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马铃薯晚期疫病防治和可控雾滴与常规喷雾时不同施药率下的作物顶端脱水情况

上传人:外****家 文档编号:18165 上传时间:2016-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马铃薯晚期疫病防治和可控雾滴与常规喷雾时不同施药率下的作物顶端脱水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械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马铃薯晚期疫病防治和可控雾滴与常规喷雾时不同施药率下的作物顶端脱水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械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马铃薯晚期疫病防治和可控雾滴与常规喷雾时不同施药率下的作物顶端脱水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录 1:外文文献原文 附录 2:外文文献译文 马铃薯晚 期 疫病防治和 可控雾 滴 与 常规喷雾 时不同施药率下的作物顶端脱水情况 摘要 疾病的发展研究是在一个地块观察两种不同的杀菌剂,施行 2 种药剂比率进行观察,一般适用于常规或具有控制液滴功能的喷雾器。杀菌剂的类型对疾病严重程度没有影响,但是,在使用控制液滴喷雾器的地块比常规喷雾地块发生更多的疾病损害。在喷洒最终季节,降低杀菌剂喷洒量比建议杀菌剂喷洒量导致更高的疾病发病率。较低的平均块茎产量和更大的晚期疫病块茎腐烂发病率与叶病水平、喷雾器的不同类型、 应用杀菌剂量有关。两种类型喷雾器在 马铃薯顶端 的干燥效果方面 无 显著 性差异 。 此外,总块茎产量和水 脉 管变色 水平 控制液滴和常规喷雾 情况下处于相似水平。 介绍 开发和商业提供的新的低施药量控制了在农业领域广泛推广应用的喷雾设备药液使用量。设备现在可以说主要是利用旋转部分提供农药,喷雾液滴从前端窄口流出,在某些情况下可控制大小的范围,相当于传统液压压力喷嘴喷雾器。这是由于早期的研究调查( 1 )表明,喷雾液滴大小和潜在的喷雾漂移与目标覆盖率有关。 对种植者而言,减少喷雾漂移和喷雾量意味着减少喷雾费用,进而减少了农药、设 备和时间的要求。虽然这些方面和其他机构,如可能减少农药率,往往被投向潜在的可控雾滴喷雾器设备采购商,在许多情况下,农药目标作物状况调查匮乏或研究方向不一致( 3 )。例如,可控雾滴喷雾设备为果园作物( 2 )提供了足够的杀菌剂覆盖面和可接受水平的疾病控制范围,然而,在最近的短期( 4 )应用中, 应用杀菌剂对马铃薯晚 期 疫病 进行可 控 雾滴 喷雾比 应用 杀菌剂的 传统喷雾器导致更多的疾病损害 。同样,声称有优势的喷雾设备,可实现广泛的农药喷洒程序,往往得不到研究调查或研究的基础上唯一类型有效农药的认定。本研究的首要目标是巩 固在不同喷雾器类型、杀菌剂、施药率下马铃薯晚期疫病。此外,进行调查以确定比较效益的可控雾滴喷雾器和常规喷雾器对马铃薯顶端干燥的适应性。 材料与方法 杀菌剂研究 全绿山精英二代马铃薯块茎( 35温室平均气温为15 度环境下 15 天出绿芽,从 1981 年 5 月 12 日到 1982 年 5 月 25 日在光波下连续种植。随机分组设计 4 个地块,随后复制了一个 30距、 90 厘米行间距、长度为 的地块。每次处理时,包含一个分散在 3 米拖拉机耕地路径中的 5行地块。肥料( 20用于 630 公斤 /公顷土地,苗前 施用除草剂,湿性粉剂和克芜踪序号剂,分别采用了 斤 /公顷和 /公顷的产品。作物种植数量是按 6 月份每个地块的中心点数量进行计数。 杀菌剂处理包括布拉沃 500F( 百菌清)和湿性粉剂( 80 代森锰锌) ,适用于推荐生产率在 /公顷至 斤 /公顷、半利率为 /公顷至 斤 /公顷的地块。未经检查的地块也同样遵循自然疾病的发展规律。杀菌剂处理只适用于 种植作物 的 五排地块的中间 3 排作物。 所有 喷雾作业 使用拖拉机装有每行三个空心锥喷嘴常规直臂液压喷雾器( 喷药率 670 升 /公顷 、 1200千帕) , 或应用两个 可 控制液滴 装置 ,喷雾器 头部 间距 在 以 上 ( 33 升 /公顷, 200 千帕, 2000 转 /分 ) 。 喷雾 杆 保持 在离地 25 30上 ,配喷雾罩盖进行喷洒的 杀菌剂通常适 应 于 当天早晨 最低限度的风力条件 。在 这一程序中 ,留下了连续的 5 行地块中 外侧 2 行 基本上是 不能得到 杀菌剂治疗 , 而该中心 则 连续 得到 应有的 杀菌剂覆盖 率。 而随后每周喷雾日期 的确定,在 1981 年 7 月 23 日 至1982 年 7 月 22 日 间第一次作为杀菌剂应用举措 。 在傍晚前 到 预计 的 7 月 27 日下雨,孢子悬浮(约 5000 孢子 /毫升)的 1晚疫病菌( ) 应使用 化器 进行处理 , 作用于种植的 5 行作物中最外面的 2 行。 