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规范.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79392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5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规范目 录前 言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专业规范5一、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51. 历史背景52. 发展现状63. 发展方向展望7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81. 培养目标82. 培养规格9三、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101. 理论依据102.总体框架113. 知识体系114. 课程体系125. 实践教学内容14四、办学条件151. 师资力量152. 教材163. 图书资料174. 实验室175. 实习基地186. 教学经费18五、主要参考指标191. 培养方案192. 师资队伍193. 教学条件204. 实践教学20六、附录2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课程简述21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本科专业规范29一、发展历史及现状29二、培养目标和规格301. 人才培养目标302. 人才培养规格30三、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311. 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312. 知识体系333. 课程体系344. 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37四、办学条件381. 师资力量382. 教材393. 图书资料404. 实验室415. 实习基地416. 教学经费41五、制定本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421. 培养方案422. 师资队伍423. 教学条件434.实践教学43六、附录44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专业课程描述44数字媒体艺术(数字游戏设计方向)本科专业规范53一、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531. 主干学科概况532. 数字游戏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54二、培养目标和规格561. 人才培养目标562. 人才培养规格56三、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571. 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572. 知识体系583. 课程体系594. 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61四、办学条件631. 师资力量632. 教材643. 图书资料644. 实验室655. 实习基地656. 教学经费65五、制定本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651. 本科学制与学位662. 在校总周数663. 总学分664. 各课程模块的学分比例665. 学时与学分的折算办法67六、附录68数字游戏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简述68前 言当今信息时代的巨大变化,为我国文化创意以及数字艺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界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尤其是与艺术创作和数字制作技术相关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规范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制定,旨在促进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数字媒体产业的健康发展。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本课题组对此项工作设置了一个基本的定位,那就是,这个研究成果应通过是对有相关研究方向的近300个办学单位的专业发展形成指导性的意见,是受用于全国含有相关专业的办学单位,而不是仅面对着其中的10所或者100所。专业规范制定和应用的普遍性是第一位的,应用此专业规范的全国各大相关专业的办学单位,其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等都必须具有普遍性。同时,我们在这里所研究的内容,是该专业学科发展的本科教育,而不是高职高专,也不是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其知识体系和参考指标是面向于该专业的本科基础教育。在本专业规范调研工作之初,课题组对全国含有相关专业的办学单位的学科发展资料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和搜集。最重要的是,课题组对本专业初建时期的办学单位选取了几所具有代表性院校,对本专业筹建之初参与的老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走访和调研,获取了大量的一手素材。我们尝试从大量的素材中梳理出较为完善的专业教育的发展轮廓,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可以说是较为成功的一个举措。根据调研结果,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划分为三个专业方向:数字影视制作、网络媒体设计和数字游戏设计。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是以CG技术与艺术为核心,以宽带互联网络为基础,深入数字高清应用领域,进行以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多媒体艺术为主的数字艺术的探索与实践。网络媒体设计方向是基于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致力于融合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和电视网络的跨媒体艺术形态的设计和应用。游戏是集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高科技文化,数字游戏设计是将科学、艺术与人文知识有机融合并产生巨大商业价值的典型范例。课题组按照此三个专业方向的划分,分别就每个专业方向成立调研和起草小组,形成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媒体设计方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游戏设计方向)”,本文中的专业规范主体内容,就按照这样的三个专业方向来分别研究。而在信息化成几何倍数发展的时代,在数字媒体领域,每一天都会有新的技术变革和艺术形态更新。基于调研中的发现,课题组一致认为,今天的专业方向,在不久将会发展壮大独立成为一个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新专业,而此时本文中的专业规范主体内容的研究,随着数字媒体领域的新的更迭,学科专业的内容发展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专业规范一、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1. 历史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计算机动画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普及,传统的电视与电影制作技术已逐步被数字制作技术所取代。数字影视制作教育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陆续有高校依据本校的技术与艺术力量,开办了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80年代末,当时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就开始了对计算机图形技术的研究。