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三 专题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节 散文阅读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4590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三 专题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节 散文阅读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三 专题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节 散文阅读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三 专题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节 散文阅读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节散文阅读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1分析作品结构。(1)整体结构:把握线索,分清层次关系(并列,递进,因果,转折,总分总,总分,分总)。(2)照应结构:首尾照应,前后语意照应。(3)过渡类结构:承上启下,统领下文,总结上文。(4)开头段落作用:a综合句。结构的作用:点明主旨,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点题,交代事情起因。内容:考虑开头时对象表情达意的作用。表达技巧:首选修辞。b单一句:开头结构的作用。2概括作品主题。(1)对段意的概括。有中心句抓中心句,无中心句抓关键词、标志词、过渡词。(2)对层意的概括。(3)对作品主题的概括:通过写什么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1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情感表达方式: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表达。材料选择上:通过联想。体裁上:以小见大,重视真实。2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情感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相生。情景描述方式: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1)分析表达方式。肖像描写:表现人物特征,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形成强烈的感染力量。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含蓄婉转。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波澜起伏。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2)分析表现手法。象征:引申事理,形象含蓄,意义普遍。铺垫:制造气氛,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形象鲜明。抑扬:印象强烈,增强艺术效果。托物言志: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白描:突出事物神韵。虚实结合:凸显事物,景物特点,集中揭示题旨。借景抒情:含而不露,意境悠远。开门见山:直入正题。衬托或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点面结合:反映事物全貌,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以小见大:感人并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悬念: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伏笔:前后连贯,结构严谨。联想、想象:形象丰满,增添艺术表现力。动静结合: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对比:突出特点,形象鲜明。(3)分析修辞手法。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比拟:使人或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借代: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的效果。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强烈,增强生动性和感染力。对偶:节奏感强,有音乐美;表达集中凝练,比照鲜明。