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 F60_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49156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TG F60_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JTG F60_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JTG F60_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TunnelJTG F60-2009主编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实施日期:2009年10月01日2009北京图书在版编目(C l P)数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主编一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9ISBN 97871 1 40799241公 中 公路隧道一隧道工程一工程施工一技术规范IVU45926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6550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_2009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100011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3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北京交通印务实业公司印刷开本:8801230 116印张:775字数:156千2009年9月第l版2009年9月第l次印刷印数:00001-20000册定价:4200元ISBN 97871 1 407992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 告2009年第35号关于公布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的公告 现公布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09年10月1曰起施行,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同时废止。 该规范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曰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负责。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便修订时研用。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二九年八月二十五日前 言 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 2005】354号文件要求,由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重庆交通大学、长安大学、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参编单位,组成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编写组。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 2009)主要规定了公路隧道施工中的过程质量控制标准,基本涵盖了公路隧道施工的最低质量控制要求。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 2009)共19章,分别为:l总则,2术语和符号,3施工准备,4施工测量,5洞口、明洞与浅埋段工程,6开挖,7出渣与运输,8支护与衬砌,9小净距隧道及连拱隧道,10监控量测,11防水和排水,l2风、水、电供应,l3通风、防尘、防有害气体,14辅助坑道,15辅助工程措施,16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施工,17隧道路面施工,18附属设施工程,19交工验收。 各有关单位在使用过程中,若有意见和建议,请函告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周家井,邮政编码:l00024,电话:0106576183 1),以便下次修订时研用。 主编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重庆交通大学 长安大学 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弓天云 蒋树屏 侯金龙 刘元泉 陆仁达 程崇国 王 成 谢永利 彭国才 周 兵 王冬恒 蔡 军 王杰先 任尚强 王连成 付 钢 王先义 李宁军 王亚琼 杨晓华 李成效目 录1 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 术语2 2.2符号4 3 施工准备5 3.1 一般规定5 3.2施工场地与临时工程5 3.3施工人员、材料和设备5 4施工测量7 5 洞口、明洞与浅埋段工程9 5.1 洞口工程9 5.2明洞工程9 5.3浅埋段工程l0 5.4质量检验及标准10 6 开挖l3 6.1 一般规定l3 6.2 开挖方法l3 6.3超欠挖控制l4 6.4钻爆l5 7 出渣与运输l7 7.1 