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础训练(二)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果脯(f) 粮囤(tn) 供给(j) 长歌当哭(dng)B粘贴(nin) 屠戮(l) 愤懑(mn) 嘉言懿行(y)C鲰(zu)生 攒射(zn) 彘(zh)肩 生杀予(y)夺D租赁(ln) 刍议(ch) 箕踞(j j) 强词夺理(qing)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砥砺 惦量 凭添 越俎代庖 B邮戳 座落 烦燥 切齿拊心C缅怀 忤逆 精粹 前倨后恭 D讫今 岐视 屠戮 一愁莫展 3下列各句中都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共其乏困 张良出,要项伯 B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无能为也已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失其所与,不知 D竖子不足与谋 朝济而夕设版焉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丹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行李之往来 B约为婚姻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C太子丹恐惧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沛公居山东时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顶峰,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的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B其实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民进党在玩“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把戏,明为抗议日本将钓岛“国有化”,实是抗议大陆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C何先生西洋油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的春秋笔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D大堰河逢人便夸赞自己的儿子,就连做梦也情不自禁地盼望儿子得到幸福。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那里蕴藏着我们需要的大量营养,堪比我们的“文化母乳”,它可以使我们固本壮元,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积累丰厚的底蕴。B当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时,使用室内空气净化器是一种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增进居室健康舒适的仪器。C人民币“入篮”不但可以弥补亚洲经济缺少世界级金融中心的短板,也能加强中国在世纪经济格局中的分量,带动整个亚太地区经济的整合。D据美国能源信息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全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20万桶。上周美国日均原油产量增加3.7万桶至920万桶。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小说以大卫的成长史为主线,虽然其中包含作家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但是都进行了“化用”,属于艺术创造。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D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该书的核心思想是“仁”,谈的是个人的修养问题。8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几个阶段的演变。而隶书是汉字从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的分水岭。B古人称呼有称字与称名的区分,尊唤卑可称名,自称一般也称名;卑呼尊要称字。项羽对刘邦自称“籍”,表明他地位卑下。C古乐调分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音。变徵声调悲凉,羽声比变徵音高,能表现激愤或高昂的情绪。D“箕踞”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鲰生”“竖子”都是骂人的话,“陛下”“殿下”则可以作为对皇帝、太子的尊称。9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丞相,是国家副职。 , , , , , ,从这个角度讲,丞相也是皇帝的大管家。祭祀时重要的仪程是宰杀牲牛,丞是承,相是辅,相从木和目,也含着省察的寓意,丞相也被称为宰相,以目观木,可察山川地势的风向,在古代,王族和望族最重要的家事是祭祀,“象征这一意义,当时替天子诸侯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钱穆),A. B. C. D.