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937133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第一章 案例分析,教学案例: 林校长的困惑 A校是一所县属完中,论设备、论师资都还算不错,可学校办学质量总是居中游,不好也不坏。 林校长调到A校不到一年,看出其中症结:教师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今年林校长到省城参加了一个校长培训班,学了不少管理理论,想到调动教师积极性要靠激励理论,特别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于是,林校长召开校领导班子会,研究如何分析A校教师不同的需要层次,然后分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一一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例如他为几个大龄青年教师张罗到满意的对象,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青年教师小于为结婚无房苦恼万分:分房不够工龄,买房又没实力。后来学校千方百计为他腾出一套房子,小于感激不尽,此后努力工作回报学校。,可是也发现有一些教师不灵。比如数学教师老胡是A校屈指可数的高级教师之一,家庭情况不错,三室一厅的住房,林校长认为老胡应当是“自我实现”。要调动老胡的积极性,一定得为他提供向高层次发展的条件。经研究,林校长打算让老胡领衔搞数学教改课题,还搞个高中数学尖子班,争取在数学竞赛方面有所突破。谁知与老胡一说,老胡连连摇头,说他职称、房子都有了,还有8年要退休了,啥都不想了。对此林校长深感困惑。,你能解释林校长的困惑吗?,第三章 案例分析,教学案例: 老校长谈权 有一位老校长,姓曹,是民主党派人士,主持一所大型中学的行政工作。近几年来,在社会上兼职较多,经常参加校外活动,不可能每天从早到晚深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于是,他同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教导主任和总务主任等人商议,作了明确的分工,要求各司其职。 曹校长不顾年老事多,总还是尽可能到各教研组走走,同教师谈心,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有时,也到课堂听课,接触一些学生。但是,他对教师、学生、职工提出的具体意见和问题,却很少直接表态。 一次,有位物理教研组长提出,实验器材不足,要求学校解决;又一次,有位班主任反映学生课外作业太多,希望学校采取措施协调;再一次,总务部门的一位同志谈到学校基建中的矛盾,要求裁决等等。对此,曹校长总是说:“我知道了,这个问题是副校长主管的,你去问他。”或者说:“我同总务主任说一下,请他解决。” 这样,一段时间后,教职工中产生了这样的议论:“曹校长有职无权。”有的同志甚至当面说“你是正校长,遇到问题不表态,是不是权不在手?”曹校长笑笑:“我是有职有权的。学校里的重大事情,都在行政会议上讨论决定。这种会,我是参加的,经常是我主持的,各项决定我是同意的。这就是权,至于工作中的具体细节,我们领导班子有分工,我不能随便表态。,他认为:有的事是有章可循的,只要按章办事,不管是校长还是副校长,谁说了都算数;不按章办事,校长说了也不算。校长负责制,不能按校长个人意志办事。有的事无章可循,就要集体研究,特别是有关改革的事,更不能由校长个人决断,有的事还要向上级请示汇报,不能校长一个人说了算。” 他还认为:学校大大小小的事都由校长决定,都通过校长,这不叫有职有权,叫个人专权,滥用权利。集体讨论决定的事,校长随意变更,或者由其他干部分管的事情,校长出面表态,都不是善于用权的表现。 对于曹校长的看法,有的教职工提出:各人分管一个方面,校长的权不就落空了吗? 曹校长认为:校长的职责,在于为他所应为,而不为他所不应为。他谈了两件事,一是抓办学的方针思想,二是抓学校的人事安排。样样事抓在自己手里,实际是放掉了大权,不让点权给分管干部,实际是光杆司令,会真正失权的。,1、你同意曹校长关于校长职权的看法吗?为什么? 2、曹校长领导的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他的一些做法适合其他类型的学校吗?如果不适合,又该怎么办?,第四章,教学案例 有一所城乡结合处的中心小学,原来它的教育质量还不错,后来由于一些老教师的退休和调离,以及其它原因,80年代教育质量出现了滑坡。后来90年代,上级为了使学校重振雄风,派了一个30岁出头的年轻校长来。这位校长本科毕业,学过一些管理知识,很崇拜目标管理,通过调查发现影响质量的原因在于学校管理涣散,并且教职工待遇太低,决定对学校实施目标管理。他一方面推行目标管理,强化对各项工作的监督,使各项工作纳入到目标管理体系中;另一方面他很大精力放到创收上,一段时间后,学校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两方面进行结合。决心三年使学校大翻身,成为区里最好的小学之一。