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18课汉乐府两首教案 粤教版必修1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体会汉乐府诗的抒情方式 二、 教学重点 1. 掌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抒情特点和方法 2. 诗歌中的想象 三、 教学难点 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民间的爱往往最质朴。爱就是热烈的爱,恨就是刻骨的恨,不掺杂什么功利色彩。她们直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爱。上邪中女主人公千般发誓表明自己对待爱情的坚决,饮马长城窟行展示出女主人公的缠绵多情。 1. 关于汉乐府(提前引发材料给同学,教师作适当点拨) 1) 提问: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有什么不同? 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汉武帝时规模盛大。一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 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乐府民歌: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后经过配乐。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2) 汉乐府的主要艺术成就有哪些? 浓厚的生活气息 奠定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 3) 汉乐府的名篇著作有哪些? 上邪表现爱情的坚贞 上山采蘼芜、白头吟、孔雀东南飞表现弃妇的痛苦 十五从军征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 陌上桑表现女子的美丽和机智 2. 同学自读,积累字词 1) 读音: 上邪ye2 雨雪yu4 饮yin4马 夙su4夕 自媚mei4 遗wei4 烹peng1调 2) 通假字 上邪,“邪”通“耶”,感叹词,相当于“啊” 展转,“展”通“辗” 3) 词类活用 夏雨雪 “雨”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 夙夕 “夙夕”名词作状语,早晚 4) 语段积累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3. 请同学们迅速找出两首诗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比兴:青青河边草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顶真: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夕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对比: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借代:遗我双鲤鱼 双鲤鱼指代书信 比喻:烹鲤鱼 烹鲤鱼比喻打开装书信的木盒 4. 语篇分析 1) 上 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注释】上邪:犹言“天啊”。上,指天。邪,音义同“耶”。相知:相爱。命:古与“令”字通,使。这两句是说,我愿与你相爱,让我们的爱情永不衰绝。陵:大土山。震震:雷声。雨雪:降雪。雨,音y ,动词。天地合:天与地合而为一。乃敢:才敢。“敢”字是委婉的用语。除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品评】 本篇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在艺术上很见匠心。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这比平铺更有情味。 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深情奇想,确实是“短章之神品”。 提问:使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讨论:上邪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氓、孔雀东南飞中的有何异同? 同:都是对爱情坚贞不渝 异:上邪表现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期待与承诺 氓表现出女主人公对社会的控诉和对自身的伤感 孔雀东南飞表现出刘兰芝以死徇情的清醒和刚烈 体会:上邪的诗风 刚健、质朴、自然 艺术特点: 想象:神奇 直抒胸臆:热烈大胆 2) 饮马长城窟行 提问: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同学分析本文的结构。 青草起兴,引出对丈夫的思念 渲染突出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远方客人带来丈夫的书信使我欣喜 分析写作脉络,帮助背诵 青草-思远道(不可)-梦见-我旁-他乡- 各异县-不相见 枯桑 海水各自媚 相为言 客 来双鲤鱼烹鲤鱼尺素书读素书言 提问:女主人公为什么“长跪读素书”?