1990年,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成立,下设多媒体专业委员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数码影像专业委员会等十余个委员会。1993年,现执教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的张骏教授,在中央美术学院率先创建了一个电脑美术工作室,这是我国第一个专业电脑美术培训班。90年代中期,中央工艺美院、北京印刷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高等美术研究中心相继开展了更大范围的电脑美术培训。此时的“培训”,主要教学内容是以技术应用为主的职业技能。1995年,北京广播学院(后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开设了多媒体应用专业方向,在正规的本科教育中融入了摄影与摄像、非线性影视剪辑、三维动画制作等与数字影视制作密切相关的课程,可以说多媒体应用专业方向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的雏形,对之后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的高等教育的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2001年5月末,“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19个国家的32所高等院校参与了此次的研讨会。这为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类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这时,部分站在时代教育发展前沿的高校开办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类相关专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广播学院(后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的科学艺术系,该系于2001年起筹建,并与同年招收了首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学生。并提出“以CG技术与艺术为核心,以宽带互联网络为基础,深入数字高清应用领域,进行以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多媒体艺术为主的数字艺术的探索与实践”的专业定位,积极在数字媒体艺术这一领域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这标志着关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的高等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真正产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至此,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走上了教育体系逐步规范并不断发展的道路。2. 发展现状纵观我国数字媒体艺术20年的教育与发展,虽然相比国际水平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但不能否认的是,经过近20年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我国国民对数字媒体产业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其参与的兴趣和热情也在不断增大。许多艺术家、设计师和越来越多的电脑艺术爱好者开始深入研究和创作高质量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不难发现,数字媒体艺术在越来越多的电影、电视、展览展示、广告、包装等行业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横跨科学与艺术领域的两栖性人才逐渐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重视。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旨在为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电视剧制作部门、动画公司及其它各影视制作机构等单位培养在技术与艺术领域都具有较高造诣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因其符合时代的要求,人们不得不开始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起步不久的新鲜专业转变为了受到公众关注的热门专业。根据在我国教育部2008年公布的742所本科院校初步调研的结果:共有196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其中,已开办影视特效类专业(方向)的院校共有75所,约占院校总数的38.2%。在这75所院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专业方向有: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专业(数字媒体方向)、中国美术学院影视广告专业、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专业等。力求达到国际高校该方向的专业的教育水平,很多的院校都在不断地进行课程改革、基础设施完善、师资力量扩充等不同的尝试与努力。在近几年不断的摸索中,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已经逐步找到了科学的教育体系,可以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教育。3. 发展方向展望(1) 形成规范统一的专业(方向)认知目前,学术界对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理解各有不同,这对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开设有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高等院校在对专业方向的理解上不够科学和深入,造成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产生了方向性的错误,例如有的院校讲本专业等同于数字影视制作软件的培训教育。所以,形成规范统一的专业(方向)认知是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未来发展必须攻克的一关。(2) 推进专业教材建设目前,各大开设有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高等院校在教材选择方面差异很大,仅有很少一部分的院校已拥有相对完整的专业特色教材,尚未建设形成规范统一的专业(方向)教材体系。并且,绝大多数院校很少会有选择地进行教材的更新。教材的建设对于一个学科的规范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加大力度推进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专业特色教材建设是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3) 丰富并逐步完善教育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院校的教学理念比较“急功近利”,采用传统的“模式化教学”,较为重视短浅的人才输出,让学生在工作中很快可以操作,但却会在后期的发展之路上后劲不足而败下阵来。造成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院校过分重视技艺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人文素养的教育。若要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取得长足的发展,教育理念首先要跟上,丰富并逐步完善。