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评估检测(三)粤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3897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评估检测(三)粤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评估检测(三)粤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评估检测(三)粤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评估检测(三)粤教版必修3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皈依/轨道丰腴/阿谀长进/身无长物B愤懑/闷热 国粹/憔悴 畜牧/六畜兴旺C魅力/蔚蓝 思忖/付出 弹劾/弹丸之地D懒惰/堕落 殉职/徇私 解救/浑身解数解析:选C。A项,分别读u/u,y,zhn/chn;B项,分别读mn/mn,cu,x/ch;C项,分别读mi/wi,cn/f,tn/dn;D项,分别读du,xn,ji/xi。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梁启超先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学问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他还是一个有赤子之心的人,没有成见,不执拗,只要对中国有好处,能促进中国发展的事物,他都能接受。他系统地研究了中西优秀文化,提出的许多关于社会发展的见解,至今还被认为是不经之谈。我们应该全面研究梁先生的思想,进而吸取其中的精髓,将其发扬光大。A包罗万象B执拗C不经之谈 D进而解析:选C。“不经之谈”,没有根据、不合情理的言论。用在此处,不合语境。A.“包罗万象”,指包括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包,符合文意。 B“执拗”,意为坚持己见,固执任性,符合文意。 D“进而”,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后一分句承接前一分句,强调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点,符合文意。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专家表示,重阳放假仅是一个形式,关键在于提醒全社会形成敬老尊老的传统,发扬重阳节的文化内涵。B广州出租车客运管理条例规定,对于在车厢内吸烟的出租车司机,不仅要处以2050元的罚款,还要责令其改正。C广东风筝节当天,不少当地市民按照习俗都在放飞风筝,南国风筝场上空成了风筝的海洋,经常出现有数百只风筝在天空中飞舞。D全国假日办就假日安排进行了网上调查,约211万人填写了调查问卷,目前调查已进入了收集、分析、整理阶段。解析:选D。A.搭配不当,“发扬”和“内涵”不搭配,应改为“弘扬文化内涵”。B.语序不当,“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两个分句应调换位置。C.句式杂糅,“出现数百只风筝”和“有数百只风筝在天空中飞舞”杂糅。.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太阳刚下山了,_,_,_,_,_。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 把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 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 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 A BC D 解析:选C。由“太阳刚下山了”可知必为首句;然后写月光下菜园的景象,交代月亮升起,为菜园景象的总领句;再按照逻辑关系推出的顺序。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邓元起字仲居,南郡当阳人也。少有胆干,性任侠。中兴元年,为益州刺史,仍为前军。元起进屯西平,季连始婴城自守。时益州兵乱既久,人废耕农,内外苦饥,人多相食,道路断绝。季连计穷。会明年武帝使赦季连罪,许之降,季连即日开城纳元起,元起送季连于建康。 元起以乡人庾黔娄为录事参军,又得荆州刺史萧遥欣故客蒋光济,并厚待之,任以州事。黔娄甚清洁,光济多计谋,并劝为善政。元起之克季连也,城内财宝无所私,劝恤人事,口不论财色。性能饮酒,至一斛不乱,及是绝之,为蜀士所称。