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与备考方略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限时特训新人教版选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25426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与备考方略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限时特训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与备考方略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限时特训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与备考方略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限时特训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与备考方略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限时特训新人教版选修 温馨提示:本套题共5小题,分值100分,做题时间为45分钟,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1xx昆明一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不论对传统文化还是对西学,不论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传教士,都没有偏见。他的这种对待各种文化、不同种族的平等心态,来自于其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材料二康熙对孔孟程朱那一套的迷恋与提倡几乎超过任何汉人皇帝,实在基于对儒家消极方面的偏爱,并由此造成了清代窒息改革的沉闷政治局面汤若望、南怀仁的天文历算虽然精确,却只用来为宫廷迷信服务;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花费三十多年测绘出了皇舆全览图,全国印刷业、测绘业却未趁此而改进;南怀仁造出的西洋火炮虽受到康熙帝的夸奖,却既未推广,也未引起对军火工业的重视;科学著作翻译过来了,而府州县学仍在以八股取士。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1)材料一、二在康熙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这种不同。(8分)(2)有人认为是阎崇年过人的学问成就了康熙过人的业绩,你认为正确的人物评价方法有哪些?(7分)答案(1)材料一认为康熙具有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态度。材料二认为康熙未能顺应世界潮流,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最佳时机。(2)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一分为二、客观地评价。看主流,看历史活动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人民、是否顺应时代潮流。解析第(1)问从“都没有偏见”可看出材料一作者的鲜明态度,从材料二“康熙对孔孟程朱那一套的迷恋与提倡几乎超过任何汉人皇帝,实在基于对儒家消极方面的偏爱,并由此造成了清代窒息改革的沉闷政治局面”看出作者认为康熙极力维护封建制度,使中国错失了发展机会。第(2)问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要用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2xx南京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材料二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不会得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到天日的可能。柏拉图全集第二卷材料三柏拉图认为有五种政体形式:贵族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柏拉图强调,这种政体虽然只是个理想,但却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很有意义的目标。“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间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美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其思想有何进步意义?(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柏拉图提出哲学家与国王应“合二为一”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柏拉图认可的模范政体的主要特点。(6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人治国主张的相同之处。分别指出两者的观点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6分)答案(1)主张:德治(或为政以德、仁)。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2)原因:使政治具有智慧与力量;使国家(人类)实现安宁。(3)特点:依靠哲学王的智慧管理国家;强调人的理性;所有阶级之间各守本分,各司其职。(4)相同之处:都主张贤人治理国家(或都强调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原因:孔子的主张不适合诸侯争霸的需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主张不符合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德”等知识回答“主张”,回忆儒家思想的影响来回答“意义”。第(2)问从材料二中柏拉图对哲学王的认识角度分析回答。第(3)问比较两则材料中对贵族政体的认识等知识回答。第(4)问比较材料信息可知,孔子和柏拉图都强调了道德的作用。联系二人所处的时代特征分析“原因”。3xx江西六校联考高三同学在学习20世纪亚洲近代史的时候,发现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在20世纪初亚洲许多国家,如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具有相似的历史现象,即都诞生和涌现了“国父”级的伟大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在1982年第5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影片甘地传获得八项大奖,上台领奖的人强调说: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材料三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和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1)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为“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6分)(2)材料二说“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列举相关史实说出你的理解。(6分)(3)东亚和西亚两位“国父”级人物对各自国家作出的最大贡献分别是什么?(13分)答案(1)共同原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袖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都具有丰功伟绩和高尚人格魅力。(2)甘地是在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组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把毕生献给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成为“圣雄”,印度之魂。(3)东亚的孙中山:领导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维护民主共和,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张勋复辟,发起护法运动。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促成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西亚的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主持了社会改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和落后面貌,走上了近代化道路。解析第(1)问从两个领导人面临的共同任务、职责和共同的成就方面寻找相同之处。成就既有实践上的,也有精神上的。第(2)问,回顾所学关于甘地对印度民族独立作出贡献的史实来回答,注意史论结合。第(3)问,两人最大的贡献回顾所学两人措施及其意义回答。4xx邯郸摸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怀揣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尽管日本起步比中国略迟,然而最终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大清王朝愈加摇摇欲坠,日本帝国则一飞冲天。世事流云,人生飞絮,同样是“经世之才”,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出现这样悬殊的结果,令人深思。 文化博览xx年第五期 (1)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日近代化大比拼”分别指什么事件。(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李鸿章人生悲剧的原因,据此谈谈你对李鸿章和伊藤博文悲喜人生的看法。(14分)答案(1)事件:中国的洋务运动(或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和日本明治维新(或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2)原因:李鸿章权倾朝野,在参政、决策等方面遭到国人诟病,如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朝统治极端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看法:李鸿章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时势造英雄;伊藤博文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推动历史发展。(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问从材料的时间以及“中日近代化大比拼”“尽管日本起步比中国略迟”可判断为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第(2)问把握李鸿章“人生悲剧”含义是“身背骂名,抑郁而终”,结合洋务运动的初衷和结局的差异等分析即可,“看法”言之有理即可。5xx大庆铁人中学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戊戌时期,梁启超尖锐地指出,“爱国必自兴民权始”,断定“能兴民权者,断无可亡之理”。流亡日本时期,他曾愤怒地表示“我辈实不可复生息于专制政体之下。专制政体者,我辈之公敌也,大仇也!有专制则无我辈,有我辈则无专制,我不愿与之共立,我宁愿与之偕亡”。1903年12月,梁启超由美国返回日本。曾承认自己“向年鼓吹破坏主义,而今者反对破坏主义”“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不如开明专制”。从1905年开始,清政府宣布要实施立宪,梁启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期望,为出国的五大臣起草考察各国宪政报告,直到“皇族内阁”产生,才使梁启超君主立宪的幻想彻底破灭。民国成立后,梁表示接受既成事实,投靠袁世凯。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于1915年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促使了护国运动的爆发。摘编自徐斌论梁启超的善变材料二在清末,不论是暴力的革命运动,还是和平的立宪运动,都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旨在以某种形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取代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的历史运动,从本质上讲,都是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的革命性的运动,从梁氏那些鼓吹“立宪”的言论看,也正是“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再联系他一生的思想活动看,他是把追求宪政与追求富国联系在一起的,“此志终生未变”,因而这也是应当肯定的。摘自耿云志、崔志海梁启超研究的新成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政治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其思想变化的突出特点。 (1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评价梁启超的原则。(6分)答案(1)变化:从兴民权、变法改良转向排满革命;从革命转向开明专制;从开明专制转向立宪政治。特点:应时而变;注重中国当时的国情;始终围绕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爱国救亡是根本目的;受个人主观影响较大。(2)原则:把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审视;以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推动国家、社会的发展为标准;重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一中“爱国必自兴民权始”“我辈实不可复生息于专制政体之下。专制政体者,我辈之公敌也”“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不如开明专制”“清政府宣布要实施立宪,梁启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期望”等信息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特点”可从时代的变化、中国国情、目的等角度来分析。第(2)问,评价历史人物应把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审视,这是基本的原则,从材料二中“不论是暴力的革命运动,还是和平的立宪运动,都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旨在以某种形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取代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的历史运动”概括出以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推动国家、社会的发展为标准;从材料二中“再联系他一生的思想活动来看,他是把追求宪政与追求富国联系在一起的,此志终生未变”可概括出重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