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669726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榆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榆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榆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榆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一、榆树的病害中国1、榆溃疡病识别特征:受害树木多在皮孔和修枝伤口处发病,发病初期病斑不明显,颜色较暗,皮层组织变软,呈深灰色。发病后期病部树皮组织坏死,枝、干部受害部位变细下陷,纵向开裂,形成不规则斑。当病斑环绕一周时,输导组织被切断,树木干枯死亡。小树、苗木当年死亡,大树则数年后枯死。防治办法:严格禁止使用带病苗木。一经发现病株就地烧毁。及时修枝、防治榆跳象,提高抗病力。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涂抹防治。2、榆枯枝病识别特征: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皮层开始腐烂时也无明显症状,只有小枝上叶片萎蔫,叶形甚小,剥皮可见腐烂病状。此后病皮失水干缩,并产生朱红色小疣。若病皮绕树枝、干一周,则导致枯枝、枯干。防治方法:注意防治害虫,预防霜冻及日灼。及时修枝、清理病虫枝和病虫木及枯立木。城市绿化观赏树修剪不宜过度。同时清除枯枝、枯树及病树。3、榆树炭疽病识别特征:发病初期,感病叶片上产生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浅黄色或灰白色,发病后期病斑上生产黑色或黑褐色粒状突起,多呈放射性排列。发病严重时,树叶变黄,提前脱落。防治方法:减少侵染来源,及时剪除病叶、病枝,清除落叶,集中销毁。药剂防治,落叶后,喷施1:3:100波尔多液或45代森锰锌500倍液。4、榆树黑斑病识别特征:病害发生在叶上,生长季节内均有发生。发病初期,感病叶表面形成黄色斑点,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边缘不整齐。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略呈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突起。潮湿时小突起中挤出淡黄色乳酪状的分生孢子堆。1011月间病斑上出现圆形黑色小粒点,病斑呈疮痂状,病斑可相互联合形成不规则的大斑。防治方法:减少侵染来源,晚秋或初冬时,收集并烧毁落地病叶。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病枝,集中销毁。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65可湿性代森锰锌500倍液,或65可湿性福美铁500倍液,隔天喷1次。喷23次。二、榆树害虫1、榆毒蛾识别特征:成虫体长12mm左右,翅展25mm左右。体和翅白色,足的胫节和跗节橙黄色。卵椭圆形,灰黄色,表面覆盖着灰黑色分泌物,成串排列。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mm左右,体淡黄色。各节背面有白色毛瘤,瘤的基部周围为黑色,腹部第1至2节有黑色较大的毛丛。蛹长15mm左右,淡绿色,头顶有黑褐色毛束。生活习性,华北地区1年2代,以初龄幼虫在树皮缝隙间、孔洞中结白色薄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活动为害。6月中旬幼虫老熟,在树上或建筑物缝处化蛹,蛹期15天至20天。7月初成虫羽化,有趋光性。雌蛾多产卵于枝条上或叶背,成串排列。2、绿尾大蚕蛾识别特征,成虫:体长3540mm,翅展122mm左右。体表具深厚白色绒毛,翅粉绿色,前翅前缘经前胸呈紫褐色,翅中央有一眼状斑纹,后翅尾状突起,长40mm。卵球形稍扁,长2mm,灰褐色。幼虫体长80mm左右,黄绿色,气门上线为红色、黄色2条。