排比: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反复: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设问:提示注意,突出强调,引起思考,使回答有说服力,增强表达效果。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语气作用。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丰富内涵义,隐喻义,象征义。2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平实,华丽,自然,明快,含蓄,深沉,幽默,辛辣,愤激。四、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1形象:(1)外在特征:形态,声音,色彩,气味。(2)内在特征:性格,本质,精神。(3)作者的爱憎情感。(4)理解形象与环境的关系。(5)手法:对比,衬托,动静结合,抒情手法,修辞。2内涵:(1)了解作者情感倾向。(2)整体把握内容思想,时代背景。(3)把握词语,如“我认为”等。五、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价值判断:时代精神,人文情怀,道德情操。审美取向: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摒弃,对正义光明的歌颂,对黑暗邪恶的批判,对弱小者的悲悯,对恃强者的憎恶。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中国人的传统心理特征:(1)勤劳节俭,自强不息。(2)求同务实,谦和持中。(3)家庭为重,亲疏有别。(4)伦理为纲,尊卑有序。2当代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特征:(1)爱国爱家,关心社会。(2)义利兼顾,礼貌文明。(3)勤奋朴实,勇敢谦和。(4)标新立异,敬业乐群。3人文精神:(1)人性:人的尊严,即广义的人道主义。(2)理性:对真理的追求,即广义的科学精神。(3)超越性: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七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宏观:政治格局,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微观:作者心境,影响心境的因素。八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多角度挖掘内涵,获得独特的感受和内涵方法一、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体会“丰富含意”就是要结合特定语境,对重要语句的内在含意进行细细琢磨和深入领悟,从而正确把握语句传达的重要意思。阅读过程中对重要语句的用心感受是正确领悟的关键。“精彩语句”通常是指富有创意和个性、思想和审美、哲理和神韵等耐人寻味而不同凡响的语句。“品味”是要揣摩、发现语句的“精彩”之处。“表现力”是语句的客观表达与读者的主观接受互相作用产生的艺术影响。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例】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节选自老舍想北平)1结合上下文,简要说明第二段画线句的丰富含意。答:_参考答案:对北平生活环境的喜爱;对北平平民生活的向往;想回到北平而难以实现的遗憾。2简析所选文段的语言特点。 答:_参考答案:通俗易懂(口语化或有京味);朴素简洁;自然真挚 。【技巧点拨】“三看”理解重要语句(1)句内三看。一看关键词语。句中的某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以及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往往是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要抓住这些关键成分,以便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及表达效果。二看句子内部结构关系。要确切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也要特别留意那些修饰、限制的成分,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三看句子本身表达特点。文中的有些句子,往往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法都有一定的效果和目的。辨析修辞手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2)句外三看。一看句子位置特点。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结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其在文中的位置。二看相邻句。理解句子含意,必须把句子放回到具体的语境中,通过对前后句含意的分析,弄清楚所考语句的真正含意。