一般规定l7 7.2 出渣运输l7 7.3装渣与卸渣l9 8支护与衬砌21 8.1 一般规定21 8.2喷射混凝土21 8.3 锚杆22 8.4 钢筋网23 8.5 钢架23 8.6衬砌钢筋24 8.7模筑混凝土衬砌24 l 8.8仰拱和底板26 8.9质量检验及标准279小净距隧道及连拱隧道30 9.1小净距隧道30 9.2连拱隧道3010 监控量测32 10.1 一般规定32 10.2量测作业32 10.3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3411防水和排水36 11.1一般规定36 11.2施工防排水36 11.3防排水结构施工37 11.4注浆防水38 11.5质量检验及标准3812风、水、电供应41 12.1供风和供水41 12.2供电与照明4113通风、防尘、防有害气体4314 辅助坑道48 14.1一般规定48 14.2斜井48 14.3 竖井49 14.4横洞与平行导坑5015辅助工程措施51 15.1一般规定51 15.2稳定地层措施51 15.3处理涌水措施52 15.4质量检验及标准5216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施工54 16.1一般规定54 16.2膨胀岩土54 16.3 黄土54 16.4岩溶55 16.5 含水沙层56 16.6瓦斯56 16.7 岩爆58-2- 16.8 富水软弱破碎围岩5917隧道路面施工6018附属设施工程61 18.1设备洞、横通道及其他61 18.2装饰工程62 1 83预埋件及其他6219 交工验收63附录A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64附录8水泥砂浆强度评定65附录C 喷锚支护的试验和测定方法66附录D爆破成缝试验方法68附录E隧道地质素描图70本规范用词说明71附件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 2009)条文说明73 1 总则75 3 施工准备77 4施工测量79 5 洞口、明洞与浅埋段工程80 6 开挖82 7出渣与运输84 8支护与衬砌85 9小净距隧道及连拱隧道88 10 监控量测90 1 1防水和排水92 12风、水、电供应95 13通风、防尘、防有害气体96、14 辅助坑道98 15辅助工程措施l01 16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施工l04 17隧道路面施工l09 1 8附属设施工程ll0 19交工验收lll -3-1 总则 1.0.1 为统一山岭公路隧道(以下简称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以钻爆法开挖为主的各级公路隧道,其他形式的公路隧道可参照执行。 1.0.3公路隧道施工必须遵守国家和行业的质量验收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1.0.4公路隧道施工必须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和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1.0.5公路隧道施工必须遵守国家的劳动保护法规,积极改善隧道施工条件,制订切实可行的通风、防尘、照明、防有害气体、防辐射措施,保证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1.0.6公路隧道施工必须遵守国家关于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止噪声、粉尘,废水污染环境的措施,保护原有植被地貌,对施工废弃物应妥善处理,做到文明施工。 1.0.7公路隧道施工必须遵守国家文物管理的法规,当遇有文物时,应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 1.0.8公路隧道施工必须遵守国家土地管理的法规,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和林地。 1.0.9交工时,严禁衬砌及所用附属设施侵入建筑限界。 1.0.10公路隧道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其他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l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 2.1.1光面爆破smooth blasting 设计轮廓线周边炮眼间距比开挖区小,采用不耦合装药,周边炮眼较开挖区炮眼延时并同时起爆,使岩体上出现平整轮廓面的爆破技术。 2.1.2全断面法full face excavation method 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成形的施工方法。 2.1.3正台阶法bench cut method 将设计断面分成上、下断面(或上、中、下断面)先上后下分次开挖成形的施工方法。 2.1.4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ring cut method 先开挖上部环形导坑,并进行支护,再分部开挖中部核心土、两侧边墙的施工方法。 