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 (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6348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 (3)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 (3)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 (3)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2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3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4如图所示,图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在下列的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ABCD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焦点处移动时,则下述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A像始终变大B像始终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D像先变大后变小6如图是表示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对其进行矫正的图,其中表示远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图是()ABCD7用凸透镜在屏上已得到了烛焰所成的像,现用一块圆形黑纸糊上凸透镜中间部分如图所示,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A像没有了B像的中间看不见了C成的像与原来没有变化D像比原来变暗,大小不变8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A变得疏了B变得密了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D疏密没有变化9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A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向上B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向上C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向下D图中区域,比AB小,箭头向下10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A1mB1.5mC2mD3m11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过L2的二倍焦距点B过L2的焦点C平行于L2的主光轴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12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AO=10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f=10cmBf=5cmCf=8cmDf=12cm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13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垂柳成荫”、“水中月,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垂柳成荫”是由光的形成的,“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现象形成的像(实/虚),“潭清疑水浅”是光的现象形成的像(实/虚)14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填“会聚”或“发散”),可用来矫正眼(填“近视”或“远视”);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cm15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反射光线是,折射角是度,AB的侧是空气(左/右)16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便方法:一是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成像原理;二是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只留有小缝隙,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成像的原理日食的形成可以用来解释,此时太阳、地球、月球正好在同一直线上,处在中间位置的是17如图所示,一束光竖直向下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为,若保持镜面不动,使入射光线沿逆时针方向转过45,则反射光线将沿时针方向转过;若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使平面镜围绕O点顺时针旋转30,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8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的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19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填“放大镜”或“投影仪”)20有下列几种常见的镜子: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其中发生光的反射的是;发生光的折射是;能会聚光的是;能发散光的是(填字母代号)21在探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大小关系时,小华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3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为1m不变,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让太阳光透过小孔,移动覆盖的卡片,改变通光孔的大小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增强”、“不变”或“减弱”);当小孔足够小时,此时光斑形状是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增强”、“不变”或“减弱”)三画图题(共6分)22在图中已给出物体AB,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画出它的像AB23当光线从水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4如图所示的凸透镜的两种情况,其中AB是物体,AB是AB的像请在图中适当位置上画出凸透镜,并确定焦点的位置四解答题(共37分)25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景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亮度(填“变亮”、“变暗”或“不变”)如右图所示,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10毫米的正方形的“孔” 把这块挖有方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亮斑(选填“正方形状”或“圆形”“三角形”),这是造成的;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最后你会发现地面上能观察到亮斑(选填“正方形状”或“圆形”“三角形”)26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702306035040(3)小明接下来像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你认为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27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我们应选择(选 填“较厚”、“较薄”)的平板玻璃来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支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 N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蜡烛 M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是用了的科学研究方法(3)实验时,小红同学应在(填“M”或“N”)侧(透过/不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 M 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移去后面的蜡烛 N,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实”或“虚”)(5)细心的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 M 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6)若实验时不慎将玻璃向 N 方向倾斜,则出现的问题是: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2)实验的,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如图乙,此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方,此时应该将透镜向调节才能使像回到光屏中央(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此时成的是一个像(实/虚)(4)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眼镜(近视/远视)29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1)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200cm处移至距透镜15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10cm透镜的焦距约为cm,小明运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焦距与实际相比(偏大、偏小、相等)(2)小明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3)如图2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把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距离s,移动距离ss(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4)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如图3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与此时所成的像性质相同,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一下,光屏上(能/不能)成清晰的像(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一个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cm,24.0cm,26.