一般来说,答案就在前面句子或后面句子里面,当然需要具体阐释,稍作变通。三看段、章的中心。散文讲究以小见大,往往把深刻的道理寓于平凡的小事当中,其中有些句子的理解就需要着眼于全文的中心,从整体上领会和感悟全文的主旨才能理解。【即时应用】一、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13题。冬天离去了。一个新的春天的世界。田地间响起斑鸠的叫声。在不能进入的荆棘丛底,每一个夜晚以及每一个清晨,都会闪动出鸟儿的啼鸣。它从哪儿来呀,那歌声?在这么长的严酷之后,鸟儿们怎么会这么快就复生?它活泼,像泉水,从那里,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新生活在鸟儿们喉中凝成悦耳的声音。它开辟了银色的通道,为着新鲜的春日,一路潺潺而行。当冬天抑制一切时,深埋着的春天的生机一片寂寞,只等着旧秩序沉重的阻碍退去。冰消雪化之后,顷刻间现出银光闪烁的王国。在毁灭一切的冬天巨浪之下,蛰伏着的是宝贵的百花吐艳的潜力。有一天,黑色的浪潮精力耗尽,缓缓后移,番红花就会突然间显现,胜利地摇曳。于是我们知道,规律变了,这是一片新的天地,喊出了崭新的生活!生活!不必再注视那些暴露四野的破碎的鸟尸,也无须再回忆严寒中沉闷的响雷,以及重压在我们身上的酷冷。冬天走开了,不管怎样,我们的心会放出歌声。即使当我们凝视那些散落遍地、尸身不整的鸟儿腐烂而可怕的景象时,屋外也会飘来一阵阵鸽子的咕咕声。那从灌木丛中发出的微弱的啼鸣,那些破碎不堪的毁灭了的生命,意味着冬天疲倦而残缺不全的队伍的撤退。我们耳中充塞的,是新生的造物清明而生动的号音,那造物从身后追赶上来,我们听到了鸟儿们发出的轻柔而欢快的隆隆鼓声。世界不能选择。我们用眼睛跟随极端的严冬那沾满血迹的骇人的行列,直到它走过去。春天不能抑制,任何力量都不能使鸟儿悄然,不能阻止大野鸽的沸腾,不能滞留美好世界中丰饶的创造,它们不可阻挡地振作自己,来到我们身边。无论人们情愿与否,月桂树总要飘出花香,绵羊总要站立舞蹈,白屈菜总要遍地闪烁,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1“黑色的浪潮精力耗尽”中“黑色的浪潮”指什么?答:_答案:“黑色的浪潮”指严酷的毫无生气的寒流。(前面作者把“毁灭一切的冬天”比作“巨浪”,由此可以推出“黑色的浪潮”是指严酷的毫无生气的寒流。)2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世界不能选择”“春天不能抑制”有什么深刻的内涵?答:_答案:夹叙夹议。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生命的沸腾。(最后两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式。如“当我们凝视那些散落遍地那从灌木丛中发出的微弱的啼鸣”就是记叙,而“世界不能选择”“春天不能抑制”“任何力量都不能使鸟儿悄然”等就是议论。)3作者既写“鸟尸”又写“鸟啼”,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起到了强烈的对比效果,肯定了生命冲动的力量不可阻挡。(作者既写“鸟尸”又写“鸟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对比中显示了生命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分析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分析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分析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就是考查考生能否抓住作品自身的特点来思考有关的测试要求,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和形象。分析作品体裁的主要表现手法,就是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的能力。【例1】(原文见本节“方法一的例题”)指出第一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描写方法及表达效果。 答:_参考答案:描写方法:细节描写 。表达效果:强调蔬菜瓜果的新鲜;突出北平“接近自然”的特点;表达喜爱和自豪的感情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拣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节选自老舍想北平)(1)请用自己的话写出第一段中加点的“此”指代的内容。答:_答案:我居然没有到过陶然亭这样的名胜。(或应该到的名胜却没有到过。)(2)第二段开头写“我真爱北平”,为什么接着就写“我”怎样爱“我的母亲”?答:_答案:以爱母亲又说不出来类比(或比较、为例),说明对北平的情感,言语是不够表达的。就像母亲给了作者自然生命一样,北平给了作者精神生命。(3)作者在文中说“我说不出”“只是说不出而已”“可是我说不出来”,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简析这样写的作用。