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井 口 电 磁 防 蜡 器,汇 报 提 纲,一、概述 二、基本原理 三、安装方法 四、技术指标 五、产品特点 六、现场应用 七、经济效益,一、概述,石蜡分子为C16H34 C 63 H128的正构烷烃,在油藏条件下一半处于溶解状态,当天然气从原油中溢出后,其对蜡的溶解能力会显著下降。在含蜡原油生产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不断降低,油井正常生产时,溶解在原油中的蜡就会结晶析出、长大聚集和沉积,最后,沉积在油管及抽油杆上。,一、概述,清 蜡 的 技 术,机械清蜡技术,化学清防蜡技术,热力清防蜡技术,井下磁防蜡技术,刮蜡片、刮蜡钻头、尼龙刮蜡器,油溶性清防蜡剂、水溶性清防蜡剂、固定防蜡剂,热载体(热水、热油) 电热(热电缆、空心杆加热、油管加热),管式永磁体、杆式永磁体,主要硬件:电源、电磁转换部分和电缆,二、基本原理,电磁防蜡器构成,二、基本原理,磁致胶体效应:石蜡质点带有负电荷,经强磁场处理后,石蜡质点在感应磁场的作用下,其分子间力受到干扰,不再按原来的规律排列,抑制了蜡晶的生长,减缓了石蜡结晶过程,达到防蜡的目的。,氢键异变效应:即在一定强度磁场作用下可以打断石蜡的氢键,改变石蜡的健角或健的强度,使其不易构成骨架,破坏了蜡晶间的聚结,使蜡晶不易聚集,达到防蜡的目的。,磁清防蜡机理,二、基本原理,磁防蜡原理示意图: 从图1(未经电磁防蜡器作用)和图2(经电磁防蜡器作用后)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其作用前后的分子排列的改变,从而防止其从溶液中析出,堆积在管子的内表面,使它失去脱离溶液而附着到管内壁的能力,使石蜡分子悬浮在石油中,不易结晶析出从而达到防蜡的目的。,二、基本原理,电磁防蜡器由电源变换和电磁变换两部分组成,经电源变换后,给设备的电磁转换部分直接供电,电磁转换部分将电能变换成变化的电磁场,电磁变换过程中会释放出部分磁力,作为传输源,电磁场可以在管线内向远处延伸,电磁场作用于流体后,可改变分子排列结构,使杂乱的分子团变成极化的稳定分子链,使石蜡分子电中性化,使它失去脱离溶液而析出的能力,从而达到防蜡的目的。,二、基本原理,安装电磁防蜡器后,并不会改变原油成分,不存在任何负作用,仅会降低黏度增强流动性,更有利于通过管线输送;因为电磁场的速度是光速,所以与原油的流速无关,由于不同条件下石蜡的温度、粘度、PH值等不同,经大量实验表明清防蜡效果好坏和电磁场强度并不是成比例的关系,即不是越小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不断变化的磁场对于清防蜡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只有采用强度不断变化的电磁场,才能确保使任何油质条件下的防蜡效果,从而达到除蜡、防蜡的效果。,二、基本原理,粘度降低50%左右,效 果,凝固点下降27,析蜡点下降13,三、安装方法,电磁转换部分只需在油井出口处通过法兰安装于油井与输油管线间。,三、安装方法,电磁转换器现场安装,三、安装方法,电源现场安装,四、技术指标,电源箱输入电压:AC220V 或AC380V 10% 50Hz 电源箱输入电流:5A max 电源箱输出电流:可调() 整机功耗:300W350W有功功率 主 通 径:50mm 总 长:720mm10mm 公称压力:2.5Mp 连接方式:法兰 使用环境:-3540,五、产品特点,防蜡效果明显 通电后自动进入工作状态,基本无需监控保养。 使用寿命长 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 环保无污染,不需要任何化学药品 节能耗电低 投资回收周期短,六、实验效果,安装电磁防蜡器的抽油井,悬点上下载荷相对恒定,载荷比相对较低,蜡卡、杆断等现象发生频次大幅度降低,检泵周期相对延长。同时基本杜绝热洗施工,即使是低产井也不用下油层保护管柱,目前已在8888油田安装试验,实验效果良好。 某厂试验4口井,均延长热洗周期34倍;在8888厂安装的平均延长洗井周期4倍以上,在第七采油厂安装了电磁防蜡器,平均清蜡周期延长到原来的4.2倍,取得了较好的防蜡效果。油田安装的第一台电磁防蜡器至今个月没有加药,由原来的平均天加药周期延长至天,目前仍正常使用,七、经济效益,油井因产油量不同,所以费用可能会不同,油井按单井日产5t计算, 平均单井每次洗井费约:1000元,洗井周期按60天计。 每次洗井均影响油井12天的产量; 平均单井每次洗井影响原油生产费用约:5*2000=10000元(每次洗井影响产量为正常生产时一天的产量,油井产量按5t计算,油价按2000元/t计算。) 年节约洗井费:6000元/年 因洗井造成的年产量损失约:30t,6万元 热洗清蜡年支出:6.6万元。,七、经济效益,电磁防蜡器年产生的费用: 电磁防蜡器年电费:0.3*24*365*0.96*0.5=1261.4元 单井投入用费合计:60000元,装置使用寿命不低于8年,年折旧:7500元 单井年投入费用合计:7500元+1261.4元=8761.4元 投入产出比:1:7.5 油井投资回收周期约10个月,请各位领导和专家 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