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考点】光的反射【分析】“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根据不同原理所成的像进行分析下列各选项【解答】解:A、立竿见“影”中的影子由于竹竿遮挡了光线,所以形成了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毕业合“影”中的“影”属于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是光的折射,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物体的影子正好映在湖中,形成倒影,因此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形“影”不离中的“影”,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2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考点】红外线;紫外线【分析】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两者的特点不同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利用红外线做电视机的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可以做验钞机【解答】解: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做成验钞机红外线可以用在遥控器上遥控器发出红外线,实现了无线控制家中的用电器,方便人们的生活故选C3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考点】光源【分析】在生活中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解答】解:水母和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发光的霓虹灯是人造光源,霓虹灯不发光的时候,不是光源,符合题意,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在晚上才比较亮,不是光源;符合题意故选CD4如图所示,图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在下列的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分析【解答】解:人看到池底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变浅了选项AC光的传播方向错误,选项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了,只有选项D正确故选D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焦点处移动时,则下述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A像始终变大B像始终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D像先变大后变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情况可知,当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变化,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大小都随之变化并且是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物体成的像就越大【解答】解;物体从远处像凸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物距在不断地减小,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在不断的变大综上分析故选A6如图是表示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对其进行矫正的图,其中表示远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图是()ABCD【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由此入手分析其矫正方法【解答】解: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选图;图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方,所以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故选图;综上分析,ACD错误,B正确故选B7用凸透镜在屏上已得到了烛焰所成的像,现用一块圆形黑纸糊上凸透镜中间部分如图所示,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A像没有了B像的中间看不见了C成的像与原来没有变化D像比原来变暗,大小不变【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烛焰有无数点组成,烛焰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光屏上形成像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折射光线减少,像的性质不变,但是像的亮度减小【解答】解: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中间部分挡住后,任一点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由于凸透镜的中间被遮挡,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部分,故亮度会减小故选D8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A变得疏了B变得密了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D疏密没有变化【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1)将尺子斜插入水中时,从水面看水中的尺子,尺子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进入我们的眼睛,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误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会感到尺子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看起来是向上弯折了,因此它的刻度就显得密了故选B9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A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向上B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向上C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向下D图中区域,比AB小,箭头向下【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图中告诉的像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确定像与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解答】解:由题意知,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体在图中区域,箭头向上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10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A1mB1.5mC2mD3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分析解答此题【解答】解:已知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但房间空间太小,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人与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距平面镜3m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为3m,人距平面镜应为5m3m=2m故选C11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过L2的二倍焦距点B过L2的焦点C平行于L2的主光轴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因为两个凸透镜是相同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第一个凸透镜光路的特点来完成第二个凸透镜的光路图【解答】解:过主光轴上的一点A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交于主光轴上一点B,并且A、B两点到光心的距离相等,可知:AO1和O1B为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因为两个透镜完全相同,且AO1=O1B=BO2,所以BO2也是凸透镜L2的二倍焦距,所以光线再经L2折射后仍过L2的二倍焦距点故选A12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AO=10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f=10cmBf=5cmCf=8cmDf=12cm【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分析】根据题意,A点通过凸透镜成像在B点,物距AO小于相距OB,A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然后根据题中给出的选项讨论判断正确选项【解答】解:根据题意AOOB可知,A点成像在B点,像距大于物距,满足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为AO=10cm,选项A、B、D不能满足f10cm2f,选项C能满足f10cm2f,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13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垂柳成荫”、“水中月,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垂柳成荫”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实/虚),“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实/虚)【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垂柳成荫”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因此“水中月、镜中花”都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池底看起来要比实际的位置变浅了,看到的池底是真实池底反射的光线在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虚;折射;虚14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填“会聚”或“发散”),可用来矫正远视眼(填“近视”或“远视”);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如何来矫正【解答】解: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人脸和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也就是大于20cm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故答案为:凸;会聚;远视;2015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反射光线是OF,折射角是45度,AB的右侧是空气(左/右)【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分析】此题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反射角的度数【解答】解:由图可知,BOE=60,所以COE=9060=30,而COF=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由图可知,折射角为:GOD=45因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即分界面的右侧是空气故答案为:OF;45;右16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便方法:一是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二是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只留有小缝隙,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日食的形成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此时太阳、地球、月球正好在同一直线上,处在中间位置的是月球【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1)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太阳在水面成像,在水面上观察太阳的像(2)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手指间形成小孔,在白纸上呈现太阳的像,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日食、月食、射击瞄准时的“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解答】解:(1)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