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10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案 岳麓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3326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10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案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10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案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10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案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案 岳麓版必修1考 纲1.中国共产党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2.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课 标1.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的条件(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4)外部援助:共产国际的帮助。2成立:中共一大(1)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在_法租界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游船上举行。(2)大会内容(3)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3二大:将现阶段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4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领导机构:1921年成立的_。(2)过程:起自香港海员罢工,终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3)教训:中共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二、国民大革命时期1前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1)合作的背景中共方面孙中山方面:接受了中共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2)实现: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开始。2目标:反对军阀和反帝。3发展(1)工农运动蓬勃发展。(2)高潮: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4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_”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易混易错国民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深刻教训是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和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大革命发展的保证,是继续进行革命斗争要借鉴的经验,而不是教训;武装斗争是国民大革命的主要斗争方式,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这一方式,不属于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革命道路的探索(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这次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召开,确立了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初以夺取城市为目标,后转向农村。(4)井冈山道路: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开创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方法点拨“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2红军长征(1)原因(2)重大事件遵义会议(1935年):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此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发表,提出了建立_的主张。(3)结果: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建立了以_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3西安事变(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内部分化。(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事变,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中共方针:确定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4)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四、国共合作抗日时期1国共合作(1)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2)实现: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_的正式建立。易混易错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2抗战过程(1)两大战场:以国民党为主导的_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者相互配合。(2)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3)相持阶段(4)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3侵华日军的罪行(1)1937年12月,在南京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2)在东北设立细菌战基地、毒气战基地,残害中国军民。4历史意义(1)地位: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3)国内: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台湾。五、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两种命运的较量(1)两种命运(2)中共的努力(3)国民党方面:坚持一党专制独裁方针,迫害民主人士,破坏政协决议,准备内战。2人民解放战争(1)战争爆发:1946年6月底,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2)战略防御(3)战略进攻:1947年夏,对国民党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三路大军挺进中原。(4)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相继取得辽沈、淮海、_三大战役的胜利。(5)战争胜利规律总结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规律与认识(1)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2)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合作或对抗,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这表现为: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国际因素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3)经验教训:两党关系对中国革命进程影响重大;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为了民族利益,两党应当再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4)中共努力调整与国民党的关系说明,中共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方针,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主题1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1)从对中国的国情的分析中认识到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中共“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中共“二大”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从对工人运动失败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主要是依靠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1923年,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联合其他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3)从对大革命失败中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和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导致大革命失败。惨痛的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要有自己的武装。八一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的军队,掌握了革命武装。(4)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5)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在长征中的遵义会议上,没有共产国际参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6)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特别是第二次合作更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理智和成熟。主题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两次转移(1)从城市转移到农村:秋收起义中,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而转向敌人防备空虚的农村进军,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及时总结斗争经验,指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标志着我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2)从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人民解放军通过三大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占领了许多北方的大中城市,民主革命即将取得最后胜利,城市的管理和建设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主题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变化情况主题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道路。(3)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4)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5)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共两党主题1国共关系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原因及影响时期阶段特征演变原因结果或影响国民大革命时期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两党共同的革命对象发动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土地革命时期两党对峙,进行“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两党内战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企图消灭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共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成立新中国;台湾与祖国分离主题2两党关系的演变(1)合作对抗再合作(2)再合作再对抗主题3国共两次合作史料一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中国现代化史纲 这则史料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统一纲领、统一政权、军队,表明是党内合作。