体节有瘤状突起,以中、后胸4个及第8腹:节背上1个特大瘤突上有褐色、白色长毛,无毒,蛹体长45-50mm,赤褐色。额区有1块浅色斑。茧长卵圆形,灰黄或灰褐色。生活习性,华北地区1年2代,在树上作茧化蛹越冬。越冬蛹4月中旬至5月上旬羽化并产卵。卵期10天至15天。第1代幼虫5月上中旬孵化。幼虫共5龄,历期36544天。老熟幼虫6月上旬开始化蛹,中旬达盛期。蛹历期15至20天。3、榆凤蛾识别特征,成虫体翅黑色,体长22mm,翅展5591mm,触角栉齿状,前翅褐色稍带黄褐色。反翅后角有尾状突起,外缘有2列不规则红斑。翅基片黑色各有1个红色斑点。腹部背面黑色,体节间;红色(雌性)或橙黄色(雄性)。卵圆球形,黄色,有光泽。幼虫头黑色,全体被较厚白色蜡粉。老熟幼虫体长4458mm,淡绿色,全身刚毛淡黄色,各节末端有1个黑色圆点。背浅黄色,亚背线及气门上线为褐色斑组成。气门黄色,围气门黑色。生活习性,华北地区1年2代,蛹在树冠落叶间、表土层越冬。次年5月初至6月羽化。5月中旬至6月中旬孵化为害,6月中、下旬为害最烈;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下树作茧化蛹。第2代成虫于7月底至8月中旬羽化,48天后产卵,幼虫期30至38天,共历56龄,成虫产卵聚生平铺,产叶反面,每块30109粒,每个雌成虫一生产卵80302粒。三、榆树害虫的综合防治1、灯光诱杀 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榆树炭疽病防治榆树炭疽病为害白榆、榔榆的叶片及苗木的叶柄和枝。症状夏初在叶面上现黄褐色近圆形的斑点,扩展后大小为38mm,斑中常有黑色小粒点,略成轮纹状,雨后溢出的分生孢子角呈黄丝状;秋末病斑中部出现一圈圆形凸起,即病菌的子座和闭囊壳,造成早期落叶。病原Gnomoniaulmea(Sacc.)Thum.称榆日规壳和G.oharanaNishik.etMatsum.称小原日规壳两种,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前者无子座,子囊壳埋生在榆树组织内,球形至扁球形,具长喙,孔口生在子囊壳中间。子囊纺锤形。子囊孢子长圆形,无色,大小810.833.8(m)。无性态为G10eosporiumulmemMiles.称榆盘长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圆盘状,黑褐色,大小28841081138(m)。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10一4912.5(m)。小原日规壳外露的子囊壳孔口多偏于一侧,子囊孢子倒卵形,双胞,无色,上端细胞较下端细胞大,大小11153.746.8(m)。无性态为Asteromaulmi(K10tz.)Cke。称榆射丝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3.48.523(m)。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一般在晚秋叶片将要脱落时才发生,对榆树损失较小。防治方法 (1)秋季收集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在叶片长到一半大小时,喷洒65%代森锌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12天1次,防治23次即可。榆树常见的病虫害1榆树常见的虫害 1.1紫榆叶甲 在早春,榆树尚未发芽时,就可见到一种成虫体长101l mm,紫红色与金绿色相间,具光泽,尤以鞘翅最为显著。前胸背板梯形,两侧扁凹。背板、鞘翅上密被刻点。后翅膜质,鲜红色。爬到枝条上,取食榆树芽苞。当榆叶稍长时,又蚕食叶子,是榆树重要食叶害虫。该虫 的成虫和幼虫均取食榆树叶片,单食性即只吃榆树的叶子,严重时将整株 叶片吃光,致使树木死亡。 幼虫体长10.5-12.5mm,黄绿色。头部有4个黑斑,前胸背板有 2个黑斑,背线灰色,卵麦穗状。1.2榆三节叶蜂 成虫长8.5-11.5mm,雄虫较小。体具金属光泽。头部蓝黑色;触角黑色,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2126mm,淡黄绿色,头部黑褐色 ,虫体各节具有 3横列的褐色 肉瘤 ,体两侧近基部各具1个大的褐色肉瘤 。