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0548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本单元主要知识内在联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把金银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由于金银作为交换的媒介有其弊端,于是用纸币充当了交换的媒介,纸币产生。用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就是价格。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重大影响。可以通过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的高低、消费结构以及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人们消费水平的高低。人们的消费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消费观是重要因素。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作理智的消费者。近三年本单元高考考点统计:区域题号考点京鲁粤苏宁、辽浙闽皖津琼货币的本质07,909,109,208,1209,2408,1货币的种类与形式07,2909,2509,2608,808,4109,808,1508,26价格的决定与变动08,3309,1707,1008,107,1708,1309,709,2709,307,108,2价格变动的影响09,2908,1508,109,907,1209,2808,3909,307,208,3消费及其类型08,208,908,1408,3409,8树立正确的消费观07,2607,32命题趋势分析:从上表来看,各地高考都对本专题知识点进行了考查,题型涉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从新课标地区看,都以选择题的形式重点考查了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从知识上看,命题点主要有:(1)货币的基本职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纸币的发行;(2)汇率变化及其影响;(2)商品价值量、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对供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影响消费的因素、恩格尔系数、消费类型及其结构。一般与市场调节、宏观调控、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命题。从能力上看,要注重培养获取有效信息、并能灵活运用本专题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题的复习要从两方面准备:一是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二是联系社会热点,贴近现实生活,重视知识的运用。(1)运用商品的基本属性,分析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必要性;(2)运用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的关系,分析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举措;(3)结合金融危机,并根据人民币币值变化和汇率走势,分析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4)运用价格变动的因素以及价格变化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分析当前食品、房地产等产品的价格上涨现象。(5)运用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有关知识,正确辨析不同消费行为的利与弊,特别注意科学消费、绿色消费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6)从消费类型、消费结构的变化,说明建国60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居民生活的变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考点展示】1生活与消费(1)货币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理解货币的含义、货币和基本职能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了解外汇和汇率。树立正确的金钱观(2)价格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理解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3)消费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了解)考查方式:一般与其他知识点相结合,说明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1从内涵上把握: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1)准确理解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凡不是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例如空气、阳光等,都不是商品。 对劳动产品的理解:劳动产品有有形和无形之分,因此商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如服务行业提供的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成果、各种有偿信息等)。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如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自己消费不用于交换就不是商品,如用于销售,那就是商品。“用于交换”指准备进行交换或正在进行交换。因为交换完成后,劳动产品已退出流通领域,成了消费品和待消费品,所以不再是商品。至于某些非劳动产品也可以当作商品来买卖,并有一定价格,这是一种特殊情况,并不能否定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非劳动产品商品化(如自然资源的开发(采)权、姓名使用权、名誉、良心等被当作商品来换)是我国社会客观存在的一个现象。非劳动产品虽然不是商品,但由于买卖双方都有把它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需要(即愿买愿卖),因此,非劳动产品就能披上商品的外衣,取得商品的形式。不过,非劳动产品并没有因此而成为真的商品,这决定了用于交换的非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人们只是根据交换的需要赋予它一个价值形态。但是,这个价值形态仅仅是一件没有价值内容的外衣。可见,非劳动产品的商品化并没有违背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基本含义。非劳动产品的商品化,有的是积极的,如自然资源的开发权、历史名人姓名使用权的出让;有的是消极的,如权力、官职、良心等的买卖,必须区别对待。(2)弄清“用于交换”。用于交换在时间上有交换前、交换中和交换后的区分,这里的交换不包括交换后。因为交换完成后,劳动产品就由生产领域、流通领域进入了消费领域,成了人们的消费对象,商品就转化为非商品。只要是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即使还没有交换(如工厂仓库里的产品)或者暂时还不能实现交换(如商店里的产品)都属于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可以是通过一次或多次交换后,才进入消费领域。一种产品只要它不停止交换关系,它就一定是商品;如果商品因卖不出去,退出流通领域而另作处理,这时的商品就转化为一般物品或废品,不再是商品。说明:判断一种东西是不是商品,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一是产品必须是劳动产品(这是前提),凡不是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二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这是关键),才是商品,如果不是用于交换,即使是劳动产品,那也不是商品。(3)物品、劳动产品、商品三者的关系:物品不一定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的关系商品其他劳动产品区别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有价值没有价值是历史范畴永恒范畴联系都是劳动产品;都有使用价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商品与其他非劳动产品的关系商品其他非劳动产品区别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有价值不用于交换,没有价值(特殊情况除外)是历史范畴永恒范畴联系都有使用价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现象上,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的关系。在本质上,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因而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解题警示:判断商品的客观依据是一定要满足“劳动产品”和“用于交换”这两个条件。同时还要准确把握商品的本质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例题1】(xx上海卷)现在日本有些企业从多雨的日本海接来雨水,用轮船运往阿拉伯国家,用它换取外汇或国内短缺物资。雨水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 C )A雨水有使用价值B雨水是用来交换的C接运的雨水已成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D雨水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解析】雨水本是一种自然物品,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雨水经过接运已凝结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成为了劳动产品,同时用它换取外汇或国内短缺物资,用于交换。