元起舅子梁矜孙性轻脱,与庾黔娄志行不同,乃言于元起曰:“城中称有三刺史,节下何以堪之。”元起由此疏黔娄而政迹稍损。在政二年,以母老乞归供养,诏许焉,征为右卫将军,以西昌侯萧藻代之。时梁州长史夏侯道迁以南郑叛,引魏将王景胤、孔陵,攻东、西晋寿,并遣告急。众劝元起急救之。元起曰:“朝廷万里,军不卒至,若寇贼浸淫,方须扑讨,董督之任,非我而谁?何事匆匆便相催督。”黔娄等苦谏之,皆不从。武帝亦假元起节,都督征讨诸军,将救汉中。比是,魏已攻克两晋寿。 萧藻将至元起颇营还装粮储器械略无遗者萧藻入城求其良马。元起曰:“年少郎子,何用马为?”藻恚,醉而杀之。元起麾下围城,哭且问其故。藻惧曰:“天子有诏。”众乃散。遂诬以反,帝疑焉。有司追劾削爵土,诏减邑之半,封松滋县侯。故吏广汉罗研诣阙讼之,帝曰:“果如我所量也。”使让藻曰:“元起为汝报仇,汝为仇报仇,忠孝之道如何?”乃贬藻号为冠军将军。赠元起征西将军,给鼓吹,谥忠侯。 (节选自南史邓元起传)【注】婴城自守:绕城布兵坚守。节下:犹言“麾下”,此为对元起的尊称。晋寿:县名,今四川梓潼。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连即日开城纳元起纳:迎接B军不卒至 卒:马上C武帝亦假元起节 假:假装D使让藻曰 让:责备解析:选C 。假: 给。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及是绝之,为蜀士所称元起为汝报仇B乃言于元起曰 元起送季连于建康C以母老乞归供养 并厚待之,任以州事D董督之任,非我而谁 忠孝之道如何解析:选D 。之:均为结构助词,的;A.介词,被/为,介词,替、给;B.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对/介词,到;C.以,介词,因为/介词,用。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藻将至/元起颇营还装/粮储器械略无遗者/萧藻入城/求其良马B萧藻将至元起颇营/还装粮储/器械略无遗者/萧藻入城/求其良马C萧藻将至/元起颇营还装粮储/器械略无遗者/萧藻入城/求其良马D萧藻将至元起颇营/还装粮储器械/略无遗者/萧藻入城/求其良马解析:选A。“还装”是“行装”的意思,不是动词。扣住元起打点行装断句即可。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兴元年,益州兵乱,人民流离失所,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状。刘季连无计可施。 恰好第二年梁武帝派使者到益州,赦免季连抵抗的罪过准许他投降。B元起勤勉于政事,抚恤百姓,从不贪钱财女色,曾任用同乡人庾黔娄为录事参军。后因其舅舅的儿子梁矜孙的挑拨,元起开始疏远黔娄。C梁州长史夏侯道迁在南郑举兵叛乱,众人都劝元起急速发兵救援,元起原来认为此时不适合出兵,但是后来皇上下诏,元起马上出兵,于是攻克东、西晋寿。D萧藻因向元起求援不得,大怒,将元起杀死。对元起部下谎称杀元起是皇上诏令。然后向皇上诬告元起谋反,梁武帝表示怀疑,但最终得知真相。解析:选C。 攻克东、西晋寿的不是元起。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黔娄甚清洁,光济多计谋,并劝为善政。(3分)译文:_与庾黔娄志行不同,乃言于元起曰:“城中称有三刺史,节下何以堪之。”(4分)译文:_解析:清洁,古今异义,清正廉洁;并劝为善政,省略宾语“元起”,要补出。志行,志气行为;言于元起,状语后置;何以,宾语前置,以何,凭什么。答案:黔娄非常清正廉洁,光济足智多谋,都劝(元起)施行德政。(梁矜孙)与庾黔娄志气行为不合,于是对元起说:“城中之人都说益州有三个刺史,您凭什么忍受得了呢?”(2)从文中找出导致元起死亡的两点原因(可以用原文的句子,也可以自己概括)(3分)答:_解析:找出文中对萧藻不恭的言行,据此总结。答案:元起大肆打点行装,将储备的粮食器械全部收拾起来,都准备带走,不留给萧藻。元起讥讽萧藻说:“少年郎君,用马做什么?”参考译文:邓元起字仲居,南郡当阳人。年轻时就有胆略才干,生性有侠义。和帝中兴元年,任益州刺史,仍为前军将军。元起进兵屯驻西平,刘季连才急忙调兵绕城坚守。这时,益州兵乱已经很久了,人民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城内城外都饥饿难忍,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状,断绝道路。刘季连无计可施。恰好第二年梁武帝派使者到益州,赦免季连抵抗的罪过,准许他投降,刘季连当日就打开城门迎邓元起进益州。元起送季连到建康。 邓元起任用同乡人庾黔娄为录事参军,又得到荆州刺史萧遥欣的故交蒋光济,都厚待他们,将州府公事委托他们办理。黔娄非常清正廉洁,光济足智多谋,都劝(元起)施行德政。元起攻克刘季连时,城内财宝都不据为私有,勤勉于政事,抚恤百姓,从不谈论钱财女色。