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赤壁赋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关于“赋”的文学常识;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3熟读成诵,整体把握文本内容。4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旷达风貌之下满腔的悲愤。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二、过程和方法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重点难点重点: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难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课时安排 5课时第一课时一、目标定向:1、了解关于“赋”的文学常识;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并能够正确识别出四六骈句;、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做到知人论世。3、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结构。二、自学指导:(一)、背景材料关于“赋”: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它以以楚辞为源头,至荀况始有定名,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二)、作者及背景:文学常识: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是宋代欧阳修领导的复兴古文运动的主将。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三苏”和同时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论画主张神似,擅长画竹。诗作成就:“苏黄”;词作成就:“苏辛” 。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做了许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爱陶渊明,喜读庄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庄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在:一是旷达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极出世。这也是形成苏轼世界观复杂化、经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作者简历: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轼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社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亶(dn)、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台),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在狱中的一百多天,诗人遭受诟辱折磨,受审十余次,有时感到难免一死。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 本文背景:苏轼于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1082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苏轼所游得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在黄州,苏轼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的残酷打击感到悲愤、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更接近现实。他的最负盛名的 “赤壁三咏”就创作于此。“赤壁三咏”:念奴娇 赤壁怀古、赤壁赋(亦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三)听录音 字词积累 :举酒属( )客 歌窈窕( )( )之章 少( )焉 徘徊于斗( )牛之间 冯( )虚御风 扣舷( )而歌 桂棹( )兮兰桨 溯( )流光 幽壑( ) 嫠( )妇 苏子愀( )然 山川相缪( ) 舳舻( )千里 酾( )酒临江 横槊( )赋诗 江渚( ) 一叶之扁( )舟 举匏( )樽而相属( ) 寄蜉蝣( )( )于天地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造物者之无尽藏( )也 洗盏更( )酌 肴核( )既尽 杯盘狼籍( ) 相与( ) 枕藉( )三、合作交流阅读课文,探究以下问题全文分三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可根据情感的变化)(一)第一部分(1自然段) (二)第二部分(2、3自然段) (三) 第三部分(4、5自然段) 四、我要提问:五、当堂测试:1选出加粗词的意义、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 A苏子愀然 B凌万顷之茫然C何为其然也 D其声呜呜然2.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驾一叶之扁舟B倚歌而和之C自其变者而观之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