故选C。【例题2】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通过网络实现了多种形式的有偿信息服务,这主要是因为(D)A信息可以多次使用 B信息可以供人享用C信息可以多次复制 D信息本身也可以成为商品【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商品定义的认识程度,特别是对“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理解。信息同其他商品相比有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无形”,它是“有偿信息服务”,即用于交换的劳动服务,符合商品的两个条件,也是商品,因而应选D。A、B项没有从商品角度说明,应排除。C项与题干无直接联系,舍去。【提升】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知识、技术、保险、信息服务等。正是商品的有形与无形的多样化、复杂化,进而形成了商品市场体系,即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2从属性上把握: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自然属性A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B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C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价值社会属性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B商品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C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1)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不能比较,这是不同商品需要交换的原因。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独有的,其他物品也有使用价值。理解:商品的质量、性能、花色、品种、名气等方面的性质都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可见,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多样性。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品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多重性越发明显。但在特定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特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实质是商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而不反映社会的生产关系。同一商品才能进行使用价值大小的比较,不同的商品不能进行使用价值大小的比较。就像我们不能说一件衣服的使用价值大于一个馒头的使用价值一样,因为它们满足的是人们的不同的需求。商品需要交换的原因:a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b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课堂演练商品有使用价值,其他自然界物品、劳动产品有没有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劳动产品只有对人们有用,才能进行交换,也才能成为商品,否则就不成其为商品。其他自然界的物品、劳动产品对人类也有一定的用处,如空气、阳光和水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也具有“有用性”,也有使用价值。结论:商品必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其他自然物品、劳动产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例题3】(xx北京文综,30)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国务院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商品的食品,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保证其质量。这是因为(A)A食品的质量越好,生命安全越有保障B食品的质量与价值互为前提C食品的有用性决定其价值D食品的有用性取决于个人生活需要【解析】本题通过考查商品质量与商品的价值及与消费者安全权的相互关系,说明国家重视商品质量、加大市场监管的重要性。做题时要抓住材料关键的一句话“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显然是从食品质量和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来说明国家进行食品监督的原因。食品的质量,即食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有保证才有利于人的健康,故本题选A项。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商品的质量(使用价值)决定的,故B不对。食品的有用性主要是由食品自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的,不是由个人的生活需要决定的,因此D也不正确。 (2)商品的价值 涵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商品所独有的。因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不同的商品价值大小是可以比较的,这正是不同商品之间相互交换的根据。 正确理解价值概念 要明确价值是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成的。人类劳动既有差别又无差别。不同的劳动所用的工具、原材料、生产方式、方法等均有不同,从此意义上看,人类劳动是有差别的。但不同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都耗费一定量的体力和脑力,单纯从劳动力的耗费上看,人类劳动所耗费的都是劳动力,所以并无差别。我们就把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做商品的价值。 要明确价值是商品特有的也是共有的属性。不能认为只要是劳动产品、凝结了劳动就形成价值。这是因为,一方面商品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价值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有意义,所以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即商品才有价值,故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另一方面,凡商品都有价值,故价值也是商品共有的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这是因为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是由其价值属性决定的。(3)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区别:含义不同。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商品的自然属性的关系,价值则是通过商品交换而产生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其他劳动产品和自然物品都具有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独有的,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物品本身具有的,或由生产者的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则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转化的。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离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交换的基础;价值也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价值赖以存在的基础。排斥: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生产者为得到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给消费者;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让渡价值给生产者。图表关系:生产者 消费者 让渡付出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商品 统一体 使用价值 价值 价值才能获得明白几种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身上耗费多少劳动,没有价值,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如果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没有价值,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有价值,是商品。 理论联系实际: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日常生活中,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优质优价(优质产品的价格通常比较高)的商品,其价格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商品质量(使用价值)好,而是其包含的价值量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注:商品身份并非固定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商品和非商品可以转化。下列物品是商品吗?