(4) 理顺教学体系由于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各院校在创办之初都处于探索阶段,在这其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并且随着近几年来数字影视的发展,凡是与它沾边的专业都受到了家长和考生的热捧,促使部分院校在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的情况下盲目跟风,相继开设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来吸引生源。于是,造成了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发展的分歧。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努力来消除这种现象,各校应积极调整并优化自身的专业结构,有条不紊理顺学科教育体系。(5) 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同步提高目前,绝大多数开设有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高校在教育当中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或侧重技术操作的实践能力,或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是专业未来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矛盾。理论与实践应紧密结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使学生不仅富有优秀的创意,更能够动手实践来实现这些创意。应注意的是这里我们所指的实践,并不单纯只是软件的使用,而是把创作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实践,它既包括学校内部应以一定形式给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时间和完备的硬件系统,又包括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参与业界项目制作的实习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6) 丰富并逐步完善人才的培养模式全球范围内越来越激烈的经济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的竞争。从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距离培养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尚有一段距离。缺乏“创意型”人才的培养,缺乏技术与艺术并重的人才培养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极大影响到其未来产业化的进程。所以,丰富并逐步完善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1. 培养目标 数字影视制作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的艺术素养,掌握必备的数字影视应用技术,运用艺术创新思维进行数字影视短片制作、影视广告制作、移动多媒体视频制作等数字影视领域相关创作,并能进行栏目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通过本科四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先进的数字影视技术进行视觉设计,能够从事以数字制作为核心的数字电影、数字电视节目、手机视频与网络视频制作,以及满足教育、医疗、建筑、军事等相关行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级人才。2. 培养规格(1) 素质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数字影视产业意识和商业效益意识。(2) 能力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等。应用知识的能力: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问题分析方法,既能把握系统各层次的细节,又能认识系统总体;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3) 知识要求工具性知识: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等。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等。艺术基础知识:音乐、绘画、雕塑等。专业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影视技术等。专业影视基础知识:视听语言、电影史、数字摄影摄像、动画、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知识:影视剪辑、数字电影特效、动态图形设计、品牌与频道包装等。三、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1. 理论依据整体而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培养具备较高人文、艺术素质,具有较强创意能力,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能在数字媒体领域中,将创意与数字影视技术良好地结合起来进行数字影视影片创作、影视后期合成,运用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知识技能进行节目、频道整体策划与包装的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艺术创作人才。就业方向涵盖电视台、数字影视制作公司、动画公司、移动多媒体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电视剧制作部门以及其它各影视制作机构等领域,从事数字动画、数字特效、影视片头、宣传片以及广告的策划、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工作。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以适当的知识体系为载体来进行数字影视制作能力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强化数字影视制作的理论与实践,使每个知识模块构成适当的训练系统。2.总体框架两课、政治、形势教育体育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自然科学基础等类职业规划类公共基础理论及应用类通识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技术类基本技能文学素养类传统文化类美术设计类数字艺术类视听语言类电子游戏类(必修12学分,选修5学分)人文艺术类数字影视理论类数字短片策划类数字短片创作类学科门类教育三维制作技术类特效合成制作技术类技术类军事理论与军训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或学年论文、或艺术创作)、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创新学分综合教育3. 知识体系(1) 技术类课程技术类课程知识领域涵盖有数字影视特效制作、数字影视特效原理、数字影视技术概论、计算机图学导论、计算机技术基础这几大方面。技术类课程的设置旨在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技术应用,使其能够将创意与数字影视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数字影视类作品的创作。计算机图像导论数字影视特效制作数字影视特效原理数字影视技术概论计算机技术基础(2) 艺术类课程艺术类课程的知识领域包括电视频道及节目整体包装、数字合成技术、动态图形演绎、动画运动规律、CG艺术赏析、视觉形态造型基础、中西方美术史、民间艺术、项目管理、数字媒体概论、品牌研究、广告策划、艺术概论、数字特效制作、数字短片创作、影视声音制作、现场录音实务、数字音频创作、音乐赏析、影视剧作、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摄影、摄像、剪辑艺术、视听语言、电影史、影片赏析等方面。技术类课程的设置旨在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人文素养基础并能够对数字影视的各个相关领域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拥有扎实的艺术创作能力。