答:_参考答案:结构上,前后照应,文气贯通;内容上,反复强调对北平的情感。【技巧点拨】准确全面地分析形象1人物形象写人或叙事的散文中,一般还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要特别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角度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根据题目引导语的要求或暗示,到原文中去理清思路和作者的意图,体会散文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那样丰满、完整,可以是人物的一个形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洁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鉴赏人物形象就可以通过一些片断、局部来“窥斑见豹”。2事物形象一要分析外形特征,展示内在品质。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的感触要借助于描写所依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二要仔细品读文本,提炼所言之旨。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不一定是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得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依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即时应用】一、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13题。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又换上了洁白而朴素的银装。大自然季节的变换,催促着新生事物的成长。这是春天的消息!你瞧,树枝上已经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窗子外面开始听得见唧唧的虫鸣了。新一代的昆虫,正在以人们所熟悉的语言庆祝它们新生的快乐。繁盛的花木掩映着古墓荒冢,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循环不已,生生不息。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充满着生机!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草比花有时更能引起人们许多的联想和遐思。夏天的清晨,薄雾飘荡的乡村,姑娘赤着脚,踩着草上晶莹的露珠,走到银色的小溪边,轻轻地汲满了一桶水。云雀在天空歌唱,霞光照着姑娘鲜红的双颊这是多么淳朴的劳动者之美啊!秋天,到处是金红的果子。翠锦斑斓的黄叶,露出树木些微的倦意。清秋之夜,天上的羽云像轻纱似的,给微风徐徐地曳过天河,天河中无数微粒似的星光明灭闪烁。在冰峰雪岭上不也能开出雪莲来吗?你看它是否比荡漾在涟漪的水面上的睡莲更娇艳?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果然,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拥吻着每一个树梢,它的笑是金色的。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上。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明早起来一看,它早已无影无踪,只看见万丈红霞捧出了初升的太阳。1“繁盛的花木掩映着古墓荒冢,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这句话有什么含意?答:_答案:人世可以有变迁,但春天永远循环不已,并且充满着生命力。(注意分析“繁盛的花木”“绿色的苍苔”和“古墓荒冢”“残砖废瓦”不同的象征意义,注意上下句之间的关系。)2文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描写祖国的四季?通过这些意象表现了四季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写春天选取了树枝、虫鸣、花木苍苔、春草等意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写夏天选取了清晨的薄雾、晶莹的露珠、小溪、云雀和霞光,还有汲水的姑娘等意象,表现了淳朴的劳动者之美。秋天选取了金红的果子、翠锦斑斓的黄叶、天上的云、星光等意象,表现了秋天的色彩斑斓;冬天选取了冰峰上的雪莲,表现冬天的冰清玉洁。通过对四季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象,简单说是描写的具体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意象表现四季的特点,是本选段的特点。概括四季的特点时要抓住关键词,比如,描写春天的部分,要注意“新生”“生生不息”“生机”等词语。)