他生性能饮酒,喝光一斛也不醉乱,但这时完全戒了,因而受到蜀地人士的称赞。邓元起舅舅的儿子梁矜孙性情轻佻,与庾黔娄志气行为不合,于是对元起说:“城中之人都说益州有三个刺史,您凭什么受得了呢?”元起从此疏远黔娄,因而政绩稍不如前。 元起在益州任刺史两年,因母亲年老,向武帝上表请求回家奉养,武帝下诏批准,征召邓元起任右卫将军,以西昌侯萧藻接替他。正当此时,梁州长史夏侯道迁在南郑举兵叛乱,招引北魏将领王景胤、孔陵,攻东、西晋寿,两晋寿告急。众人都劝元起急速发兵救援。元起说:“朝廷在益州万里之外,军队不能很快到达,如果寇贼势力不断扩大,才必须出兵征讨,督军的任务,除了我还有谁呢?为什么现在就急急忙忙地催促我呢?”黔娄等苦苦劝谏,他都不听。后梁武帝派人给元起送来诏令兵符,命元起统领征讨诸军,元起正要发兵救汉中,这时,北魏已攻克东、西晋寿。 萧藻将到益州,元起大肆打点行装,将储备的粮食器械全部收拾起来,都准备带走。萧藻到达城内,向元起要好马。元起讥讽他说:“少年郎君,用马做什么?”萧藻大怒,灌醉元起,将他杀死。元起的部下包围成都,哭着问为什么杀他们的长官。萧藻很害怕,谎称:“天子有诏。”元起部众才散去。于是萧藻上奏,诬元起谋反,梁武帝表示怀疑。有关官员追加弹劾,削元起爵位封土。武帝下诏,减去元起封邑的一半,改封松滋县侯。元起故吏广汉罗研到建康奏明事实原委,为元起辨冤,武帝说:“果不出我所料。”派使者入益州责备萧藻说:“元起平益州为你报仇,你杀元起即是为仇人报仇,还有忠孝之道吗?”于是贬萧藻为冠军将军。追赠元起为征西将军,给鼓吹仪仗一部,厚葬,赐谥号为忠侯。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横塘注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注】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1)全诗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简要说明。(3分)答:_解析:诗歌写了雨中横塘的景物和雨后横塘的草色,要抓住雨中景和雨后景作答。答案:雨中景:大雨使秦淮河水涨而与堤岸相平,雨从乱山高处落下,分东西两路倾泻而下;雨后景:桃、李花零落殆尽,唯有青草翠绿欲滴,长得整整齐齐。(2)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含意?(4分)答:_解析:从诗歌的最后一句中可以看出,诗歌采用了对比手法,歌颂青草的顽强和不怕风雨的精神。要答出手法及相关诗句的关键词,说出含意。答案:对比(或衬托)。桃、李花与青草对比(衬托),暗示桃、李花虽艳丽,生命力却弱;青草虽朴素,生命力却顽强。(大意对即可。)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戍卒叫,_,_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王羲之兰亭集序)_,以望复关。(诗经氓)(3)_,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陶渊明归园田居)(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答案:(1)函谷举楚人一炬(2)齐彭殇为妄作乘彼垝垣(3)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4)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失去风景的时代曹文轩我们不无悲哀地看到:现代小说却已经不再注目风景。当年,川端康成称他与自然的关系是“幸运的邂逅”。他在谈到伊豆的舞女时,惟一的遗憾是觉得风景描写还是少了些。从前的小说家,虽然没有太多的人去自觉地谈论风景的意义,但在实际写作中,风景始终是他们的小说的重要元素。他们的写作,几乎形成一个定论:风景描写是小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然而现代小说就是抛却了这一元素。人类进入现代之后,对自然实际上已经失去崇拜之心。与并不总是喋喋不休地谈论自然的古人相比,现代人对自然的亲近未免有点矫揉造作。现代人更多是出于功利之心来关心自然的,因为自然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古人对自然有崇拜之心甚至有敬畏心。“自然”是与“天”相等的概念,它具有至高无上的神性。古人面对自然,是一种宗教的姿态,他们虔诚静听与默察,是要在万籁俱寂中读出其奥义。因此,自然对他们来说不能有须臾的分开。而现代人尽管做出各种各样亲近自然的样子,并有许多赞美之词,但骨子里,现代人还是只相信自己。自然已不再具有神性,它只不过是物质,是被看的。小说也就可以不必在意自然了。工业文明、人口难以抑制的增长而不断加大的消耗,使自然在退却与贫化。