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586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高安二中xx届高三第二次段考试卷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1图示区域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A350米 B400米 C450米 D550米2图示区域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 )A B C D3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调查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下列地点中最不适合成为宿营地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与12月714日的大气垂直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粗虚线为对流层顶,细实线为等压面(单位:hPa),细虚线为等温线(单位:)。据此完成45题。4. bc两地之间的对流层比de两地之间的对流层厚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 B暖流经过 C深居内陆 D地势较低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季节a、b两地之间盛行极地东南风,b、c两地之间盛行中纬西风B. a、b两地之间近地面空气气温垂直变化大于d、e两地之间C.受下垫面因素影响,b、c两地之间受低压控制,d、e两地之间受高压控制D. c、d两地之间受来自低纬的暖湿气团影响,可能形成降水天气“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所引起使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回答67题。6下列关于水寒效应、风寒效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水寒效应”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体温并不一定降低B“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热量的传递方式都是潜热输送C“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热空气带走,体温并不一定降低D“风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都是关注大气温度7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身体潮湿时散失体热速度是干燥时的25倍,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D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下图中m为某纬线的一段,n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一年中m、n相交的时间为2个月,读图完成89题。8该纬线度数最接近( )A75NB75S C85ND85S9下列日期前后m、n两线恰好相切的是( )A1月6日B4月5日 C6月7日D9月15日黄山是地下花岗岩在地壳变动过程中露出地表后形成的。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丛集成为峰林,如黄山的“妙笔生花”景观。完成1011题。 沉积物甲甲乙丙丁 “妙笔生花”景观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0左图中岩石形成过程于右图中的环节( )A. B. C. D.11“妙笔生花” 景观的形成地质作用过程是( )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冰川侵蚀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C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2015年7 月1 日华北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图甲所示区域进行野外考察,图乙和图丙是其记录的天气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213 题。12若MN 为该日日出时的山峰日影,则图示河流的流向为( )A干流大致流向为自北向南 B干流大致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C支流大致流向为自西向东 D支流大致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13若图乙、图丙分别表示沿PQ 线、MN 线的气压变化。则关于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推断正确的是( )A沿PQ 线出现冷锋 B沿PQ 线出现暖锋C沿MN 线出现冷锋 D沿MN 线出现暖锋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回答1415题。ABCD赤道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经济走廊14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海峡夏季洋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BC海域航行的轮船在冬季是顺风顺水C在B海域航行的轮船吃水深度比其他海域深 D冬季是A海域周边地区旅游旺季15比较地跨亚欧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各自具有的优势,正确的是( )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短,贸易量更大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有利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 陆上丝绸之路速度慢,安全性高 ABCD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野外科考,绘制出图中等高线和主要河流图(左图),并于北京时间2014年12月22日13:20在图中丁地测得该日最大太阳高度为42。读图,回答1618题。16某风电企业准备在图中设立风电发电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提供的最佳参考位置应该是( )A甲 B乙 C丙 D丁17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相关地质部门资料,绘制出丁到戊的地质统计图(右图),曲线上各数据表示各测量点对应的地下某相同岩层的深度,则可以判断出沿该剖面线为( )A背斜山 B向斜谷 C背斜谷 D向斜山 高黎贡山脉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图1为高黎贡山脉南段两侧部分区域略图,本区域山地冰川的雪线海拔高度在4800 m左右,图2为图1中密支那和保山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819题。18密支那的自然带类型与主要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海拔高度低;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地处山地迎风坡A热带季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季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9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怒江河谷Q点向西北方向攀登图1中高黎贡山,考察其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他们自Q点到山顶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排列正确的是( )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干暖灌丛;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冰雪A B C D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量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回答2021题。20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 )A孟买 B上海 C悉尼 D圣地亚哥21该地区6、7月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 )A江淮准静止锋影响 B盛行西风影响C暖流影响 D西南季风影响下图是我国广州、重庆、武汉、北京四地水库不同季节的自然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2223题。22 乙地水库1月水温比甲地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23根据图中水温的变化趋势,推断四地表层水温年较差最小的可能是( ) A广州 B重庆 C武汉 D北京北半球季风区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水面海拔)和TSS (TSS 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表回答2425 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水位(M)9.28.31111.812.314.215.316.714.911.28.59.9TSS(106kg)-230-55-35-207038012752340820-305-410-32524.