在 8 月和 9 月 份, 由于晚 期 疫病 的 袭击 , 植物 落叶百分比可以在每个地块的中间行被明显确定。 1981 年 9 月 11 日和 1982 年 9 月 23 日,结合后 的 杀菌剂应用 地块出现顶端伤害 ( /公顷) 。除了每个地块中心行的 2 排作物,所有作物都能进行收获。 块茎分级 是 根据 1981 年 9 月 16日和 1982 年 10 月 12 号 间作物 大小 、 晚 期 疫病块茎腐烂发生 率与称重确定的。1982 年, 8 个杀菌剂喷洒地块被分析出 2 个因素,没有发现相互的 作用。未经处理地块的资料未被分析而未被保存在提交的表格当中。 热门干燥剂研究 “ 栽培 马铃薯分别 在 1981年 5月 22日和 1982年 26 日在 以 30 厘米 行距 和 90 厘米行 间 距 形式下种植。 肥 料 ( 17呈 带状种植 780 公斤 /公顷 , 除草剂(百草枯 斤 /公顷) 应 用于 处理 马铃薯 成熟前的 地面裂缝 情况。 敌草快 (一种喷雾剂) 是 应 用 斤 /公顷 , 使用 手提式喷枪或带三个喷雾头的 以 上 喷 杆 ,小 地 块喷雾器 大体应用于 1981 年 9月 16 日 至 1982 年 9 月 22 日 。这种可控雾滴喷雾设备运行在 2000 转 /秒,又被校准到可 提供 50 至 110 升 /公顷 的 喷雾 量 解决方案 。 该手持式喷雾器 被进一步 校准 ,可以 提供 120 至 300 升 /公顷 的喷雾量 , 其效果随着喷洒 技巧和 运行 速度 的变化 而定。 所有地块 全 为 4 行宽 、 15 米长。 在经过 3、 7 、 14 天治疗后 ,叶片的处理水平和茎秆干燥情况的额定适用范围是 0 到 100 ( 0 代表 没有脱水和 100 代表 完全干燥 )。 块茎产量和获得的样本 一起被 保存 75 天 。 存储 后 , 每个样品 中有 10个块茎 被选定 ,然后延 匍匐茎 附着点切到 深度为 12 毫米 ,其下的脉 管 发生 变色反应。 比例 为 0 到 10 的被 使用 , 其中 0 代表 没 有脱水 、 10 代表最终 完全 的 褐色或黑色。 结论 杀菌剂研究表明: 在 1981 年和 1982 年 , 所有 喷药 地块 的 植物 发芽率 和 成熟度 是达到或接近 100 。 相对于 1981 年以前出版的研究结果( 4 ) ,在未被处理地块, 晚疫病 的 发 生率 略为 减少 , 1982 年(表 1 ) 的危害程度有所减少。 进一步分析 1981 年的数据表明 ,在种植后的 95 天,得到有效的喷雾率才能发生明显作用 (图 A) 。在常规喷雾器上使用的建议量杀菌率比低量更能减少作物疾病伤害,可控雾滴喷雾器可以利用这 2 种用量比率的喷雾剂。在 分析 了 1982 年数据 与 不同的杀菌剂没有影响 发病率 之下 (表 1) ,没有发现处理地块间发生相互作用。然而,在对喷雾器的杀菌率比建议使用率少一半的研究末期,更多的疾病又不断发展 (图 1B ) 。此外,用可控雾滴设备喷洒杀菌剂比普通设备容易造成更多的疾病。 块茎产量和晚 期 疫病块茎腐烂 的 发病率不 受 影响杀菌剂类型,但应用 常规 的喷雾器(表 2 ) 喷洒杀菌剂会使产量增大、块茎腐烂率降低。 结合杀菌剂类型数据分析表明,在 1981 年和 1982 年 使用建议杀菌剂用量喷雾机的 市场收益率 与使用低量杀菌剂的可控雾滴喷雾器比,效果 有显着改善(表3 ) 。 1981 年, 用 常规喷雾器 喷洒建议除菌剂 比率 造成 在 所有 处理中有 最大的 产量,应用较 低 量 杀菌剂 的常规 喷雾器 比使用较低量杀菌剂的可控雾滴喷雾器有更大的产量。 1982 年,经过处理的作物在总收获率上没有发现差异。然而,相对于所有的可控雾滴喷雾器而言,建议喷雾量与常规喷雾器大大降低了晚期疾病的发生率。此外,当可控雾滴喷雾器减少喷药量时, 晚疫病块茎腐烂 就 显着增加 。 顶端干燥研究: 无论是 可控雾滴 或常规喷雾器 , 适用 于 斤有效成分 /公顷的 敌草快都能得到 一个良好的 脱水程度 (表 4 ) 。用可控雾滴喷雾器喷洒药物后的 3 至 7 天,作物干燥程度略低,但是可以达到使用常规喷 雾器后 14 天的相同效果。应用常规喷雾器的 2 种施药量在干燥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在作用后的 3 至 7 天,使用可控雾滴喷雾器喷洒 较低的 50 升 /公顷 药液比较高的 110 升 /公顷 药液得到略少的干燥度。 2 种喷雾器使用 110 至 120 升 /公顷 喷药量的作物干燥程度指出,可控雾滴喷雾器比常规喷雾器在 3 至 7 天间提供了略低的干燥程度,但是,在处理后的 14 天才有可比较性。由于喷雾器使用了敌草快型杀菌剂,作物 总块茎产量或血管变色 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外文翻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