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总序 教案(2)(沪教版第五册)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89330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流》总序 教案(2)(沪教版第五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激流》总序 教案(2)(沪教版第五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激流》总序 教案(2)(沪教版第五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激流总序教学目标1、以 “在这平和的文字下面我们分明感受到汹涌的激情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一句话为学习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体验领悟文章的独特魅力,品味文字下面的激情和力量。2、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情与斗志,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与生活搏斗的意志和能力。说明:“激流”这两个字,颇能表达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剧烈和巨大的变革,从家族本位社会向个人和国家本位社会的变革。首先是个人的觉醒,之后是个人从休戚相关、福祸与共的大家族的束缚(在悠久的年月安是中国人的安乐窝,在新时代的风暴里则成了牢笼)挣脱出来,面对国家和社会。所以,在教授本文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极为总要的环节,要通过挖掘文章的语言,来理解文章背后深刻的内涵及作者蕴含的深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本文写法:即鲜明的对照式结构,采用典型、生动物象来表现一个理念。激流总序与一般序言的不同,了解作者运用物象手法使理念变得具体化。2、难点:理解“这里面有爱,有恨,”反复出现的意义。说明:对高中学生而言,理解文章的象征性手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我国古典文章中大量运用这种手法。所以,教学的重点要抓住这个环节。其次,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既然是文章教学的目标,就应该抓住文章中的具体语言来挖掘,那就要抓住“这里面有爱,有恨”的关键性语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走进文本有个评论家在谈到巴金的家时说:在写家时(当时二十八岁),巴金对文学这样蒙昧无知,居然写出这样一部不朽的作品。好多人在谈到今年已经101岁的百岁老人巴金时说它不懂文学,巴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懂文学。可是不懂文学怎么能成为伟大作家了呢?而且还享有国际声誉,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学特别奖”呢?学生自由发言,检验学生课前的预习,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资料收集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通过检验学生对巴金老人的有关生平的收集与记忆,来理解这位百岁老人的情怀。运用欲扬先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整体感悟熟悉文本1、 “在这里我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这里”是指本文吗?你是依据什么得到这个认识的? 2、文中多次出现“生活的激流”(第三自然段的结尾处,第六段中,第四段有)这个词语,大家能否联系全文给它粗略地下个定义?3、文中说生活是一个“搏斗”,还说“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从文中看,“搏斗”与“征服”含义有区别吗? 4、文章第四段说“这一切造成了奔腾的一股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这“唯一的海”作者说不能确定地知道,到底能不能知道,大概说一说总可以吧?具体应该怎么认识这“唯一的海”1、学生通读全文,对重点语言进行圈划。2、可以自由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1、对序言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引导学生与家春秋联系起来,同时与“序言”联系起来,本文是作者自己给家春秋三部曲写的总序,借机介绍“序言”和作者及其作品。2、对文本的初步感知,筛选主要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3、教师注意在课堂上多多咀嚼这两个词语,让学生反复感受,进而领悟出两者的联系与不同4、生活的海洋,爱恨、欢乐痛苦交织而成的生活的最终要到达的地方。即激流的追求,也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秉持、信仰这是参考书的解释。这个问题还有点难,留待后面解决,先跳过精心品味解读文本1、“阅读提示”第二段说:“这篇总序平易自然,没有热烈的呼喊,不露斧凿的痕迹,但在这平和的文字下面我们分明感受到汹涌的激情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请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划出本文能够使我们分明感受到汹涌的激情的词句。并试着读几遍,做些体会,看看能感受出什么。为什么文中反复出现“搏斗”“征服生活”“生活的激流”这些词语?2、文中多次提到我们活着是为了来征服生活,你能否说说,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征服生活”,作者有没有在文中透露自己对“征服生活”的理解?你认为所划出的这些词句中,哪些词句是关键词句,能够表达本文的主旨(主题)?请概括本文的主旨。3、学习了本文后,还觉得作者不懂文学吗?1、点名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2、教师朗读全文(配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朗读,朗读前提出要求:合上书,仔细听,听完后说说听后的感受或者对老师的朗读做些评价,随便说,想到什么说什么1、完成学习目标一。2、设计本环节的目的主要是想和学生一起探讨。3、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认识往往是从感觉即感性开始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适当延伸升华文本1、我们共同认识了作者巴金对生活和命运的认识,大家已经生活了十多年了,自己肯定对生活有一点认识,能否用带有一点哲理的说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2、从文中看,“激流就是生活”,征服生活就是征服激流,可是为什么作者不直接用“生活”而曲笔地用了“激流”呢?共同探讨本文的“物象”(象征)手法的运用(联系以前学过的白杨礼赞等课文),完成教学难点。课后作业学习反馈1、阅读巴金的作品,至少读一下寒夜、憩园,寒暑假的时候再读家。2、以象征的手法,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可以让学生真正懂得象征手法的运用,并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思路点拨教师有感情的说出词语对学生是一种启发。全课贯穿“顺其自然”的思路,一切如水到渠成,介绍作者、作品很多老师放在一课伊始,那样对学生理解课文的帮助很小,课堂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好课文服务的,拓展也是在与课文学习有联系上的拓展。在课堂上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把握好这两个身份,处理好它们的“度”,教学可能就轻松而有效了。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学生作为主体性的体现而出现的精彩就在“解读”和“拓展”两个环节。由于教师的朗读,使学生顿悟,对课文的理解很快就上升到一个高度,学生感受出的对命运的不屈服和文章“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激情。再结合文章反复出现的“搏斗”“征服生活”,学生自己已经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了。紧扣课文、精彩的朗读和抓住关键语句的分析使对课文的理解落到了实处,有了“趣”,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配乐朗读,有激情的文章和充满激情的乐曲相融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练习举隅1、 学生自查资料,了解序与跋的区别。序,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品评书的内容(前言)。跋,一般为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也称跋文或跋语(后记)。2、 联系以前所学课文,体会象征手法的作用。3、印发材料让我们面对巴金,让学生阅读。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