2.1.5中隔壁法(CD法) center diagram method 先开挖隧道一侧,并施工中隔壁,然后再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 2.1.6交叉中隔壁法(CRD法) center cross diagram method 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两部分,施工部分中隔壁墙,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两部分,然后再开挖最先施工一侧的最后部分,并延长中隔壁墙,施工临时仰拱,最后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 2.1.7双侧壁导坑法both side drift method 先开挖隧道两侧的导坑,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 2.1.8干喷dry shotcrete 将水泥、集料拌和后,压送到喷嘴加水喷出的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 2.1.9初喷first shotcrete(aplication of first shotcrete) 第一层喷射混凝土,或者第一层喷射混凝土的施工。 2.1.10复喷subsequent shotcrete(aplication of subsequent shotcrete) 初喷以后的喷射混凝土,或者初喷以后喷射混凝土的施工。 2.1.11 喷锚支护 shotcrete and rock bolt support 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架等组合成的支护结构。 2.1.12超前支护 advanced support 在隧道施工中,对开挖工作面前方围岩进行预加固的支护。 2.1.13管棚piperoof protection 在开挖工作面的轮廓线外,按一定外插角插入带孔直径为70180mm的钢管,压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并将钢管尾部与钢架焊接为一体形成的支护体系。 2.1.14小导管预注浆small piperoof protection 在开挖前,沿开挖面的拱部外周插入直径为3870mm的带孔钢管,压注浆液。 2.1.15锚杆rock bolt 用钢筋、钢管等材料加工而成具有锚固、悬吊等作用的支护杆(构)件。 2.1.16超前锚杆p:,03Per rock bolt 在开挖前,沿隧道拱部按一定角度设置的起着预加固围岩作用的锚杆。 2.1.17钢架steel flame or beam support 用钢筋或型钢等制成的支护骨架结构。 2.1.18 中岩墙wall of rock in neighborhood tunnel 小净距隧道上下行双洞之间岩石的简称,也叫做中岩柱、中夹岩、中夹岩墙。 2.1.19监控量测monitoring measurement 在隧道施工和运营阶段,通过使用各种量测仪器和工具,对围岩变化情况及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及时提供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可靠性信息的工作。 2.1.20岩爆rock burst 在高地应力岩层中开挖隧道时,围岩应力突然释放而引起岩块爆裂的现象。 2.1.21超前地质预报9eological prediction 通过掌子面的超前钻探、超前导坑或各种类型的地球物理探测等手段来查明隧道岩体的状态、特征以及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和性质,预测前方未施工段地质情况的方法。 2.1.22瓦斯gas 从煤(岩)层内逸出的以甲烷(CH4)为主要成分的有害气体。 2.1.23瓦斯浓度gas concentration 空气中瓦斯占有量与空气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2.2 符号 b隧道开挖宽度; E周边眼间距; h0隧道埋深; Rh饱和单轴抗压极限强度; V-周边眼最小抵抗线。 3 施工准备3.1一般规定 3.1.1 隧道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做好现场调查和图纸核对工作。 3.1.2 隧道施工前,应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做好技术准备和组织落实工作。 3.1.3应根据工程规模、技术要求等建立工地试验室。 3.1.4 隧道施工应加强地质工作,重视跟踪地质调查与超前地质预报。 3.1.5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完整收集原始数据、资料,做好施工记录,编写隧道施工技术总结。3.2施工场地与临时工程 3.2.1施工场地应结合工程规模、工期、地形特点、弃渣场和水源等情况进行合理布置。 3.2.2弃渣场地布置应满足安全、环保的要求,并方便弃渣。 3.2.3 临时工程应满足安全和便于施工活动正常开展的需要。 3.2.4严禁将临时房屋布置在受洪水、泥石流、塌方、滑坡及雪崩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地段。 3.2.5爆破器材库、油库的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3.3 施工人员、材料和设备 3.3.1从事隧道施工的各类特殊岗位人员均应持证上岗。3.3.2隧道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3.3.3应做好工程所需材料的选择和相关检测、试验工作。3.3.4应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施工设备和仪器,并完成相应检定工作。4 施工测量 4.0.1 施工前,应进行测量方案设计,选定控制测量等级,确定测量方法,估算误差范围。 4.0.2施工前,应对设计交桩进行复测。 4.0.3 当洞内有瓦斯等易燃易爆气体时,测量工作必须采取防爆措施。 4.0.4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测量桩点必须稳固、可靠。 2测量工作中的各项计算,均应由两组独立进行;计算过程中应及时校核,发现问题应及时检查,并找出原因。 