(非常恭敬,庄重和激动) 本诗的艺术特点 抒情诗中夹杂叙述 写感情的变化:相思孤独欣喜 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比兴、对比、顶真 19.谢灵运登池上楼及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简析 登池上楼: 【注释】 虬:传说中一种有角的小龙。媚:自我欣赏。幽姿:优美的姿态。薄:迫近。怍:惭愧。进德:增进自己的德业,此指仕途上的进取。退耕:隐退耕作。徇禄:追求官爵俸禄。穷海:边元的海滨,此指永嘉(今浙江温州)。():病。卧,卧病在床。衾:被子。昧:不明白。这句说因卧病而竟不知季节的变换。褰开:揭开帷幔。窥临:近窗观望。 聆:听。岖(qn):山势高峻的样子。初景:初春的阳光。 革:改变。 绪风:冬季残留下来的寒风。新阳:新春。故阴:已过去的冬季。变鸣禽:鸣叫的鸟儿变换着种类。祁祁:众多的样子。 豳歌:指 诗经豳风七月,其中有“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诗句。萋萋:草的样子。楚吟:指楚辞招隐士,其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索居:独居。易永久:容易感到时间长久。离群:离开朋友。处心:安心。持操: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 岂独 古:难道只有古人能做到。无闷:没有。 指隐士不为世俗易其 志,不求成名, 避世而无所烦闷。 出自易经乾卦。征:验,得到证实。 【鉴赏】 晋初,政局混乱,文人常借歌咏山水寄托超脱尘世的情志,这首诗即体现了这种创作倾向。诗的前六句以三组对比来倾诉诗人矛盾的性情。“潜虬”,“栖川”,“退耕”象征他归隐田园,怡然自乐的心愿, “飞鸿”,“薄霄”,“进德”则象征其人生的报负。三组对比连用。由里及外,层层推进,突出强调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其中第一句暗用易经乾卦和渐卦中潜龙与飞鸿的意象, 类似于比兴手法。 “徇禄及穷海”一句交待了此诗写作的背景,与后文抒情作铺垫。接下来“衾枕昧节候”八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春景。这八句对仗工整,视线由里及外,由远及近,由高及低,揉和听看感官的感受,写出了动与静、声与色,明与暗,冷与暖的各种对比,是一幅生动的早春的图景。传世名句“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自然浑成,清新可爱。“生”字似信手拈来,传神地写出了春天的特征,因而这一句常用来引证谢诗的风格。最后六句抒发了诗人欲遁世离尘又徘徊不决的苦闷,情调低沉哀伤。虽然结句勉励之志尚在,然而这种遁世无闷的人生哲学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 全诗层次分明,描写工细,然而不免有人工雕凿之感。他旨在从外物远累的角落寻求自我解脱,然而,由于过分逼真地再现自然,反面失去了山水之乐,终不似陶诗之自然天成。 第二课时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一)导语 谢眺,出身贵族,他的经历、思想以致创作方法都与谢灵运有许多类似之处,又与谢灵运同族,故称“小谢”。他是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之一,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诗歌对自然景色描写细致、生动,风格秀丽、清新。与诗人沈约开创的“永明体”对五言诗的格律化影响很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代表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二)检查预习 1、字词检查 2、解释字 (三)点击诗人 谢眺 (464499)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父纬,官散骑侍郎。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谢眺家世既贵,少又好学,为南齐藩王所重。初为太尉豫章王萧嶷行参军,迁随王萧子隆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后为随王镇西功曹,转文学。永明九年(491),随王为荆州刺史,/亲府州事/,谢眺也跟着到了荆州,/以文才尤被赏爱/。后调还京都,任新安王中军记室,兼尚书殿中郎,又为骠骑谘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后迁尚书吏部郎。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眺不预其谋,反遭诬陷,下狱而死。 (四)补充注释: 【注释】 1、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还望:回头眺望。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2、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 诗意。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3、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甍:屋脊。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4、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澄江:清澈的江水。练:洁白的绸子。