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第1—5章平时作业.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5458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1—5章平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1—5章平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1—5章平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参考答案(一)(序言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宗法 P19 (倒一行开始) 2周礼 P21(第四段前二行)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P21 (第五段前四行)4“明德慎罚”P21 (倒一段)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1夏、商、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思想是奴隶制贵族的神权法思想和以宗法为核心的( B )思想。 A、德治 B、礼治2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AB )。A、亲亲、尊尊 B、长长,男女有别3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是( A )。A、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B、父慈、子孝、兄友、弟恭4神权法思想在( B )达到顶峰。 A、西周 B、商朝5神权法思想的主要表现为( A )。 A、天命 B、天罚6中国古代法律观念的源泉是( AB )。 A、祭 B、戎7中国早期法律观念中具有一些共识的概念,如权即法、兵刑不分,还有( B )。A、法律即刑罚 B、礼法不分8秦汉时,以( AB )法律思想为主,同时吸收战国时期其他各家法律思想为一体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应运而生。 A、法家 B、儒家9中国早期法律观的单一性特征指的是( AB )。 A、法律义务性 B、以刑为主10( AB )和礼治,这些涉及治国方略的重大问题是各家围绕法律问题争论的核心。A、人治 B、法治三、填空题(每题 2分,共40分)1一个社会的法律思想是由统治者、思想家、法律家及民众的法律思想等四个方面而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统治者及被统治者认可、支持的思想家的法律思想占统治地位,是所谓(正统法律思想) 。2(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3秦汉时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应运而生,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德主刑辅)、(礼法并用)。4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各家各派对具体法律问题的看法千差万别,但在维护(君权)上则是惊人的一致。5祭祀活动产生神权、宗法观念,发展成(宗法制);祭祀礼仪产生“礼”的观念,形成礼制,影响到战国时期的儒家的“(礼制)”理论。6战争导出“刑”观念,产生军法、刑法、刑罚,对战国时期的法家的“( 法治 )”理论产生直接的影响。7夏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恭行天罚 )的神权法思想。8礼记曲礼“敬鬼神,(畏法令)”一语道破了神权法思想的实质。9中国古代的神权法思想在全国范围内从未出现过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的( 教令 )和( 教权 ),这是中国古代的神权法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10西周统治者继承并发展了夏商的神权法思想,提出了(“以德配天”)君权神授说。11(周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政治法律学说的思想家。12西周穆王时命吕侯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典是(吕刑),史记周本纪又称(甫刑)。13尚书吕刑将刑罚起源的原因归于两条:一是(天意),二是(乱世 )。14尚书吕刑认为,“慎刑”的关键是( 典狱 ),即司法官吏的素质。15西周分封和宗法的结合,在天子、诸侯、大夫等政治上的上下级关系外,又加上了一层小宗服从大宗的宗法关系,用(族权)来加强政权。 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中国法律思想的历史特点。P132试述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意义。P22 3试述尚书吕刑关于“中正”、“慎罚”的法律原则。P23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2)(第二章)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民贵君轻”论 P37 (第四段)2墨家 P87 (第二段)3李悝 P62 (第二段:1、第一二行;2、第五八行)4“道法自然” P93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1 在诸子百家中,对日后中国法律思想影响最大的是( B ),而对法律论述最多、研究最透的则是法家。 A、道家 B、儒家2在先秦儒家中,孔子的扬礼而抑刑,孟子相对重视法的作用,荀子则主张礼法并用,儒家的这种变化,不能不说是受( A )家的影响。 A、法家 B、道家3( A )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其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也是其对法律问题思考的起点和最终归宿;其基本含义是“爱人”。 A、仁学 B、仁义4因为人性恶,所以必须有圣人“化性起伪”,这是( B )关于法律起源的一个创造性的解释。 A、孟子 B、荀子5法家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的管仲、子产、邓析,但是法家学派的真正形成是由( A )完成的。 A、李悝 B、商鞅6在春秋末期私造“竹刑”是郑国的( B )。 A、子产 B、邓析7( B )将老子的“无为”之道推向虚无的极端,主张绝对无为。A、墨子 B、庄子8( B )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为劳动民众争取权利的要求。 A、儒家 B、墨家9商鞅的刑罚观是指( AB )。A、“刑无等级”的“壹刑”说 B、“以刑去刑”的“重刑”说10法家以( AB )为杠杆推动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改革,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A、耕 B、战三、填空题(每题 2分,共 40分)1法家与儒家在法律思想上的对立,主要表现为“法治”与(礼治 )、(德治 )、(人治)的对立。2荀子提出“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的主张,用现代法学术语来说,即实行(美的类推)。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法典是(法经 )。