3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应在隧道进洞施工前完成。 4用于测量的设计图资料应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引用数据资料必须核对。 5 在控制网误差调整时。不得将低等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误差传人隧道控制网。 4.0.5用中线法进行洞f勺测量的隧道,中线点点位横向偏差不得大于5mm。 4.0.6 隧道贯通后,贯通误差调整后的线路中线应满足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的要求。 4.0.7交(竣)工验收时,应提交隧道总体检验项目结果,见表4.0.7。表4.0.7 隧道总体检验项目表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车行道宽(mm)l0尺量:每20m(曲线)或50m(直线)检查一处2隧道净总宽不小于设计尺量:每20m(曲线)或50m(直线)检查一处3隧道净高不小于设计水准仪:每20m(曲线)或50m(直线)测一断面,每个断面测拱顶和拱腰3个点4隧道偏位(mm)20全站仪:每20m(曲线)或50m(直线)检查一处5引道中心线与隧道中心线的衔接(mm)20分别将引道中心线和隧道中心线延长至两侧洞口,比较其平面位置6边坡、仰坡的坡度不大于设计坡度板:检查l0处 4.0.8 隧道施工测量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的有关规定。5 洞口、明洞与浅埋段工程5.1 洞口工程 5.1.1洞口开挖和进洞施工宜避开雨期、融雪期及严寒季节。 5.1.2边坡和仰坡以上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应清除或加固。 5.1.3 在不良地质地段,应在进洞前按设计要求对地表及仰坡进行加固防护。 5.1.4 洞口边坡及仰坡应自上而下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洞口有邻近建(构)筑物时,应采取微震动控制爆破。当地质条件不良时,应采取稳定边坡和仰坡的措施。 5.1.5应随时检查边坡和仰坡的变形状态,发现不稳定现象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5.1.6洞口边、仰坡jj水系统应在雨季之前完成。 5.1.7 隧道排水应与洞外排水系统合理连接,不得侵蚀软化隧道和明洞基础,不得冲刷路基坡面及桥涵锥坡等设施。 5.1.8应对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进行监控量测,并适当增加量测频率。 5.1.9 洞口永久性挡护工程应紧跟土石方开挖及早完成。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5.2明洞工程 5.2.1 明洞边坡开挖应根据设计要求采取岩土体加固措施。明洞衬砌施工应仰拱先行、拱墙整体浇筑。 5.2.2 明洞石质开挖应防止爆破影响边仰坡的稳定。 5.2.3 明洞边墙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边墙基础混凝土灌注前应排除坑内积水,完成后应及时回填。 5.2.4 明洞衬砌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有关规定。明洞衬砌与暗洞衬砌应连接良好。 5.2.5 明洞拱圈外模拆除后,应及时按设计做好防水层及纵向盲沟,保证排水通畅,并应符合本规范第ll章的有关规定。 5.2.6 明洞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由人工夯实回填至拱顶以上l m,方可采用机械回填。5.3浅埋段工程 5.3.1浅埋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应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2开挖后应尽快进行初期支护施工。 3应增加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的量测及反馈。量测频率不宜小于深埋段的2倍。5.4质量检验及标准 5.4.1洞门端墙、翼墙和挡土墙基坑开挖施工质量应符合表5.4.1规定。表5.4.1 洞门端墙、翼墙、挡土墙基坑开挖质量标准序号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基坑中心线到路线中心线距离+50,0尺量:每边不少于5处2基坑长度、宽度+100,0尺量:每边不少于5处3基坑高程0,-l00水准仪测量:每边不少于5处5.4.2洞门端墙、翼墙、挡土墙模板安装质量应符合表5.4.2规定。表5.4.2洞门端墙、翼墙、挡土墙模板安装质量标准序号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基础边缘位置+15,02基础顶面高程103边墙边缘位置10,0测量:每边不少于4处4边墙拱脚、端翼墙面顶面高程105模板表面平整度52m靠尺测量:不少于4处6模板表面错台2尺量7预留孔洞+10,0尺量5.4.3洞门混凝土端墙、翼墙和挡土墙质量应符合表5.4.3规定。表5.4.3 洞门混凝土端墙、翼墙和挡土墙质量标准序号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强度在合格标准内按附录A检验2平面位置50仪器测量:每边不少于4处3断面尺寸不小于设计4顶面高程205底面高程506表面平整度52m靠尺测量:拱部不少于2处,墙身不少于4处7竖直度或坡度() 0.5吊垂线:每边不少于4处5.4.4洞门砌体端墙、翼墙和挡土墙质量应符合表5.4.4规定。