必须把任务落实到每一年、每一学期,于是把目标层层分解,通过和区里其它小学比较,落实到每个班级、教研组和学科,把教师业绩和待遇结合,使每个学期甚至每个月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的奖金挂钩。教职工都努力工作,加班加点,一年后学校成绩在区里直线上升,学校风气有很大改变。但是,,仅仅过了一年,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以后,第二年成绩徘徊,上升速度不大,校长继续施加压力,通过调整奖金分配方法,表扬和批评等方式,接着出现了一些问题,有老师说某班老师帮助学生作弊,甚至几个老师联合作弊,学生作弊的风气蔓延。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一位很有责任心的老师为了把她的班从第二名变成第一名,给每个学生在一次考试后布置了下一次考试成绩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次考试成绩反而退步了,班主任对那些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一个个叫到讲台上进行批评,特别是班长,提出学期末成绩要95分,结果小班长只考了83分,批评中,师生顶撞,老师一气之下打了班长一巴掌,结果闹到了新闻界。最后学校不得不按照家长的要求解决问题。,请你对此案例做一点评,1、校长没有把握住学校一些工作的规律,急于求成,2、目标管理不能仅仅把工作目标看作中心,3、必须注意目标管理是重视人的管理,第五章,教学案例: 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 田永,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天钧)应用科学学院物理化学系学生,94级,1996年2月因被发现携带电磁学纸条,根据学校068号关于严格考试管理的紧急通知,视为作弊,被学校作退学处理。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1999年4月26日判决书认为,068号通知直接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法定退学条件(作弊行为严重的作退学处理(2005年修订后的第27条) )相抵触。,教学案例: 1995年6月30日,宁陕县文化教育体育局接到举报电话,反映该县老城乡中心小学在6月29日的全县小学统考中,将该校五年级4名考生拒于考场之外。当时付某是五年级班主任,李某是校教导主任兼教五年级数学课,柯某是校长兼教六年级数学课,王某是六年级班主任兼教语文课。 为了严肃统考纪律,教育本人,震慑违纪,经局党委、局纪检委、局务会议研究决定,依据文教局关于对全县统考违纪处理的暂行规定作出如下处理:撤消柯某校长职务、建议乡教委撤消李某教导主任职务;柯某、李某各赔偿经济损失元、付某、王某各赔偿经济损失元等。,人不服,于年月日向县法院递交了行政诉讼状。诉讼理由是:文教局对他们的处理依据是关于对全县统考违纪处理的暂行规定,违背了国家教委、年“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通知”。 县法院判决如下:撤消名原告赔偿经济损失的决定,撤消违法处罚决定。,学子状告邮局 年月日,岳阳市岳阳楼区五里乡铁炉冲村邵家组的郭建华(女),意外地收到一封盖有“录取通知书”:湖南大学衡阳分校。可已经延误了6个多月。遂将岳阳市邮局告上了法庭。一审,岳阳市岳阳楼区法院根据民法判决 :邮政局、村委会、周艳红(村里收发员,收到郭建华的通知书后在抽屉里压了半年)各负赔偿责任。二审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判决:铁炉冲村委会负赔偿责任,邮局不负赔偿责任。,2007年河南濮阳市油田第十二小学制度: 1.上课无教案,一次扣10元;上课铃响没进教室,一次扣5元;提前下课扣10元;拖堂3分钟扣10元。 2.私自调课,一次扣20元。 3.课堂纪律不好,一次扣10元。 4.学生听课坐姿不正确、发言不举手,发现三次扣10元。 5.教室脏乱、黑板没擦净,一次扣班主任5元。 6.把学生赶出教室罚站,一次扣30元。 7.上课时接打电话,一次扣50元。 8.无课教师不在办公室办公,或在办公室闲谈、听音乐,一次扣10元。,逃生模式结果竟与演习无二 两千学生下楼只消一分半钟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从2005年开始,他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工作做得非常仔细,每个班的疏散路线、楼梯的使用(要求两个班在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 、不同楼层学生的撤离速度、到操场上的站立位置等,都事先固定好,力求快而不乱,井然有序。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案例:从细微处抓起 要狠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某中学汪校长做出了决定。“现在的学生,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松松垮垮,懒懒散散,好的行为习惯有一个养成过程,要从细微处见精神。”