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 北师大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759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 北师大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 北师大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 北师大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 北师大版必修11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变化及影响朝代官制影响秦朝以皇权为中心,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之下还有诸卿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强化了皇权汉代汉武帝重用侍从做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家大事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削弱了相权,皇帝总揽大权元朝设中书省,取代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导致后期宰相权势扩大,可左右皇位继承明朝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明成祖时内阁出现使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清朝雍正时期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古代宰相制度兴废的主要历程(1)秦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帮助皇帝处理繁杂的政务,由此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宰相制度。(2)汉代因袭秦朝官制,汉武帝时起用布衣为相,同时形成“中朝”决策机构来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3)隋唐时确立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4)北宋时期以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相权被分割、皇权加强。(5)明朝:明太祖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3秦朝以来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和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1)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2)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随着王国势力的膨胀,威胁中央集权的加强,汉景帝至汉武帝时期,逐步削弱王国势力,最终诸侯王的军政大权被解除。汉武帝时建立刺史制,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唐宋时期整体上实行道(路)州县三级制。(3)唐朝中后期,地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导致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4)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明初废行省、设三司,三司分别隶属中央有关部门。1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盛行时代盛行于西周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前提周王室势力强大国家大一统国家大一统基础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打破血缘关系,以地域关系为基础打破血缘关系,以地域关系为基础和中央政府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权力、地位可以世袭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作用和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分裂势力不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过积极作用。对后世历代都产生过重大影响2.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应用时代确立于秦,盛行于汉确立于隋,盛行于唐丞相职权地位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作用地位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趋向巩固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趋向完善例题1根据红楼梦书中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展示了贾府在除夕夜祭祀祖先的宏大活动(如图)。有观众提出疑惑:为什么荣国府不搞这种祭祀活动?如果给予解释,与什么制度密切相关()A宗法制 B分封制C世袭制 D郡县制解题步骤1审材料信息:“宁国府除夕祭宗祠”由“贾府在除夕夜祭祀祖先”等信息可知,本题涉及宗法制的相关知识。2审题意要求:“为什么荣国府不搞这种祭祀活动”?这“与什么制度密切相关”,实际上是考查对宗法制概念的正确理解。3调动知识:由教材知识可知,宗法制之下有大宗、小宗之分,嫡长子是大宗,其余为小宗。大宗有主持祭祖的特权,小宗则随从祭祖。宁国府代表大宗,荣国府代表小宗,因此宁国府主持祭祖活动。4辨别选项:由于祭祖与宗法制有关,与分封制、世袭制、郡县制无关,因此可以排除B、C、D三项。答案A例题2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C科举制 D行省制解题步骤1审题干材料:题干材料“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就是提高全国人民的政治兴趣,让人们积极参与到政治中来;第二句话“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是指该制度有力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2审题意要求:四个选项中的哪一制度符合题干材料的描述。3辨别选项选项正误判断理由A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但是并不能够培植人们参与政治的兴趣,故排除。B察举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更多地体现了当权者的意志,老百姓很难参与其中,不符合题干要求。C科举制度的实施,调动了民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将天下的读书人集于中央,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符合题干要求。D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但是也无法调动人们对政治的兴趣,也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C例题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解题步骤解答(1)依据材料一中“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这句话,可以得出汉初实行的制度分别是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渊源的作答,考生联系教材,不难发现这些制度都是秦朝遗留下的制度,说明了汉初的制度是继承秦朝的。解答(2)应清楚“矫秦县之失策”的意思是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材料认为秦朝灭亡在于实行郡县制,故汉初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又恢复了分封制。内容和后果的回答,只要结合教材知识即可。解答(3)依据材料中“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这句话,可以得出推恩令的答案。从“国除为郡”这句话可以得出剥夺封地、改郡县的答案。“又颁布律令”这句话也可以得出答案。意义的回答可从削弱地方割据、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角度来回答。答案(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答题小技巧情境型选择题的一般解法解答此类试题,要特别善于根据材料的新情境,充分阅读和理解材料信息,结合“设问”和“备选项”进行判断和选择。解题一般可分为三步进行:通过看材料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通读材料,搞清楚材料的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搞清楚各备选项的内涵及其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例题1中祭祀祖先反映了尊祖敬宗,与血缘关系密切,是一个关键信息,要求回答与之相关的制度从备选项中筛选可以确定是宗法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