3“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果然,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拥吻着每一个树梢,它的笑是金色的。”这句话描写了黎明到来时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和效果。答:_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黎明到来时阳光照在树上的情景,语言表达富有情味,韵味悠长。(分析表达特色时要注意意象的选取、描写角度、修辞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而表达效果往往涉及描写是否逼真、生动,语言是否朴实、有韵味,所选表达方式是否准确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二、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46题。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4这几段主要介绍了老王哪些基本情况?答:_答案:介绍了老王三方面的情况: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第二段抓住“据老王自己讲”便可知道他的工作情况,第三段主要写他的生理特征,第四段写他的生活环境。)5“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一句很平常,去掉这句可以吗?为什么?答:_答案:去掉后,上下文自然还是通顺的。但是去掉后,表现力大不一样。首先,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和老王的交往深厚,不像一般的雇车人和蹬车人,他们说些“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丝毫没有拘束,非常和谐。其次,有了这句话,下面老王把身世和心里话直言相告才顺理成章。(这句话在内容上体现了作者与老王关系的融洽,在结构上也是一处伏笔。)6“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答:_答案:说明作者一家在自己处境相当糟糕时还时时关心老王,而且她的女儿在父母言传身教下受到了影响,也是个非常善良的人。(不仅作者关心老王,她的女儿也受其影响关心老王,这里体现出了一种美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本色南瓜杨文丰黄昏做饭,削起南瓜,南瓜特有的清甜气息,就在厨房里弥漫开来。闻着南瓜的清甜气息,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早春布谷声里,农人会从瓮里请出灰白或黄白色的南瓜种子,晒晒太阳后就将之浸入刚刚好不至于烫手的温水,一般浸种需大半天,然后转移入盆钵,这是催芽,约莫过两个昼夜便可发芽。童年时,我喜欢跟祖母去菜畦种南瓜。祖母将发了芽的南瓜种子,从陶钵挖起,植入湿润酥松的畦里,每穴植一两粒。种植方式是以木棍扎个穴,点播,浇透水后,再覆盖一层含草木灰的薄薄的营养土,畦上还要搭一片半遮阳的稻草棚。南瓜性情温和朴实,对土地要求不高,对这个世界的索求也不多。你只要选好四边开有排水沟,地下水位低些,稍稍肥沃的畦地,整整平即可作南瓜地。南瓜种子植入菜畦后,不出几天,心形的叶子就出来了,一天天见长。夜露朝露经常有,再浇几回水,南瓜叶儿就日益增多,热闹起来。这嫩生生的南瓜叶儿,单叶互生,两面密被茸毛,叶缘及叶面泛着白斑,边缘则是不规则的锯齿,以手抚之,尽管感觉很柔软,然却微微扎手。又过几日,花冠钟状、雌雄同株异花的南瓜花儿就开了。这粉黄粉黄中稍泛微红的南瓜花,千百年来,一直都在静静地开,悄悄地开,有些寂寞地开。南瓜花凋谢后,花座下的南瓜雏形便彻底露面了,如同走向少女,日益俊俏圆满起来的农村小姑娘;也有些像灯笼,内充乍寒乍暖的山野之气,沐浴时紧时慢的天籁之声,由虚而实;还仿佛大有容纳天地苍茫之势,一步步丰满成扁圆形(也有呈梨形、扁球形、壶形或圆柱形的),而且,瓜纹也相应地由密而稀,由深而浅,皮表纵沟相邻,如柚瓣隆起。愈长愈实,愈长愈静。色,则由嫩绿而青绿而黄绿,及至秋风初起,则呈出黄褐色。粤东客家歌谣:“四月吃南瓜。”在过去那“一穷二白”的日子里,在南方,尤其在粤东山区,南瓜一直是和青黄不接、仓中乏粮的“四月荒”联系在一起的。那时节,对天、地、人要求不多,却长得大、实、美,静静地蹲在天幕下地上的南瓜,既是自然界无私馈赠人间的奢侈食粮,也是农家最看得见、摸得着的渡荒食物。经常是农人把半大不小的南瓜,从地里抱回来,洗去泥土,若皮嫩自然用不着削皮,也舍不得削皮,置于案板,切得案板“笃笃”响,尽量切得大块些,投入锅里,有时还投入一把两把米,或者再洒进一把番薯干,就让大柴火小炭火煮粥。常常米还未煮烂,农家饥饿的孩子,就躲着大人,揭起蒸气直涌的锅盖,迫不及待地用木勺捞南瓜充饥。那时,好多农家甚至基本要靠南瓜充饥度日。南瓜还是那个南瓜,然而,随着生活的富足,在今天,许多人吃南瓜,已是为了食疗,或者是为改善食谱。每当妻从街上买回南瓜(一般是恰好做一个菜的份量),可以烧蒜白吃,南瓜烧蒜白,色彩分明,最能吃出清香甜鲜,也可与绿豆混入压力锅,熬汤。熬汤的老南瓜,千万莫去老皮,那老皮吃起来,最粉得有滋有味呢。