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2.2《黄花岗烈士》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9903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2.2《黄花岗烈士》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2.2《黄花岗烈士》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2.2《黄花岗烈士》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2.2黄花岗烈士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4 孙文学习目的1、了解本文的构思思路,以及把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的行文特色。2、准确理解一些词语的意义,拓展有关词语解释的若干知识。3、了解作者痛悼、赞颂革命烈士,以及勖勉国人继承烈士遗志,完成革命大业的作序意图。要点难点1、要了解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的史实,从而理解民主革命的伟大意义和革命先烈牺牲奋斗的爱国精神。2、要了解作者孙文的生平事迹,以便更好地领会这篇序文的思想感情。3、要了解广州起义、武昌起义十年之后的历史状况,从而认识这篇序文的战斗意义。4、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结合的写作特点。5、学习有关的语法修辞特点。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内容与步骤一、介绍课文及背景 本文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12月应邹鲁的请求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一书写的序言。1921年5月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职,8月10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出师北伐的决议,并咨请孙中山宣布军阀徐世昌罪状,明令出师讨伐,以谋国家之统一。12月4日,孙中山抵达桂林,风尘仆仆,行装甫卸,即成立北伐大本营;并指出这次北伐是件非常的革命事业,定要“扫除中国一切政治上社会上旧染之污,而再造一庄严华丽之新民国”。因此在邹鲁求序于孙先生时,正值作者肩负重任,讨贼兴师,戎马倥偬之际。就其内容来看,本文与其说是一篇序文,倒不如说是一篇借先烈之伟大精神以鼓舞士气、激励民心的战斗檄文。二、文体:书序本文是论史论世,与一般书序不同。三、学生根据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1、学生自读,翻译;2、学生质疑3、小结归纳(1)通假字:菁精;唱倡;已矣(2)重点实词役、加、徒:见书后练习二(3)重点虚词为:余为斯序:写并以为国人之:作为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替以辛亥为最:认为草木为之含悲:因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是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被于: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在而徒感慨于其遗事:对尤倍重于三十年前:比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向而君幸于赵王:被(4)词类活用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使动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为动(5)特殊句式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定语后置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定语后置;被动(6)找出表示“这”的意义的词:是、此、斯、兹(7)找出表示时代的三个词并解释末造:一个朝代的末期、末世,含有衰乱的意思。肇造:一个朝代建立的初期(开始建立)。清季:清朝末年季: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季节:两季,旺季指一个时期的末了指一季的第三个月:孟春,仲春,季春在弟兄排行里代表第四或最小的:伯仲叔季姓四、分析文章内容、层次1、层次与内容第1段(第1自然段):赞颂革命党人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申述黄花冈起义的不朽价值,抒发对烈士沉痛的悼念之情。第2段(第2自然段):申述未能及时为烈士建碑立传的原因和烈士生平湮没的种种情况,抒发对烈士无限歉疚和深沉的哀痛之情。第3段(第3自然段):进一步申述革命道路的艰辛,勉励国人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事略,为实现先烈遗志而作出贡献。2、作者写这篇序的主要目的作者写这篇序的主要目的是勉励与召唤国人“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为祖国的独立和统一而奋斗。文章最后一句说:“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这句话的着重点是“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为了强调主要目的,作者既从正面论述“倘国人皆可传世而不朽”,又从反面论述“否则不能斯诚后死者之羞也”。赞扬他们对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与武昌之役并寿哀悼为革命牺牲的英雄们;勉励革命党人和全国同胞继承先烈的遗志,共同奋斗,达到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目的。意思密切相联,且逐步推进。五、讨论问题1、为什么将目的放至文后?定目的的为什么却用了较大篇幅谈时局和任务?明确:放至文后,既醒目又发人深思;对时局和任务的精辟分析,正是下文对国人提出希望的有力根据。2、第一段第一句意在扣题,为什么要用五十多字的长句?