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享受的同时,废气、废水,也是日甚一日地污染风景。然而我们还在日甚一日地挤压风景似乎要将它直挤到天边。现代,有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失去风景的空间里。有些人,从一出生,就是在一片缺乏绿色、缺乏蝉声与鸟鸣的水泥钢筋的世界里。他们的肉体与灵魂从一开始就缺乏自然所给予的灵气与湿润。他们的记忆里没有什么像样的风景,更没有对风景的深刻感受。因此,小说也就没有了风景。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却在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意识的历史性变异。现代之文学艺术,新生了许多特质,但同时也丢失了许多特质,比如意境、诗性等。在现实生活与现代哲学思潮的双重作用下,现代文学艺术将更多的心思用在了对深刻思想的追求上。文学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的文学艺术这样酷爱思想。现代哲学的发达并由此带来的思想观念的众声喧哗,使文学艺术陷入一个庞杂无绪的思想大网之中而不可自拔。追求思想的新颖,直至追求思想的乖戾,已成时尚与习惯。在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一些现代的文学艺术家们在冥冥之中达成一个共识,这就是:思想的深刻只能寄希望于对丑的审视中,而不能寄希望于对美的审视上;美是虚弱的,苍白而脆弱的,甚至是矫情的,美的浅薄决定了它不可能蕴藏什么深刻的思想,就更说不上蕴藏什么惊世骇俗的思想了;而丑却是沉重的、无底的、可被无穷解读的,那些非同寻常的思想恰恰藏匿于其背后。因此,在现代艺术家那里,思想的挖掘,也就是在丑之上的挖掘,丑成了思想的矿脉。丑的物象(比如溃烂的脓疮,比如苍蝇),丑的人性(比如窥阴癖,比如自虐狂),纷纷涌入文学艺术家的视野。现代文学艺术家就这样与荒诞、怪僻、邪恶、阴鸷、猥琐等联系在一起了。这虽然并非是现代文学艺术的全部,但却是现代文学艺术的主流至少是它留给人们的主要印象。作为人们追求雅致、雅趣、雅兴的文学艺术,现在背离的恰恰正是这一切。现代文学艺术正是将粗俗、丑陋、阴沉、冷漠的事物作为自己观照的对象。但,因为它要保持所谓的中立、零度,没有显示批判的姿态,它在效果上,在给阅读者的感觉上,就是如此。我们已经开始习惯这一切,并也已经能够驾轻就熟地来领会它的“深刻”之处了。这里,我们没有义务去论证文学是否真的有必要将全部心思用在思想的深刻上,美本身的价值是否比思想弱小,美是否也蕴藏着深刻的思想。我们只想通过这一切描述,给小说为什么失去风景这一状况找到最根本的解释:风景的被注意,是与雅致、雅趣、雅兴联系在一起的,既然雅致、雅趣、雅兴已被冷淡与放弃,风景也就自然消失了。恶心的感觉、阴冷的感觉,不可能来自冬日的太阳、月下的清泉、雨中的草莓。现代小说因为缺乏古典小说中的树木、草原、河流、小溪、露珠与青草,使人感到焦灼、枯涩,怎么说也是缺憾。(选自曹文轩小说门,有删节).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自然直接关系到现代人的生存,所以,现代人都会用功利之心来关心自然。B现代文学艺术与古代文学艺术相比,最大区别就在于现代文学艺术将心思用在对深刻思想的追求上,而古代文学则相反。C作者认为思想的深刻只能寄希望于对丑的审视中,而不能寄希望于对美的审视上。D人们往往将现代文学艺术家与荒诞、怪僻、邪恶、阴鸷、猥琐等词汇联系在一起。E“但却是现代文学艺术的主流至少是它留给人们的主要印象”一句中的破折号,其作用是补充说明。解析:选DE。A项,错在“现代人都会用功利之心来关心自然”,以偏概全。原文的表述为“现代人更多是出于功利之心来关心自然”。B项,错在“而古代文学则相反”,无中生有。C项,错在“作者认为”,张冠李戴。“思想的深刻对美的审视上”是“一些现代艺术家”的观点。D项,正确,相关表述见倒数第五段。E项,正确,相关表述见倒数第五段,此选项兼顾标点符号的用法和对文意的理解。.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丑到极致便是美到极致。(贾平凹)B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亚里士多德)C风景的发现恰恰是更重要的发现。(里克尔)D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与大自然是一致的。(梵高)解析:选A。这是一些现代艺术家的观点。.请结合上下文解释“丑成了思想的矿脉”这句话的含意。(4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在至段,然后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分析这句话,如“思想的深刻只能寄希望于对丑的审视中,而不能寄希望于对美的审视上”、“丑却是沉重的、无底的、可被无穷解读的,那些非同寻常的思想恰恰藏匿于其背后”,结合这些语句理解,即可明确这句话的含意。