电视频道及节目整体包装数字合成技术动态图形演绎项目管理数字短片创作视觉形态造型基础中西方美术史数字特效制作民间艺术数字媒体概论品牌研究广告策划艺术概论剪辑艺术视听语言电影史影片赏析摄像摄影影视剧作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影视声音制作现场录音实务数字音频创作音乐赏析动画运动规律CG艺术赏析4. 课程体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核心课程应覆盖知识体系中的全部核心单元及部分选修知识单元。同时,可选择一些选修知识单元、反映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前沿和反映学校特色的知识单元组织到选修课程中。课程教学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教学。课程可以按知识领域进行设置,也可以由一至两个知识领域构成一门课程,也可以从各交叉设计领域中抽取相关的知识单元组成课程,最后形成的课程体系应覆盖数字影视制作体系的知识单元。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核心课程如下(鼓励各个学校按照自身的优势,将下面课程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替换或者增减,但调整课程学分不应超过总学分的1/3)。(1) 核心课程设置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公共平台课程1数字媒体艺术导论32数字影视造型基础43计算机图形学导论24数字摄影与创意2专业基础课程5数字影视技术概论26视听语言37数字摄像与表现28数字动画基础29数字影视特效原理4专业课程10数字影视剪辑艺术411数字合成原理与制作412动态图形设计313数字声音创作214数字短片创作515数字立体影像创作216数字影视项目管理2(2) 选修课程设置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基础选修课程1CG艺术赏析22经典影片分析23电视原理24影视剧作2专业选修课程5艺术创新思维26影视声音艺术27电视艺术美学48电视频道及节目整体包装 49CG艺术创作410广告创意与表现211互动视频与移动多媒体创作25. 实践教学内容(1) 综合性实践课程安排学生利用比较集中的时间(如:寒暑假期间等),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尝试创作各种题材和风格的数字影视短片创作。(2) 特别课程安排学生利用比较集中的时间(如:寒暑假期间等),与数字影视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团队创作。通过这样的团队创作形式的特别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在专业领域的实践技能上得到了锻炼,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一个科研和教学结合最为密切的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可以人科研任务中选择规模适当、相对独立的题目,还可以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实践教学活动来进行。优秀的学生可以在大学三年级或更早就参与到老师的科研工作中,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有能力和有精力的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相关的科技比赛。老师应该通过评估体制对实践教学提供合理的评估,从而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4) 创新训练项目创新训练项目是以探索数字影视相关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形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四、办学条件1. 师资力量师资指学校中在编的具有老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全部工作人员和长期外聘的老师。师资队伍是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专业的长远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直接影响。有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承担本专业主要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少于若干人,高级职称教师人数不少于若干人,中高级教师人数比例不低于一定比例。工科专业应具有一定比例的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兼职教师。根据高等院校艺术类及理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这就要求构建一支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业务过硬、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以适应专业人才培养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应有师资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有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人才的良性机制,以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中心,以改善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制定激励措施,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1) 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生师比适宜,满足本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的需要,一般不高于14:1;师资队伍整体结构要符合专业目标定位要求;年龄结构合理(包括年龄在50岁以下的教授及35岁以下的副教授分别占教授总数和副教授总数的比例,中青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合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职教师的比例)。(2) 教师队伍整体结构、能力、素质结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用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团结合作,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对国家和社会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术水平: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尤其是专任教师应加速知识更新,拓宽相关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外语能力:能熟练地查阅外文资料,参考外文教材,基本具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鼓励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实践创作能力:根据所教授学科涉及具体的实践与创作,教室队伍尤其是专任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数字影视实践创作能力,对数字影视制作的相关设备、软件的操作、技术应用以及项目管理等有较为深入的认知。现代教学手段应用能力: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重视对教学法的研究,提高授课水平。(3) 助教岗位的设置建立健全的助教制度,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人数配备适量的助教,协助主讲教师指导实验、组织讨论、批改作业、进行答疑等教学活动。(4) 设置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设置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以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2. 