初孵幼虫取食嫩叶,食量较小。随着虫龄增大,老叶或嫩叶皆取食。幼虫昼夜在榆叶上危害,下部叶片食光后再转移 到中、上部 ,以早晨和傍晚危害最重。严重时几天即可把叶全部吃光。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后即落地。 1.3榆毒蛾 又名榆黄足毒蛾 该成虫体长 1 2cm左右, 体和翅白色。 足的末端几节橙黄色。 老熟幼虫体长30mm左右,淡黄色。各节背面有白色毛瘤,瘤的基部周围为黑色。 腹部第 1 2节有黑色较大的毛丛。初龄幼虫只食叶肉。残 留表皮和叶脉,以后则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1.4榆四脉棉蚜 又名榆瘿蚜、 秋四脉棉蚜、 高梁根蚜等。在榆树的叶上初期会长出直立 、长圆形的“ 疱”。初期呈绿色,以后会变成红色。将疱撕开,会见到里面有许多小的虫体即棉蚜。蚜虫在里面继续发育,直到6月下旬虫瘿开裂,蚜虫飞出,有的虫瘿有柄,叶片畸形,即影响生长。又影响绿化树种的美观。 1.5榆绿天蛾 又名云纹天蛾 、榆天蛾。主要以幼虫食害榆树、柳树、杨树等园林植物的叶片。成虫体长 3 2cm左右,胸背部深绿色,侧面有浅绿色三角形斑。腹背部绿色,每腹节有条黄白色线纹。翅面粉绿色,有云纹斑。前翅前缘顶角有个三角形深绿色大斑,后缘中部有块褐色斑。后翅红色,后缘角有墨绿色斑,外缘浅绿色。幼虫绿色型老熟幼虫体长约8 0mm,鲜绿色。头部有散生小白点,背中线赤褐色,两侧有白线。腹部两侧有白色斜线纹。白斜线纹两侧为赤褐色细线纹。尾角赤褐色,有白色颗粒。另一种为赤褐色型,体赤褐色,其他特征似同绿色型。 1.6春尺蠖 别名沙枣尺蠖、杨尺蠖、榆尺蠖。可为害沙枣、杨、柳、榆、槐、苹果、梨、沙柳等多种植物。幼虫五龄,以初孵幼虫取食幼芽为害,稍大后食量大增,取食叶片,被害叶片残缺不全,发生严重时,整株 ( 枝 ) 叶片全部食光。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据观察该虫喜食榆树, 除危害阔叶树外还危害落叶松在扎兰 屯风景区等地 曾连续 三年大发生,吃光榆树的叶片,严重影响美观和树木的生长。成虫体灰褐色,雌成虫体长 916mm,无翅,触角丝状,腹部背面有黑刺排列成排,刺尖端圆钝,臀板上有突起和黑刺列。雄成虫体长1014 m m。 翅展28 -37 mm,触角羽状。 前翅淡灰褐至黑褐色,有 3条褐色波状横纹。 中间1条不明显。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240mm,灰褐色。 腹部第二节两侧各有1瘤状突起,腹线白色,气门线淡黄色。 1.7 四点象天牛 成虫体长815 mm, 宽 3 6 mm,黑色, 被灰色短绒毛, 杂有金黄色毛斑 , 前胸背板有小颗粒及刻点, 中央后方及两则有瘤状突起 , 中具 4个略呈方形排列的丝绒状黑斑 。 每斑镶金黄色绒毛边。鞘翅上有许多不规则形黄色斑和近圆形黑斑点 ,基部14区具颗粒;翅中段色较淡,在此淡色区的上、下缘中央,各有一较大 的不规则形黑斑。小盾征片中部金黄色。幼虫体长25 mm,淡黄白色,头黄褐色,口器黑褐色,胴部 l 3节,前胸显著粗大,前胸盾矩形黄褐色。成虫取食枝干嫩皮;幼虫蛀食枝干皮层和木质部, 喜于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食,隧道不规则,内有粪屑, 致树势削弱或枯死。2 0 1 0年春内蒙古扎兰屯等地有大量的垂榆枯死。随后四点象天牛开始在树干上产卵危害。 2 榆树常见的病害2.1榆叶炭疽病 榆叶炭疽病是为害榆叶的一种病害。识别特点是在发病初期,染病叶片上产生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浅黄色或灰白色,至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或黑褐色粒状突起,多呈放射性排列。发病严重时,树叶变黄。提前脱落。 2.2榆叶黑斑病 榆叶黑斑病在生长季节内于榆叶上均有可能发生。发病初期,染病叶表面形成黄色斑点,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边缘不整齐。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略呈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突起。 