商场待售的电视机( ) 买回后家用的电视机( )被废弃后的电视机( ) 被拾获后卖到废品收购站的电视机( )劳动产品和商品的最大区别在于( )A是否有用 B是否用于交换 C是否耗费劳动课堂演练辨析:商品生产者只关心商品的价值,而消费者只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1)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但无论是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同时获得使用价值与价值。(2)商品生产者关心商品的价值,因为只有商品的价值实现了,生产者才能顺利进行再生产;商品生产者也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关心使用价值,才能提高商品的质量,从而实现价值,提高效益。(3)商品消费者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也关心商品的价值,因为价值决定价格,消费者总是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辨析: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如果不是商品,它就没有价值,价值总是和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2)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有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是商品,作为商品,它必定具有使用价值。辨析: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商品所有者所有。 (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因此,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矛盾的。任何人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同时兼得。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得付出价值;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 解题警示:凡属涉及商品质量问题的,应联系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进行思考;凡属涉及商品价格问题的可联系商品的价值、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等思考。【例题4】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都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都是使用价值。”这表明(C)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B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C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对立统一的D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不可能同时具有【解析】这是一道引文型选择题,马克思这段话主要说明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且强调的是其对立的一面,应选C。AB强调了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并列存在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故不选。D错误,也不能选。考园地高北京市考题1(xx北京文综,30)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国务院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商品的食品,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保证其质量。这是因为(A)A食品的质量越好,生命安全越有保障B食品的质量与价值互为前提 C食品的有用性决定其价值D食品的有用性取决于个人生活需要新课程考题(暂无)旧课程考题1(xx上海卷,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A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B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关系的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故选A。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故B是错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的承担者,但不是表现形式。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故CD均不能选。2(xx全国卷)2000年5月4日,人民日报记者随着人流走进鹏城最大的书店深圳书城。书城门市部主任高兴地告诉记者,这几天生意兴隆,从5月1日到3日,图书销售收入已突破了120万元。这里的图书(B)A是商品。因为它们是给别人用的B是商品。因为它们既是劳动产品又是用于交换的C是商品。因为它们有使用价值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的使用价值不是劳动创造的【解析】此题的命题目的是考查商品的概念和内涵。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商品的内涵。判断物品是否是商品,一看是否是劳动产品,二看是否用于交换。而题目中的图书符合商品含义的要求,故选B。A或C是对商品的片面理解,D项是错误的。3(xx上海卷)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的质量,是为了(C)追求赢利 在竞争中初一有利地位 增强商品的价值量 扩大商品的销路A B C D【解析】商品的质量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属性的重要方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它直接关系到商品价值的实现。商品的质量(使用价值)好,有利于商品顺利交换,扩大商品的销路,有利于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有利于价值得以实现,达到商品生产者赢利的目的,故选C。不是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质量的目的,且重视质量并不能增加价值量,因为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不选。4(xx广东卷,9)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D)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C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D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解析】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有着质的差异,不同质的东西是不能进行量的比较的。两种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是由于它们耗费了等量的一般人类劳动,即它们具有等量的价值。任何商品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都耗费了人的体力与脑力,ABD说法是错误的。5.(xx上海,3)小黄在网上购得高考1977电影票,去电影院观赏了这部感人的影视作品,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小黄的行为属于(D)A生产活动与交换活动 B交换活动与分配活动C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 D交换活动与消费活动【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和把握有效信息的能力。首先我们应该把握题干中要求“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这一有效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题干材料。材料中小黄购买电影票是交换活动;去电影院欣赏影视作品是一种消费活动。据此我们可以判断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都是错误的。考点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理解)(1)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原始人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避体的生活,这时根本没有剩余的劳动产品拿出来进行交换,不会有商品的产生,就更不会有货币的产生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由石器过渡到铁器、青铜器等)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品的生产制造能力进一步加强,这时商品交换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交换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交换的商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发现商品交换的难度也在加大。“一般等价物”出现的必然性:人们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找到了克服“商品一商品”交换困难的办法,这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含义: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进行交换的媒介。“一般”的两层含义,一是它在市场上可以和“一切”商品交换。二是它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对于历史当中充当过一般等价的商品,除了介绍中国的以外,还可以介绍古希腊以牛羊、美洲人以可可、咖啡、非洲和印度人以象牙等介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一般等价物,为全世界公认的货币的诞生奠定基础。