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1996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多选)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哈雷彗星的公转时,哈雷彗星可看做质点B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C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盖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D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2(4分)(xx秋连城县期中)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这个物体上B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C物体重心的位置一定会随物体形状改变而改变D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有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3(4分)(2011秋金华期末)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A必须以这一规定行驶B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4(4分)(xx陕西校级模拟)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不同5(4分)(xx秋清远期末)如图所示,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与该弹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发生拉伸形变B弹簧发生压缩形变C该弹力是小车形变引起的D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车6(4分)(xx秋宁波期末)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求出的物理量是()A可求出物体的初速度B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C可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D可求出物体通过的路程7(4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某汽车在沿直线刹车的过程中,其加速度逐渐增大,下列各图能反映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ABCD8(4分)(xx利辛县校级一模)做匀加速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s内的平均速度小3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B2m/s2C3m/s2D4m/s29(4分)(xx徐州模拟)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s=3t2+5t,s与 t的单位分别是 m和s,则质点的()A初速度为3m/sB初速度为5m/sC加速度为6m/s2D加速度为3m/s210(4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质点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很小,物体的速度还是增大的B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虽然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还是减小的C不管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关系怎样,物体的速度都是增大的D若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则速度也必定增大,反之也成立11(4分)(xx荆州区校级模拟)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同时在它正下方H处以速度V0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V0,小球b一定能在上升过程中与a球相遇B若V0,小球b一定能在下落过程中与a球相遇C若V0,小球b和a可能不会在空中相遇D若V0=,两球在空中相遇时b球速度为零12(4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不可能是()At=t1,d=SBt=t1,d=SCt=t1,d=SDt=t1,d=S二、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13(6分)(2011福建模拟)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C点对应的速度是(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4(6分)(xx淄博一模)利用图1中所示的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每条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由于不小心,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2所示,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1)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填字母)(2)纸带A上,打点1时重物的速度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15(10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飞机在平直跑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起飞,经15s离地时行驶的距离为900m,求:(1)飞机的加速度大小;(2)飞机的起飞时的速度大小16(10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海滨浴场的滑梯从顶端到入水处长为18米,一人由滑梯顶端开始做初速度为3m/s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75m/s2求:(1)人入水时速度的大小?(2)人从顶端开始到入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多少?17(10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热气球从地面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4s末一小石块从气球上吊篮的底部脱落,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石块离开气球后离地的最大高度H;(2)石块在空中的运动时间18(10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甲车在前以30m/s的速度行驶,乙车在后以20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相距80米时,甲车以2m/s2的加速度刹车问两车此后在相遇之前最远相距多少,多长时间后相遇?19(10分)(xx惠州一模)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m接力跑,如图所示,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达到奔跑最大速度的80%,则:(1)乙在接力区需奔出多少距离?(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xx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都匀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多选)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哈雷彗星的公转时,哈雷彗星可看做质点B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C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盖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D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A、研究哈雷彗星的公转时,哈雷彗星可看做质点,故A正确;B、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不可看做质点,故B正确;C、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盖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故C正确;D、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不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与其他因素无关2(4分)(xx秋连城县期中)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这个物体上B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C物体重心的位置一定会随物体形状改变而改变D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有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考点】重心【专题】常规题型【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只是重力在作用效果上的作用点,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之外【解答】解:A、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如空心的球体重心在球心上,不在物体上,故A错误;B、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以及质量分布有关,故B错误;C、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还跟质量分布有关,物体形状改变,其重心的位置不一定会改变,故C错误;D、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有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利用我们身边常见的物体考查学生对重心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注意简单基础题目,但是