潮湿时小突起中挤出淡黄色乳酪状的物体,为病原菌繁殖体。后期 出现圆形黑色小粒点。 病斑呈疮痂状, 病斑可相互联合形成不规则的大斑。 2.3榆溃疡病 榆溃疡病为害榆树的枝干是一种危险性病害。识别特点为,受害树木多在皮孔和修枝伤口处发病, 发病初期病斑不明显,颜色较暗,皮层组织变软,呈深灰色。发病后期病皮组织坏死,枝、干部受害部位变细下陷,纵向开裂,形成不规则斑。当病斑环绕一周时 , 输导组织被切断,大树数年后枯死。 2.4榆枯枝病 榆枯枝病初期发病时症状不明显。皮层开始腐烂时也无明显症状,只有小枝上叶片萎蔫、叶形甚小,剥皮可见腐烂病状。此后,染病皮处失水干缩,并产生朱红色小疣。若病皮绕枝、干一周,则导致枯枝、枯干 3.榆树病虫害防治 绿化树种的防治同样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原则。无论是病害还是虫害都要充分地做好预防工作,从树种的选择到栽培管理都要考虑到增强树势 , 避免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1加强栽培管理 绿化树种的修剪和养护显得格外重要,既要保持美化,又不能修剪过度,否则会影响树势,引起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注意及时清除病死枝条及修剪下的枝条,加强水肥管理 。 3.2病害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原,如结合园林管护清除病落叶并烧毁;当病害严重时根据病害的发生特点,采取相应的化学防治控制病情的扩展蔓延 。 3.3 虫害防治 榆树多为食叶害虫,根据害虫的发生特点及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春尺蠖、榆绿天蛾、榆毒蛾等有趋光性的害虫可以进行灯光诱杀;对紫榆叶甲、榆三节叶蜂等有假死性和群集性的害虫可人工捕杀等物理防治措施;可进行生物防治;当害虫大发生难以控制,适当采取化学防治,有效的控制危害和扩展蔓延药剂防治 发生严重时,在卵孵化盛期喷2000一3000倍的20%速灭杀丁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5000-8000倍液,或20%菊杀乳油,或1000倍的90%敌百虫等。或于幼虫危害期,在树干的两侧交错位置上,各轻轻刮去死表皮l5cm长l段成半圆环,涂40%氧化乐果乳油原液。或喷洒80%敌敌畏1000一15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一1500倍液,对幼虫和成虫都很有效。或早春及解除夏眠前及时喷、涂毒环阻杀上树成虫。方法:2.5%敌杀死乳油;20%杀灭菊酯乳油;10%氯氰菊酯乳剂1份加柴油25份,在干基1015cm以上涂宽1015cm宽毒环。 4、幼虫和蛹期,可喷洒白僵菌毒杀。 5、保护、利用天敌 如卵期的赤眼蜂、跳小蜂,幼虫期的寄生蝇,成虫期的蟾蜍、鸟以及蜀蝽等。 榆毒蛾学名 Ivela ochropoda Eversmann 鳞翅目,毒蛾科。别名 榆黄足毒蛾。分布 河南省各地均有发生。寄主 榆。形态特征:成虫 全身素白色。触角黑色,栉齿状,前足腿节端半部、胫节和附节鲜黄色,中足和后足胫节端半部和附节鲜黄色。幼虫体长30mm左右,淡黄色,背线黄色,腹部各节具毛瘤,12腹节毛瘤最大,呈黑色,其余均为白色,但毛瘤基部为黑色。翻缩腺黑褐色。腹部89节背面红橙色。幼虫 老熟后体长30mm左右。体灰黄色。背线黑色,亚背线黄色;亚背线及气门线间各节具白色毛瘤,毛瘤基部黑色,以腹部第1、2节及第78节上更为显著。气门线灰黄色,气门下线灰黑色。腹部第6、7节背面中央各有1个黑褐色翻缩腺。虫体毛束灰褐色。腹足灰褐色,外侧有褐色斑。蛹体长15mm左右,淡绿色,复眼红褐色,腹部背面有的黑褐色毛束1对,体表有淡色稀疏长毛。生物学特性 河南省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树皮缝内越冬。来年45月间,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6月中旬化蛹,7月初羽化。成虫有趋光性,产卵于枝条或叶片背面,卵相连成串。幼虫孵化后,啃食叶肉,残留叶脉,形成孔洞。