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11225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禹死后,启继承其父王位,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奴隶制2 . 他们的著作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史学两司马”是指A司马迁、司马光B司马迁、司马谈C司马睿、司马光D司马迁、司马懿3 . 我国春秋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点是A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B西周在霸主支持下得以复兴C霸主尊王攘夷,周天子掌握大权D战争激烈,不利于民族交融4 .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禅让制D宗法制5 . 以下选项中的发明创造中,传说是黄帝发明的是A制造船只B制作陶器C创造文字D养蚕缫丝6 . 刘秀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7 . 在文化领域中,有很高成就的人被称为“圣”,下列的人物、称呼及作品对应正确的是A医圣华佗伤寒杂病论B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C诗圣杜甫月下独酌四首D画圣吴道子洛神赋图8 . 越绝书记载:“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决江,道河,东注入东海。”据此判断,青铜器最早出现于A夏朝B原始社会末期C商朝D西周9 . 下面是孔子诞生2540周年时的纪念邮票,图案再现了孔子实施自己政治主张的顽强不息精神。你认为孔子“周游列国”时宣扬的政治文化最有可能是A无为而治B为政以德C兼爱、非攻D以法治国10 . 据中国一带一路网报道:“2019年将启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下列关于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突出贡献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丝绸之路只对经济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海上丝绸之路向西最远抵达朝鲜、日本ABCD11 . 一位同学收集了下列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是:A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B孔子与儒家思想C江南的开发D诸侯争霸12 . 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最终目的是 ( )A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B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C抑制富商大贾牟取暴利D集中财力治理黄河13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A统一全国B北击匈奴C实行分封D建立郡县14 .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关键性战役是A官渡之战B巨鹿之战C赤壁之战D牧野之战15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未能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探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 )A曹、刘,孙相互牵制,实力均衡B赤壁之战中曹军不习水战C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骄傲自满D诸葛亮和周瑜计高一筹16 . 学习中国古代史必须正确掌握朝代更替的顺序。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更替,不正确的是A汉秦B隋唐C宋元D明清17 .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是:( )A祖冲之B郦道元C徐光启D宋应星18 . “用骨耜在双眸中,开垦出一片水田可能装满亿万年后的仓廪。”诗歌问津河姆渡中“可能装满亿万年后的仓廪”的农作物是A粟B玉米C水稻D南瓜19 . 李白诗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反应了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英雄壮举。但秦王朝很快就走向灭亡,其根本原因是( )A陈胜吴广起义B秦朝的残暴统治C秦二世无能D匈奴进攻20 . 下列作品中,属于我国古代绘画宝库中的珍品的是( )A兰亭序B论语C女史箴图D九章算术21 . 依据图示,判断此单元时代特征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2 . 西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这些宗教诸王,势力日益强大,惠帝时,诸王起兵,造成( )A八王之乱B陈胜吴广起义C王莽篡权D七王之乱23 . 战国时,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其中,吴起在楚国变法时重用有才能的人,赏罚严明;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这些措施A摧毁了贵族势力B削弱了贵族分封制C打击了贵族特权D促进了经济大发展24 . 成语“乱七八糟”源于两个历史典故。“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两次变乱的共同原因是( )A地方诸侯王势力强大B推恩令的实行C君主的腐朽统治D民族矛盾激化25 . 学习探究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后,小明写了几条有关北京人的提纲。其中不正确的是( )。A北京人保留着猿的特征B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C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石器D北京人已经能人工取火二、综合题26 . 自古以来,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情怀便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1)写出秦王朝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重大举措2例。(2分)(2)汉武帝时代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3)“2000多年来的中国也曾战乱分裂,但总能重新走向统一、安定”。试举一例说明。(2分)材料二(乾隆)三十五年,舍棱诱渥巴锡所部之土尔扈特、和硕特、辉特、杜尔伯特等人众於十月越俄罗斯之境之坑格图喇纳卡伦而南,俄罗斯遣兵追之不及。渥巴锡既入国境无水草,人皆取马牛之血而饮,瘟疫大作三十六年九月,渥巴锡等入觐热河。(乾隆)封建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意为英武勇敢的汗)清史稿(4)材料二所述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精神?(3分)27 .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新民族。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整合。百度百科民族融合(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方式是什么?材料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2)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3)依据图示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材料四:(4)写出图中前秦和东晋在4世纪后期发生的著名战役的名称?图中氐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之后哪一少数民族也统一了北方?材料五:(5)指出材料五中北魏政府的改革有怎样的作用。(6)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出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至少说出两点)28 .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文字的国家之一,请问: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的局面。请你举出一位代表人物,并说出他的主要思想及学派。(3)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有一个人为改进造纸术作出了巨大贡献,请问:这个人是谁?(4)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被称为“书圣”的是谁?(5)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很高。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的中国科学家是谁?(6)每当我们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无不为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充满着高度的文化自信。我们作为今天的中学生应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无不为”道德经(1)请依据材料判断这是哪个思想家的主张?请用自己的话写出他的主要主张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2)请依据材料二判断这与哪位思想家有关?请用自己的话写出他的主要政治主张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3)材料一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材料四:“战国时期,各家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不仅是空前的,在后世历史中也属罕见。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代表了当时人智慧的结晶,总结了上古以来文化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帆中国古代简史(4)依据材料简要分析这一现象的历史影响(5)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