教材要选用符合专业规范的教材,基础课程的教材应为正式出版教材,专业课程至少应有符合本校教学大纲的讲义。相应的教材或参考书至少应包括:(1)数字媒体概论(2)视听语言(3)数字摄影与摄像(4)视觉形态造型(5)数字声音创作(6)动态图形设计(7)数字短片创作(8)数字影视剪辑艺术(9)视觉特效原理(10)视觉特效技术教材选用应注重教材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现思想性、启发性、科学性、工程性、先进性、适用性,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要求。根据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选用有影响、有特色的高质量中、英文教材。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缩短使用周期。考虑到专业知识更新周期短的特点,使用近4年出版新教材的比例应不低于专业课总数的50%。重视参考资料(尤其是电子文献)对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加强教学案例建设和实验教材的编写。鼓励教师开发配套的多媒体教材。3. 图书资料公共图书馆中有不少于5万册与本专业比较典型的和与本专业有关的图书、刊物、资料,应有一定数量的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科书,以及数字化资源和具有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图书资料应包括文字、光盘、声像等各种载体的中外文献资料。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发展比较迅速,各种相关知识更新较快,因此图书资料的更新也应该与信息的更新同步,尽可能地购进一些有关当前新兴理论和技术图书与资料,并引导学生掌握上网查询和推荐资料的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本专业的发展状况有更深的了解。除了上述必备的图书资料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 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相关的艺术类专业书籍3000册以上。2) 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相关的影视类、艺术类、人文类期刊20种以上,其中外文期刊5种以上。3) 有一定数量的教学音像资料。4. 实验室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要求学生不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作能力,所以建立完善先进的实验室是提高本专业学生实践创作能力的重要举措。本专业(方向)必须具备专业计算机机房、数字影视创作实验室和项目工作室及其基本设施,设备资产生均在8千元以上,其面积为生均2.5平方米以上。须设立专业数字影视制作实验室,且须有专职的实验室人员。实验室建设须有长远建设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实验室建设既需要注重专业基础实验,又要注重新方向、新技术的发展,还要结合本专业特长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建设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应提供开放服务以提高设备利用率。5. 实习基地要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符合一定的要求,提供一定的实习内容。各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在校内外建设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培养。学校应定期对实习基地进行评估,包括接受学生的数量、提供实习题目的质量、学生实践过程的管理和学生的实践效果等。(1) 校内实习基础建设 校内实习基地应能为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们提供平均每人每周 30 小时以上的独立设备使用时间,并设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内容、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跟踪、指导。(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学校应本着“就地就近、互惠互利、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原则,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积极与相关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鼓励学生到数字影视相关企业及公司实习。 学校应指定有实践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并聘请实习基地中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6. 教学经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尚属于新兴专业,教育成本高,需要学校、社会的大力支持。新设本专业,开办经费一般不低于200万元(不包括固定资产)。每年的学生平均教学经费(按照教学工作评估指标的定义)不低于学生所交学费总金额的30%。五、主要参考指标1. 培养方案(1) 本科学制学制4年,实行学分制的学校采用的弹性学制,一般为3至8年。(2) 学习时间每学年学习时间(学生在校时间,含集中实践环节)不低于40周。(3) 学分统计学生必修的总学分应不低于150学分,一般在180学分以内。总学分包括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学分。n 普通教育类学分:占总学分的30%左右。主要包括:1. 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2. 经济管理,3. 自然科学,4. 外语,5. 体育, 6.实践训练等。n 专业教育类学分:占总学分的60%左右。包括:1. 本专业基础课程,2. 本专业专业课程, 3. 专业实践训练等。n 综合教育类学分:占总学分的10%左右。主要包括:1. 思想品德教育,2. 学术与科技活动,3. 文体活动,4. 跨专业选修课,5. 社会实践及自选活动等。(4) 学时与学分的折算方法未实行学分抽的学校,学时与学分的折算由各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本规范建议课程教学16学时折算1学分,集中实践性环节每周折算为1学分。在特殊情况下,某些课程的学时学分折算办法可自行调整(例如,体育课)。2. 师资队伍1) 教师数量生师比不高于14:12) 教师比例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博士、硕士的比例应在50%以上。主讲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讲师以上职称,并通过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的教师的应占85%以上。3. 教学条件1) 计算机的数量不少于每4人1台,具有技术先进的网络环境并同Internet连接。2) 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仪器设备。3) 具有满足于教学需要的图书资料(包括校图书馆、系资料室的文字、光盘、声像等各种文献资料)和多媒体教学环境。4. 实践教学1) 实践教学学分约占30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20%。2) 有开放的机房,学生在校期间上机时数不低于600小时。3) 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不低于12周,选题应结合科学研究或应用需求。