3龄以后的幼虫,由边缘蚕食成缺刻或把整个叶片吃光。老熟幼虫在叶背或灌木杂草上吐少量丝连缀化蛹。9月上旬出现第2代成虫,这代幼虫危害至10月底,然后,潜伏于树皮缝内过冬。防治措施 1、结合抚育管理摘除卵块及初孵群集的幼虫。 2、喷施生物制剂,应用每g或每ml含孢子100108以上的青虫菌制剂5001000倍液。 3、喷施化学药剂,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5000-8000倍液,或25%灭幼脲号1000倍液喷雾。 4、在树干较高、虫口密度较大时,可用触杀性强的药物,如毒笔、合成除虫 菊酯等涂刷树干,还可束草把诱集老熟幼虫处死。 榆叶蜂学名 Arge captiva Smith 膜翅目,三节叶蜂科。分布 开封、尉氏、息县等县市。寄主 榆树。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体长912mm,翅展1725mm。雄虫略小。体蓝黑色,有光泽。头部黑色,触角黑色,3节。雌虫触角端部一节膨大,呈棍棒状,光滑无细毛。雄虫触角端部一节略膨大,着生细短毛。胸部橙黄色,前后翅膜质透明,翅脉黑色。腹部黑蓝色。雌蜂腹末具有纵形锯状产卵器。幼虫黄绿色,头部黑褐色。具胸足3对,腹足7对。腹部各节具有3排横列的褐色肉瘤,腹部28节两侧近基部各有1个大的褐色肉瘤。生物学特性雄 河南省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丝质茧发育为预蛹过冬。翌年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有上旬开始羽化,产卵。6月下旬幼虫孵化后,危害至8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成虫每天多在68时羽化。羽化后成虫飞翔能力弱,从早晨至傍晚不停地相互追逐交尾。雌蜂一生只交尾1次,交尾后即在榆树中、下部较嫩的叶片上产卵。产卵时成虫用胸足紧抱叶片,腹部紧贴叶缘,随即用产卵器从叶缘缺刻的顶部,在叶的上、下表皮之间锯开一裂缝,产卵于其中。每产1粒卵,略向前移动,再产卵。每片叶的边缘大部分依次产完,再选择一片叶继续产卵,1个叶片上少至几十粒,产卵处叶片逐渐膨大。每头雌蜂一生产卵3560粒。成虫有假死性。成虫寿命68天。卵经79天孵化为幼虫。初孵化幼虫取食嫩叶,虫龄增大后,老、嫩叶皆取食,昼夜危害,先下部危害,后转至中、上部危害,其中以早晨和傍晚危害最烈。一般苗圃和幼龄林发生较重,短短几天可把叶子食光,似火烧状。幼虫具假死性,受惊扰蜷身落地。一生脱皮4次,历期1517天。第一代老熟幼虫,爬至林地土缝或枯枝落叶层下12cm深处,吐丝粘结土粒作茧化蛹,约经67天羽化为成虫。越冬代幼虫钻入土缝56cm深处,吐丝结茧进入越冬期。防治措施 1、结合林木抚育,冬季翻耕,消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基数。或于秋季榆树开始落叶时,随时扫除落叶并处理,消灭茧内幼虫。 2、在林木护养管理中,及时剪除产卵的枝梢和初龄幼虫群集危害的枝叶。 3、幼虫发生期喷施每ml含孢量100108以上的苏云金杆菌制剂(青虫菌、灭蛾灵等)400倍液。 4、幼虫发生盛期,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 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 5、大树或难于防治的树可于4月下旬至7月中旬,用高压注射器在周围根上或树干基部注射40%氧化乐果乳油。每孔用药12ml。打孔数:一般干径15cm以下的树打2孔,干径每增加712cm增打1孔。打孔位置要分布均匀,并尽量对着树冠上的大主枝。打孔深度,因树大小不同,一般3cm左右。往里注药时,使药液缓慢进入即可。榆树常见食物叶害虫的综合防治榆树耐干旱瘠薄,寿命可达百年,抗风保土能力强,叶片单位面积吸滞粉尘能力居乔木之首,是城市绿化特别是水泥厂、热电厂等粉尘污染较重地段绿化的首选树种,下面就榆树上常见的食叶害虫榆毒蛾、绿尾大蚕蛾、榆凤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简述介绍。榆毒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毫米左右,翅展25毫米左右。体和翅白色,足的胫节和跗节橙黄色。