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8).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5086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8)【主干知识回顾】(4分钟)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内涵原则观念主要途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控制人口规模转变发展模式资源持续发展协调关系从我做起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概念分类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面临主要环境问题【重点知识再现】(6分钟)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按性质可分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自然资源衰竭。(2)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如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减少和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3)环境污染:人们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各种污染。2.人地关系思想演变渔猎文明(依赖、恐惧)农业文明(改造)工业文明(征服)环境文明(谋求人地协调)。3.可持续发展内涵(1)可持续发展内涵: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享受权利,体现公平,包括人,生物及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共同性(履行义务、行动或责任,一个地方的环境问题可能蔓延到全球,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来做好),持续性(使用资源,资源或环境的永续利用)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控制人口规模是根本措施,转变发展模式是必须措施,资源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协调好各种关系,要从我做起。【典型错题重演】(8分钟)1为防止右图现象的发生,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有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大力植树造林 停止一切小汽车的生产 A B C D2下列有关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采猎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农业革命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A B C。 D3我国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 ( ) 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城市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A B C D4下图为21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判断是 AB曲线表示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BA曲线表示自然资源增加的变化趋势CB曲线表示21世纪初环境污染严重,但到中叶有好转DC曲线表示世界人口在不断减少5读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山区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机制图,回答:(1)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空白圈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C农林牧综合治理 D水土流失严重 E水土流失减轻 F毁林开荒 G粮食单产提高 (2)在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是。 (3)目前,在我国农业发展和变革的进程中,面临的困境有:人口继续膨胀,人均耕地减少,紧张,的承受力接近极限,环境污染和恶化日益加重。【错题重练答案】(2分钟)1C 从图中看主要水平面上升引起的,主要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 2C工业文明人地矛盾尖锐对立 3B我国城市是环境污染,农村是生态破坏 4A人口到21世纪中期由于受资源减少环境承载力影响会下降5(1)从左向右,由上到下依次是D、A、F、B、C、G、E(2)农、林、牧综合治理(3)人地关系环境生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态恶化造成问题的原理掌握情况。在这一问题中主要是人口过多,造成贫困进而为单纯追求粮食生产造成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控制人口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林牧综合治理才能解决。【自主检测】(22分钟)1当前世界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自然灾害加剧C.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产生环境问题 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 )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向环境排放新陈代谢物质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A. B C D 3从世界范围看,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除人口压力外,还有 ( )世界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 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A B C D4关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B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C从全球看,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D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5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没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就没有当今意义的环境问题 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生产力水平、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等都会不同,环境问题的性质、特点也会不同 人类社会越是发展,环境问题越是严重。要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必须停止发展环境问题由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也会因人类社会发展而得到治理A 8 CD6解决人类与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二者的统一,其总的目标是 ( )A研究人类如何向良性发展 B控制人口增长,以适应经济发展并保护环境 C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生产力 D使人类同环境协调发展7解决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长期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刚8传统的发展模式,重点关注 ( )生态与环境保护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 提高消费水平 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A B C D 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请回答910题。9绿色食品是指 (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10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11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12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清洁生产指对污染物及时处理B清洁生产指使用清洁能源C清洁生产指生产过程中的清洁 D清洁生产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和废物处理的全过程都是清洁的13右图是 ( )A节水标志 B绿色食品标志C节能标志 D循环利用标志14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方案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展是第一位的 B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第一位的C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首要任务 D治理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15.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南方丘陵地区大力修造梯田,发展水稻种植 B.内蒙古东部草原大力垦荒种地C.湖南洞庭湖区大力退耕还湖 D.在三江平原沼泽地区大力垦荒16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料:见上图。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1)xx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2)xx年以后,该地区水体污染严重,赤潮(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其产生的原因是。(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7“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3)题。(1)为提高收入,围绕基塘生产建立工厂,下列工厂符合延长产业链的是 ( )钢铁厂 丝绸厂 水产品加工厂冶炼厂制糖厂 A B CD(2)南方地区基塘生产,将桑蚕、甘蔗、果树和花卉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里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逐渐减少,果基鱼塘、花基鱼塘不断增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候条件变化 B农业科技发展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需求变化(3)该农业生产模式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是。参考答案:【自主检测】(3分钟) 1D 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和排放废弃物造成的2D 3B 4D 5C发展是每一个的权利,同时只有发展才能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 6D 7D 8B 9D 10C l1B 12D清洁生产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和废物处理的全过程都是清洁的l3D 14C 经济发展是条件 15C 沼泽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排干垦荒造成生态灾难。 16(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呈波动上升趋势 (2)B、D、E (3)问题: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污水污染;地表径流污染原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生产活动);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4)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兴建污水处理厂;农业污染防治;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加强环境法制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相关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图中坐标曲线的变化趋势读出,关键是表述清楚。赤潮是由水中N、P等营养元素过多;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繁生,导致水体质量下降的水体污染。过多的N、P元素主要来自于污水排放和养殖业投放过度的饲料、肥料,故选B、D、E。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质量下降。17(1)D (2)D (3)保护了生态环境,为农村提供了新的能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资源,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解析:一般产业链越长,资源的利用率越高,收入、经济效益越高,基塘农业的直接产品有水产品、桑树、蚕丝、甘蔗等,利用这些产品可以再建丝绸厂、水产品加工厂、制糖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逐渐缩小传统的桑基和蔗基的面积,扩大果基花基的面积。塘泥有机质丰富,清理塘泥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而影响生产,塘泥的有机质可以补充桑基和果基土壤的肥力,该地年均温高,又有丰富农作物秸秆蚕沙可以用来制取沼气,沼渣、沼液作为鱼的饵料。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多种经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维持农业生态平衡,又促进经济发展。通过物质循环利用,增加了经济收入,降低污染,保持土壤的肥力,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部门,增加农民收入。 【疑难反馈】一、 选择题题号:二、 读图题题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