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方方正正的方块字,体现了中国古人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无论书写方式怎么变, 。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无论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 ,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古人重视书法如是,今人更应如是。 11名句默写。(1) ,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 (2)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 (沁园春长沙)(3)复为慷慨羽声 , , 。 (荆轲刺秦王)(4)潮平两岸阔, 。 ,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力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说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秦伯说,与郑人盟C焉用亡郑以陪邻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以乱易整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邻之厚,君之薄也 C共其乏困 吾其还也D夜缒而出 因人之力而敝之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B使使以闻大王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项伯杀人,臣活之 15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16翻译下列句子。(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文: (2)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执政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是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痕迹。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17阅读上面的引文,揣摩揣摩作者在听到噩耗后最初的心情。答: 18“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的含义是什么?其中的“中国人”指谁?答: 19鲁迅说“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种“缘由”到底是什么?答: 2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如何理解这两个“沉默”?答: 三、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4题。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B.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C.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D.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2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遭值董卓之难 值:碰到,逢着B. 枭其二子 枭:斩杀C. 意望已过矣 过:超出,超过D. 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 捐:捐献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一直以来的志愿是做一个好太守,好好搞政教来建立名誉,因此他在济南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却因豪强权贵的嫉恨而辞官。B.曹操辞官还乡后,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书房,准备秋夏时读书,冬春时打猎,曾一度产生老于荒野、断绝与宾客交往的念头。C.收编了黄巾军的三十多万人后,曹操先后打败了袁术、袁绍和刘表,自己也当上了宰相。他认为,作为臣子,显贵至极,这已超过了他原来的愿望。D.曹操主动提出辞退三县的封地,但绝不放弃兵权。他这样做,既是为子孙打算,考虑到自己放弃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又考虑到自己垮台后国家会有颠覆的危险。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2)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8题。邻居吴老先生叶圣陶一天早晨,太阳很好,可没见同院的邻居吴老先生出来,像往常一样晒他的手提皮箱。一打听知道他病倒了。说是病其实不大贴切,胸口有些闷,就懒得起来。