(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三层意思:第一层货币是商品,具备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第二层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第三层意思货币与它产生之前的一般等价物有明显区别(是否固定)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是指,金银作为一种自然物,在货币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但那时它并不是货币。在货币产生以后,也并不是所有的金银都是货币,只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才是货币。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品经济取代商品经济后,货币就要消失,而金银依然存在。 “货币天然是金银”是指,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到金银上。这是因为金银天然具有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物质特点。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只有当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着货币的正式产生。(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商品分离一般等价物本质货币是财富的代表决定决定体现职能 弄清几对关系:(1)货币和和其他商品: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和一般商品的主要区别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和商品是同时产生的吗?共同点:他们都是历史范畴。)(2)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和一般等价物有别:含义不同;产生时间不同;特征不同;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比 较货 币其他一般等价物不同点含义不同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产生时间不同货币出现晚于其他一般等价物其他一般等价物比货币出现更早特征不同货币价值比较大,用较少的物品能进行较大量的交换;易于分割,分割之后既不会减少价值,又给交换带来方便;易于保存,不会因为保存时间的长短而使价值发生变化;便于携带,以便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易。其他一般等价物只是各自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货币的某些特征,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之处。交换关系中的地位不同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其他一般等价物不是固定地相同点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都是商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商品价值。(3)等价物和一般等价物:等价物存在于物物交换阶段,用来表现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价值;一般等价物存在于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阶段,用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总结:商品交换的发展: 次数 范围 种类 难度出现一般等价物偶然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物物交换 一般 出现了货币等价物的交换 商品流通【例题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这表明(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不再是商品了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货币是财富的象征货币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A B C D【解析】此题考查对货币本质的理解,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而一般等价物是可以和一切商品交换,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是商品,是财富的象征。从货币的定义上看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因此,货币是商品【提升】组合型选择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解答此种题,比较适合采用排除法,前提条件是对排除项或应选项有十足的把握。本题中,依据货币的含义即可排除含的选项,从而降低选择的难度。考园地高北京市考题(暂无)新课程考题1(xx广东文基,1)“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C)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解析】答案选C项。A项错误,商品比货币产生早,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B项错误,金银不是财富的唯一象征;D项错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才是货币两种的基本职能。旧课程考题1(xx上海分叉部分B组,4)历史上,贝壳、粮食、皮革都曾充当过商品交换的媒介,但伴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贵金属长期占有了货币的宝座。这是由于贵金属(C)化学性质稳定、便于保存可做装饰品具有很高的价值质地均匀、便于分割ABCD【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产生。之所以由贵金属固定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由贵金属的自然属性和商品交换的需要决定的,不是其固定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原因。故答案现C。考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理解,重点)考查方式:主要分析在某商品交换活动中货币履行了哪种职能。1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指当货币产生时,货币就具有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即本身所固有。后来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又衍生出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含义: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原因: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其价值是由生产货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注:既然商品具有价值,因此,从理论上来讲,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的职能。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这时货币的特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对于这时货币的特点,则可以以我们教科书价格为例,标明是10元,出版社没有必要在每本书中放上十元钱用来说明这本书价值10元,这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观念上的货币,只是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钱,不是指真正用商品与货币相交换的行为过程。【例题1】(xx全国文综,24)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B ) 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货币的五种职能,解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在这次购买活动中”,小张已经支付了40元人民币,拿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打折商品,体现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一特点,货币在这里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体现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题干中提到“标价为50元”虽然体现的是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但这是干扰因素,因为最后问的是“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什么”,不选C。如果题干是说当时小张并未付款,而是一周后才付清这40元人民币,或者当时是刷卡消费,此时货币与商品在时间、空间上出现了分离,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这一职能。如果小张是在国外购买,并用美元结算,此时货币还应具有世界货币这一职能。解题警示: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一般关键词是“价格是”、“标价为”等。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这一职能时,必须用现实中的货币,特征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般关键词是“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而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特征是取得商品和给付价值在时间、空间上出现分离。