表5.4.4洞门砌体端墙、翼墙和挡土墙质量标准序号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砂浆强度在合格标准内按附录B检验2平面位置503断面尺寸不小于设计仪器测量:每边不少于4处;4顶面高程202m靠尺测量:拱部不少于2处,墙身不少于4处5底面高程506表面平整度块石202m靠尺测量:拱部不少于2处,墙身不少于4处料石30混凝土块料石107竖直度或坡度()0.5吊垂线:每边不少于4处一1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 60-2009)5.4.5 明洞的回填及防水层质量应符合表5.4.5规定。表5.4.5明洞回填及防水层质量标准序号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 卷材搭接长度 100 尺量:每环测3处2 卷材向隧道延伸长度 500 尺量:检查5处3 卷材在基底的横向长度 500 尺量:检查5处4 沥青防水层每层厚度 2 尺量:检查10点5 回填层厚 300 尺量:每层检查,每侧至少5点6 两侧回填高差 500 水准仪:检查5处7 坡度 不大于设计 尺量:检查3处8 回填压实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厚度及碾压遍数符合要求6 开挖6.1一般规定6.1.1 应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大小、结构形式、工期要求、机械设备、地质条件等,选择适宜的开挖方案。6.1.2开挖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开挖断面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2爆破后,应及时对开挖面和未衬砌地段进行检查;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 开挖作业不得危及初期支护、衬砌和设备的安全,并应保护好量测用的测点。 4开挖后,应做好地质构造的核对和监控量测工作。 5开挖作业必须保证安全。6.1.3隧道爆破应采用光面爆破技术。6.1.4爆破作业及爆破物品管理,必须符合现行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有关规定。 6.1.5 隧道双向开挖接近贯通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当两开挖面间距离剩下1530m时,应改为单向开挖,并落实贯通面的安全措施,直到贯通为止。 6.1.6在瓦斯地层开挖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6.6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6.2开挖方法 6.2.1全断面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围岩自稳性好,无地下水出露或出露量不大。 2采用大型机械配套作业。 3超前开挖导洞时,应控制开挖距离。6.2.2 台阶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台阶长度不宜超过隧道开挖宽度的1.5倍。台阶不宜多分层。 2上台阶钢架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下沉和变形。 3 下台阶应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开挖。 6.2.3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环形开挖进尺宜为0.51.Om;核心土面积应不小于整个断面面积的50。 2开挖后应及时施工喷锚支护、安设钢架支撑,相邻钢架必须用钢筋连接,并应按设计要求施工锁脚锚杆。 3 围岩地质条件差,自稳时间短时,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超前支护。 4 核心土与下台阶开挖应在上台阶支护完成后、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 6.2.4 中隔壁法或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初期支护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分部开挖。地质较差时,每个台阶底部均应按设计要求设临时钢架或临时仰拱。 2各部开挖时,周边轮廓应尽量圆顺。 3应在先开挖侧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另一侧开挖。 4左右两侧导坑开挖工作面的纵向间距不宜小于l5m。 5 当开挖形成全断面时,应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 6 中隔壁及临时支撑应在浇筑二次衬砌时逐段拆除。6.2.5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侧壁导坑开挖后,应及时施工初期支护并尽早形成封闭环。 2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于椭圆形断面,导坑跨度宜为整个隧道跨度的三分之一。 3左右导坑施工时,前后拉开距离不宜小于l5m。 4导坑与中间土体同时施工时,导坑应超前3050m。6.2.6仰拱部位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挖至设计高程时,底面应圆顺,渣物应清除。 2做好排水设施,清除积水。 3 隧道底两隅与侧墙连接处应圆顺。 4仰拱部开挖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施工交通安全。