答案:丑的物象、人性经审视(挖掘、解读),可以寻找到蕴藏其背后的非同寻常的(深刻的、丰富的、惊世骇俗、可无穷解读的)思想。.请结合全文概括“现代小说却已经不再注目风景”的原因。(4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种结合全文内容概括相关信息的题目,对全文分层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篇文章段中有明显交代“现代小说却已经不再注目风景”原因的相关语句,如段中“人类进入现代之后,对自然实际上已经失去崇拜之心”;段中“有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失去风景的空间里”;段中“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却在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意识的历史性变异”;段中“思想的深刻只能寄希望于对丑的审视中,而不能寄希望于对美的审视上”。结合语意,逐条概括这些句子即可。答案:人类进入现代之后,对自然失去崇拜之心。(或者“在现代人眼中,自然不再具有神性,只是物质,是被看的”)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生活在失去风景的空间里。(或者“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缺乏自然给予的灵气与湿润,记忆里没有像样的风景,缺乏对风景的深刻感受”)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意识发生历史性变异,认为深刻的思想只能寄希望于对丑的审视中。(或者“现代文学艺术冷淡、放弃了雅致、雅趣、雅兴”)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猫城日村上春树青年背着一只包,独自游历山水。他没有特定的目的地。坐上火车出游,哪个地方引起他的兴趣,便在哪里下车。 车窗外出现了一条美丽的河。沿着蜿蜒的河流,平缓的绿色山岗连绵一线,山麓有座玲珑的小镇,给人以静谧的感觉。这幅景致诱惑着他的心。列车刚在车站停下,青年便背着包跳下车。没有别的旅客在此处下车。他刚下车,火车便扬长而去。 小镇一片静寂,看不见一个人影。所有的店铺都紧闭着卷帘门,镇公所也空无一人。唯一的宾馆里,服务台也没有人。他按响电铃,却没有一个人出来。看来完全是个无人小镇。要不然就是大家都躲起来睡午觉了。然而,这里其实是一座猫儿的小城。黄昏降临时,许多猫儿便走过石桥,来到镇子里。各色花纹、各个品种的猫儿。它们要比普通猫儿大得多,可终究还是猫儿。青年看见这光景,心中一凉,慌忙爬到小镇中央的钟楼上躲起来。猫儿们轻车熟路,越过石桥,来到镇里。它们走进商店购物,在宾馆的餐厅用餐,在小酒馆里喝啤酒,唱着快活的猫歌。青年在钟楼上将这些光景收尽眼底。将近天亮时,猫儿们成群结队地走过石桥,回到原来的地方去了。天亮了,猫儿们都走了,小镇又回到了无人状态。等到天开始暗下来,他再次爬上钟楼躲起来,彻夜观察猫儿们的行动。火车在上午和傍晚之前开来,停在站台上。只要愿意,他完全可以坐上火车,离开这座令人战栗的猫城。然而他没有这么做。他年轻,好奇心旺盛,又富于野心和冒险精神,他还想多看一看这座猫城奇异的景象。第三天夜里,钟楼下的广场上发生了一场小小的骚动。“你不觉得好像有人的气味吗?”一只猫儿说。“这么一说,我真觉得这几天有一股怪味。”有猫儿扭动着鼻头赞同。于是,猫儿们分成几队,开始搜索小城的每个角落。没用多少时间,它们便发现钟楼就是那股气味的来源。青年也听见了它们那柔软的爪子爬上台阶、步步逼近的声音。完蛋了,他想。猫儿们似乎因为人的气味极度兴奋,怒火中烧。它们个头很大,拥有锋锐的大爪子和尖利的白牙。如果被抓住,不知会受到怎样的对待。三只猫儿爬上了钟楼,使劲儿闻着气味。“好怪啊。”其中一只说,“明明有气味,却没人。”“的确奇怪。”另一只说。它们百思不解地离去了。猫儿们的脚步声顺着台阶向下,消失在夜晚的黑暗中。青年松了一口气,也莫名其妙。要知道,猫儿们和他是在极其狭窄的地方遇见的,不可能看漏。但不知为何,猫儿们似乎看不见他的身影。他把自己的手竖在眼前。看得清清楚楚,并没有变成透明的。不可思议。不管怎样,明早就去车站,得坐上午那趟火车离开小镇。留在这里太危险了。不可能一直有这样的好运气。然而第二天上午,那趟列车没在小站停留,甚至没有减速,就那样从他的眼前呼啸而过。下午那趟火车也一样。他看见司机座上坐着司机,车窗里还有乘客们的脸,但火车丝毫没有表现出要停车的意思。正等车的青年的身影,甚至连同火车站,似乎根本没有映入人们的眼帘。下午那趟车的踪影消失后,周围陷入前所未有的静寂。黄昏开始降临。很快就要到猫儿们来临的时刻了。他明白他丧失了自己。