他那儿子任夫先生,一个公务员,对我解释道:“只为昨天表兄来了,随随便便说了一句话。”“什么话呢?”“家父问他家乡情形怎么样,他说秩序还不错,地方上跟日本人处得很好,日本人常常说,你们这儿的人是最出色的中国人。就是这么一句话。”“他老先生听了怎么说?”“他听了闭上眼睛皱着眉,不说什么。半晌才看定了我,我决意做迁川第一世祖了,他说。最出色的中国人,日本人口里评定的,咱们不能跟他们一伙儿住。我是老了,无所谓,四川也好,就住四川吧。往后有人问你贵处哪儿,你就说鄙籍四川。千万不要把家乡的名儿说出来,打这会子起,我对家乡的名儿感到羞惭,我不好意思再说我是某地方人。”他老人家说了这么些话,到夜就没有吃晚饭。”“他老先生原是最巴望回去的,听说成渝铁路又将动工他高兴,听说盟国在计划发展民航事业他高兴,今儿胜利等不到明儿动身似的。”“你看他见着太阳总不忘晒他的手提皮箱,只怕动身日子一到,为了晒皮箱耽搁。”“他老先生真的就横了心,不想回去了吗?”“我想也不过说说罢了。昨天他说了,我当然顺着他,说做四川人也好。到那一天把日本人赶了出去,我们还不是钻头觅缝想办法,最好挤上头一班下水船?我们为什么不回去?你想,人家是动也没动一动,死守在本乡本土,当顺民,当小汉奸,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哪儿还说得嘴响?我们可完全不一样,我们是吃尽辛苦,跑了几千里路,跟着政府内迁来的,我们是义民谁说的,一下子想不起来了。总之没有错,我们是义民。地方上什么事啊务的,还不该由我们来承担?就是说两句公众话,我们当然也特别有力量,我们为什么不回去?”我虽然跟他们吴氏父子一样,家乡还在沦陷中,自己是寄寓在四川,可没有想到将来回去可以享受特殊权益,像任夫先生说的。我想这个想头有些妙,一时说不下去,只见任夫先生嫌他的身材不够高似的,狠狠地挺了一挺。两天过去,吴老先生好了,可是从此以后,太阳虽好,再没见他晒他的手提皮箱。廊沿前种着两盆石斛,以前几乎见我一回说一回,石斛这东西滋阴,清内热,煎汤喝是最妙的饮料,回去的时候一定要带着走,哪怕多花些脚力,川石斛,在下江是太名贵了,这些话,现在也不再说了。他改变了不出门的习惯,正月初七游草堂寺,春二、三月青羊宫赶花会,四月初八望江楼看放生,有什么应景的名目他都要去看看。回来就气吁吁的躺在廊下那张竹榻上,见着我或是他儿子,往往说:“成都确也不错,成都确也不错。”有时还加上说:“只是菜吃不惯,吃了足足六个年头还没有惯,样样要加上些花椒面和辣子,还有葱蒜,简直是跟舌头鼻子为难。”门前有挑着树苗卖的,随便讲价讲成了,他老先生买了两株橘树苗。他叫他儿子种在院子里,他在一旁相度,两株该距离多少远将来才可以各自发展。种停当了,他坐下来,自言自语道:“开花,总得七八年,结果,总得十来年吧。不过没关系,反正有人闻它的香味,吃它的橘子,就是了。”从橘子谈到了四川的果子。他说除了橘子、广柑、苹果、龙眼以外,其他都不好吃,尤其是枇杷,一层厚皮包着颗核儿,单单忘了长肉。他说他们家里有两株大枇杷树,每年结上五六担,红毛白沙,个儿有核桃大,甜得胜过冰糖,冰糖没有它那股鲜味。他说现在是采枇杷的时令了。他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朝我说:“叶先生,古人说到处为家,你看是不是有些道理?”“人不比树木,树木生根在地里,移动不得,人当然可以到哪儿住哪儿。”我迎合着老先生的意思。“你看,这儿四川这么多的人,打听他们的祖先,都是旁的地方来的。他们来了,住下了,一样在这儿成立了家室,长养了子孙。”老先生说。任夫先生朝我看看,同时擦掉他掌心的土。吴老先生低下头,喃喃地念着不知道哪儿来的文句:“其俗柔靡,人轻节义。”25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因为从家乡来的表兄随便的一句话,吴老先生气得大病了一场,并由此对家乡的地名感到羞惭,表示再也不说回家乡的事儿。B作品前半部分借助“我”与任夫先生的对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起因,并巧妙地体现了吴老先生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C吴老先生融入当地生活,决意“做迁川第一世祖”,他的儿子任夫先生虽不赞同这决定,但一直不明确表态,说明他儿子很孝顺。D作品注重用细节表现人物心理,吴老先生买橘树苗叫儿子种在院子里,表现出吴老先生从巴望回家乡到要以成都为家的变化。E作品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描写,形象描绘出抗战时期的社会众生相,表明作者对底层人民既同情又批判的态度。26作品开头写吴老先生“晒他的手提皮箱”,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 27作品中的吴老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28作品为什么以吴老先生喃喃念着文句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 四、轻松驿站1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 )(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2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3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杜鹏程( ) 陈残云( ) 王任重( ) 刘海粟( ) 丁慧中( ) 甘如饴( ) 焦若愚( ) 易中天( )4有这样一则笑话:一天,一个穷秀才到朋友家做客,主人嫌他穷,不想留他,但又不好开口。恰好这时下起雨来,主人便在纸上写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样一句话,没有加标点。