6.3超欠挖控制 6.3.1应严格控制欠挖。拱脚、墙脚以上lm范围内断面严禁欠挖。6.3.2应尽量减少超挖,不同围岩地质条件下的允许超挖值规定见表6.3.2。平均超挖值按公式(6.3.2)计算。表6.3.2平均和最大允许超挖值(mm)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拱部破碎岩、土(、V级围岩)平均l00,最大150水准仪或断面仪:每20m一个断面中硬岩、软岩(、级围岩)平均l50,最大250硬岩(1级围岩)平均l00,最大200边墙每侧+100,-0尺量:每20m检查l处全宽+200,-0仰拱、隧底平均l00,最大250水准仪:每20m检查3处 注:l最大超挖值系指最大超挖处至设计开挖轮廓切线的垂直距离。 2表列数值不包括测量贯通误差、施工误差。 3炮孔深度大于3m时,允许超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确定。 6.3.3 隧道开挖轮廓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变形量,预留变形量大小宜根据监控量测信息进行调整。6.3.4超挖部分必须回填密实。6.4钻爆 6.4.1施工前应进行钻爆设计,并根据实际爆破效果及时对爆破设计参数进行调整。 6.4.2爆破器材必须具备相关的检验合格证、技术指标及说明书。 6.4.3钻爆作业应按照钻爆设计进行。 6.4.4炮眼的深度、角度、间距应按爆破设计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精度规定: 1 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0mm。 2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不得大于50mm。 3 周边眼沿隧道设计断面轮廓线上的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0mm,周边眼外斜率不得大于50mmm,眼底不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00mm,最大不得超过150mm。 4 内圈炮眼至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得大于50mm,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内圈炮眼与周边眼宜采用相同的斜率。 6.4.5钻眼完成后,应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才能装药。 6.4.6装药前应将炮眼内泥浆、石屑吹洗干净。已装药的炮眼应及时堵塞密封。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小于200mm。 6.4.7采用电力起爆时,除应执行现行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装药前电灯及电线应撤离开挖面,装药时应用投光灯、矿灯、风灯照明。 2起爆主导线应敷设在电线和管路的对侧,不得已设在同一测时,与钢轨、管道等导电体的间距必须大于l0m,并悬空架设。 3 放炮前,应检查主线的连接,确认起爆顺序无误后方可起爆。 4在地下水较多的地段,所用爆炸材料应能防水,连接线应采用塑料导线。敷设爆破网路时接头不得浸在水中,应加强接头的防水与绝缘处理。 6.4.8 隧道爆破可能影响周围建(构)笈物安全时,应监测围岩爆破影响深度以及爆破震动对周围建(构)筑物的破坏程度。 6.4.9爆破前,所有人员应撤至安全地点。爆破后必须待洞内有害气体浓度符合本规范第1 3章规定后方可进入开挖面工作。 6.4.10爆破作业应在上一循环喷射混凝土终凝不少于4h后进行。 7 出渣与运输7.1 一般规定 7.1.1 出渣运输方式应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大小、开挖方法、机械设备配套能力、经济性及施工进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保证作业安全。 7.1.2 出渣运输设备的选型配套应保证机械设备充分发挥其功能,并应使出渣能力、运输能力与开挖能力相适应,应使装运能力大于最大的开挖能力。 7.1.3运输线路或道路应设专人进行维修和养护,使其处于平整、畅通状态。线路或道路两侧的废渣和余料应随时清除。 7.1.4出渣运输车辆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制动有效,严禁人料混载,不准超载、超宽、超高运输。运装大体积或超长料具时,应有专人指挥,专车运输,并设置显示界限的红灯。 7.1.5 进洞的各类施工机械与车辆,宜选用带净化装置的柴油机动力,有轨式出渣运输车辆宜选用电瓶车,汽油动力机械不宜进洞。 7.1.6爆破器材运输应符合有关安全管理规定。7.2 出渣运输 7.2.1 隧道施工时,应建立运输调度系统,并编制运输计划,统一指挥,确保车辆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 7.2.2采用有轨式运输时,洞外应根据需要设置调车、编组、出渣、进料、设备整修等作业线路。洞内宜铺设双道;在单道地段,应根据装渣作业时间和行车速度的大小合理布设错车道、调车设备,增加岔线和岔道等。 7.2.3有轨式运输线路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钢轨质量不宜小于38kgm。钢轨配件、夹板、螺栓必须按标准配齐,且与轨型相符。 2 道岔型号应与钢轨类型相配合,不得低于6号道岔,并安装转辙器。 3 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标准规定,间距不宜大于0.7m,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mm,长度为轨距加0.6m。