境,言之成理亦可。答案:暴雨从天空泼了下来,海平面上一只小鸟被雨水打湿了翅膀,无法飞翔,它牢牢地抓住一根干枯的树枝,努力坚持着。小鸟渐渐地失去意识,不知多久,它苏醒过来,发现自己已随树枝漂到岸边,它看到了一缕温暖的阳光。4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以“读书”为话题,分别写一段文字,突出读书的作用。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每段不少于40字。一不小心和你交上了朋友,离了你的生活就感觉特别枯燥,读书,这种感觉真的很好。答:_解析: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情境,以“读书”为话题,围绕其作用进行扩展。具体解答时,可以借助比喻、拟人等手法,将在“快乐时”与“烦恼时”这两种情境下读书时的感受描写出来。答案:铺一卷厚厚的书策,这时,仿佛有一缕和煦的春风吹入我秀美的脸庞,将每一根细细的血管填充,填充,直到整个脸上荡漾起惬意的笑容。捻一根长长的秀发,这时,仿佛有一个快乐的精灵进入我枯燥的脑海,将每一个美妙的音符传递,传递,直到整个思绪沉淀出五彩的画卷。5请从下列8个词语中选择5个,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55个字。追忆叹息理所当然峥嵘琐碎风中芦苇寂静成长答:_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5个词语的选择上,这5个词语要有一定的关联性,连在一起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够言之成理。同时要注意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答案:追忆如同风中芦苇,在寂静中默默叹息,叹息那成长的荒芜,叹息那流年的苍白,叹息那从未到来便早已逝去的峥嵘。6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70字左右。唐戴叔伦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答:_解析: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基调,其突出的是“游子不归,红颜将老”的情感,所以景物描写也是突出哀景。想象时抓住“草漫漫”“燕子不归”“一汀烟雨杏花寒”等,用语上要注意准确生动,可借助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体现语言的生动性。答案:苏溪亭畔,芳草萋萋,春波碧水,春色已暮,曾是旧时相识的燕子还未归来。独自登高倚阑,看烟雨迷蒙暗淡了杏花的容颜,叹一声游子不归,红颜将老。(紧扣诗句,联想和想象合理,描写生动形象)7请以“夜深静坐,时闻冷雨敲窗”为开头,写一段情文并茂的文字。要求:(1)侧重听觉描写;(2)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4)不少于200字。答:_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题干后可知,写作时应侧重从听觉角度来写雨。可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描写,从雨声给人的感觉和引发的想象等方面展开。要注意题干中对修辞手法和字数的要求。答案:夜深静坐,时闻冷雨敲窗。那敲在玻璃窗上的古老的音乐,柔和而又铿锵,遥远而又逼近,叮叮咚咚,好像无数珍珠落在玉盘上;重重轻轻,细细密密。点点滴滴,仿佛李斯特黑白键的驰骋,俞伯牙高山流水中的沉吟。雨滴叩着千扇万扇窗,即兴演奏着单调里的神韵,以苍凉的节奏,间间歇歇地敲了一个雨季。雨是最原始的敲击乐,冷雨敲窗,或疏或密,时急时缓,急时像战士冲出重围。奔向胜利的彼岸;缓时,声音轻细柔软,如青草长叶,似尖笋出土。雨滴落在玻璃窗上,越来越缓,也落在心里,无声地滋润干涸的心田8许多古典诗词名句都会让人觉得真切如画,意趣无穷。所以人们常用“诗中有画”评价那些优美的诗词,“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就是这样的词句。请你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描写出这两句词所描摹的景象与意境。答:_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本题为扩写,实属诗词素描,要求以诗词为载体,在准确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联想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凝练的诗词扩展成浓酽的文字,把词句描绘成一幅幅精致的写意画。作答本题,要围绕“伤心碧”设置情景,宜用冷色调构图,做到情景交融,令人感伤。答案:登上高楼,极目远眺,只见那一排排本来错落有致的树木,只留下树冠的一片翠绿,已无法分清树梢的高低了。林木成了平坦的海,无尽地伸向远方。就在这广阔无垠的绿波之上,氤氲遮蔽,烟雾迷蒙,缠绕交织,混沌一团,暮霭越来越浓,让人想起黄昏时分的微雨蒙蒙。而带着几分寒意的秋山,则显出一派朦胧的黄绿色,淡淡的,微微的,让人想起灵堂里幽蓝的光。林烟织恨,山色伤情,此情此景直看得人顿生感伤,暗自落泪。9请以“秋的感悟”为中心,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在横线上各写一段文字。要求描写和议论相结合,语言有文采,100字左右。天空大地树叶露珠我并非不醉心春天的温柔,我并非不向往夏天的热烈。只是我更欣赏秋天所具有的成熟和深度。_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以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采用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增加描写内容,强化细节特征。通过描写使要表达的内容更具体、更真切,从形象上丰富文字内容。答案:(示例一)天空:当凌厉的秋风荡尽了烟霏云霭,秋日的天空显得分外高爽和淡远,那哲人眼眸般的蓝让人沉静,那永恒天问般的深邃让人沉思。大地:秋天的原野丰富迷人,白的棉花,金的稻谷,紫的葡萄,翻耕的豆畦,连田鼠和鸟雀都忙着收获。慷慨的大地像无私奉献的母亲一样让人感动。(示例二)树叶:霜晨雨夕,落叶萧萧,飘飞得像舞蹈的蝴蝶,饱满得像沉静的种子,它们以安详平静的姿态演绎着面对生命轮回的超然。露珠:夜幕初启时,她静静地出现,凝成叶片上的明珠;曙光初绽时,她悄悄地隐退,化成氤氲的水汽。她,秋的精灵,启人思考:何为短暂?何为永恒?10仿照下面示例,按要求写一段文字。示例: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赶考的人,我可能会遇合一个轻衣罗衫的女子,她家就在驿馆的旁边,曾倚门,回首嗅一枝青梅,我会把诗题上墙壁,或者写在宣纸上。如果是在古代,你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漂泊江湖的游子,还是被贬谪流放的官员?是寄情山林的隐士,还是执手相看的离人?请你从上一材料中选择一种角色,恰当化用古诗文(可回忆教材中学过的诗词文章),写一段文字,不必完全仿照例句的句式。