容易出错,因此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训练3(4分)(2011秋金华期末)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A必须以这一规定行驶B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考点】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分析】从安全角度考虑,公路上通常要有限速标志,限制的是瞬时速度【解答】解:如图所示标志为限速标志,限制的是汽车的瞬时速度;表示该段路上瞬时速度可以低于但不能超过40km/h;故选:C【点评】这是一道联系生活的好题,要注意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习物理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4(4分)(xx陕西校级模拟)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不同【考点】平均速度;位移与路程【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等于物体首末位置的距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解答】解:A、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首末位置距离相等,知位移相等,所用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A正确,D错误B、做曲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方向沿该点的切线方向,知质点速度方向不是任意时刻相同故B错误C、三个质点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不一定不同,则平均速度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知道路程的位移的区别5(4分)(xx秋清远期末)如图所示,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与该弹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发生拉伸形变B弹簧发生压缩形变C该弹力是小车形变引起的D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车【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弹簧发生拉伸形变,弹力是弹簧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受力物体是小车【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弹簧发生拉伸形变,弹力是由弹簧发生形变而引起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考查弹力产生的原因,及掌握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区分注意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才能产生6(4分)(xx秋宁波期末)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求出的物理量是()A可求出物体的初速度B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C可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D可求出物体通过的路程【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时间图象反映物体的位置坐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象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解答】解:A、图象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是曲线,无法算出初始刻的速度,故A错误;B、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无法求出,速度就无法求出,加速度也无法求解,故B错误;C、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则=0.5m/s,故C正确;D、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后沿负方向运动,只知道初末位移的坐标,不知道具体过程,只能求位移,不能求出路程,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位移时间图象,直接读出位位置,由坐标的变化量读出位移基本题7(4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某汽车在沿直线刹车的过程中,其加速度逐渐增大,下列各图能反映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加速度,根据切线斜率的变化,判断vt图线的正误【解答】解:刹车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知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逐渐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8(4分)(xx利辛县校级一模)做匀加速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s内的平均速度小3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B2m/s2C3m/s2D4m/s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第1s末的速度及第3s内的速度;则由加速度定义可求得质点的加速度【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1.5s末的速度;第一个5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2.5s末的速度;则由a=可得:a=3m/s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加速度的计算及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同时平均速度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9(4分)(xx徐州模拟)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s=3t2+5t,s与 t的单位分别是 m和s,则质点的()A初速度为3m/sB初速度为5m/sC加速度为6m/s2D加速度为3m/s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s=分析【解答】解: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s=3t2+5t,知v0=5m/s,a=6m/s2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s=10(4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质点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很小,物体的速度还是增大的B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虽然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还是减小的C不管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关系怎样,物体的速度都是增大的D若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则速度也必定增大,反之也成立【考点】加速度;速度【专题】定性思想;归纳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很小,速度仍然增大,故A正确B、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很大,物体速度减小,故B正确C、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D、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A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11(4分)(xx荆州区校级模拟)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同时在它正下方H处以速度V0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V0,小球b一定能在上升过程中与a球相遇B若V0,小球b一定能在下落过程中与a球相遇C若V0,小球b和a可能不会在空中相遇D若V0=,两球在空中相遇时b球速度为零【考点】竖直上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则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分别表示出a和b的位移大小,由相遇的条件可知两物体的位移之和等于H,同时结合相遇的时间小于b落地的时间,求出在空中相遇时b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2)要使乙在下落过程中与甲相碰,则运行的时间大于乙上升的时间小于乙上升和下落的总时间根据时间的关系,求出速度的范围【解答】解:设经过时间t甲乙在空中相碰,甲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h=gt2乙做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h2=v0tgt2由几何关系 