轨枕的上下面应平整。 4平曲线半径,洞内不应小于机动车或车辆轴距的7倍,洞外不应小于l0倍。使用有转向架的梭式矿车时,最小曲线半径应不小于车辆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尽量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 5 道床道砟应采用不易风化的碎石,粒径应符合标准规定,不宜过大。道床厚度不应小于150mm。 6双道的线间距,应保持两列车间净距大于0.2m,错车线处应大于0.4m。 7 车辆距坑道壁或支撑边缘的净距不应小于02m,单道一侧的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0.7mo 8机动车牵引时,纵坡不宜大于2.5;皮带运输机输送时,纵坡不宜大于25。洞外卸渣线末端应设13的上坡段。 9线路铺设轨距允许误差为+6mm、-4mm,曲线地段应按规定加宽和设超高;钢轨接头间隙、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不得大于5mm。钢轨配件应齐全牢固。 10 当采用新型轨式机械设备时,线路铺设标准应满足机械规格、性能的要求,保证运输安全。7.2.4有轨运输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动车牵引不得超载。 2车辆装载的高变,斗车不应超过顶面0.5m,宽度不应超过车宽。 3 列车连接必须良好,必须采用不能自行脱钩的连接装置。利用机车进行车辆的调车、编组和停留时,必须有可靠的制动装置,严禁溜放。 4车辆在同方向行驶时,相邻两组列车间的距离不应小于l00m。人推斗车的间距不应小于20m。 5在洞内施工地段、视线不良的弯道上或通过道岔和洞口平交道等处,机动车牵引的列车运行速度不宜超过10kmh;其他地段在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后,最大速度不宜超过20kmh。 6轨道旁的料堆,距钢轨外缘不应小于0.8m,高度不应大于1.0m。 7 洞内在曲线区间、转辙器、人行横道处等应设慢行标志。车辆的限制速度、注意或危险提示等必须用交通标志及标灯明示出来。 8长隧道施工应有载人列车供施工人员上下班使用,并应制订保证安全的措施。严禁非专职人员开车。7.2.5无轨运输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洞内宜铺设简易路面,路面的平整度、强度等指标应满足出渣车辆运行要求,并做好排水及路面的维修工作。 2 从隧道的开挖面到弃渣场地,必须按需要设置会车场所、转向场所及行人的安全通路。 3 在洞口、平交道口、狭窄的施工场地,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必要时应设专人指挥交通。 4单车道净宽不得小于车宽加2m,并应隔适当距离设置错车道;双车道净宽不得小于2倍车宽加2.5m;会车视距宜大于40m。 5 行车速度,在施工作业地段和错车时不应大于l5kmh,成洞地段不宜大于20kmh。 6 车辆行驶中严禁超车,洞内倒车与转向应由专人指挥。 7 洞内应加强通风,洞内作业环境应符合职业健康标准。7.3装渣与卸渣 7.3.1装渣设备应选用能在隧道开挖断面内发挥高效率的机械,其装渣能力应与每次开挖土石方量及运输车辆的容量相适应。装渣机械应具有移动方便、污染小的特点。 7.3.2装渣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装渣前及装渣过程中,应检查开挖面围岩的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岩石或塌方征兆时,必须先处理后装渣,、 2装渣作业应由专人指挥。要注意爆后残留在掌子面上和埋在爆渣之中的拒爆残药,发现拒爆残药,必须立即通知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3 人工装渣时,应将车辆停稳并制动。漏斗装渣时,漏斗处应有防护设备和联络信号,装渣结束后漏斗处应加盖;接渣时,漏斗l5下不得有人通过。 4机械装渣时,装载机械应能在开挖断面内安全运转,装渣机操作时其回转范围内不得有人通过;机械装渣作业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并不得损坏已有的支护及设施。 5 采用有轨式装渣机械时,轨道应紧跟开挖面,调车设备应及时向前移动。7.3.3卸渣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弃渣场地形条件、弃渣利用情况、车辆类型,妥善布置卸渣路线。卸渣应在规定的卸渣路线上依次进行,不得干扰任何施工作业或其他设施。 2卸渣宜采用自动卸渣或机械卸渣设备和平渣设备。机械卸渣时应有专人指挥,及时平整;人工卸渣时,应将车辆停稳制动,严禁站在斗车内扒渣。 3 所有弃渣堆顶面及坡脚处,或与原地面衔接处,均应按设计要求修筑永久排水设施和其他必要的防护工程。 4 轨道运输卸渣时,卸渣码头应搭设牢固,并设挂钩、栏杆,轨道末端应设置可靠的挡车装置和标志,以及足够宽的卸车平台。8支护与衬砌8.1 一般规定 8.1.1 隧道施工支护应配合开挖作业及时进行,确保施工安全。 8.1.2隧道衬砌不得侵入隧道建筑限界。 8.1.3支护与衬砌材料的标准、规格及要求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8.1.4 隧道支护与衬砌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8.2喷射混凝土 8.2.1 喷射混凝土施工不得采用干喷工艺。 8.2.2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满足设计强度和喷射工艺的要求。 8.2.3喷射混凝土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喷射作业分层进行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2混合料应随拌随喷。 