六、附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方向)课程简述数字媒体艺术导论 一、课程简介:课程通过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结合具体案例对其发展历程、当前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数字媒体艺术有较为全面的认知,掌握其基本理论及艺术规律,同时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具体应用领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二、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数字媒体艺术并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三、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在了解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可以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数字影视造型基础一、课程简介:课程针对非美术专业特长学生设立。旨在通过平面造型基础(素描、素写、色彩)、三维造型基础(雕塑)以及视觉形态造型基础(三大构成)的训练,使学生深入的了解空间概念并且掌握美术创作中的基本规律,从而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设计创作。同时,锻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造型基础的基本概念与创作规律,同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三、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大量的创作实践,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计算机图形学导论一、课程简介:不同于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本课程旨在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奠定良好的图形图像思维能力,以教授计算机图形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主要内容。其中包括计算机图形硬件、图形国际标准、交互技术与用户接口、实用的图形程序库、自由曲线和曲面、几何造型、真实图形显示、图象处理等。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内容,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拥有良好的图形图像思维能力,为日后专业图形图像软件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三、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应以计算机图形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为核心,为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良好图形图像思维能力服务。数字摄影与创意一、课程简介:课程主要讲授数字摄影的基本原理、数字摄影的创作规律以及数字摄影后期的图像处理思路等内容。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数字摄影设备的基本特点、数字摄影的表现规律、数字摄影的基本操作技术以及后期图像处理技巧等知识。并且,课程中学生被要求完成与课程相关的实践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创作的良好平台。二、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数字摄影的基本技法与创作规律,同时熟悉1-2个主流后期平面处理软件的操作。三、教学要求:课程中应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创作,为学生提供多样系统的实践机会,其中应包括前期的创意、拍摄及后期的平面图象处理等。数字影视技术概论一、课程简介:课程主要介绍数字影视制作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让学生了解整个数字电影和电视制作行业中使用的各种制作手段及相关设备的应用原理与技术,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内容。通过此课程,学生可以掌握数字影视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其中包括电视原理、数字视频音频、电视系统、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数字压缩技术、演播室技术、存储和传输、电影创作流程、数字电影放映等,同时课程也将重点介绍影视制作中涉及的数字摄像机、录像机、数字特技、切换台和非线性编辑设备等。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数字影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以及数字影视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了解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的产生、现状和发展趋势。三、教学要求:课程中应让学生掌握数字视频、音频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影视制作与节目信号播出,传输与接收的过程,了解电视和电影行业的创作流程以及数字影视制作过程中所使用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而为以后从事数字影视制作工作打下理论基础。视听语言一、课程简介:课程是学习影视艺术的入门课程。本课程通过对电影各视听要素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了解电影这门视听艺术特殊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从专业角度读解分析影片视听要素的能力,为影视链条式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二、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各视听要素的概念及之间的关系、视听语言语法规律和创作特色、影视作品的语言形态。三、教学要求:该课程要求学生大量观摩影视作品,学会从视听语言的角度读解影视作品。并且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分镜头脚本以及故事版的创作,通过对视听语言的运用艺术地表达创作理念。数字摄像与表现一、课程简介:课程主要讲授摄像的基本原理、摄像的创作规律及摄影与摄像二者的联系与区别,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环节,在掌握数字摄像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摄像的基本技术技巧,为数字影视合成短片的创作奠定基础。二、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摄像的基本知识与创作规律。三、教学要求:课程中应注重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创作之中。数字动画基础一、课程简介:课程的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数字影视制作中动画创作规律及具体应用同时加强动画与影视后期制作的结合。课程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动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动画运动规律等知识的讲授;二是对数字影视创作中动画的实践操作环节的训练。通过对一些主流软件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动画创作的基本流程及创作技巧,并能够应用到实践创作中。二、教学目的: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某类主流软件(如FLASH/3DSMAX/MAYA)的基本操作,并且能够独立运用该软件进行动画创作,最终实现动画与影视后期创作的结合。三、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动画基本概念、了解数字动画的工作流程及其创作规律。