4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一座秦代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称为( 云梦秦简 ),为研究秦代法律思想提供了一手材料。5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天下有道”)社会,最理想的治国方法是(“无为而治”)。6墨家以( 利民)作为最高立法原则。7法家以(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和历史进化观作为其“法治”的理论基础。8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治)、( 势 )、( 术 ) 三者合一的思想,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9商鞅第一个提出了( 刑无等级)的原则,但它不同于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提出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10法家所提出的“以法治国”最早是由(管子 )提出的。11法家认为法律的首要作用是(“定分”与“止争” ),这也是法家的法律起源说。12(商鞅)是先秦法家变法最有成效者。13( 李斯 )协助秦始皇实践了法家的政治法律主张,但也把君主专制推向极端。14子产第一个提出了(宽)、(猛)两手策略,即既强调道德教化,又主张严刑峻罚。 四、问答题(共24分)1简述荀子从法理学角度对“有治人,无治法”命题的论证。(7分)P48 概况要点4点2试述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10分)基本要点P 5152 主要特点P53 3试述法家的刑罚观及犯罪预防论。(7分)P 8183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3)(第三章第六章)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清静无为 P115 第三段前三行2董仲舒 P123( 1、第二段前面三行;2、第三段前二行)3律学 P143 第三段4大学衍义补 P 185(1、第一段第一行;2、第二段七九行)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1秦统一六国后,以( A )思想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A、“法治 ” B、“人治”2汉初黄老法律思想是融( A )、( B )、儒家诸家学说而形成的法律思想体系。A、道家 B、法家3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为依据,根据先秦儒家关于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主张,提出了( A )的理论雏形。 A、天人合一 B、三纲五常4“春秋决狱”最根本也最著名的原则是( B )。 A、“为亲者隐” B、“原心定罪”5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是以( B )思想为主要内容的。 A、佛教 B、儒家6隋唐以后,随着国家的统一,思想文化上的多元局面也归于终结,出现了以儒为主,( A )、佛辅之的三教并行局面。 A、道 B、法7玄学是魏晋时期的官方思想,其主要代表人物是( AB )。 A、嵇康 B、阮籍8由律学家( AB )作注的晋律是魏汉以来法律修订与注解的理论和经验的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使晋律成为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 A、张斐 B、杜预9宋代理学的奠基人除了程颢,还有( B )。 A、程颐 B、朱熹10黄宗羲第一次提出了具有近代( B )色彩的法治主张,其民本主义的法律思想成为后来资产阶级改良派法律思想的先声。 A、民权 B、民主三、填空题(每题 2分,共 40分)1淮南王刘安(淮南鸿烈 )一书的发表,是黄老法律思想在汉初发展到极盛的标志。2儒家法律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在(汉代)还只是一个开端,至于其完善与成熟,则是又经数百年的发展,至(隋唐)时期方才完成的。3董仲舒调和了儒家先师“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冲突,提出了自己的(性三品 )学说。4律学是汉代经学的一个分支,在晋代得到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晋律 )学,它丰富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5( 玄学 )学是盛行于魏晋时期的一个哲学学派,崇尚老庄,以道释儒。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经历了第一次挑战,它的盛行激扬了法律虚无主义。6唐代统治者注意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贯彻于立法、司法实践之中,继承了晋律儒家化的趋势,制定了“( 唐律疏议 )”的唐律,完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法典化。7晋代律学家( 刘颂 )是我国法律史上最早提出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学家,比西方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也要早15个世纪。8唐初统治集团法律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为李世民、( 魏征 )、房玄龄、( 长孙无忌 )。9( 理学 ),又称“道学”,是对形成于宋代并在封建社会后期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学术思想的总称。10宋代理学把封建伦理所提倡的“三纲五常”视作“( 天理 )”,将其作为人人必须普遍遵守的重要道德信条。11程朱理学完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 哲理 )化和( 系统 )化的过程,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政治法律思想的社会伦理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2丘濬所著的( 大学敷衍义补 )开创了中国古代比较法学研究的先例。13丘濬通过推论,清楚地勾勒出了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的线索和规律:(习惯 )、习惯法、( 成文法 )。14以“( 天下之法 )”取代“一家之法”是黄宗羲法律思想的核心。15“(法贵而能禁 ),( 刑贵轻而必行 )”是王夫之坚持的最理想的立法和司法原则。 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秦始皇、李斯的法律思想及其对秦“缘法而治”思想的评价。P110112 概括要点4点2试述唐律疏议名例“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所反映的法律思想。 P 113 概括要点 3点3试述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法律思想的特点及其评价。P 205 特点 3点 评价:1、P205第四段 2、P206 第三段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4)(第七章)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他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所谓“师夷” 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 后来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以彼之道,还之彼身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近代有关中学与西学关系的命题。