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12月月考 历史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3359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12月月考 历史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12月月考 历史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12月月考 历史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12月月考 历史 含答案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1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突出特色的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建立以来,不断发展演变, 至明清达到顶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结构图展示的是不同朝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形式,其中属于元朝的是2“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 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xx年1月8口春运开始,纷飞的大雪遍及大半个中国,但仍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这种珍惜亲情、渴望团聚的情形与下列哪一个制度有关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3日本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1938年到1941 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其实,当时的历史真A日本对中国华北、华东等地的进攻被击退,损失惨重B相持阶段日本希望与中国和平谈判,“化干戈为玉帛”C日本速决战破产,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中国开辟了境外战场,与盟军联合打击日军,日军被迫提出议和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描述的“入侵”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有人曾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艰辛探索”、“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等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下列关键词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对应不正确的是A日出东方中共一大的召开 B力挽狂澜八七会议的召开C进京赶考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D拨乱反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62012年1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了新年茶话会,胡锦涛在会 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列有关中国政协 制度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B第一届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权力机构继续存在 C1956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等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D1982年政协制度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下进一步完善7洪仁王干 在资政新篇中写道:“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上述材料表明洪仁王干以天朝上国自居准许外国人自由活动承认西方国家长处主张全境开放A B C D8早在1947年3月,毛泽东向有关外事人员谈起外交问题时说:“中国人要掌握自己的 命运”等我们进城后,将不承认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和它的对外关系。”材料描述的是 新中国的哪一外交方针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不结盟,9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了当时国人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C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10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一文中说:“在中国这样的殖民地状况之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尚未成熟,只有两阶级(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己经成熟了。”陈独秀这是在解释和宣传 A.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党纲 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针 C.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1英国出口的商品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1851年为l4,1861年为13,1871年为35。以上数据所表明的情况不包括A英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国际市场B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C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海外市场广阔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21897年2月11日,闻名中外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了,当时最有利于其诞生的国内环境是A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 B清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13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材料中“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的原因是A.中西文化开始交流 B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C辛亥革命的影响 D政府政策的引导14创作于1928年的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 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歌曲反映了当时A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B外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占领中国市场C封建剥削严重,贫富现象悬殊D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5右图反映的是19581965年全中国的粮食产量(万吨)。引起1960年后粮食产量回升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完成了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A B C D16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 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xx年。”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C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7阅读下列表格,从中得到的信息不包括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例的比较A我国已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转变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C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刚刚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全面展开18某个国际组织的文件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 产品的国内销售、运输、使用等全部法令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 国内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A目的在于减少贸易壁垒 B不利于实现贸易自由化C最早是由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的 D对所有的国家都是有利无害的19下面是二战前后国际货币体系(经济体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国际货币体系转向以美元为中心 B美元偶然的充当了世界货币C国际货币关系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D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202011年5月22日,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布宣言,决定三国将在今年完成中日 韩自贸区联合研究。一旦达成自贸区协议,这将会 带动东亚乃至亚太经济一体化总体进程对经济全球化起推动作用体现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组成部分A B C D21经济史学家克拉夫兹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经济增长中指出:“英国经历了一场 痛苦的变革,但并没有获得人均收入提高的回报。”文中提到的“痛苦的变革”的表现包括 资本家攫取巨额利润,工人日益贫困各部门发展平衡生产技术革新的进程十分缓慢 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A B C. D2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卜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A B C D23“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 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体现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主张A“春秋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24下列各项中能体现黄宗羲思想特点的是A“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B“天下为主,君为客”C“经世致用” D“天地之化日新”25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下列有关其表述不确切的是A它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B他们的思想蕴含着人文主义的萌芽C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D他们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26穿越时空,假若你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做到的是用楷书抄写论语学习九章算术带朋友去看杂剧 吟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A B C D全部无法做到27书法是我国艺术宝库的瑰宝,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经历了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B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以魏晋为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C正楷的基本特点是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D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28“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9下列文章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发表的是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论人民民主专政论联合政府A B C D30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 “双百方针”。该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C“文革”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31.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32.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的是 A.封建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33.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天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34.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评价的是 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 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35.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等,这说明 A.此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 B.此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 C.此法没有任何进步的意义 D.贵族可以任意解释法律36.