3 喷射混凝土回弹物不得重新用作喷射混凝土材料。 8.2.4 喷射混凝土应适时进行养护,隧道内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得洒水养护。 8.2.5冬季施工时,喷射作业区的气温不应低于5。在结冰的岩面上不得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混凝土强度未达到6MPa前不得受冻。8.2.6采用纤维喷射混凝土时,所用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8.2.7纤维喷射混凝土施工应符合本章第8.2.28.2.6条的规定。 8.2.8 喷射混凝土作业安全与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检查和处理支护作业区危石,施工机具应布置于安全地带。 2施工用作业台架应牢固可靠,并应设置安全栏杆。 3施工时,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喷射作业区,喷嘴前禁止站人。 4作业区粉尘浓度必须符合本规范第13章的规定。作业人员应戴防尘口罩、防护镜、防护帽等劳保用品。 5 喷射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清洗机具。8.3锚杆 8.3.1锚杆类型、规格、技术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8.3.2锚杆钻孔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钻孔机具应根据锚杆类型、规格及围岩情况选择。 2孔位允许偏差为l50mm,钻孔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3 水泥砂浆锚杆钻孔直径应大于锚杆杆体直径15mm。其他形式锚杆钻孔直径应满足设计要求。 4钻孔深度不应小于锚杆杆体有效长度,但深度超长值不应大于100mm。 8.3.3锚杆安装前应做好下列检查工作,并做好原始记录: 1 锚杆材料型号、规格、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配件应配套。 2锚杆孔位、孔径、孔深及布置形式应满足设计要求。 3孔内应无积水、岩粉应吹洗干净。 4锚杆杆体应调直、除锈、清除油污。 5 锚杆外端标准螺纹应有效,逐根检查并与标准螺母试装配。 8.3.4普通水泥砂浆锚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水泥砂浆锚杆材料、直径、插入孔内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砂浆应在初凝前使用,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 3砂浆灌浆后应及时插入锚杆杆体。锚杆杆体插到设计深度时,孔口应有砂浆流出;若孔口无砂浆流出,则应将杆体拔出重新灌浆。全长黏结锚杆应灌浆饱满。 4垫板、螺母应在砂浆初凝后安装。垫板与喷射混凝土应紧密接触。 8.3.5 中空注浆锚杆施工时应保持中空通畅,并留有专门排气孔。螺母应在砂浆初凝后拧紧。 8.3.6水泥砂浆药包锚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对药包做泡水检验。2药包不应有受潮结块现象。3药包应以专用工具推入钻孔内,防止中途破裂。4锚杆插到设计深度时,孔Ll应有砂浆流出。5应使垫板与喷射混凝土紧密接触。8.3.7全长黏结式锚杆安设后不得敲击,其端部3d内不得悬挂重物。8.4钢筋网8.4.1 钢筋网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网钢筋在使用前应调直、清除锈蚀和油渍。8.4.2钢筋网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初喷一层混凝土后再进行钢筋网铺设。 2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喷射混凝土全部覆进行铺挂。 3 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d(d为钢筋直径),并不得小于一个网格长边尺寸。 4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 5 钢筋网应随受喷岩面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最大间隙不宜大于30mm。8.5 钢架 8.5.1 钢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采用的钢架类型应满足设计要求。 8.5.2钢架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 8.5.3钢架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架加工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形状应与开挖断面相适应。 2不同规格的首榀钢架加工完成后,应放在平整地面上试拼,周边拼装允许偏差为30mm,平面翘曲应小于20mm。当各部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批量生产。8.5.4钢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架拱脚必须放在牢固的基础上。应清除底脚下的虚渣及其他杂物,脚底超挖部分应用喷射混凝土填充。 2钢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