穷秀才看后,拿起笔给这句话加上标点。主人一看,只好留下他了。这句话主客二人是怎样加的标点?主:下 雨 天 留 客 天 天 留 我 不 留客:下 雨 天 留 客 天 天 留 我 不 留五、文苑漫步豪迈对联例析(章桂周)对联虽小,却能以大气势、大境界出之,此类风格的对联,可谓豪迈对联。兹略举一二,以观其妙。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据簪云楼杂说载,朱元璋建都金陵(今南京)之后,有一年除夕前忽然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春节期间,他微服出访,看圣谕是否得到贯彻,谁家的春联写得好。偶然发现一户人家未贴春联,他就询问为什么。户主说不识字,尚未请到读书人帮写。朱元璋即命找来纸墨笔砚,问清了户主是做阉猪生涯的以后,便大笔一挥写出了这样一副对联。朱元璋写罢,投笔而去。后来他再次经过这家人的门口,不见贴出他写的对联,就命人去询问原因。主人回答说:“知道这春联是御书,已经把它高悬在中堂,天天焚香敬祝,并作为献岁之瑞哩!”朱元璋听了大喜,遂命人给阉猪户主赏银三十两,让他供子弟读书。上联写得颇为豪壮,合于操阉猪为业的身份。“生死路”是复词偏义,偏于“生”,既指“生路”,又指猪的“生殖之道”。这一双关词用得极为风趣。下联夸赞了阉猪为业者的技艺纯熟,用刀干净利落。“是非根”指被阉猪的生殖器官,把它说成是招惹是非的根源,是很有几分幽默感的。显然,这里用的是借代修辞。此句所含的空门味道,可能又与朱元璋少时曾出家为僧有关。此联行文不拘一格,读来饶有趣味。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这是林则徐少年时与同学们游福州鼓山时写的一副对联。有一回,老师带学生游鼓山,爬上鼓山绝顶峰时,但见松林摇翠,云卷峰峦,一派天风海涛,令学生们兴奋不已。老师心有所感,乃出“山”“海”两字,叫学生应对。没多久,就有位学生对出此联,这让老师惊讶不已。他就是林则徐。 上联写站在鼓山上,可以望见无边的大海,海的尽头,就是天了,海天相连,气魄可够大的。寓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下联则以脚踏绝顶峰,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一览天下小,抒发了凌云壮志。上下联平仄、对仗都很工整、和谐,意境更佳,展示出作者的凌云壮志,博大胸襟。此联后来刻在马尾罗星公园内。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相传太平军在金田起义前,广西贵县人李文彩曾在县城开了个剃头店,作为结交地方豪杰的联络点。开张前夕,冯云山为李家店写了一副对联:“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石达开认为结尾平淡,就将后半截的叙述句改成疑问句和感叹句,不但文意跌宕、语气灵活而且点石成金。联语意含双关。上联表面是说剃头师傅磨快剃刀,等待天下的顾客来剃头。实际是说革命农民已作好了一切准备,问反动派有几个人敢用头颅来碰。磨砺以须,化用白居易因继集重序“磨砺以须,势必如此”。下联表面上说趁刀刃锋利时使用它,看看我的高超技艺怎样?实际是说,革命农民也能抓住有利时机显示本领,把敌人杀个片甲不留。及锋而试,语出汉书高帝纪“及其锋而用之,可以大有功”。联语紧扣剃头行当,笔锋纵橫恣肆,在幽默的字里行间闪动着刀光剑影,非壮志凌云、如椽巨笔不能及此。认天地为家休嫌室小;与圣贤共语便见朋来。(佚名)折荷作盏盛新月;甩柳为杆钓旧星。(佚名)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如此等等,都是锦心绣口,吞天吐地,气势恢宏,寥寥数语便向人们展示了一片博大空间,彰显叱咤风云的豪迈气概。 (选自语文月刊2010年第2期)六、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样蹦跳,狂奔,都无法驱逐这种骗蝠。蝙蝠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动物学家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书写规范公正,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004006008001000基础训练(二)1D(A粮囤dn,长歌当哭dng;B粘贴zhn,愤懑mn;C攒射cun,生杀予夺y)2C(A.掂量,平添 B.坐落,烦躁 D.迄今,一筹莫展)3D(A共供 B已矣 C振震,知智)4C(A品德高尚的人、出使的人,B儿女亲家、袒露一只臂膀, D那个人、崤山以东)5B(A. 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C.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D.不合语境,做梦时不能说情不自禁)6A(B搭配不当,“使用室内空气净化器是一种方法”;C语序不当,应为“不但可以加强中国在世纪经济格局中的分量,也能弥补亚洲经济缺少世界级金融中心的短板”;D句式杂糅,去掉“据”或“显示”)7D (论语中的“仁”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也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还是治国理政之道。)8B 在鸿门宴中,项羽对刘邦自称名,并非表明其地位卑下。“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 兄弟。”弟对兄自称名,乃是因为礼数使然。