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时2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第二单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通过对地表形态变化原因的分析,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和综合的观点看待地理事象。,学习目标定位,栏目索引,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随堂达标检测 即时训练 体验成功,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一、内、外力作用比较,答案,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太阳能,地壳运动,变质,作用,侵蚀,堆积,高低起伏,内、外力,1.“我们周围的山地只是内力作用的体现,平原是外力作用的体现”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答案 不对。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任何地表形态的形成都是这两种作用的共同结晶。山地一般先有内力作用使其地势升高,然后由外力作用塑造其外形。平原一般是内力作用使其地势降低,然后外力作用不断堆积形成平坦的地形。,答案,【思考】,二、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 、 。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答案,变形,变位,地质构 3.造的实 践意义,答案,找矿: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 构造中 找水:在 盆地中易找到地下水 工程建设: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_,背斜,谷地,断层,背斜,向斜,断层,2.“背斜岩层向上隆起,一定形成山脉,向斜岩层向下凹陷,一定成为谷地”。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 不正确。在褶皱形成初期,一般是背斜向上拱起成为山脉,向斜向下凹陷成为谷地;但背斜山和向斜谷形成后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有些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思考】,答案,三、外力作用的表现,答案,1.流水 作用,侵蚀地貌:沟谷、_,堆积地貌,山口处:_或洪积扇 中下游:冲积平原和_,2.风力作用,风蚀地貌:_、风蚀洼地 风积地貌:_、沙垄,峡谷,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风蚀蘑菇,沙丘,3.黄土高原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成因相同吗?为什么? 答案 不相同。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形成的,其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造成的。,【思考】,答案,四、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趋利避害的行为: 、修筑梯田、 、修建水库等。 2.起消极作用的行为: 、毁林开荒等。,答案,平整土地,挖河修渠,滥砍乱伐,4.修建水库可以趋利避害,原因是什么? 答案 (1)能减少洪涝灾害; (2)能缓解旱情; (3)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 (4)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可利用淡水资源量; (5)可以发展航运、养殖、旅游等。,返回,【思考】,答案,探究点一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及其实践意义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背斜和向斜示意图。,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材料二 背斜和向斜的岩层新老状况。,材料三 某地地质剖面图。,(1)褶皱的形成一般受到水平方向什么力的作用?_(挤压/张裂)。从形态上看,背斜和向斜有何不同?,答案,(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和向斜有何不同?,挤压,答案 从形态上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答案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3)“背斜成谷”主要是受到哪种外力作用的影响?石油和天然气一般建在背斜顶部开采,隧道一般选择建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建在背斜顶部,为什么?,答案,答案 侵蚀作用。 背斜岩层是拱形的,承压大,安全性好,而向斜是储水构造,修建隧道易积水或渗水。因此石油和天然气一般存在于背斜构造中,易在背斜顶部开采;隧道一般建在背斜核心部位;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易破碎,因此采石场选择建在背斜顶部。,(4)材料三中,A、B、C、D四处哪些是断层构造?请举出一些属于断层构造的例子。,答案,答案 A、B、C处是,D处不是。常见的断层构成的地貌有断块山:华山、庐山、泰山;低地或谷地: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反思归纳 地质构造的应用 地质构造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包括矿产、水、工程建设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1)找矿 液态、气态矿产:液态、气态矿产密度较小,具有流动性,向上弯曲的背斜,也就成为良好的液、气态矿产储存构造。 固态矿产:背斜顶部的矿产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矿产也易被侵蚀;而向斜的槽部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矿产地被保留下来,所以向斜成为良好的储存固态矿产的构造。 (2)找水 普通水:在向斜构造中,两翼的地下水向中间汇集,水汇集在向斜槽部,并且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还可形成自流盆地。 泉水:断层交界的地方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3)工程建设 隧道工程:尽可能选择背斜部位,因其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应避开向斜部位,因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成水道。隧道在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 水库等大型工程: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拓展延伸 “形态新老”巧断背、向斜 (1)根据岩层形态判断:当岩层形态完整时,可直接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构造和地形。岩层向上拱起的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为向斜。 (2)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当岩层不完整时,用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这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注意新老关系的对比是在同一水平方向上的。)如图所示,背斜构造的中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构造的中部岩层新,两翼岩层老。所以A为背斜,B为向斜。,探究点二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探究活动 某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哪幅图,该图所示地貌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答案,答案 图B。海浪侵蚀作用。,(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学生乙绘制的是哪幅图?该图所示地貌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该图显示的主要地貌有哪些?,答案,答案 图C。冰川侵蚀作用。角峰、“U”型谷、冰斗、刃脊。,(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地方,冒着高达40多摄氏度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别是由哪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答案,答案 图A、图E。图A是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图E是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4)学生丁来自我国最大的城市,他绘制的是哪幅图?他的家乡在哪个地形区?形成的地质作用是什么?,答案,答案 图D。长江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反思归纳 外力作用及形成的地貌,返回,课堂小结,随堂达标检测,对点训练一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区别 海枯石烂:通过用海水干涸、石头腐烂来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据此回答12题。 1.引起材料中“海枯”发生的作用力是( )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解析答案,1,2,3,4,5,6,解析 “海枯”是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导致的,如喜马拉雅山就是海枯后形成的山脉。,A,2.导致“石烂”的作用力是( ) A.地壳运动 B.冰川侵蚀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1,2,3,4,5,6,解析答案,解析 “石烂”主要是外力作用中的风化作用导致的。,C,对点训练二 内力作用的形式 3.下面的“地质剖面图”中,属于褶皱的是 ( ),解析 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弯曲)为褶皱,位移(错动)为断层。图中为完整的背斜和向斜、为中间下降两侧上升的断层组合(地堑)、为向斜山(或背斜谷)、为中间上升两侧下降的断层组合(地垒)。,1,2,3,4,5,6,解析答案,D,A. B. C. D.,答案,对点训练三 外力作用的形式 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剖面图,回答45题。,1,2,3,4,5,6,D,4.河流位置与剖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B.b,a,c C.c,b,a D.c,a,b,5.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1,2,3,4,5,6,解析答案,解析 该河流上游落差大,流水以侵蚀为主,形成峡谷;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下游地势低平,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宽谷。,A,解析 在沉积岩岩中,下面的岩层首先形成,因此下面的岩层年龄要老于上面岩层的年龄。,(1)图中石灰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_,判断理由是_ _。,综合提升 6.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与变位。读下面“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3,4,5,6,解析答案,新,石灰岩层,分布在含煤地层的上面,其沉积时间较晚,1,2,3,4,5,6,(2)A处岩层向上拱起,但地形为向下凹陷的山谷,其成因是_ _。,解析答案,解析 背斜成谷是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A处为背斜构造,其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层比较破碎,容易被侵蚀,(3)图例所示的四种岩层中,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_,其原因是_。,1,2,3,4,5,6,解析 古生物化石分布在沉积岩中,花岗岩属于岩浆岩。,解析答案,花岗岩层,花岗岩属于岩浆岩,(4)图示地区计划建造一个大型工程,该工程在选址时,必须避开A、B、C三地中的_地,原因是_ _。,1,2,3,4,5,6,解析 工程选址要避开断层。,返回,解析答案,C,C地地下有断层构造,岩石破碎,地基不稳固,不适合建大型工程,教材P34 活动 在对家乡某种典型地貌形态的变化进行原因分析时,应注意三个问题:(1)地貌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某种地貌形态的形成可能是某种内力或者是外力作用占主导,应注意分析其主导因素;(3)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