用货币清偿债务、支付税款、租金、工资等都是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这一职能。(补充:侧重理解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为什么能够充当价值尺度职能、价格的含义、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以及这时货币的特点) 基础价值价格 货币表现从属于 基础 价值交换价值表现形式价值、交换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价值不是自我表现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的大小是由价值决定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由货币来表现,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价格,价值决定价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地说,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大小成正比。可见,价格和交换价值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只是交换价值产生在物物交换时期,价格是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价值尺度和价格的关系: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货币产生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对货币来说,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对商品价值来说,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对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一方面强调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主要是他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流通手段侧重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职能。而商品流通是侧重的商品交换的形式,是与之前的直接的物物交换相比较的。所以二者虽然公式都是:商品货币商品,但是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而商品流通不是货币的职能。商品流通和物物交换的区别主要是它们交换的形式和交换的买卖时空特点是不同的。交换的形式主要是公式上的区别(物物交换的公式:商品商品 或 商品 一般等价物商品;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货币商品。注: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不同的商品生产者通过它让渡自己的产品而获得对方的产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而买卖时空上的差异,以前的直接的物物交换要求时空上一致,而现在则是可以分离的,举一个例子,如“小李同学昨天到建设村市场卖了一把斧子,换得10元钱,明天到朝阳蔬菜批发市场用这10元钱购买了15千克大米。”强调两个时间、两个地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商品买卖在货币产生后出现的时空上的分离。在讲完这两个区别后,还要注意分析这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有什么样的特点?即要求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区别初期的物物交换商品流通公 式商品商品商品货币商品产生时间货币产生前就存在货币产生后出现买卖行为同时同地进行在时空上是分离(先卖后买)联系都是商品交换的形式。本质上都是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货币流通规律:商品价格总额用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3)货币的其它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对于货币的其它职能,只是做一般性了解。贮藏手段强调古代社会的钱庄等的存在和现代社会中居民乐意把钱存入银行地,来说明贮藏手段是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对于支付手段,可以举例说明什么是赊账买卖。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父母每月从工作单位领的工资、你父母每月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银行给储户的利息等也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对于世界货币,强调传统经济理论中认为只有贵金属金银才能充当世界货币,而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发行的纸币也可以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引导学生说出:美国的美元、欧盟的欧元、英国的英镑、日本的日元等。在这里可以介绍一下人民币的对外开放的有关情况,不要过多涉及。货币五种职能比较表职能作用对货币要求产生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表现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只需观念上的货币与货币同时产生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其他职能贮藏手段贮藏财富(社会财富的代表)足值的金属货币在商品交换中逐步产生支付手段“五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现实的货币随商品赊帐买卖产生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贵金属金银或某种纸币作为社会财富代表在国家间转移时产生【例题2】在2008年3月27日之前,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每吨价格还是580美元。然而,在这天,泰国大米猛涨到了每吨760美元,涨幅超过了30%,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与下列选项中货币执行的职能相一致的是(D)A交房租350元 B用360元买了一件上衣C付购房定金1500元 D这件上衣360元可以买到【解析】材料中大米的标价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A是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B、C是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考园地高北京市考题(暂无)新课程考题1.(xx海南卷,1)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C)与货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与商品价格成反比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A B C D【解析】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因此,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与商品价格成正比,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越小,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越多,二者成反比。2(xx浙江卷,24)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解析】货币基本职能有两个: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而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原因,是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题目中“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隐含一层信息是在没有货币的时候即简单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用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呢,就是用商品自身的价值来衡量。所以排除了B选项,CD两个选项本身就错误,故排除。旧课程考题1.(xx江苏卷,9)商店里的货品有标价,如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是 的职能( A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解析】在此题中一支钢笔的标价为6元,表明用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故选A;BCD排除。2(xx重庆卷,29)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么好。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标价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选编自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材料中提到的“十万法郎”是(B)房子的价格 房子的价值 房子的交换价值 在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A B C D【解析】标价十万法郎的房子中的“十万法郎”是在衡量商品价值大小,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以自身价值大小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格。考点4:纸币。(理解)考查方式:运用纸币发行和流通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1纸币产生的原因:货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逐渐磨损,成为不足值的货币,却不影响它同足值的铸币一样使用。