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37.“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这段话称颂的“设计”应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的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38.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B.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C.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权力机构 D.德意志皇帝决定对外政策39.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宪法大都规定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两国的元首都 A.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 B.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 C.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D.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40.xx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道:“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正确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中国人民开始学习西方 D.八国联军侵华黄海海战41.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群众的政治经济诸多要求。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 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 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 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 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42.19世纪末纽约时报对某场战争的评价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场战争是中日甲午战争 B.战争引起列强对华的新一轮侵略 C.西学东渐将转到制度层面 D.君主立宪政体是中国的必然选择43.有学者认为:“与所谓 器物一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 西化一 反西化一 现代化”。下列对应该观点所说探索历程“反西化现代化”两个阶段的是 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44.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 (部分),造成学文科者诸多的主要原因是奴才现查各学校共有中国学生一千三百余人,其中学文科者一千一百余人,学武者二百余人。其数不为不多。 清杨枢奏陈兼曹学务情形折A.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救国思潮已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45.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中共“一大”,制订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遵义会议,从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A.l处 B.2处 C.3处 D.4处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46题13分,第47题13分,第48题16分,49题13分,共计55分。4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要建立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材料四“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2分)(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为什么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共和国”?其“新型”有何特征?(2分)(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西塞罗观点的认识。(3分)4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也 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三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回答:(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3分)(2)材料二中“冲动的办法”和“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为什么要调整政策?(4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19291932年和19331937美国股市走势有什么不同?指出20世纪30年美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有何新的突破?(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48(1 6分)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上,我国走过艰难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我则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文明的转型,在明中后期就已经开始。 裴钰改变中国材料二 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近代企业呈现出沿着纺织、缫丝、面粉为中心的民间轻工业,军需工业、船舶修造、机械工业等政府主导的重工业两个方向皇展,与此同时,在上海和东北等地设立的外国企业,在向中国引进技术方面来说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义。 朱荫贵(日本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两个新动向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材料四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年)回答:(1)材料一中“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其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作者裴钰为什么认为中国的近代文明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的?(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及成因。(4分)(3)材料三中“科学”的含义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分析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因素是什么?(2分)(4)依据材料四中所说的“这三十年来”的中国历史,谈谈科学在中国社会进步中的主要作用。(4分)49、(1 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材料二 国会(立法权) 总统(行政权) 联邦法院 (司法权)图5 联邦政府结构材料三 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任何州不得制定或执行任何剥夺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任何州均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亦不得对任何在其管辖下的人,拒绝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 关于黑人公民权利的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材料四 第5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第12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15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16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17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第63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所示的政体形式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建立的政体类型以及该政体与材料一所述国家政体有何相同点?(3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宪法修正案反映的内容。说明了什么?(4分) (4)材料四出自什么文献?该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类型与材料一规定的政体有何区别?(3分)高三历史12月份阶段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1-5 DBCCB 6-10 CDBAC 11-1 5 DBBAA 16-20 BCABA 21-25 BADBD26-30 CDDBA 31-35 DAACA 36-40BCACB 41-45 DDDA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46题13分,第47题13分,第48题16分,49题13分,共计55分。)46(1)约法省刑,崇尚宽简;礼法并用。(2分) (2)注重证据的原则;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拷问。(2分)影响: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4分)(3)原因:政治上软弱无力。(1分) 特征:“二权分立”。(1分)(4)同意西塞罗的观点。(1分)从尊重人性、注重证据等方面显现出法律是理性的表现,是维护正义的工具;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自然法观念也在近代资产阶级的法律中得以体现,但是任何法律都具有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同时,人们对自然法所提出的理想也在努力实现中。 (只要围绕此观点即可,2分)47(1)主张:重农抑商(1分)理由:发展农业可使国家富强,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2分)(2)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2分)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列宁决定调整政策。(2分)(3)不同:1929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19331937年则呈上升趋势。(2分)突破:罗斯福新政摒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分)(4)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关键冈素。国家制定政策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促使生产关系利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48(1)依据:鸦片战争中国的闭关锁国的门户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剑破坏,中国由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战争惊醒了部分中国人,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局,探求新知,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并成为思想解放的潮流。(4分)原因:明朝中后期我国手工业以及商品经济发展,江南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分)(2)特点:主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民间资本以轻工业为主,政府投资侧重于重于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2分)成因:工业革命后东两方差距拉大;受列强侵略的影响;民间资本不足。(2分,同答其中两点即可)(3)含义: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1分)因素: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1分)(4)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发展近代工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2分)利用西方的科学思想,宣传各自的主张(或维新派宣传君主立宪;革命派宣传民主共和;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掀起了一系列政治思想运动(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进步。(2分)49、(1)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2分)(2)三权分立原则。(1分)总统共和制(或共和政体)(1分)相同点: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都实行普选制,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只不过分权程度不同而已;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都为资产阶级服务。(2分)(3)规定了黑人的公民权;美国公民权利(生命、自由、财产及平等等)不可剥夺。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美国联邦宪法的至上性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区别:国王的权力不同、英国是“统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德意志内阁对皇帝负责,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的权力不同,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很小。(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