明确:用一个长句,从清朝末年革命党人屡次起义失败写起,就把黄花冈之役放在整个革命背景下,使这次起义的重大意义更为突出。3、作者对烈士的赞颂之情,主要表现在哪里?明确:首先用“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两组对偶句盛赞烈士们战斗之激烈牺牲之豪壮,精神之威武,极写这次起义在全国人们心中震动之在。接着指明这次战役的政治影响,把此役与武昌起义联系起来,充分估价这次战役的历史意义,作者在这里倾注了高度的赞颂之情。六、写作特点1、“痛”为线索,以情贯之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一个“痛”字。文章一开始即写革命党人与民贼相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此为一“痛”,痛悼也。接着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之役并寿”,可由于“变乱纷乘”,而致使“黄花冈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七十二烈土“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至且姓名不可考”,“滋可痛已”!此为二“痛”,痛惜也。继而,写“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怎样对得起牺牲之先烈?此为三“痛”,沉痛也。最后,倾吐写“序”的目的,“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情真意切,沉痛悼念也。2、情溢言表,理盈行间(讨论“思考和练习一”)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结合自然。1、抒情为主(记叙、议论)2、记叙为主(议论、抒情)3、议论为主(抒情、记叙)全文以“痛逝者”之情为血肉,以“勖国人”之理为骨干,情溢言表,理盈行间,确实是一篇情理并盛的序林精品。3、比较论证,正反论述写黄花冈之役的伟大历史意义,采用了比较论证法:将失败的“围攻两广督署之役”和成功的“武昌革命之役”进行比较,虽然“围攻两广督署之役”失败了,可是它与成功“武昌革命之役”是“并寿”而永存不朽的。“斯役之价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对比论证:如,号召国人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先从正面论述:“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接着从反面论述:“否则不以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4、语言运用,颇具特色(1)用词富有感情色彩。如“末造”、“贼氛”、“清季”,充分表现了对敌人的蔑视之意;“菁华”、“碧血”、“浩气”,强烈表达了对烈士赞颂之情。(2)用词确切、精炼、形象。如用“最”、“大”、“付之一炬”等词语,描述黄花冈之役的惨得损失,表达确切,语言精炼、形象。(3)善用比喻。如用“全国久蛰之人心”动物冬眠不食不动,比喻中国人民长期不觉醒;用“怒涛排壑”比喻群众积怨之深大,愤愤而出。(4)长短句夹使,对偶句叠用,使文章散整错落,气势悲壮。文中短句常用“四字句”,长句有十五、十七,乃至十九字之多,读起来缓急相济,琅琅上口。如第1段叠用“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两组对偶句,充分地赞颂了烈士们的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读起来声调协调,节奏鲜明。5、内容连贯,结构严谨开头赞颂烈士的气概和黄花冈之役的巨大价值,接着交代修墓碣和编纂事略的经过,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烈士的无限哀痛之情。这种哀痛之情与第1段对烈士的崇敬之情显得十分连贯。最后直抒继承先烈遗志,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高尚情怀。这三段,都与事略有紧密联系。这样安排,既自然又合乎逻辑。6、比拟手法序文用了好几种修辞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比拟”。所谓比拟,即把人拟做物,或把物拟做人,以达到修辞目的。序文把中国人民长期不觉醒,比拟为动物冬眠不食不动全国久蛰之人心;写烈士们的鲜血横飞、浩气四塞时,不直写在群众中的影响,而说“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间接说明影响之大,之深、之远;把群众所积怨愤愤出,喻为“如怒涛排壑”;论“斯役之价值”,以武昌起义衬托,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泣鬼神”,连“天地”也惊叹,“鬼神”也落泪,足见先烈精神之感人。比喻、比拟、对偶,种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直接写,间接写,正面写,侧面写,不拘一格,收到了一般序文不能收到的艺术效果。一、1、A(Bpi-b;Czun-zun;Dbi-pu)2、C(A塞,充满;B直,简直;D唱同“倡”,倡导)3、C(A判断句;B省略句,定语后置句;C状语后置句;D一般陈述句)4、(1)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2)浩气四塞,风云因而变色。5、(1)形容山路危险,泛指道路艰难。 (2)跌倒,比喻事情不顺利,失败。6、那么这次战役的价值,简直可以使天地震惊,使鬼神悲泣,同武昌起义的战役一同永垂不朽。(注意“则、斯、直、惊、泣、并”这几个字的意思)7、C(无比喻)8、(1)索求(2)指北洋军阀(3)(局势,局面,心情等)不安定(4)勉励(5)空、白白地(6)确实、实在9、(1)省略句,状语后置句(2)省略句,定语后置句(3)判断句10、(1)那时候,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帅军队。(2)不然的话,不能继承先烈的遗志并且使它发扬广大,对这些遗事空发感慨,这实在是后死者的莫大羞耻啊!(3)我写这篇序文,是为了痛掉死去的先烈,并且用它来勉励读这本书的人们。11、(1)第一层,开头第一句,略述邹君求序的事。(2)第二层:第二句,较详尽地写了在非常环境中自己肩负的责任。(3)第三层:第三句,正反说理,先从正面阐明发扬先烈牺牲精神的重要,再从后面指出空发感慨的无济于事。(4)第四层:第四句,以简洁的文字点明了“为斯序”的目的,痛逝者,勖国人。这一“痛”一“勖”,寄情无限,正是序文的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