太阳在水面成像,应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2)手指间的缝隙形成小孔,太阳经小孔在白纸上成像,应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3)当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光,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阳便发生了日食现象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答案为:平面镜;小孔;光沿直线传播;月球17如图所示,一束光竖直向下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为0,若保持镜面不动,使入射光线沿逆时针方向转过45,则反射光线将沿顺时针方向转过45;若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使平面镜围绕O点顺时针旋转30,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6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所以入射角等于0,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为0若保持镜面不动,使入射光线沿逆时针方向转过45,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为45,则反射光线将沿顺时针方向转过45;若如果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把平面镜顺时针转动30;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9030=60,则入射角为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为3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30+30=60;故答案为:0;顺;45;6018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不会(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照相机的工作原理,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并且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于人眼看不到红外线,因此不会对观众观看电影产生影响【解答】解:此装置的摄像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u2f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由于人眼看不到红外线,因此此装置的使用不会影响观众的观看故答案为:缩小;实;不会19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望远镜(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填“放大镜”或“投影仪”)【考点】望远镜【分析】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解答】解:由图可见,远处的物体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用目镜把这个实像再放大(正立、放大的虚像),就能看清很远处的物体了,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答案为:望远镜;放大镜20有下列几种常见的镜子: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其中发生光的反射的是ABC;发生光的折射是DE;能会聚光的是BD;能发散光的是CE(填字母代号)【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分析】光现象中共涉及三类现象,即: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不同的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是不同的,结合光路掌握其作用;不同的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是不同的,要根据折射光路掌握其作用【解答】解:(1)当光在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如各种面镜,就会发生反射;故有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面镜;(2)透镜对光有折射作用,光先由空气进入玻璃,再由玻璃进入空气,即发生了两次折射;故有D凸透镜,E凹透镜;(3)当光经凸面镜反射和凹透镜折射后,光路会变得发散;(4)当光经凹面镜反射和凸透镜折射后,光路会变得会聚故答案为:ABC;DE;BD;CE21在探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大小关系时,小华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3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为1m不变,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让太阳光透过小孔,移动覆盖的卡片,改变通光孔的大小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变小(“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不变(“增强”、“不变”或“减弱”);当小孔足够小时,此时光斑形状是圆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不变(“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减弱(“增强”、“不变”或“减弱”)【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1)小孔较大时,因为太阳光是平行光,开始时孔较大,所以形成的是和孔面积大小相等的光斑,而且亮度与孔大小无关(2)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中像的形状与孔的大小和形状无关,它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小孔透过的光线越多,成的像越亮,否则越暗【解答】解:(1)因为太阳光是平行光,开始时孔较大,所以形成的是和孔面积大小相等的光斑,而且亮度与孔大小无关,光斑亮度不变(2)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来越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此时光斑形状是圆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不变,光斑亮度减弱故答案为:变小;不变;圆;不变;减弱三画图题(共6分)22在图中已给出物体AB,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画出它的像AB【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23当光线从水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一束光线从水里射向空气中时,既要发生反射,又要发生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完成光路图【解答】解:首先画出法线,在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画出入射光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如图所示24如图所示的凸透镜的两种情况,其中AB是物体,AB是AB的像请在图中适当位置上画出凸透镜,并确定焦点的位置【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即确定凸透镜光心的位置,那么可利用过光心的特殊光线来作;在确定了凸透镜的位置后,要根据过焦点的两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来确定出左右两侧焦点的位置【解答】解:(1)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即光心的位置O:由于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那么连接像A和其像点A,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光心所在处,由此确定凸透镜的位置(2)确定焦点的位置:过焦点的特殊光线有两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通过焦点;那么过A做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交凸透镜于一点,连接该点和A,其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右侧的焦点F;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同理,先过A做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交凸透镜于一点,连接该点与A,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左侧焦点F注意光线的方向不要标错,如图所示:四解答题(共37分)25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A(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景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亮度变暗(填“变亮”、“变暗”或“不变”)如右图所示,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10毫米的正方形的“孔” 把这块挖有方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正方形亮斑(选填“正方形状”或“圆形”“三角形”),这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最后你会发现地面上能观察到圆形亮斑(选填“正方形状”或“圆形”“三角形”)【考点】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和亮暗程度会随物体与小孔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解答】解:(1)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半透明薄纸相当于光屏,为了成的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半透明的薄纸应该放在圆筒的A端;当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大因为通过小孔的光不变,所以屏上的像将变暗(2)太阳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正方形亮斑;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10厘米,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大夏天,在南京的大街上漫步时,我们发现透过法国梧桐树树叶缝隙的阳光在地面上会呈现出圆形亮斑这是因为阳光通过小孔后,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小孔成像),因为太阳是圆的,所以在地面上产生的光斑形状是圆形的故答案为:A;变大;变暗;正方形;光沿直线传播;圆形26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垂直(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702306035040(3)小明接下来像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你认为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将板B沿ON向后折(向前折),看其上是否有反射光线【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2)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由表中数据可知,他所测量的角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3)要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可以通过让纸板B不与纸板A在同一平面上来研究【解答】解:(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漫反射的缘故;(2)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20、30、50时,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20、30、50,不是70,60、50,而70,60,4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3)将板B沿ON向后折(向前折),看其上是否有反射光线,转动后,若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在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1)垂直;漫;(2)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3)将板B沿ON向后折(向前折),看其上是否有反射光线27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我们应选择较薄(选 