能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基本软件知识,结合影视后期流程进行动画创作。数字影视特效原理一、课程简介: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传统的电影特技和数字影视特效的基本原理。该课程通过对传统电影特技的介绍及对数字影视特效中常见效果的制作技术、流程、成本的讲解分析,使学生能够对视觉特效的原理、发展演变及光学特效、烟火特效、微缩模型和数字中间片等较为高端的数字特效的制作技术和流程规划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传统特效的发展历程及光学特效、烟火特效、微缩模型和数字中间片等较为高端的数字特效的制作技术和流程规划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在实践创作中对目标效果能够找到系统的解决方案从而进行设计与实施。三、教学要求: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必须已经掌握了视听语言、摄影摄像、剪辑、合成和三维内容制作方面的基本知识。授课环境要求配备视频工作站和相关配套软件、投影机等。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一、课程简介:此课程的理论部分包括剪辑艺术概论,“蒙太奇”的发展及流派;“蒙太奇”的各种表现形式。课中结合经典作品分析其剪辑风格与方法,讲解和传授“蒙太奇”的具体方式方法。如:怎样组织一场戏,怎样做到省略与凝练,怎样处理影视片的节奏及结构等。课程中安排学生进行实践,创作部分影视片断。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常用蒙太奇方法。二、教学目的:通过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和训练过程,让学生初步掌握影视剪辑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剪辑方法。三、教学要求:课程中要求学生在理解影视剪辑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反复上机实践,从而巩固和深化对蒙太奇理论的掌握。数字合成原理与制作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讲授数字视频合成与特技特效技术及应用的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视频基础、合成的原理及不同类型的数字特效制作技术(如:色键与颜色校正、跟踪与稳定、三维合成与三维特效等)。二、教学目的: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数字视频的基本理论,掌握合成的各种相关专业知识及其具体技术,了解数字影视特技与特效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三、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将数字视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创作练习相结合,并且做到灵活的应用。动态图形设计一、课程简介:此课程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动态图形设计作品的赏析,讲述动态图形设计在数字影视领域中的应用。课程以阐述动态图形设计中的设计要素、运动规律及基本的设计方法为前提,针对其在数字影视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课程中十分强调学生的创作实践,旨在通过大量实践培养学生对动态图形设计流程的掌控,增强对专业技术的学习,提升设计审美能力,最终完成完整的动态设计作品。二、教学目的:针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惟,通过训练加深学生对时间、空间、设计元素的认知,使其能够将所学过的造型元素、造型法则、运动规律以及色彩等多方面进行整合,从而完成完整的动态涉及作品。三、教学要求:课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创作实践,提高学生对动态图形设计概念的理解,从而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完成动态图形设计作品的创作。数字声音创作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以影视中声音元素的功能及其造型作用为重点,带领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经典声音段落进行分析,力求阐明影视声音创作的规律性。课程中向学生介绍影视声音的制作工艺流程,在深入了解声音的基本属性及数字化特点的同时让学生对当今主流音频后期制作的数字平台有所掌握。结合当前电脑音乐的技术发展,以MIDI软件的若干实践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各个要素,尤其是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表现特点的掌握,进一步理解音乐与影视画面结合的独特规律。二、教学目的:通过实例观摩和分析,了解声音元素在形象刻画、心理暗示以及场景渲染等各个方面对影视画面起到的配合作用;通过对MIDI技术和数字音频技术的进一步掌握,使学生学会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进行CG短片、动画及游戏作品的配音与配乐。三、教学要求:本课程学习前学生具有一定的视听语言基础,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影视声音的概念,美学功能。了解制作流程,最终能够对影视作品的声音创作进行优劣的判断,对声音后期制作的数字平台有一定的掌握,使学生能够对影视声音的规律性的知识点有比较基础的认识并且能够运用到实践。数字短片创作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以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为主,辅以教师的讲解、辅导,让学生通过拍摄、制作不同类型数字短片作品来熟悉、掌握影视创作的基础理论、基本流程及相关专业技能,使其学会在影视创作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合作中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等能力,从而为将来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二、教学目的:熟悉、掌握影视创作的理论基础、基本流程及相关专业技能,学会在影视创作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合作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三、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制作完成不同类型数字短片作品从而熟悉、掌握影视创作的理论基础、基本流程及相关专业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在专业创作中的良好习惯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数字立体影像创作一、课程简介: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数字立体影像创作的原理与相关应用。以立体影像作为切入点,对下一代电影技术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与介绍。通过对数字立体影像的原理、获取、处理及放映等相关技及应用的讲解与介绍,辅以对数字立体电影与传统电影和普通数字电影差异比较,使学生对数字立体影像创作的流程与技术应用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并能够进行面向立体电影、立体电视以及其它立体影像媒体平台的实践创作。二、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数字立体影像创作的流程与技术应用有深层次的认知,掌握数字立体影像创作的原理、获取、处理及放映等相关技术及应用知识。三、教学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了数字立体影像创作的原理与相关应用后,能够进行面向立体电影、立体电视以及其它立立体影像媒体平台的实践创作。