史料二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这则史料反映了“战时民主”表明国共当时合作并没有统一的纲领;实行的是党外合作,高举爱国主义、反法西斯主义旗帜,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主题4影响国共关系的因素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合作或者对抗,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国共关系恶化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3)国际政治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影响。有利的国际政治形势与国际环境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不利的国际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例1(xx广东高考)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省份农会会员数时间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直隶河南1926年6月647 7668 14438 1504 1201 1532841 342270 0001927年6月700 0008 1444 517 1402 502 600382 617284360245 500A南昌起义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北伐战争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答案C审题突破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解答。由表格中提供的时间信息判断,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均发生在1927年6月以后,故直接排除A、B两项;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重点介绍湖南农民运动的状况,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例2 (xx浙江高考)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答案C审题突破从“中国红军万岁”“西北”可以推断出现于19271937年间,从“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可以推断是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因为瓦窑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C项应为最佳答案。例3 (xx上海高考)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答案B审题突破备选项涉及到的现象分别发生于1919年、1931年、1937年、1949年,让数字说话,答案应为B。例4(xx天津高考)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答案B审题突破从材料信息“毛先生此次去重庆”,可以看出张治中指的是重庆谈判。这次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符合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迫切要求。命题思想一隐含社会热点题点中共建党90周年庆12011年6月24日的党建新闻网一文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成功的历程,也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上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表现为 ()A纠正陈独秀等人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开始缔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D提出了联合农民阶级斗争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命题思想二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题点主干知识中国共产党成立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最主要体现在()A以反封建斗争为主要目标B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C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D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题点概念“工农武装割据”3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并且“使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的组织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壮大”,这就首先在实践上解决了什么问题()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后,如何铲除军阀势力B大革命失败后,如何继续革命和开展武装斗争C遵义会议后,如何继续进行长征D抗战爆发后,如何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命题思想三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题点新价值观弘扬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心4抗日战争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是因为()A取得了近代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壮大C社会各界强烈要求和平民主建国D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命题思想四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题点运用已有知识解读新材料5同去,砍人去漫画,反映了发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国民大革命失败C“五四”运动遭镇压 D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课时规范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他这样做是因为()A中国革命只能依靠农民阶级B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C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D第三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不利2“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八七会议”3根据右图判断这个布告的内容可能是 ()A南京国民政府抓壮丁的告示B南京国民政府北伐的告示C南京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的告示D中华民国成立的告示4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B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地方D由此,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5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B实现“平均地权”的理想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61928年2月,刘少奇针对革命潮流是高涨还是低落的问题说:“依乡村来看是高涨的,依城市来看是低落的趋势。”这一判断()A正确,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B不正确,乡村、城市的革命都处于高潮C正确,当时的城市没有出现工人运动D不正确,当时农村还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7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A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D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8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地区党员人数学生工人农民绥远3 2008%3%80%湖北1 87763.1%2.3%8.9%广东15 00021.2%20.1%39.1%上表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9右图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C效法古人,抗战救国D投身革命,反对美蒋10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 B C D11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对这一历程认识正确的是()A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B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破裂,合作的目标都没有实现C两党性质不同,只能通过武力解决矛盾D合则两利,分则两伤1220世纪是中华民族从贫弱、屈辱中奋起,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下列关于20世纪中国的表述正确的是()A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C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8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6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7年初,国民党陆军上将蒋方震在谈到中国能否打过日本的问题时指出“中国有地大与人众的两个优越条件,不战则已,战即不能不动用拖的哲学,拖到东西战争合流,我国转弱为强,把敌人拖垮而后矣。”1937年8月18日,即“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五天,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提出“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施迅速决战之战略,但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之条件。故我国对倭作战之最高指导方针,不能不根据优劣相反的客观条件,实施持久消耗战略。在此项大方针下,国军作战之具体运用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持久抵抗时期,第二期为敌我对峙时期,预定之第三期,为我总反攻时期。”民国高级将领列传材料二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 117次,小型战斗28 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 211 419人。空军阵亡4 321人,毁机2 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民党将军即达二百余位,其中有11位上将、34位中将、48位少将。摘自中华网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请回答:(1)指出蒋方震和陈诚在抗战的基本策略上有何相同之处?其共同的依据是什么?(4分)(2)蒋方震和陈诚的主张有合理之处,但均未找到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出路,结合材料分析:他们认为取得抗战胜利的途径各是什么?其共同的缺陷是什么?(8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国民党的抗战。(8分)答案复习讲义知识整合一、2.(1)上海4(1)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二、1.(1)民主阶级联合4四一二三、1.(2)土地革命2(1)五(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延安四、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1)正面战场(3)百团大战扫荡五、1.(2)和平民主建国2(2)全面进攻(4)平津(5)渡江战役命题探究1B2C3B4B5B课时规范训练1C2C3A4B5C6A7B8C9C10D11D12D13(1)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党内合作。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2)成果:国共合作实现(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3)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14(1)都主张持久抗战。中日两国的基本国情。(2)蒋方震把持久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国际形势的变化上;陈诚则主张依靠政府和军队的持久抵抗来争取抗战的胜利。他们都轻视人民群众的力量。(3)与中共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抗战;打破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广大国民党官兵英勇作战,作出了巨大牺牲;一度配合了中共在敌后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