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 、 武备 、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举办洋务新政,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3礼法之争所谓“礼法之争”,是指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清新刑律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4民权P283第一段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1地主阶级早期改革派在法律思想上,其基本观点是( A )。A、“变器不变道”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 A )为查禁鸦片,出于知己知彼的目的,翻译外国书报等一系列行动,可以说是“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开端。A、林则徐 B、龚自珍3魏源一生著作甚多,但其最为重要的为圣武记和( B ),尤其后者在中国近代史上更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A、四洲志 B、海国图志4洋务派的变法主张,具体体现于法律制度上,以( A )“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的思想为代表。A、张之洞 B、曾国藩5洪秀全法律思想中存在着许多封建主义的思想成分,突出表现在( AB )。A、皇权思想 B、等级特权思想6康有为通过( A )和孔子改制考等著作,认为中国的变革是必须的、合理的。A、新学伪经学 B、大同书7( A )用比康有为更加清晰准确的资产阶级进化论观点,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A、梁启超 B、谭嗣同8杨度认为西方法律的基本精神是国家主义,而中国法律的基本精神是( B )。A、君权主义 B、家族主义9礼法之争的焦点是对( A )的行为是否予以治罪。A、无夫奸 B、干名犯义10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尚不完善,中国政府的“治权”应于立法、行政、司法外,另设( AB )。A、监察权 B、考试权三、填空题(每题 2分,共 40分)1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转型,经过了这样几个步骤:地主阶级早期改革派及( 洋务派 )开启变法先河;( 资产阶级改良派 )为从传统向近代转型搭起桥梁;资产阶级革命派会通过中西,完成了( 西方资产阶级 )法律思想的输入。2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领袖人物( 洪仁玕 )撰写的(资政新篇)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经济纲领。3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 孔子 )认定为“托古改制”的始作俑者。4改良派的变法主张,体现在具体的改革方法上,就是( 废除君主专制 )制度,实行( 君主立宪 )制度。5梁启超认为,西方式的起源于( 契约 )的法律是最完美无缺、公正无私的。6( 资产阶级改良派 )的变法思想是近代变法思想的最高峰。7所谓“( 法理 )”,即“法律之原理”,具体应该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原理。8( 沈家本 )是第一个系统整理与研究中国法制通史的法学家。9法理派的法律思想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 实践性 ),并使它成为对中国近代法律近代化影响最为直接的法律思想。10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 )学说是最为系统、最为进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11洪仁玕认为,立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他把这种主张归纳为(“ 国家以法制为先 ”)。12沈家本法学著作中最能反映其法律改革思想的论著集中于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中的( 寄 文存 )八卷。13为培养法律人才,沈家本采纳了( 伍廷芳 )关于专设法律学堂的建议,奏请清政府开办了法律学堂,成为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创始人。14(章太炎)第一次纠正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将法理解为制定法,甚至仅理解为刑法的错误。15孙中山先生的经济立法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 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 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洪仁玕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P 241242 四点 概况要点2试述近代变法思想的发展过程。 P 243254 三点 概括要点 3试述沈家本关于刑法改革的思想。 P 266276 四点 概括要点开放教育本科期期末考试法学专业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一、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中国早期功利主义的法律观导致的直接后果:( )。A法律工具论盛行 B、轻视法律C重义务,无权利 D、以刑为主2春秋时期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百家争鸣”局面,其中在法律思想方面影响比较大的是( )家。 A、儒 B、法 C、墨 D、道3( )礼法结合的法律思想的出现,为西汉武帝时接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儒家法律思想的正统地位,奠定了理论基础。A、荀子 B、孔子 C、陆贾 D、贾谊4.唐初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主要有( )。A、礼法结合,相互为用 B、重视立法,宽简稳定C、明正赏罚,一断以律 D、慎刑恤狱,务求期实5.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实际内容包括(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了解西方国家的基本情况C、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接受西方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1中国古代文明产生的“早熟性”使中国早期奴隶制国家在社会各个方面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在法律上,将主要用于镇压其他部族反抗的残暴的( )和用于凝结本部族人亲情的( )融合在一起。2法的观念产生于战国时期,其实践来源是春秋末期产生、战国时期得到蓬勃发展的( )运动。