因为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候,人们只关心它的实际购买力,并不关心它本身的价值,这就决定了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从而产生了没有价值的纸币。2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3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一是发行主体是谁?这里比旧教材要拓展了很多,在强调某些地区时,学生自然会联想到我们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和澳门。我国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行纸币。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二是现在强制使用,主要是讲纸币的推行是以国家强制力和国家信誉为后盾的,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但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例如,1948年发行的人民币现在就不能使用了。三是价值符号。“纸币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只是一种货币符号,本身没有其票面代表的价值,但具有使用价值。强调纸币与货币在职能方面的差别。对比货币五种职能,引导学生理解纸币能够代替货币执行哪些职能。(纸币只是代替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纸币不完全具有货币的职能第一,纸币不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纸币自身没有价值,不能直接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在现实生活中,纸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只能代替货币间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第二,纸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流通手段,是指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是人们用来购买商品的,它会不断地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手中,不会作为财富停留在某一个人的手中,因此,人们只关心它的名义价值,并不关心它的实际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纸币出现以后,它虽然没有价值,但完全可以替代货币的作用,承担起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不完全具备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不是商品纸币有使用价值,它能够满足人们购买、支付的需要,对人们来说是有用的,但纸币没有价值。纸币虽然能购买一切商品,但它是货币符号,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纸币的票面价值是金属货币价值的代表,并不代表制造它的价值,纸币作为货币符号,一旦离开了它所能代表的货币,只能是纸片一张,就制造一张面额100元纸币的纸片本身而言,确实也有人类劳动的凝结,但这只是纸片的价值,与它代表的货币价值相比则太微小了。注:纸币的面值(面额)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代表的价值,或者实际能购买商品的能力)。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纸币的面值大于纸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时,纸币升值,纸币的面值小于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4纸币的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要求学生掌握这两者的含义、产生原因和危害即可。在通货膨胀的含义中,突出强调全面、持续,以去年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上涨和xx年非典期间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为例,让其判断这些物价上涨是不是通货膨胀,学生能够顺利地判断出来。对于他们的具体的危害,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即可。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含义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其实质是。物价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本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成因纸币发行量过多;纸币的流通速度过快;社会需求旺盛;成本上升等。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社会需求不足;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下降等。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对策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二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努力增收节支等措施。可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特别需要靠扩大内需的方针。备注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宏观上的卖方市场;但卖方市场有宏观、微观之分,所以卖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宏观上的买方市场;但买方市场有宏观、微观之分,所以买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紧缩。联系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考园地高北京市考题(暂无)新课程考题1.(xx广东卷,9)观察右图,判断xx年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态势( A )A高增长低通胀B高增长高通胀C低增长低通胀D低增长高通胀【解析】解答本题重在审读曲线图,结合折线走势及文字内容分析,由GDP线可看出xx年我国经济增长快速,由居民消费折线看出消费价格指数变化平稳,故从ABCD四项来看,A项符合题意,BCD项排除。2.(xx江苏卷,12)xx年我国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采取上述措施有利于(A)A防止出现明显通货膨胀 B抑制人民币汇率上升C促进财政收入增加 D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解析】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是为避免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发通货膨胀。故答案选A。3(xx广东文基,2)某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78%(整存整取),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7.9%。小张年初存入了1万元半年定期存款,到期时(B)A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上升 B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下降C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没有变化 DCPI变化对小张没有任何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在通胀情况下的存款贬值,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于同期存款利率,意味着存款贬值,即货币购买力下降,答案选B。旧课程考题1(xx广东卷,10)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C)A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B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D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解析】本题考查了货币流通发行的有关知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本题确定了一个前提就是“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速度)与商品价格总额应成正比。故选C。2.(xx广东卷,16)自从货币产生之后,货币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在货币的各种形式中,更容易发生通货膨胀的是( C ) A铸币 B商品货币 C纸币 D黄金【解析】不管是铸币,还是商品货币、黄金,它们都是实物,都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东西,所以不论如何交换,都不易发生通货膨胀。而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为它是由国家发行的,印制方便快捷,所以更容易发生通货膨胀。3(xx江苏卷,18)下列有利于化解通货膨胀的措施是( D )A调整汇率B降低利息C增发国债D提高贷款利率【解析】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简而言之,也就是流通中的纸币太多了,那么化解通货膨胀的举措必定是能够实现货币回笼,减少市场流通中纸币的措施,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应选D。4(xx上海单科B组,19,不定项)防止经济生活出现过高通货膨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