下列对该湖泊TSS 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 湖泊调蓄功能下降 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A. B. C. D. 25. 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 B. 四川盆地 C. 东北平原 D.长江中游第卷(综合题 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左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甲、乙、丙、丁四河段均为M河一部分。 材料二右图为M河段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近年来该地区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春小麦的不利影响,采取覆盖免耕技术,即收割时留茬20 cm左右,收割后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次年春播时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使春小麦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1)指出乙处发育的典型河流地貌,并说明其形成过程。(5分)(2)试解释M河乙、丁河段为时令河的原因。(4分)(3) 分析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4分)2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图左)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图右) 材料二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印加人的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1)分析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于秘鲁山区的原因。(3分)(2)简要分析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梯田为主,用石块垒成的原因。(3分)(3)比较a、b两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原因。(4分)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东宁县地形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特征,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也是黑龙江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优质苹果梨等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逐步形成“山顶坚果戴帽,中间榛子缠腰,山下木耳环抱”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xx年8月,中俄合作在东宁县设立了特别物流中心,向俄罗斯远东地区出口水果蔬菜。下图示意东宁县所在区域位置。(1)分析东宁被称为“塞上小江南”的原因。(3分)(2)简述东宁称为黑龙江省重要果品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4分)(3)分析东宁积极发展立体农业的意义。(6分)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判断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3分)(2)分析阿德莱德6-8月日照时数较短和堪培拉6-8月降水较少的原因。(7分)(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中阴影区过度灌溉对河流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4分)江西省高安二中xx届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分25=50分)15 DACBB 610 CCCBC 1115 BDDAB 1620 BCACD 2125 BCABD二、综合题(50分)26、(13分)(1)冲积扇 (1分) 形成:甲河段,地势陡峭,流速快,携带了大量砾石泥沙;(2分)河流流到乙河段时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冲积扇。(2分)(2)m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1分)乙河段位于冲积扇上,下渗量大 ,导致断流,成为时令河;(1分)丁河段地处河流下游,下渗及蒸发严重,(1分)加上中上游过渡引水,导致河流断流成为时令河。(1分)(3)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减少土壤侵蚀;保留冬季积雪,减少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秸秆覆盖,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春季冻害;抑制土壤盐碱化发展;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任答4点,每点1分 ,共4分)27、(10分)(1)纬度低、海拔高处气候凉爽;(1分)山区河谷冰川融水量大,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1分)地形崎岖,利于防御。(1分)(2)原因:地处山区,地形崎岖,土层薄且易水土流失;(1分)修筑梯田以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1分)山区裸露岩石较多,可以就地取材,因此多以石块垒成。(1分)(3)a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地形陡峭,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2分)b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地处亚马孙平原,流速缓慢,以泥沙沉积为主。(2分)28、(13分)(1)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纬度较低;西北部有长白山阻挡冷空气,受冷空气影响较小;距离海洋较近,气候较温和;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降水多,气候湿润。(任答3点,每点1分 ,共3分)(2)山地丘陵面积广,适合种植果树;地形倾斜,排水条件好;夏季高温,光热充足;有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种植历史悠久;靠近俄罗斯,消费市场广阔;位于边境口岸,交通便利,便于出口;国家政策支持。(任答4点,每点1分 ,共4分)(3)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水土资源潜力;有利于减少对有限耕地资源的压力,缓解人地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系统;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任答3点,每点2分 ,共6分)29、(14分)(1)盆地(或“平原)(1分)理由: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东、北、西三面高(1分);再从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1分)。或答:从等高线数值200米以内判断,地势较低(1分);从等高线稀疏判断,地形开阔平坦(1分)。(2)阿德莱德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或答:“南纬3040大陆西岸”)(1分),6-8月为冬季,昼长较短(1分);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从海上带来大量水汽。(或答:且位于西风带的迎风海岸,容易形成地形雨)(1分),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故日照时间较少(1分)。堪培拉位于南半球亚热带大陆东岸,6-8月为冬季,陆地为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2分);地处山地(或大分水岭)背风坡,气流干燥,降水较少(1分)。(3)地理环境是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整体。(1分)过度灌溉导致下游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量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营养物质减少,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栖息,生物多样性减少,下游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每点1分,任答3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