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第16课爱莲说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569794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下第16课爱莲说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人教版七下第16课爱莲说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人教版七下第16课爱莲说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莲说,1,2,3,4,5,6,7,8,9,10,11,12,13,教学目标,1、掌握“蕃”“濯”“鲜”等实词意义和“之”的用法。 2、通过诵读、背诵理解作者借莲花所寄寓的感情。 3、领会菊和牡丹对莲的作用。,14,“说”: 古代的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15,文题解析 爱 莲 说,写作对象莲 作者态度爱 文体说,本文就是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歌咏,说明爱莲的道理。,16,17,预习检测,1、爱莲说选自 作者是 , 字 , 朝 , 家。 2、爱莲说是一篇 ,通常借 说明 . 3、生字注音: 甚蕃( ) 不蔓( )不枝 亵( )玩 鲜( )有闻,18,预习检测,1、爱莲说选自 周元公集作者是周敦颐 , 字茂叔 , 宋 朝 ,哲学 家。 2、爱莲说是一篇 说 ,通常借 某一事物 说明 道 理 . 3、生字注音: 甚蕃( fn ) 不蔓( mn )不枝 亵( xi )玩 鲜( xin )有闻,19,听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注意字词的音、形、义;注意朗读的节奏,颐 蕃 淤泥 濯 清涟 蔓 亵玩 噫 鲜有闻,y,fn,y,zhu,lin,mn,xi,y,xin,划分节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0,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 2、速度舒缓一些 3、注意抑扬顿挫,要有高低起伏(骈句,散句结合) 4、读出感情,视频朗读,2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n 。晋jn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y独爱莲之出淤y泥而不染rn ,濯zhu清涟li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n不枝,香远益清qng ,亭tng亭净jng植zh ,可远观而不可亵xi玩焉。 予y谓菊,花之隐逸y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 !菊之爱,陶后鲜xi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y乎众矣!,爱莲说,周敦dn颐y,注音,2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n 。,之,助词,的;,水中、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翻译:,者,的;,甚,很;,蕃fn,多,23,晋jn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独,唯独;,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翻译:,爱,喜爱,喜欢;,自,自从;,甚,很。,2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予,我;,我则惟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翻译:,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却,但是;,染,沾染(污秽);,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2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中,里面,指茎内;,(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翻译:,通,贯通;,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蔓,生藤蔓(名作动); 枝,长丫枝(名作动);,26,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远,散播得远(形作动);,香气远播,更显得清幽;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翻译:,益,更加;,清,清幽;,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2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却;,(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翻译:,亵玩,玩弄;,焉,助词;,28,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谓,认为;,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翻译:,之,助词,的;,隐逸,指隐居的人,隐士。,者也,表判断语气;,29,噫y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倒装句的标志,),唉! 喜欢菊花的,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喜爱莲的,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喜爱牡丹的,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翻译:,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鲜,少,很少;,闻,听说;,同,与相同;,宜,应当;众,多;,30,1、作者爱莲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的?,3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不蔓不枝,32,作者爱莲,不仅因为喜爱它的外形,更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联系 第2段看,是哪种人的化身?,从“莲,花之君子者也”中可看出莲是君子的化身。,文章的中心句,33,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呢?,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不蔓不枝,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庄 重,通达正直,不攀权贵,美名远扬,品行高洁,令人敬重,莲,君子,35,本文主要是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要谈到菊花和牡丹?从文中找出写菊与牡丹的句子。,36,1、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37,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8,2、写陶渊明独爱菊对写莲有何作用呢?,正面衬托莲的形象,39,牡丹是富贵的象征(“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世人贪慕富贵。 这种世风作者是鄙视的。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文中以菊来正面衬托莲的形象,为什么还要写到牡丹呢?,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40,予 爱,陶渊明 爱,隐逸者,世人 爱,富贵者,鲜有闻,众矣,正衬,反衬,君子,隐逸高洁,荣华富贵,何人,正直高洁洁身自好,惋惜,赞美,鄙视,以 物 喻 人 态度,托物言志,41,本文中,作者托物言志,那作者托何物、言何志呢?,作者借莲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也批判了当时众人贪图富贵的社会风气。,体会作者的情感,42,爱莲说,结构梳理,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莲,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清高风度,君子托物言志,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43,结构梳理,一条线索,两个衬托,三种类型,以爱莲为线索,菊为正衬; 牡丹反衬,隐逸者;君子;富贵者,44,比较文中八个“之”字的用法,水陆草木之花 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5,6、比较阅读: 陋室铭与爱莲说,1、主题:都表现了作者的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2、立意:都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 3、表达方式:都大量运用描写。,1、文体:一为“铭”,一为“说”; 2、句式:陋以骈句为主,爱则以散句为主; 3、线索:陋以“惟吾德馨”引领全文,爱以“爱”贯穿始终。,4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乐府民歌,47,荷花,又称莲花。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李白 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白居易,48,阶下莲 唐白居易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簾风, 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於野水中。,49,採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兩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來。,50,莲 蓬 人 鲁迅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氵襄氵襄。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51,那一池清幽的水 掩饰不住 我满怀的心事 灼热的太阳烘烤着 烘烤着 我呼之欲出的热情 怒放,怒放,怒放 我要怒放 把这满腔的热情 怒放在烈日下,怒放在盛夏里 开到荼磨花事了,52,淡淡的开放在 六月 不与百花争宠 莲池里 溢满了等待的心事 你 却从未 舍施一点目光 便匆匆而去 空余 荷的枯涩 洒在碧波中,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