填“较厚”、“较薄”)的平板玻璃来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支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 N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蜡烛 M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等大,这是用了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3)实验时,小红同学应在M(填“M”或“N”)侧透过(透过/不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 M 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移去后面的蜡烛 N,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填“实”或“虚”)(5)细心的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 M 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太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6)若实验时不慎将玻璃向 N 方向倾斜,则出现的问题是:无论怎么移动蜡烛N都不能与像重合【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较厚的玻璃板两面,都可以成像,会出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从而影响实验效果;(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3)根据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可判断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哪一侧观察;(4)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5)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此题;(6)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解答】解(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如果薄,两个像距离近,测量误差小,实验效果好;反之,较厚的玻璃板两面,都可以成像,会出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从而影响实验效果;(2)未点燃的大小相同的蜡烛N与点燃的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可知像与物等大;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蜡烛M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蜡烛M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使它与蜡烛M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4)移去后面的蜡烛N,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5)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太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6)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么移动蜡烛N都不能与像重合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较薄;(2)像与物等大;等效替代;(3)M;透过;(4)不能;虚;(5)玻璃太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6)无论怎么移动蜡烛N都不能与像重合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10.0cm(2)实验的,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如图乙,此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4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上方,此时应该将透镜向下调节才能使像回到光屏中央(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此时成的是一个虚像(实/虚)(4)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远视眼镜(近视/远视)【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图中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就焦距,由此可以确定其焦距是多少;(2)当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据此进行分析;(3)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远视眼【解答】解:(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0cm10.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2)实验的,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由图乙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10cm处,u=15cm,2fu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55cm25cm=30cm,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u=30cm时,即凸透镜移动至40cm刻度线处,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上方,应该将透镜向下调节才能使像回到光屏中央;(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此时u=16cm10cm=6cm,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不到,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成像物体同侧,所以应从B处观察;(4)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提前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故答案为:(1)10.0;(2)同一高度;40;上;下;(3)B;虚;(4)远视29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1)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200cm处移至距透镜15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10cm透镜的焦距约为10cm,小明运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焦距与实际相比偏大(偏大、偏小、相等)(2)小明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蜡烛和光屏间距离较小;(3)如图2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把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左(填“左”或“右”)移动距离s,移动距离s大于s(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4)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如图3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缩小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与此时所成的像性质相同,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一下,光屏上能(能/不能)成清晰的像(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一个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cm,24.0cm,26.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像没调到最清晰的位置就进行测量了【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当物距很大时,像距非常靠近焦点(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分析原因;(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可确定像的性质;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等于2f,此时像距也为2f,物像之距最小当由A处向左移动时,由于物体向2f处靠近,所以物像之距在减小由此可得出s与s的关系(4)根据物距大于像距时,由此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分析(5)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确定像的位置在实验中要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为止【解答】解:(1)从“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200cm处移至距透镜15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10cm”可知: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远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稍大于焦距,所以透镜的焦距约为10cm;小明运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焦距与实际相比偏大(2)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物像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即40cm,由图1可知,物体和之间的距离为35cm,小于40cm,故不论怎么移动透镜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因此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蜡烛和光屏间距离较小;(3)由图2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当物距等于2f,此时像距也为2f,物像之距最小当由A处向左移动时,由于物体向2f处靠近,所以物像之距在减小,因为物体向左移动,像也向左移动,所以物体移动的距离s大于像移动的距离s(4)由图3可知,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大于光屏到凸透镜距离,即物体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5)像的位置应该是像最清晰的位置各小组的像距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有的小组光屏上的像不是最清晰的时候测量的故答案为:(1)10;偏大;(2)蜡烛和光屏间距离较小;(3)左;大于;(4)缩小;照相机;能;(5)像没调到最清晰的位置就进行测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