3在中国古代,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律”字,其使用时间,根据出土文物证明也是最流行的说法是从( )的“改法为律”开始。4儒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 )儒家和秦汉以后的作为封建正统的儒家。5公元前536年,子产“( )”,是中国法制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创举。6.“仓廪实而则知礼节”是由先秦法家先驱( )提出的。7.( )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8.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老聃第一个在老子中提出了(“ ”)的主张,形成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9.在晋代律学的影响下,法律儒家化趋势继续发展,到唐代时产生了一部律学的代表性法律成果即( )。10唐律所反映的宗法伦理思想除了维护父权、夫权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 )。11( ),礼法结合,是唐律中反映的最基本的法律思想。12根据五权分立原则制定的宪法被称为(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以德配天” 2正名 3“三纲五常” 4“清初三大师” 5洋务派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先秦儒家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主要局限于哪些范围?2董仲舒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什么?3资产阶级改良派实行“宪政”的变法维新主张有哪些?五、论述题(共15分)试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框架。开放教育本科期末考试法学专业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二、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AB 2、ABCD 3、D 4、ABCD 5、BCD 三、 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1、刑、礼 2、成文法 3、商鞅 4、先秦 5、铸刑书 6、管子 7、墨子8、道法自然 9、唐律疏议 10、准五服以制罪 11、德主刑辅 12、五权宪法四、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以德配天”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奴隶主贵族,总结并吸取夏朝、商朝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是君权神授说。(1分)认为“天命”属于谁,就看谁有能使人民归顺的“德”。(2分)该思想的提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意味着神权的动摇,而且从对立面的角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力量的强大及其对历史的推动作用。(1分)2、正名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认为为政的首要任务是正名。(2分)“名”是指周礼规定的人们的名分等级,即身份地位。所谓正名就是要使人们的各种行为符合礼对每个地位各不相同的人的要求。(2分)3、“三纲五常” 汉朝董仲舒提出,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和“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2分)它不仅是汉代社会立法、司法的根本指导原则,而且还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核心。(2分)4、“清初三大师”指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2分)他们以民权和民本为依据,将理论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专制制度;他们的法律思想是我国最早的闪现着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光芒的启蒙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分)5、洋务派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被镇压后,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的等为首的清廷内部一批掌握地方实权的封疆大吏们,出于富国强兵的目的,提出了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的主张,史称洋务派。(3分)其法律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变器不变道”,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分)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先秦儒家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主要局限于哪些范围?1)法律的产生:法律是由圣明君主制定的,只有圣明的君主才能制定出好的法律。(2分)2)法律的地位:法律不可“独任”,礼主而法辅。(2分)3)法律的核心:是人情,人情重于法律。(2分)4)法律存在的目的:是设而不用。(1分)5)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统治者的以身作则。(1分)2、董仲舒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什么?1)“天人合一”的神权法理论。以此来解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法自君出的合理性。(3分)2)阴阳五行说。他把阴阳五行说引入人类社会生活领域,为其所强调的“三纲五常”、“德主刑辅”等主张寻找理论依据。(3分)3)宗法思想。(2分)3、资产阶级改良派实行“宪政”的变法维新主张有哪些?改良派的变法主张,体现在具体的改革方法上,就是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他们为清政府提供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方案:(2分)答:1)制定宪法。(2分)2)设议院、开国会。(2分)3)实行“三权分立”的宪政方式。(2分)五、论述题(共15分)试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框架。答: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的官方地位便随之确立,同时以儒学为指导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也开始形成,董仲舒新儒学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框架。(3分)1君权神授,法自君出。(2分)2“三纲五常”的立法、司法原则。(2分)3德主刑辅的治国之道。(2分)4“春秋决狱”的司法主张。(2分)(如对以上各点作展开阐述,给予满分)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