数字短片剧作与创意一、课程简介:此课程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理论方面主要以影视剧作知识为基础,辅助以数字短片的创意方法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字短片前期创作的剧本创作能力、导演能力以及后期的短片制作的综合能力。此课程将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课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从最初的剧本写作到分镜头的设置、前期的拍摄直至最终短片的制作完成,系统全面地对数字影视制作体系中的相关知识进行一次有效的梳理与补充。二、教学目的:通过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能够将数字影视制作体系中的相关知识领域进行一次有效的梳理,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字短片前期创作的剧本创作能力,导演能力以及后期的短片制作的综合能力。三、教学要求:此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影视剧作技巧,并能够灵活应用于数字短片的构思与创作当中。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数字短片前期创作的剧本创作能力、导演能力以及后期的短片制作的综合能力。在创作中尤其注重前期策划和故事脚本编写,主要是故事讲述的能力,要求其清晰流畅并具有戏剧冲突。数字影视项目管理一、课程简介:此课程是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跨越学科的课程。通过对数字影视制作的基本流程的讲述、使学生了解数字影视制作中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各个环节的联系以及如何有效的组织每个环节,授课方式采用具体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同时了解如何推销自己的创意与作品。二、教学目的: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数字影视相关项目的具体内容及制作中的基本流程,学会如何和客户沟通;如何进行团队合作、自我推销等内容,为今后踏入社会进行商业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教学要求:该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组建团队并进行合作,能够针对市场或客户的需求完善作品。可尝试分为广告特效、频道包装、栏目包装、MV和公益短片等各组分别进行实训环节。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本科专业规范近十年来,网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对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方向)专业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规范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制定,旨在促进我国网络媒体教育和网络媒体产业的健康发展。本规范分为5个部分:一、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二、培养目标和规格;三、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四、办学条件;五、主要参考指标。第三部分的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仅阐明了知识体系、课程设置的总体描述与指导原则,详细内容见附录A与附录B。在历史、现状及发展这部分中,规范从整个专业(即数字媒体艺术)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而没有局限在网络媒体科学领域内。一、发展历史及现状网络媒体设计的发展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计算机网络是二十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原本用于军事通讯,后逐渐进入民用,经过短短4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正以高速向前迈进。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Internet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被应用于工商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服务业等。从学校教育、日常办公乃至现在的电子社区都离不开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学科发展由最早的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率先开办的“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引导,发展到今天主流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在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占据重要传播领域的今天,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络媒体的结合,催生算机网络学科的出现和发展。根据调查,美国最早开设计算机网络学科的学校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随着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随之繁荣起来,多媒体技术的最早开设也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美国高校自80年代以来,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成果展示和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从美国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的学科发展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中,得到了极好的推动和完善。多媒体艺术设计的学科建设最早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开设的。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相互渗透结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发展。多媒体领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发展,可以提高通信的信息化的系统性能。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又为计算机之间快速传输信息提供了必要的通信手段。计算机网络在当今信息时代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和处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应用领域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计算机网络对整个信息社会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不久的将来,或许是一个虚拟化程度非常高的网络互动时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会发生极大地改变,那时我们对网络媒体设计的定义和认识也将会更加深入。二、培养目标和规格1.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的艺术素养,掌握必备的网络媒体应用技术,运用艺术创新思维进行网络动画、网络广告、宽带流媒体、移动多媒体、离线多媒体等网络媒体应用设计,并能进行网站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能够胜任网络媒体设计及相关领域的设计、策划、开发、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现代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