于是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学生一日常规出台了: 所有学生不论住校与否,一律在上课前20分钟到校,统一参加早锻炼。师生要全部到位。 所有住校生早饭前统一收听新闻联播。走读生必须保证在家收听。 每堂课开始前两分钟打预备铃。铃响后所有学生必须闭目伏案。 课间10分钟休息,所有学生必须离开教室,到指定地点进行统一活动,活动内容各班轮换。 午饭后,住校生全部午睡,走读生伏案休息。,在校内不许骑车,不许追跑,不许打闹喧哗。见到老师、同学必须彬彬有礼。每日清晨、午睡后、晚饭后必须照镜,整理仪容,并互相监督。 下午课余时间,必须服从统一安排,进行文、体活动,阅读和做作业.晚饭后所有住校生到校园中散步、交谈20分钟。 就寝前必须认真漱洗。 除了学生一日常规,还有上课常规、作业常规、个人卫生常规、宿舍管理规范等等相继出台。不到一年就见了成效,校园内显得那么安静、整洁,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请评价、分析上述案例。,教学案例: 末位淘汰制 某中学是一所远离市区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农村中学。近两年来,按照当地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该校在每年的暑期都要进行教师聘任工作。去年由于是第一年开始实施教师聘任制,市教育局的要求不是非常细致,为安定“军心”,校长打了擦边球,学校内部没有什么大的波动,教师聘任工作进行得较为顺利。 转眼第二年的聘任工作又要开始了。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用人制度改革,在教师聘任制实施细则中,当地教育局明文规定,每校必须有3%6%的教职工待岗。为了今年的工作更有力、更科学、更规范地开展,某中学早在上一年聘任工作结束后就进行了准备:建立健全了各类规章制度,制订了学校教职工考核细则量化表,并在教代会上通过。聘任前,学校召开了校聘任小组会议,最后确定了今年的考核方案:量化得分占80%,教职工民主测评占20%,根据考核总分确定出10%的教职工(按比例为2人)作为待聘对象,再由聘任小组最后确定一名待岗人员。 请你对此案例做一点评。,例如:有的班主任对班级进行量化管理:一月之内不迟到,加10分;不旷课,加5分;不早退,加10分;按时完成作业,加15分,作业整洁加5分;按要求完成值日加10分;帮助同学一次加2分 迟到一次,扣1分,旷课一次扣2分;早退一次扣1分;偷东西一次扣5分;打架一次扣5分;骂人一次扣3分;不按要求值日一次扣一分 月末排名,一月累计50分以下的学生,班主任要找他们谈话。,案例:师生量化管理之后,例如:巴特来定律的时间管理要求“重要的事先做、做好”:有的老师或家长让学生先将一天里必须做的事列出来,如写作业、背课文、查资料、买东西、看电视。然后,根据它们的重要程度,排列A、B 、C的顺序。其中,A是无论如何必须完成的,当你完成了A,就等于完成今天全部工作的百分之八十了。如此一来,就可以用轻松的心情继续其它的工作了。,【案例】一张空白纸条 价值2.5万美金,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舒瓦普请效率专家利进行企业诊断,利让总裁在纸上写下第二天要做的六件最重要的事,并标明重要性顺序。 利说:明天先做第一项。不要看其他的,认真去做,直到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做第二项,第三项直至你下班为止。如果你只做完第五件事或者第四件事,那也不要紧。因为你总是做着最重要的事。 整个会见历时不过半个小时。几个星期后,利收到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和一封信。舒瓦普在信中说,从钱的观点看,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第六章,教学案例: 突破口 油田的某校是几年来提不起来的一所学校,换了几届领导班子也没能改变这所学校的面貌,学校问题成堆,群众意见大,不但教育教学提不上去,而且环境卫生差。后来,上级把另一所学校的教导主任提拔为这所学校的校长。新校长上任后,第一次全体教职工会议上,向大家表示:我做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不要姑息迁就我的错误,如果没有错,我希望大家跟着我一块干。新校长通过摸底发现,总务工作问题比较大,两个总务主任不团结,工作互相推委,不负责任,工作没计划。新校长把其中一位主任调到校办工厂,和另一位主任共同制定了计划,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奖勤罚懒。从总务主任开始,他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一星期修补了一千多米的院墙,附近老百姓的鸡、鸭、狗、猪等都不能在学校乱窜了。接着,他又建了一个大门,修了一个花坛和四个大花池,按了四个垃圾桶,校园四周种了800棵树,又种了200棵木本花卉,利用机动周时间领者大家搞卫生,结果学校面貌一新。同时在此过程中,他通过了解选拔了几名教学骨干担任年级组组长,开始了他的第二步工作。