他终于醒悟了:这里根本不是什么猫城。这里是他注定该消失的地方,是为他准备的、不在这个世界上的地方。而且,火车永远不会再在这个小站停车,把他带回原来的世界了。(译者:施小炜,原文有删改).小说中的青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能力。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定要抓住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的语句,并对此进行抽象概括。在这篇小说中应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答案:年轻,好奇心旺盛,又富于野心和冒险精神;不满足现状,又有着不为人知的精神追求;孤独,对陌生环境恐惧。.小说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有关内容分析。(5分)答: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等角度思考。答案:烘托了一种美好、静谧的氛围;与下文猫城的静寂和主人公的恐惧形成对比。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正是这优美的环境“诱惑”了青年的心。.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请用简明的文字概括出你对小说的主题的理解,再结合全文,阐释你这样理解的原因。(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品的主题和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能力。有较强的主观性。能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能围绕自己的观点分析,且语句流畅,有理有据即可。答案:(示例1)小说的主题是“逃离”。小说中说“他没有特定的目的地。坐上火车出游,哪个地方引起他的兴趣,便在哪里下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年对现实生活感到无聊,他想逃离现实;而一旦到了“猫城”,他内心孤独和恐惧,又想逃离那另一个社会。他始终无法安定下来,总是在逃离的路上。(示例2)主题是“珍惜”。青年在现实中感觉到孤独,对现实有所不满,于是想离开远行。他进入了“猫城”。猫城是一种隐喻,里面是形形色色的猫在那里生活,就跟现实世界中的人是一样。在那个世界里面,青年是个异类,更加没有存在的意义,会给猫城里面的猫带来恐怖感和危机感,他更加孤独,他独自一人在猫城的塔顶偷偷眺望,窥视猫城里猫的生活,无法交流,无法呐喊,变得更加压抑。反而凸显出现实世界中生存的意义,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人不是孤岛的存在,我们都是相互关联的,要珍惜现实中所拥有的幸福。(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邵逸夫:娱乐之王,慈善达人吕锦明邵逸夫,这位年逾百岁的长者,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曾经创造了无数辉煌和奇迹拍摄过1 000多部华语电影、与利孝和等联手创办无线电视(TVB)、年近七旬时获英女王封为爵士、xx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到了晚年,已是功成名就的他将更多心血倾注在公益慈善事业上,长期捐助香港及内地的教育、医疗、赈灾等领域。据统计,仅资助内地教育一项他就捐资47.5亿港元!xx年1月7日凌晨,邵逸夫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回顾邵逸夫的一生,他堪称香港乃至亚洲的娱乐之王、慈善达人。千部华语片成就“东方好莱坞”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邵氏电影和香港无线电视的节目。 邵逸夫一生中最为人称道的事业成就,就是他旗下的邵氏兄弟影业公司,他以香港为基地创造出“东方好莱坞”的奇迹。 邵逸夫1907年出生于上海,祖籍为浙江省宁波市,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因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人称“六叔”。邵逸夫受教于美国,19岁中学毕业后,便随兄长邵仁枚去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从此走上了电影制作的生涯。1926年,年方19岁的邵逸夫跟着三哥邵仁枚扛着一架放映机,在南洋各个村镇放映无声电影,卖票谋生。