然而,南瓜在今天却谁也不会多吃了,大家知道吃多了易生中医说的“湿气”,而这些,在生活贫穷时,是谁也未及计较的。今天吃南瓜,我还时常想到“本色”两字。想到自己现在虽栖居繁华的大都市,但本质上还是从山野走出来的,是山野的儿子,不能忘记苦难的过去,不能淡忘清淡的本色。南瓜的本色是什么?我以为就是清淡吧。南瓜从地里抱回家,置谷堆或厨房里,日子愈久,其色愈金黄清清淡淡的金黄。南瓜以其金黄色的清淡,教人回味:无论是否艰苦的岁月,都得对一瓜一果感恩;在幸福指数较高的日子,更得生活得清淡。从这个角度看,南瓜代表了艰苦朴素的精神和不忘根本的精神,尽管这些精神,今天正在淡去。纵使千年万年后,我想,这南瓜,仍当在土地之上,舒展藤叶,摇摇曳曳,朴素结实,墩墩实实,宛如黄金(摘自经典美文)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用“挖起”“植入”“扎穴”“点播”“覆盖”“搭草棚”等一系列动词,表现祖母种南瓜的过程,表现祖母对南瓜的精心呵护。B种南瓜,土地四边必须开有排水沟,地下水位也不能高,土地须肥沃,畦田要平整。C“粉黄粉黄中稍泛微红的南瓜花一直都在静静地开,悄悄地开,有些寂寞地开”,表现其朴实,不事张扬,在悄无声息中孕育果实。D南瓜代表了艰苦朴素的精神和不忘根本的精神,这些精神尽管是有价值的,但在作者看来,今天正在淡去也是可以理解的。 解析:作者强调在这种精神正在淡去的今天,发扬这种精神仍然是有必要的,并没有对淡去表示理解。答案:D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答:_答案:结构上:开头从“削起南瓜,南瓜特有的清甜气息”写起,引出对一段难忘生活的回忆,进而抒写对南瓜的深情,行文自然,不会让人感到突兀。内容和表达上:紧承标题“本色南瓜”,初步点明南瓜具有“清甜气息”的特点;“陷入了沉思”则是全文内容的总起。3联系全文内容,概括作者笔下的“南瓜”有什么特点和功用。答:_答案:性情温和、清淡,具有清甜气息。种植方式简单,对天、地、人要求不高,却长得大,实,美。静中生长,静中开花,静中结果,不事张扬。在艰苦的岁月养育苍生,在富足的日子供人改善食谱,食疗养生。4文章标题是“本色南瓜”,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本色”指什么,并试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本色”对当下的生活有什么意义。答:_答案:“本色”即清淡。对南瓜清淡本色的回味,是对这种瓜菜,甚至是对已逝的艰苦生活的感怀;南瓜代表了艰苦朴素的精神和不忘根本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甚至将来都是不可或缺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夜谈吴伯箫说不定性格是属忧郁一派的,要不怎么会喜欢了夜呢?喜欢夜街头憧憧的人影。喜欢空寂的屋里荧然的孤灯。喜欢凉凉秋夜唳空的过雁。喜欢江船上眠愁的旅客谛听夜半钟声。喜欢惊涛拍岸的海啸未央夜还訇磕的回应着远山近山。喜欢使祖逖拔剑起舞的阵阵鸡鸣。喜欢僻街穷巷黑阴里接二连三的汪汪犬吠。喜欢午夜的一声枪。喜欢小胡同里蹒跚着的鸟儿郎当的流氓。喜欢直响到天亮的舞场里的爵士乐。喜欢洞房里亮堂堂的花烛,花烛下看娇羞的新嫁娘。喜欢旅馆里夜深还有人喊茶房,要开壶。喜欢长长的舒一舒懒腰,睡眼惺忪的大张了口打个喷嚏:因为喜欢了夜,这些夜里的玩艺便都喜欢了呢。是的,我喜欢夜。因此,也喜欢了夜谈。火辣辣的白天,那是人们忙手忙脚在吩咐人或听人吩咐的时候。庄稼老头正犁耙、锄头、汗一把泥一把的在田间苦辛劳碌;买卖家正拨动着算盘珠响,口角飞沫,毫厘丝忽的计较着,在彼此勾心斗角的耍着聪明;工人们心手都变了机器。学堂里,先生们在拿了不是当理说,学生在闹着鬼,偷先生睡晌觉的那点闲暇。这些,想谈话,谈何容易?要谈且等到夜罢。要谈也最好是夜吧。夏天夜里,在乡间,刚刚放下晚饭的筷子,星星就已撒满天了。庭院里蚊子多,也多少有点见闷热,替祖父拿着狗皮垫褥,提了水烟袋,走到村边绕了杨柳树的场园时,咯咯啰啰说着话的地上已坐满了人了。披着蓑衣的,坐着小板凳的,脱了鞋就拿鞋当了坐垫的,铺了苇席叠了腿躺着的,都乘凉来了。老年的爷爷,中年的伯叔,年轻的兄弟,都亲热的招呼着:“吃过了么?”“这边坐坐啊。”有说着欠欠身的,也有说着就站了起来的。心上真是平安而熨帖啊。先是会吸烟的吸一阵子烟,不会吸烟的去数数星捉捉萤火,慢慢的就谈起闲天来了。慢慢的就说起故事来了。有长毛造反,有梁山伯祝英台,有“那年大旱一连七七四十九天,田中颗粒无收”。说鬼,说狐仙,说家长里短。真有味哪。害怕了时往人缝里挤挤,听得高兴了,随了大家一块儿笑笑。望着一直黑到天边的茫茫大野,看着星,看着萤火,看着烟斗一亮一亮的微光,心是冲淡宁静的。人是与夜合融了的。一个流星扫过了,大家嚷:“你瞧那颗贼星!”路边走过一支灯笼,狗咬起来了。“狗!”有人在呵叱着。问:“上哪儿去的?”“赶店的呢。”或,“到城里去的。”那提灯笼的回话。心上一惊往往接着就平安了的。眼看着灯笼远,远。跟前故事又开头了。偶然也来两口二簧,梆子腔。你听,“金牌召来银牌选”,还是小嗓。这是夜谈。这是乡间的夜谈。这样夜谈是常常到丙夜才散的,是常常到露重了才散的。是常常谈着谈着有人睡着了,打起呼噜来;有人瞌睡了,打起呵欠来。有谁家孩子的妈唤她的孩子:“还不给我回来睡觉!”孩子揉着困眼,不愿走,可是走了。又有谁家丈夫的老婆喊她的丈夫:“我说,还不回家么?”听话的老实的丈夫,也是不愿走,可是也站起来走了。