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54866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一、 设计思路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生掌握了知识,学生还要有能力和品质的双重提高。因此在本节课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模拟动手设疑探究建立思维模型探究等方式,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抽象的地貌形成原因形象化和具体化,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在高中地理体系中,地球表面形态及其成因是自然地理的基础理论,是解决区域地理问题必须借助的重要知识,而且初中阶段学生对地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了,掌握这一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区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的理解,对今后顺利开展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堂课的地理韵味很浓,理论性又比较强,特别是其中出现的一些专门的地理术语比较多,使之成为目前高中学生最难掌握的内容之一。【学情分析】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但限于水平,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对地形的了解也往往流于表面,关注局部。而无法对全球作出一个让自己都信服的解释。2、根据平时对学生了解,对世界地形的成因等一些自然现象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利于本堂课的顺利进行,许多学生甚至在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都关注过这方面的内容,并且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3、本课的知识网络复杂、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3学会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一般方法。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2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3通过教材中图片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欣赏由于内、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四、教学重点:1.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形成。2. 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五、教学难点:1. 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2. 从内、外力综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六、知识结构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源内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 ,表现为 、 、 等。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 的 能,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 、 和 。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块构造主要观点:(1) 地球表层的 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 分割成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等六大板块。(2) 板块之间互相挤压碰撞( 边界)和相邻板块的彼此分离( 边界)对于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大影响。在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峻的 和巨大的 。如 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形成深邃的 ,以及与之相伴的 或 。如美洲西岸的 和亚洲东部的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如 的形成)或海洋(如 海的形成)(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概念:由 运动留下的“痕迹”。1.褶皱 概 念: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基本形态:一般地说,中间向上隆起的叫 ,中间向下凹陷叫 。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地区的岩石在褶皱作用下被 ,比较 ,抗 能力较强,反而形成山地。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形态来识别背斜和向斜,而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确定背斜和向斜,背斜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 ,向斜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 。2.断层 概念: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 ,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 。 形式: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的突起的部分叫 ,常形成陡峻的 。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 构造,常形成 或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岩浆喷出地表即为 ,其熔岩物质的堆积常常形成 、 等多种火山地貌。大地由于 而快速震动称为 ,其结果往往造成地壳 和 。七、教学策略(一) 外在教学资源运用:1.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材料。2. 课件中各种地形图片及现有教具。(二) 学生认知规律的运用1. 先提供感性的事实材料,后分析、比较、归纳理性结论、观点,再用结论、观点去组织、驾驭、解释事实材料,解决实际问题,即遵循“由地导理,又由理解地”的教学原则。2. 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在问题探究、问题研讨活动中进行。八、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主动探究。九、课前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2. 让学生进行事先的预习十、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投影资料】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学生讨论并回答。从实例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板书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承转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变化的呢?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结论表格分类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学生通过讨论完成表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感受到自然的奥妙。承转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探索地壳运动的奥秘,并得出几种不同的理论,目前盛行的是板块构造学说。学生分析教材“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认识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及板块的边界类型,运用动画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课件播放板块之间相互运动的图片,提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学生依据动画视频进行归纳板书 学生伸出双手演示板块的挤压和碰撞,得出不同的运动会生成不得地形。学生通过动手演示可体会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性质不同,会生成不同的地形。探究请同学们思考课本37页活动1和活动2学生分组讨论,帮助学生深刻有效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承转 在山区河谷或公路两侧的裸露岩壁上,经常可以看到地层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的情形。这些有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叫地质构造。示意学生拿出一叠纸双手相向挤压,使其弯曲变形。教师引出褶皱、背斜、向斜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演示,直观地认识到褶皱的形态。板书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问题一般情况下,背斜、向斜形成什么样的地形?学生回答: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课件打出背斜谷、向斜山示意图,提出背斜山、向斜谷是如何形成的。学生讨论后请两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承转当岩层受力达一定程度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断面产生显著位移,称为断层。让学生用手做演示,左手相对上升,右手相对下降。形象直观地认识地表形态视频播放断层及其对地表形态影响动态视频资料,呈现地垒、地堑景观图。学生通过观察找出不同景观图的特点。探究断层线上的岩石的抗侵蚀强度如何?断层线被侵蚀后会形成什么地形?学生通过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探究学习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给我们现实生活带来哪些用处?结合现实,激发学生兴趣。承转上面我们所学习的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进行的,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出来,可有的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却是在瞬间就完成了的,如火山、地震活动。学生观察课本P40景观图及火山视频,思考火山喷发和地震对地形各有什么影响。形象直观的认识火山、地震给地表的影响。板书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课堂小结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课堂练习一、 单项选择题 1喜马拉雅山是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B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形成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2、我国华山的地质成因是A. 向斜成山 B. 背斜成山 C. 断层形成的块状山地 D. 褶皱形成的高地3、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B、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是弱小而不普遍C、“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判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的方法之一D、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矿工程技术人员在黑龙江省某区发现了大型油气田。该区位于松嫩平原内,外力侵蚀严重,地势低平。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后经开采,果然原油喷出。据此回答45题。4.本地区为大型背斜地质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自A至B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的年龄分布为( )A.老新老B.新老新C.相当接近D.新较新较老老5.如上图所示,背斜构造内E、F、G分别代表的是( )A.气、水、油B.气、油、水C.水、气、油D.油、水、气6、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A、 哥伦比亚高原是岩浆沿地壳管道喷出形成的高原B、 长白山的主峰是岩浆沿地壳裂缝喷出形成的火山C、 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D、 火山锥上部坡度较小,下部坡度较大 二、综合题7、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其中A为 ,B为_。(2)A、B两处,岩性较坚硬的是_。(3)A处顶部缺失是_力作用的结果。(4)A、B两处的特点是( )A.褶皱形成过程中,A处受到拉张,B处受到挤压B.B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A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C.A处在内力的作用下隆起,又在外力作用下下降D.B处地势较高,表明一直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作业设计一线精炼30分钟习题十一、教学反思根据新课标准的要求,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是作为分析认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这一可是学生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并不少,而且地壳运动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该节课可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是:将传统和现代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多种教学用具(动画、图片和教具等)协调地运用到教学中,而不显得重复。例如:在讲授褶皱和断层的形成时,既有动画演示,也有利用纸片来作演示的原始方法;还有就是利用图片和模型来讲授褶皱和断层的形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开展小组学习,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及时的评价鼓励。基本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改进:课堂上有较多学生小组活动时,要很好地控制好讨论时间;设计问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并且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引导,否则学生的头绪会比较混乱,思维过于发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