4年后,邵逸夫和三哥在新加坡成立了邵氏公司,也正是从那时起,“院线发行制”的雏形在邵逸夫的事业蓝图中逐渐浮现。 1931年,邵逸夫在前往美国购买有声影片拍摄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他抱着一块木板漂浮一夜才获救,但他仍坚持前往美国买回了所需器材。就在第二年,邵氏出品的华人电影界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问世,由此也奠定了邵氏家族成为华人电影界一支不容小觑的中坚力量。此后,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在香港负责拍摄制作,邵逸夫和三哥就负责发行放映,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期,邵氏受到同行“电懋”和“长城”的双面夹击,形势岌岌可危,此时已经50岁的邵逸夫亲赴香港接过大哥的重担,开始在香港创办邵氏兄弟公司。在之后的几十年里,邵氏兄弟先后拍摄了独臂刀、不了情等上千部华语电影,涵盖爱情、古装、动作等各种类型片,同时也造就了诸如李翰祥、狄龙、姜大卫、张彻等一大批为华人所耳熟能详的著名导演和明星,他们不但影响了华语电影的发展历史,也协助邵氏兄弟雄霸亚洲电影市场,在香港谱写出“东方好莱坞”的奇迹。 谈及邵氏影业有如此辉煌的成就,有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邵逸夫身上,因为他正是邵氏电影品质的把关人。听邵氏员工说,当年执掌邵氏兄弟时,邵逸夫每天看电影最多时达到9部,他不仅看邵氏出品还要看其他公司的电影。 “好的就要学人家好在哪里,坏的也要知道坏在哪里。”这是邵逸夫对公司员工的谆谆教诲。坊间还流传一段他专心审片的故事:当他的大儿子遭绑架时,他正在审片,那边救急电话打过来,他连忙问身边的人:“受伤没有,能用钱解决吗?”在得到肯定答复之后,他就继续回去看片了。公益达人巨资捐助教育慈善公益慈善达人,这是除了影视娱乐王国掌门人之外,邵逸夫给世人的另一个重要印象。 1985年,邵逸夫三哥去世,失去至亲的打击让邵逸夫对慈善事业有了更新更深的认知,从此他更加热心公益。他曾向当时的香港总督尤德爵士提出,要把自己的钱捐赠给大学和医院,这一想法得到了尤德爵士的高度赞扬。 其实早在1957年,邵逸夫来香港创业之前,就在新加坡成立了邵氏基金会,每年都要给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教育、医疗机构捐赠款项,支持当地的教育和慈善福利事业。 1973年,邵逸夫在香港创立了香港邵氏基金会,致力于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同年,邵逸夫以校董身份捐款50万港元给香港苏浙公学,资助该校新建一座藏书3万多册的图书馆。此后不久,苏浙公学又扩建校舍,邵逸夫再次解囊相赠,捐助100万港元。为此,苏浙旅港同乡会一致决定,推荐邵逸夫为“永远荣誉会长”。 1986年,邵逸夫捐出了1.2亿港元,其中,1亿港元给香港中文大学,1 000万港元给香港浸会大学,1 000万港元给仁济医院。捐助给香港中文大学的1亿港元被用来兴建第四书院,后命名为“逸夫书院”。 邵逸夫不但热心于香港的教育慈善事业,对内地同样是不遗余力。从1985年开始,邵逸夫宣布每年都要拿出1亿元以上的巨额资金捐赠给内地,捐赠项目众多,其中最为内地人熟知的就是遍布全国校园的“逸夫楼”。如果你打开网络地图搜索“逸夫楼”,便可看到密密麻麻“逸夫楼”遍布全国各地。 邵逸夫对公益慈善事业所做的贡献,就像他在影视娱乐事业中所创造的辉煌一样,多不胜数。邵逸夫曾经说:“人说赚钱难,但有了钱怎样去用,把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那才是更难的事!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这就是他的人生信条! (选自xx年证券时报,全文有删减)19简述邵逸夫一生的重要贡献。(4分)答:_解析:结合文本,总结主人公在影视上的贡献和慈善公益事业上的作为。答案:拍摄过上千部华语电影。创办香港无线电视。造就大批华人耳熟能详的著名导演和影视明星。热心公益事业,在新加坡、香港及内地倾情捐助教育、医疗、赈灾等慈善事业。20邵逸夫成就华人影视伟业的原因有哪些?请举例论述。(5分)答:_解析:重点总结邵逸夫的敬业精神。答案:认准目标,吃苦耐劳,从放映员开始做起,卖票谋生直至有自己的电影公司。敢于坚持,在去美国购买拍摄器材的轮船上,轮船遭遇触礁沉没,他抱着一块木板漂浮一夜才获救,但他仍坚持前往美国买回了所需器材 。培养了诸如李翰祥、狄龙、姜大卫、张彻等一大批为华人所耳熟能详的著名导演和明星,他们不但影响了华语电影的发展历史,也协助邵氏兄弟雄霸亚洲电影市场。亲自把好电影品质关,每天看电影最多时达9部。专心审片子,当大儿子遭遇绑架时,他连忙问身边的人:“受伤没有,能用钱解决吗?”