卵:椭圆形,灰黄色,表面覆盖着灰黑色分泌物,成串排列。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毫米左右,体淡黄色。各节背面有白色毛瘤,瘤的基部周围为黑色,腹部第1至2节有黑色较大的毛丛。蛹:长15毫米左右,淡绿色,头顶有黑褐色毛束。生活习性 华北地区1年2代,以初龄幼虫在树皮缝隙间、孔洞中结白色簿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活动为害。6月中旬幼虫老熟,在树上或建筑物缝处化蛹,蛹期15至20天。7月初成虫羽化,有趋光性。雌蛾多产卵于枝条上或叶背,成串排列。初龄幼虫只食叶肉,残留表皮及叶脉,以后则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7月中、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为害,8月下旬化蛹,9月初成虫羽化,9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孵化,以幼虫越冬。绿尾大蚕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至40毫米,翅展122毫米左右。体表具深厚白色绒毛,翅粉绿色,前翅前缘经前胸紫褐色,翅中央有一眼状斑纹,后翅尾状突起,长40毫米。卵:球形稍扁,长2毫米,灰褐色。幼虫:体长80毫米左右,黄绿色,气门上线为红色、黄色2条。体节有瘤状突起,以中、后胸4个及第8腹节背上1个特大,瘤突上有褐色、白色长毛,无毒。蛹:体长45至50毫米,赤褐色。额区有1块浅色斑。茧:长卵圆形,灰黄或灰褐色。生活习性 华北地区1年发生2代,在树上作茧化蛹越冬。越冬蛹4月中旬至5月上旬羽化并产卵。卵期10至15天。第1代幼虫5月上、中旬孵化。幼虫共5龄,历期36至44天。老熟幼虫6月上旬开始化蛹,中旬达盛期。蛹历期15至20天。第代成虫6月下旬至7月初羽化产卵,幼虫7月上旬孵化,至9月底老熟幼虫结茧化蛹。越冬蛹期6个月。榆凤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翅黑色,体长22毫米,翅展55至91毫米,触角栉齿状,前翅褐色稍带黄褐色。反翅后角有尾状突起,外缘有2列不规则红斑。翅基片黑色各有1个红色斑点。腹部背面黑色,体节间红色(雌性)或橙黄色(雄性)。卵:圆球形,黄色,有光泽。幼虫:头黑色,全体被较厚白色蜡粉。只有在温水或酒精中浸泡去除蜡粉后,才可见虫体特征。老熟幼虫体长44至58毫米,淡绿色,全身刚毛淡黄色,各节末端有1个黑色圆点。背浅黄色,亚背线及气门上线出褐色斑组成。气门黄色,围气门片黑色。各节间黄色,腹足外侧有1块近三角形黑色斑。蛹:黑褐色,外被椭圆形土茧。生活习性 华北地区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冠落叶间、表土层越冬。次年5月初至6月羽化,5月中旬至6月中旬孵化为害,6月中下旬为害最烈;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下树作茧化蛹。第1代成虫于7月底至8月中旬羽化,4至8天后产卵为害,幼虫期30至38天,共历5至6龄。成虫产卵聚生平铺,产叶反面,每块30至108粒,每个雌成虫一生产卵80至302粒。幼虫初孵化时群聚叶背不动,2龄起取食,长大后亦有群集性,老熟幼虫沿枝干向地面爬行,在落叶下表上层及土石块间吐丝作茧化蛹。综合防治方法 1灯光诱杀: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诱杀。2人工防治:结合养护管理摘除卵块及初孵群集幼虫集中消灭,消灭越冬幼虫及越冬虫茧。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土蜂、马蜂、麻雀等天敌。于绿尾大蚕蛾卵期释放赤眼蜂,寄生率达60%至70%。于低龄幼虫期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防治,于高龄幼虫期喷洒每毫升含孢子100亿以上苏云金杆菌(Bt)乳剂400至600倍液防治。4化学防治:于幼虫盛发期喷洒20%灭扫利乳油2500至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