如果是在古代,你可能是_解析:形式上,不需要与例句完全相同,所以相对简单。内容上,需要从所给的“游子”“谪官”“隐士”“离人”中选择,选择哪一种角色的关键是哪种角色能让你联想起相关的诗句,如“游子”可以联想到天净沙秋思,“谪官”可以联想到梦游天姥吟留别,“隐士”可以联想到归园田居,“离人”可以联想到雨霖铃等。结合古诗文进行恰当的扩写即可。答案:(示例一)(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游人,我可能在仰看那枯藤老树上的昏鸦,也可能正投宿在小桥流水边的人家。当然,我也可能正牵着瘦马行走在西风古道上。我有充足的时间,为每一段路程填一首词。(示例二)(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离人,寒蝉凄切,长亭正晚,我可能正与恋人执手话别于江畔,想明晨醒来,我该在另一段晓风之中残月之下的杨柳岸。11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包含一定的哲理意蕴。不少于110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长河。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扩写的语句的特点和扩写的具体要求。题干给出的语句本身在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等)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同时在表述的内容、对象上也有其特点,具体解题时要关注这些方面。此外,还要关注题干的具体要求,比如修辞、字数、扩写的方向等。就这道题而言,“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长河”形象地表述了人生的特点;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比作河流。扩写时,可以想象人生的长河是怎样的。答案:示例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长河。但每个人的生命之河都是不同的:清醒者流得清澈,昏聩者流得芜杂;智慧者流得深沉,浅薄者流得肤浅;慈爱者流得温和,阴险者流得晦暗;勇敢者流得激越,怯懦者流得惶恐在生命的长河中,我努力做到:在狂热与冷静的波动里求得统一,在理智与冒险的落差中获得平衡。12以“炊烟”为话题,展开一段景物描写。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生动,100字左右。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握话题的特点,对于本题来说,就要把握“炊烟”的特点;二是把握题干的具体要求,这道题要求描写景物,并且语言要准确、生动,100字左右。拟写答案时,可以首先想象“炊烟”的样子,比如炊烟的外部特征是怎样的,什么时候最好看,炊烟让人联想到什么等;描写炊烟时,注重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然后体现某种感情,比如对家乡的思念、对父母的热爱等。答案:示例那缕缕升起的炊烟,是家的呼唤,是童年的歌谣。小时候,我时常静静地坐在一边听柴火的爆裂声,看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秋天,落叶满地。那么多杨树叶,泛着金黄的颜色,那清晰的叶脉,如鸟的翅膀,进了火灶,就扑棱棱地飞了,最终变成了空中飘舞的袅袅炊烟。13唐代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写道:“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请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这一场景,80字左右。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解题时可分为两步:第一步,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诗歌描写了夏日的景色,第一、二句写夏日烈日当空、绿荫匝地,楼台倒映在清澈的池塘中;第三句,写池塘水清澈见底、晶莹剔透,就像水晶制作的帘子一样;第四句,写院中的蔷薇送来清香。第二步,整体描绘诗歌描写的场景。题干要求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这就要求描绘的语言要整散结合,最好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比如描写“水精帘动微风起”一句,可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水面就像水晶制作的帘子一样等。答案:示例夏日午时前后,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楼台倒映在池塘之中,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整个水面像水晶做成的帘子一样随波荡漾,而满架蔷薇在微风的吹拂下送来缕缕清香。14(xx浙江卷)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25字)(1)陈璋,字。说明:_ (2)孙冠群,字。说明: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把握题干给出的提示。题干中说,名、字在意义上的关系是同义、反义或相关,要求按照给出的人名拟写相关的字并说明名、字之间的意义关联。比如“璋”,意思是“古代的一种玉器,形状像半个圭”,那么名为“璋”,字应该与“玉”相关;而解说方面,注重把握“璋”和“玉”的关系。答案:示例(1)玉成“璋”,玉器名,字“玉成”,表示玉汝于成。(2)谦之“冠群”意为出类拔萃,字“谦之”,以谦虚戒之。15下面的内容是描写节气“立冬”的,请根据首尾语句,发挥想象,在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内容,80字左右。枝头飘零的秋,覆盖最后一声虫吟。_过不了多久,大地就会迎来霜和雪。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注重“立冬”这个节气的特征,“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处在寒风乍起的季节,北方是“水始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南方是小阳春的天气。拟写答案时,从空格前的内容分析,这是北方的“立冬”,因为“覆盖最后一声虫吟”,从空格后的内容“大地就会迎来霜和雪”可以看出,空格的内容就是描写秋末冬初的具体景色的,可以抓住此时景物本身的特征,比如大地的状态、动植物的样子、人们的样子等。答案:示例鸟儿栖落,在小小的窝里收藏温暖。天空被雁羽打扫干净,大地空旷,山川肃穆,万物敛息等待,一个驭风而临的古老岁月。朔风之下,枫叶把激情与血性洒满山坡。一枝白菊在肃杀之中,为秋做最后的坚守和哀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