H=h1+h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t=而b小球上升的时间t2=若V0,则t2=而相遇时间t,所以,小球b在上升过程中与a球相遇,故A正确;若V0=,t2=,相遇时间t=,此时b球刚上升到最高点,速度为零,故D正确;在乙下落过程中,甲乙相遇应满足t,则:v0,故BC错误;故选AD【点评】本题可理解为追及相遇问题,要注意把握好两个问题,位移和时间问题;一个条件:速度相等;再通过列式进行分析即可12(4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不可能是()At=t1,d=SBt=t1,d=SCt=t1,d=SDt=t1,d=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参照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相遇要求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解答】解:在t1时刻如果甲车没有追上乙车,以后就不可能追上了,故tt,从图象中甲、乙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即对应的位移看:A、当t=t1时,s甲s乙=S,即当d=S时正好相遇,但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以后就不会相遇了,只相遇一次,故A组合不可能;BCD、当t=t1时,由几何关系可知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多出S,即相距d=S时正好相遇,故BC组合不可能,D组合可能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ABC【点评】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并能根据几何关系求出面积,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二、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13(6分)(2011福建模拟)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0.70cm;C点对应的速度是0.100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专题】实验题【分析】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与交变电流的周期相同由t=0.02s(n1),算出计数点间的时间隔T,BD间平均速度近似等于C点的速度【解答】解: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T= A、B间的距离S=0.70cm B、D间的时间间隔T=0.1s 则vc=0.100m/s故答案是:0.02s,0.70cm,0.100m/s【点评】打点计时器问题常常根据匀变速运动的推论:由求解速度,由x=aT2加速度14(6分)(xx淄博一模)利用图1中所示的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每条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由于不小心,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2所示,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1)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C(填字母)(2)纸带A上,打点1时重物的速度3.47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9.00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实验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的差是一个恒量,即x=aT2;运用这个结论判断即可;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瞬时速度计算即可;利用公式x=aT2计算即可【解答】解:x=x12x01=39.2cm30.2cm=9cmx34=x12+2x=39.2cm+29cm=57.2cm故选C;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瞬时速度,故由x=aT2,得到:故答案为:C; 3.47;9.00【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1)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三、计算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15(10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飞机在平直跑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起飞,经15s离地时行驶的距离为900m,求:(1)飞机的加速度大小;(2)飞机的起飞时的速度大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飞机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飞机起飞的速度大小【解答】解:(1)根据x=得,飞机的加速度a=(2)飞机起飞时的速度大小v=at=815m/s=120m/s答:(1)飞机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2)飞机起飞的速度大小为120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16(10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海滨浴场的滑梯从顶端到入水处长为18米,一人由滑梯顶端开始做初速度为3m/s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75m/s2求:(1)人入水时速度的大小?(2)人从顶端开始到入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人入水的速度大小,根据平均速度推论求出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解答】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解得人入水的速度v=m/s=6m/s(2)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从顶端到入水的平均速度答:(1)人入水的速度大小为6m/s;(2)人从顶端开始到入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4.5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17(10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热气球从地面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4s末一小石块从气球上吊篮的底部脱落,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石块离开气球后离地的最大高度H;(2)石块在空中的运动时间【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石块离开气体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向上做竖直上抛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从而得出离地的最大高度(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石块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结合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求出石块在空中的时间【解答】解:(1)石块随气球匀加速运动的位移,4s末的速度v=at1=24m/s=8m/s,则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石块离地的最大高度H=x1+x2=16+3.2m=19.2m(2)规定向上为正方向,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代入数据得,16=8t5t2,解得t2.76s,则石块在空中的时间t=4+2.76s=6.76s答:(1)石块离开气球后离地的最大高度H为19.2m;(2)石块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6.76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石块离开气球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掌握处理竖直上抛运动的方法,可以分段求解,也可以全过程求解18(10分)(xx秋都匀市校级期中)甲车在前以30m/s的速度行驶,乙车在后以20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相距80米时,甲车以2m/s2的加速度刹车问两车此后在相遇之前最远相距多少,多长时间后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公式求出相遇之前的最远距离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甲车速度减为零的位移,判断此时乙车是否追上,从而结合位移关系求出追及的时间【解答】解:当两车速度相等时有:v1+at=v2,解得:t=,此时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甲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此时甲车的位移为:此时乙车的位移为:x乙=v2t=2015m=300m,因为x甲+80x乙,即甲车速度减为零时,乙车还未追上甲车,还需追及的时间为:,则追及的时间为:t=t+t=15+0.25s=15.25s答:两车此后在相遇之前最远相距105m,经过15.25s相遇【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关键抓住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知道两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19(10分)(xx惠州一模)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m接力跑,如图所示,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达到奔跑最大速度的80%,则:(1)乙在接力区需奔出多少距离?(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公式v2=2ax,求出乙在接力区需奔出的距离(2)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出乙加速至交接棒所经过的位移,而甲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x甲=v1t,两人位移之差即为乙距离甲的起跑距离【解答】解:(1)乙起跑后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最大速度为v1,x1为达到最大速度经历的位移,v2为乙接棒时的速度,x2为接棒时经历的位移,有v12=2ax1v22=2ax2 v2=v180%得 x2=0.64x1=16m故乙在接力需奔出的距离为16m(2)设乙加速至交接棒的时间为tx甲=v1t x=x甲x2=0.6v1t=24m故乙应在距离甲24m处起跑【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2ax以及知道乙距离甲的起跑距离等于在乙起跑到接棒这段时间内两人的位移之差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木子;pyyz;wslil76;src;ljc;okczgp;大文杰;成军;wxz;wlxsly(排名不分先后)2015年12月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