一年后,上级部门对学校进行调查,这时,有些师生提出质疑:新校长的这种抓卫生的思路正确吗?,调查发现各个方面都有大幅度上升,决定在这个学校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思考题:校长选择的突破口对不对?校长进行了组织调整,又重点抓了卫生工作,从组织建设的角度看,怎么样?,第八章 学校领导,教学案例: 案例分析:刘主任的工作为什么不好接? 八十年代中期,白山中学举办有四个班的烹饪职业班,组建和管理的任务就交给了刘主任,刘主任对工作非常认真,从聘请教师、订购教材到购买设备,他都亲自去办,效率特别高。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开始招生了。职业班运作以后,刘主任工作抓得特别紧,他自己抓教学业务并且亲自上一门课,他的观点是不懂业务就抓不好教学管理,他对后勤的保障工作也抓得很紧,购买原材料都要亲自过问,检查每一项工作,对购买来的辅料的质量都要亲自把关。每天放学后门是不是上锁?放假后教室管理得怎么样都要过问。对职工也很关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对自己要求很严,学生实习时剩下的下角料以低价卖给教职工,而他自己以胃口不好从来不购买,对孩子入托难的问题他也帮助解决。在他的主持下,职业教育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办得非常有生气,获得上级的好评。由于工作太繁重,刘主任病倒了,学校派马主任接刘主任的工作,但马主任很快感觉不好接:比如马主任抓教学,师生说马主任不如刘主任内行;他从学校买点下脚料回家,教职工议论说刘主任从来不这样做;师生有事情请示马主任,马主任说别请示我,按老规矩办吧,师生议论说刘主任可从来不这样,有问必答,还具体指导我们的工作,刘主任是我们的主心骨。马主任感觉工作是真难打开。后来,马主任把自己的困难向学校领导反映了,学校后来又让张副校长辅助马主任,工作才勉强维持下去。,分析:马主任为什么不好接刘主任的工作?你认为马主任怎么做?,案例分析: 刘主任方面: 1、刘主任影响力比较大,2、刘主任做的不好的方面: 第一,体制上未建立领导班子(如果组织比较小,可以设立非常任的人员兼职),第二,没有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马主任不好接的原因: 第一,好多方面不如刘主任,不如刘主任的影响力大,第二,刘主任建立的组织有缺陷,第三,没考虑到组织的惯性问题,第九章 学校工作质量管理,教学案例: 检查与尊重 某中学的校行政会议上,当研究教学质量问题时,赵校长谈到:“外地有一中学为了加强教学管理,狠抓教学各个环节的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笔记。我想是一个好办法,因为教师要上好课,首先备好课,抓检查备课笔记,能促使教师更好地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改进教法,提高课堂质量。我们准备试一试。” 根据校长建议,会议展开了讨论。副校长基本同意,只是认为检查次数不可太多。教导主任持反对态度,理由一是过去未搞过,大家不习惯;二是这样做恐怕对教师不够尊重,引起反感。但校长的建议还是通过了。会议决定,一学期检查教师两次备课笔记,由教研组长直接抓,在组内相互传阅,校长和教导主任抽查其中的一部分。会后,一些青年教师比较紧张,备课很认真,花了不少时间,可是课的质量提高并不显著,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反响不大。 时间过去两个月,按计划,第一次检查备课笔记的日期到了,于是校长和教导主任一起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作了具体部署。 各教研组开始检查活动了。语文组几个青年教师把一叠叠教案,送到组长办公室。当组长要他们相互传阅时,他们说:“没有时间看那么多,还是组长看吧!”几位中年教师只是把备课本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等待组长检查。而组内最年长的周老师依然在批改作业。组长李老师主动又亲切地走到他跟前:“周老师,您的备课笔记是否可以让大家学习?”周老师笑笑:“抱歉,我素来没有写具体教案的习惯,只是写个提纲。如果一定要,我花几天抄一份行吗?”李老师碰个软钉子。同一时间数学教研组组长武老师向两位中年老师索取教案时,一位说:“教案没有,听课欢迎。”另一位说:“武老师,你不是反对这种做法吗?现在怎么这么积极?”武老师自然没法再查了。 其他教研组,有的是互查,粗粗翻阅几页,说声很好,走过场了;有的组长说了变通话:“今天检查笔记,是相互学习。” 当天下午语、数两组组长不约而同来到校长室汇报情况。其实赵校长对几个组的情况已有所闻,他正在思索:别校的好办法,我们这里怎么行不通?武老师说:“上次教研组会上,我就说过,这种做法是不尊重教师的表现会挫伤积极性的。”李老师补充说:“不同教师要不同对待,不能一刀切。”赵校长决定开一次教研组长,会,一起分析原因,以便把检查工作做得好一些。,提问题啦!,思考题: 这个案例暴露了学校管理中检查环节中出了什么问题?怎样搞好检查?怎样组织一项工作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