9C10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 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前程。11(1)大行不顾细谨 (2)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3)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4)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12A(悦 倍 供)13B(取独。A因为/用;C代词,他/表商量的语气词,还是D连词,表修饰/表转折)14A(意动,其他为使动)15A(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不是“反面”)16(1)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国的土地呢?(2)趁机将沛公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否则的话,你们这些人都会将被刘邦所俘虏!17听到噩耗的最初心情是“竟至于颇为怀疑”。因为没想到“卫队居然开枪”,“居然”表达出作者的惊诧;接下来的“而”“即”把这惊诧又推进一步;“但”字一转表示怀疑,“颇”表示怀疑之深,体现出屠杀的残暴。18“我”一向对反动派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他们什么坏事都可以做出来,但这回还是超出了“我”的意料,因为万没想到敌人会对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如此残暴。“中国人”指反动政府和帮佣文人。19这种“缘由”指反动统治者不但极其凶残武力屠杀人民,还要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鲁迅先生对段政府罪行的揭露:有形的刀枪,制造“惨象”;无形的刀枪,散布“流言”。正是这两手,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使得民族衰亡,以至默无声息。20这是两种不同的沉默:一种是暴风雨(革命)前的沉默,黑暗统治和反动言论,使一切爱国者和人民都觉得事情已到尽头,只有举行革命;另一种是走向灭亡的沉默,因为爱国者和人民的革命者被摧残之后,全民族都被黑暗统治着,留下的爱国者和人民都悲观失望,民族也便走向灭亡。21. B22. D(捐:舍弃,丢掉)23. A(“一直以来”不准确,应为“年轻时”;“因豪强权贵的嫉恨而辞官”错,是“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24. (1)自己内心盘算,从现在起,往后再过二十年,等到天下清平安定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推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图”“清”“举”)(2)所以汴水之战时,我部下只有几千人,后还到扬州再去招募,也仍不超过三千人,这是因为我本来的志向就很有限。(“更”、“过”、表原因的判断句)25答B给3分,D给2分,A给1分,C、E不给分。(C项,“他的儿子任夫先生虽不赞同这决定,但一直不明确表态,说明他儿子很孝顺”分析错误。E项,“形象描绘出抗战时期的社会众生相,表明作者对底层人民既同情又批判的态度”分析错误。A项“气得大病了一场”表述不准确。)26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用细节开头,初步显示吴老先生的思想性格。27吴老先生眷念故土。见着太阳总不忘晒他的手提皮箱,他曾急切地巴望着回去。吴老先生正直爱国。因为家乡被日本人评价为“最出色的中国人”,他痛心失望,以提家乡名为耻。吴老先生重视气节。尽管思念家乡,但他不愿回去与那样的家乡人为伍,喃喃地念着:“其俗柔靡,人轻节义。”28人物形象上,表现吴老先生对世风的不满,形象更别丰满; 情节结构上,暗示家乡人轻视节义的行为,与前文呼应;思想内容上,以普通百姓正直爱国反衬家乡人,深化主题;情感表现上,借吴老先生之口巧妙地表明作者的态度。轻松驿站1A(首先一眼就看出丙对联是祝寿的,所以C、D选项排除。然后再看乙对联中的“交”、“接”这种用语,应该说的是做生意,所以A选项正确。甲对联用语最为古奥,都是出自诗经的。“大启而(尔,相通)宇”出自诗经鲁颂閟宫。这首诗的主旨就是颂美鲁僖公恢复疆土,修建祖庙。毛诗把“宇”就解释为“居”。而“长发其祥”出自诗经商颂长发,主题是颂商朝先主功业,大体意思和“上帝和美利坚同在”也差不多。这些都是过去人贺喜的套话,那时候人们也许熟悉,但是也未必真正了解这些用语的出处和确切原意。所以甲对联应该送乔迁者,A选项正确。类似的贺新居用语还有凤栖高梧、福地洞天、堂构增辉、华堂集瑞、瑞霭华堂、润屋润身、美仑美奂;贺乔迁的有孟母遗风、德必有邻、德门仁里、绿杨合荫、出谷迁乔、择邻式好、安土敦仁等等。旧时流行的老皇历书上多的是这种应付各种情况的套话。)2(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糊涂虫)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老油条)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三脚猫)3杜鹏程(鹏程万里 ) 陈残云(风卷残云 ) 王任重(任重道远 )刘海粟(沧海一粟) 丁慧中(秀外慧中 ) 甘如饴(甘之如饴 )焦若愚( 大智若愚) 易中天(如日中天)4主:下 雨 天 ?留 客 ?天 天 留 ?我 不 留!客:下 雨 !天 留 客 !天 天 留 !我 不 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