在得到肯定答复之后,他就继续回去看片了。21文章最后引用邵逸夫的话说:“人说赚钱难,但有了钱怎样去用,把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那才是更难的事!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结合当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实际,假如你是中国企业家,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_解析:中国慈善事业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存在的问题很多。要对慈善事业的某种现象做出剖析并提出独到见解。答案:(示例)中国现阶段的慈善事业还处在一种粗放、原始的阶段,缺少规范的机构和运行机制,往往是行政机构插足慈善事业,失去了慈善的本质,变成了行政命令式的全民捐款。强迫的“慈善”是“伪善”。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感召;少一些强制,多一些自愿:还慈善一个本色。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并填在横线处,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阅读时通常做的事情浏览故事情节摘抄好词好句圈点批画其他人数12035419百分率58.33%17.14%19.51%11.11%从上表可以看出,在阅读过程中,除极少数学生选择其他外,(1)_(不超过20个字),而大部分学生只是浏览故事情节。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习惯(2)_(不超过30个字)。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3)_(不超过20个字)。(摘自市高中生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填写第(1)处时,对照图表,分析横线前后句可得出此句所指对象及具体内容;填写第(2)处时,对照图表,分析多数学生的选择,可提炼出答案;填写第(3)处时,需在分析第(2)处答案的基础上才能得出。答案:(1)有不少学生会进行摘抄或圈点批画(2)不够好,阅读随意,不能学以致用,不能做必要的摘抄或圈点批画(3)应静下心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3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则短信。xx年7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独生子新宇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工作了三年,年近七旬的父母则生活在肇庆。本来新宇可以经常回家探望父母,但他是一名热衷旅行的“驴友”,一有假期就出门游玩了。他觉得父母身体健康,衣食无忧,没事不需要经常回去,忙起来连电话也打得很少。老年节即将来临,假设你是新宇最好的同乡好友,很想提醒他去看望一下父母,请编写一条不超过80字的短信,从不同角度劝说新宇要注意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可从感情、伦理、法律三个角度编写。答案:(示例)小宇,老人节快到了,我想回肇庆看看父母,一起吧?父母老了,特别需要我们的关爱,咱们离家都不远,逢年过节回家看望老人也可以尽一下孝心。再说探望父母也是咱们应尽的义务嘛。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窗外一只小雀,它不会飞翔,也不会盘旋,它不能像那些大的禽类那样顺着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之间,做大俯瞰或大航行。它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檐到另一个楼檐,生存于市井之中,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它那么小,落在枝上就是近视眼中的一个黑点,连逗号还是句号都看不清。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过程当中的活标点:落在冬季枯枝上时,是逗号;落在某一个墙头上时,是句号;好几只一起落在电线上时,是省略号;求偶时一对儿追逐翻飞,累了落在上下枝时,是分号。它们被人所起的名称,是麻雀。要求:选好角度,确定文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