这样你走,我也走,人就渐渐的稀,话就渐渐的少了。到人散净了,狗也“啊哼”一声舒起懒腰来,留下的就只有吱吱的蝙蝠飞,嗡嗡的蚊虫叫,仿佛还在谈得热闹。有远离乡井的人,栉风沐雨的漂泊,山啊河的跋涉,想着家,迈着疲惫的脚步,好歹在太阳快落的时候赶到了一家野店。进门,跺跺脚上的尘土,擦一把脸,擤擤鼻子。到屋里,喝茶呢,怪渴,喝了几杯;不想吃东西,也胡乱的应酬了点儿,不过应当收拾睡的时候,却偏偏睡不着了。对了一盏灯,孤零零的,又乏,又闷,又愁,简直想落泪,想哭。忽然,这时候店门开处,又进来了一位客人,挑担子的吧,推小车的吧,赶了毛驴卖酒的吧,不管,也是投宿的就好。你看他,进得店来,也是跺跺脚上的尘土,擦一把脸,擤擤鼻子,屋里来喝茶吃饭。其初你本来毫无心绪去招呼他的,只是愁得想落泪,想哭。可是后来你招呼他了:“从哪儿来呀?”“往哪儿去啊?”你问他贵姓,他也问您贵姓,不是慢慢的就熟了么?慢慢的就谈起话来了。同是旅途的客人啊!同病是会相怜的呢。说着话,彼此都感到了几分亲挚,几分慰藉。就这样,你忘掉了你的孤单,也不很愁苦了,悄悄的你就踱到了梦中。哪怕醒来枕上仍复有着泪痕,总比你听一夜更夫的柝声,在床上泥鳅似的辗转不寐好喽。若然是他乡遇故知呢?那就更该喝杯酒贺贺了。你们不会坐以待旦么?话一夜是说不完的。高兴了紧紧握住了手,难过了涕泪阑干,或拍着肩膀彼此会心的笑笑,谁知道都说些什么话呢?夜是寂寥的,你忘了;夜是漫漫儿长的,你也忘了。你只感到兴奋,只感到袭上心来的莫名的脉脉欢喜,莫名的阵阵酸辛。这又是一种夜谈。(选自吴伯箫散文集,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写道,性格忧郁的人特别喜欢夜晚;作者也是性格忧郁的人,所以特别喜欢夜晚。B白天人们都忙着劳作忙着学习,忙着勾心斗角耍聪明,只有在夜晚才能敞开彼此的心扉,才有了愉快的夜谈。C全文围绕着“夜谈”展开,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不同情境下人们在夜晚的闲聊,表现了人们对于这种交流方式的喜爱。D本文脉络清晰,文辞平淡,善用口语,在平淡的叙述下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解析:A项,属于无中生有,作者只是调侃式的玩笑,并不是真的性格忧郁。答案:A2有人认为第一自然段可删去,有人认为不能删,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答:_答案:不能删除。引出下文“我”喜爱夜,进而引出我喜爱“夜谈”,为后文的叙述作铺垫。以轻松调侃的语气来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兴趣。能删除。删除第一自然段,并不影响全文结构的完整,也不影响文章内容的表述。因为第一自然段强调的是自己对夜晚的喜爱,和下文对“夜谈”的描述并不冲突。再者,删除第一自然段,使得文章更为简练明了。(言之有理即可)3文中共介绍了几种“夜谈”?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两种“夜谈”:乡间的夜谈和漂泊异乡的夜谈。特点:乡间的夜谈,富有人情味和轻松快乐的谐趣,人们放下了白日里的耍聪明玩心眼的心机,坦然面对彼此,更有人情味,并且一起谈论野史趣闻和家长里短,增添了许多轻松愉快的乐趣。漂泊异乡的夜谈,抚慰了在外游子的孤独寂寞,安慰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此时的夜谈,更富有亲挚和慰藉,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4阅读文本,探究“我”喜欢“夜谈”的原因,并联系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见解。答:_答案:“我”喜欢“夜谈”是因为,在夜的环境下,人们更易于亲近彼此,敞开自己的心扉,以真诚的心态来交谈和相处。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在夜晚更容易放下内心的戒备,并且愿意通过交谈来释放白天的压力,而且谈论的话题不拘,使得人们更易于表现真实的自己,所以“我”喜欢“夜谈”。(言之有理即可)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快乐的猪韩振远朋友说自己的愿望是做一只快乐的猪,我觉得像遇见一位哲人,从此喜欢上了她。人一生最痛苦的莫过于当牛做马,其他像如狼似虎,猥琐若鼠,绵善如羊,动若兔,敏如猴都相对容易,唯有想成为猪,难矣!若能成为快乐的猪,则幸之甚矣。猪的哲学是安于现状,只看眼前,不想以后。人活到五十岁才知天命,猪从一出生就随遇而安乐天知命。世世代代都被人屠宰,从没有苦大仇深,永远是傻乎乎的样子。猪是人类最早的朋友,也是人类宰杀最多的动物,但猪与人类从没有恩怨情仇,谈不上痛恨,也谈不上感激,看似浑浑噩噩,憨态可掬,实际高明无比,看似糊涂,实乃聪明,这样,人就得老老实实伺奉,猪也乐得享受,根本不在乎平庸,可以无为,决不碌碌,在意的事只有长身体,因而心宽体胖。猪把忙忙碌碌、殚精竭虑之类的词统统让给了人类,人说:生命不息奋斗不已。猪不同意。人说:活着就要思考。猪也不会同意。猪不想当苏格拉底,也不想做洛克菲勒、乔布斯,要的只是当下快乐地生活。猪是入世的,只会接受,不会拒绝,无论忧郁还是悲愤,随你吧,猪才不在乎。至于回报嘛,猪有猪的讲究,不求过程,只要结果,快乐一生,最后用身体回报,供人宰割,做“庖厨之用”。