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5、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覆:盖。杂英:各色的花。甸:郊野。 6、方:将。滞淫:久留。淹留。怀:想念。 7、佳期:指归来的日期。怅:惆怅。霰:雪珠。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8、鬒:黑发。变:这里指变白。两句意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 补充注释:1 三山:山名,在今南京西南长江南岸。还望:回头眺望。这首诗是写登三山时所见的美景何遥望京邑引起的思乡之情。三山:山名,在今南京西南长江南岸。 2 灞:灞水,源出陕西蓝田县,流经长安。涘:河岸。这句化用了王粲七哀诗中/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一句。 3 河阳:县名,故址在今河南孟县西,离洛阳很近。京县:这里指洛阳。潘岳河阳县中有/引领望京室/。这两句用王粲望长安、潘岳望洛阳,比喻自己还望京邑金陵的情景。 4 白日:明亮的日光。丽:附着。飞甍:飞耸的屋檐。 5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这两句是说日光照在飞耸的屋檐上,屋檐高高低低,历历在目。 6 绮:锦缎。 7 静:或作/净/。练:白色的绸子。这两句是说天空中的余霞铺散开来像一片锦缎,澄澈的江水静静流动如一条白练。 8 覆:盖。覆春洲:覆盖了春日的小洲,形容鸟儿之多。 9 英:花。甸:郊野。 10 方:将要。滞淫:淹留,久留。这句是说离开了京邑将要在外乡长久的滞留。 11 怀哉:犹言/想念啊/。罢:停止。这句是说怀念故乡的忧伤使诗人停止了欢宴游乐。 12 佳期:指回归的日期。何许:何时。这句是说惆怅归期无定。 13 霰:小雪粒。 14 鬒(音枕):黑发。这两句是说怀着思乡之情,谁能不生白发呢? 【导读】 这是谢朓的名作。诗写诗人即将离开京邑(建康)时,登上三山,望见京邑春色满目,引起离悲别恨满怀。京邑景色越美,越能勾留住诗人离去的脚步,所以,此诗中的景色描写已经能和情感抒发融为一体。 此诗描写春日暮景,色彩鲜明,又极其洗练流丽。其“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二句,想象奇妙,精警工丽,韵致悠扬,是历来被人称颂的名句。李白曾赞美道:“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口令) 本诗作于建武二年(495)作者离京城外任宣城太守途中,写登上三山时回望京城和大江的美景而引发的乡国愁思。写景视野开阔,绚丽多姿。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南岸,上有三峰。京邑,京城建康。灞涘(bs罢四):灞水之岸。灞,水名,在今陕西。涘,岸。王粲离长安赴荆州避乱时,作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河阳句:潘岳任河阳(在今河南)县令时,作河阳诗:引领望京室。京县,指洛阳。以上两句借王、潘二人望京以自况。丽:使绚丽。飞甍(mng蒙):凌空如飞的屋檐。参差:错落不齐。绮:有美丽花纹的丝织品。练:白绢。覆:遮盖。春洲:春天江中的小洲。杂英:各种花卉。甸:郊野。方:将。滞淫:停留。(11)怀哉:诗经王风扬之水:怀哉怀哉!曷月予旋归哉!怀,想念。罢:止。(12)佳期:指回乡日期。诗人出生于建康,故视京都为故乡。怅:惆怅。何许:如何。指不知有多少。(13)霰:小雪粒。(14)鬒(zhn诊):黑发。 (五)理清诗歌的结构 本诗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开头至“杂英满芳甸”,写登山临江春晚美景。 第二部分:由“去矣方滞淫”至最后,写遥望京都的故乡情思。 【评析】诗人傍晚时分登上高山遥望长安,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景观其中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句为最工,通过“绮”、“练”两个字,形象的道出了晚霞五彩缤纷的美妙景象和澄江的曲折及流水的清澈,“练”用在这里是再贴切不过的了。通过对比,一个是天上的云彩,一个是地上的小河,一个五彩斑斓,一个犹如白练,真是景色美妙绝伦。更兼小鸟在小洲上鸣叫,落花铺满了小甸。如此美景诗人怎忍离去,不知何日能再故地重游。同时更引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六) 思想内容赏析 【品评】这首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诗歌的前八句写他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用“余”、“散”、“澄”、“静”等宇把黄昏天空和春江上的秀色佳气生动地传写出来,真有思侔造化之妙。然后诗人把眼光落到那花草繁茂的郊外:“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诗人用“喧”和“覆”字写出了日落时飞鸟纷纷投林的景色,而“杂”和“满”字则写出了群芳怒放的情形。在诗人笔下,白日、飞甍、晚霞、江水、喧鸟、杂英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诗歌的后半部抒发诗人去国怀乡的怅惘之情。归期渺茫,日夜恩乡,诗人的头发怎能不斑白呢?诗歌围绕着“望”字着墨,章法严谨。诗歌对仗精工,讲求声津,与唐代律诗相近,所以后人说他“诗变有唐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