猪的一生结束后,毋需哀荣,更不需永垂不朽,怎么评价是人的事。许多人欣赏王小波那只特行独立的猪,是因为自己平庸,在为那只猪叫好之际,集体被王小波幽了一默。其实,只要做了猪就该顺应猪道,不然,会在不断地赶杀中失去自我,王小波的那只猪最后就变成了一只没人疼的野猪,风餐露宿流浪田野,实在可怜。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中,猪不堪忍受人类压迫,发动了一场革命,结果变成与人一样残忍的动物,将动物庄园弄得血腥味十足,完全没有猪味,着实可恶。做一只快乐的猪并不容易。集体化时期,我曾当过两年饲养员,喂过一大群猪。我家也先后喂过许多只猪,因而,我深知猪之生活三味。给生产队喂猪时,我把猪分成两圈,一只即将分娩的女猪单独养在一座条件较好的猪舍里,像个佣人般天天打扫清理,如同伺候住在别墅里的贵妇。十几只克郎猪群养在一座条件极差的圈里,由它们泥里水里淌,任圈里臭气熏天并不理会。经常看到的情况是,那位别墅里的贵妇猪形单影只,落落寡合,而群养的平民猪则嬉闹追逐,嗷嗷欢嚎,好生快活。我把煮好的两种食物分别倒进槽里时,两边圈里的猪对食物的态度也大不一样。一边是精制美食,贵妇猪吃得十分秀气,像林黛玉一样煞起眉头,挑肥拣瘦,郁郁寡欢,连我都生出几分怜悯。另一边,不等食物落下,已集体欢呼,像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般个个表现出旺盛的食欲,吃得气吞山河。后来,等产下猪娃后,有一大群孩子相伴,那边的秀气猪才恢复了常态。由此我认为,猪和人一样不喜欢离群索居,居住空间不宜过大,宜居足矣;食物不宜过细,可口足矣。我家喂猪有许多故事,其中一头猪是我用捡来的钱买的。15岁那年,我与同伴逛集市,地上一卷票子赫然进入视线,我像做贼一样捡起来,数了数一共二十多块。贫困让我们的情操都不很高尚,根本没想到失主的痛苦,也没有商量,不约而同想到用这些不义之财买两只猪娃。和人一番讨价还价后,两个人各抱一只白胖胖的猪娃回到家。那时候,连人也吃不饱饭,哪有食物喂猪,被我买来的猪娃可遭了大罪,经常处于饥饿状态。猪圈就在大门口,我常常望着饿得嗷嗷叫的猪束手无策,而猪呢,瘦得像只山羊一样身材苗条,但它并没有抱怨,经常瞪着一双渴望的眼睛与我对视。终于有一天,被饿得忍无可忍的猪逃走了。我不知道那么小的猪什么时候练出一身飞檐走壁本领,能从那么高的圈墙跳过,光凭这身手,其本领至少不在王小波那头特行独立的猪之下。此后几天,我走遍了周围的村庄,逢人便问看没看见我的猪,又走进田野,在疾风中不断呼唤。后来意识到,猪才不会到旷野里觅食,它需要人间烟火,而不是流浪天涯,一只在田野里踽踽独行的猪,想起来都可怜。最后,终于在离猪圈不到五十米的邻家红薯窖里找到了它。在深达一丈,暗无天日的红薯窖里,它生活得很快乐,我相信它是嗅到食物的气味自己跳进去的,因为从红薯窖的位置看,绝无失足可能。在食物和自由之间,它宁愿选择前者。我养的猪都不快乐,这不能怨我,因为它们和我一样都出生在一个不快乐的年代。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猪不需颜回那么高尚的情操,它的快乐虽是本能的,却也需要条件,首先要有快乐的环境和快乐的资源,不然只能像我的猪一样遭罪。可见,做猪易,想做快乐的猪大不易。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想做快乐的猪的人太多,从网上输入“快乐的猪”查询,能获得上亿个网页,不知这些朋友是不是具备快乐的条件。(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第6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做牛马鼠兔等动物都比做猪容易,而想成为快乐的猪就更是难上加难。B猪一出生就随遇而安乐天知命。关于活着就要思考,生命不息奋斗不已,还有身后哀荣、永垂不朽一类,猪是不会在乎的。C王小波笔下的猪特立独行,但那只猪的结局很可怜,并非猪们生活的常态。D用捡来的钱买猪,“我”的情操不很高尚,因而猪最终以出走作了报复。解析:D项,曲解文意,强加因果。答案:D2作者笔下的猪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答:_答案:安于现状,顺应猪道;习惯有伴,不喜离群;与自由相比,宁选食物。3第4段喂猪的故事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插叙。本段插叙了作者当饲养员养猪的经历,从而更了解猪的习性。揭示了养尊处优的猪只落得郁郁寡欢,群养的平民猪才好生快活的猪道。说明了如何才能让猪做快乐的猪的道理。也使内容更有说服力而真实可信。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把做猪与做其他动物、与做人相比较,有何意图?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文章开头,将猪与牛马的痛苦、虎狼的凶狠、老鼠的猥琐、羊的绵善、兔的机警、猴的敏锐相比,凸显猪的生活更简单快乐。文章结尾,将猪的快乐是本能的,做快乐的猪是有条件的,与想做快乐的猪的人相比,意在提醒我们,做快乐的猪难,做快乐的人更难。我们唯有具备猪一样简单的生活态度,同时具备让人快乐的环境和资源,才能真正地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