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7505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是( ) 工具简陋 生活环境险恶 食物太少 使用天然火A . B . C . D . 2. (2分)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某学校九年级的小红同学学习了“人类的形成”这一课后对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作了一些记录,请你指出她的记录中不恰当的一项( ) A .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B . 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C . 晚期智人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D . 父系氏族是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组织4. (2分)距今约6000多年前的半坡居民生活在( )A . 岷江流域B . 洮河流域C . 渭河流域D . 珠江流域5. (2分)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 火的使用B . 农业生产的发展C . 出现了国家D . 会建造房屋6. (2分)晓东所在的学习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资料。以下最符合他们探究内容的活动主题是( ) A . 中国的朝代更替B . 中国的远古人类C . 中国原始农耕文化D . 中国古代世界之最7. (2分)海峡两岸的华人都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 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最大B . 因为华人的肤色都是黄色的C . 因为只有炎帝黄帝种族得到了延续D . 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8. (2分)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你不能够体验到的是( ) A . 吃上用陶器盛着的煮熟的猪肉B . 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C . 用石刀收割农作物水稻D . 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9. (2分)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 . 炎黄战蚩尤B . 商汤灭夏C . 牧野之战D . 阪泉之战10. (2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格言出自( )A . 道德经B . 论语C . 孙子兵法D . 孟子11. (2分)对那些没受过教育,又有不良倾向的青年或者家贫子弟,孔子也不歧视他们。这反映了孔子教育主张中的( ) A . 有教无类B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 . 因材施教D . 以“德”教化人民12. (2分)成语的来源及其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出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 ) A . 破釜沉舟B . 望梅止渴C . 风声鹤唳D . 退避三舍13. (2分)“千耦其耘”记载于诗经,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体耕作场景,春秋时期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 ) A . 用耒耜翻土B . 用牛来耕地C . 用石刀砍伐枯根D . 用青铜农具耕种14. (2分)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这是因为秦国( )A . 鼓励农业生产B . 承认土地私有C . 建立县制D . 奖励军功15. (2分)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是( )仁为政以德兼爱无为而治A . B . C . D . 16. (2分)史书上说:“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是秦代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中“三公”之一,地位重要,请问以下哪项归他掌管( ) A . 地方官员的升迁B . 边疆战事的奏报C . 官员贪污受贿D . 外国使节的到访17. (2分)公元初年,欧亚大陆同时存在的两大帝国是( ) A . 罗马帝国与秦朝B . 罗马帝国与汉朝C . 古希腊与古印度D . 阿拉伯帝国与唐朝18. (2分)西汉后期,政治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到了东汉时期,为了遏制这种现象,光武帝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 A . 减轻农民负担B . 整顿吏治C . 镇压农民起义D . 缓和民族矛盾19. (2分)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小华: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灭,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A . 张骞出使西域B . 平定七国之乱C . 卫青大破匈奴D . 陈胜吴广起义20. (2分)以下哪些历史事件促进了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马可波罗来华丝绸之路的开辟玄奖西行A . B . C . D . 21. (2分)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是( )鲜卑姓汉姓拓跋元丘穆陵穆步六孤陆A . 管仲改革B . 商鞅变法C . 孝文帝改革D . 王安石变法22. (2分)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二组添一个适当的词( )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草木皆兵 A . 官渡之战B . 长平之战C . 淝水之战D . 赤壁之战23. (2分)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 . AB . BC . CD . D24. (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 没有守旧势力的阻碍B . 改革自上而下推行C . 孝文帝任用贤能D .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25. (2分)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包括( )商汤灭夏 齐桓公称霸 蔡伦改进造纸术 文成公主人藏A . B . C . D . 26. (2分)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其中能够直接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是( )造纸术 印制术 火药 指南针A . B . C . D . 27. (2分)下图是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设立的标志“华夏苍穹”,雕塑最上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仪器司南。下列对司南以及指南针的解释正确的是( )司南最早发明于商代司南是最早的指南仪器唐朝时,制成了指南针宋元时期,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A . B . C . D . 28. (2分)道教兴起于( ) A . 春秋时期B . 战国时期C . 西汉D . 东汉29. (2分)欣赏自然风光、游历山川河流,能陶冶情操。暑假佑赫一家准备游历长江,出发前佑赫要了解古代长江的概况,他应该查阅的著作是( )A . 水经注B . 汉书C . 九章算术D . 齐民要术30. (2分)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崇敬并每年纪念他,最主要是因为( )A . 他在文学上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B . 他主张变革的政治成就C . 他的抗秦事迹D . 他的爱国爱民精神二、 综合题 (共3题;共47分)31.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汉景帝时期,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材料二: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材料一,二的内容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了解决两则材料所述的问题,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巩固大一统王朝? (2)材料三中,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接受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3)同学们学习了秦汉史实,你认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32. (12分)材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材料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2)举出曹操为实现雄心壮志进行的著名战役。以少胜多:_以多败少:_(3)他进行的赤壁之战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33. (20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材料二: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材料三: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材料四: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某改革内容(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哪一朝代? (2)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 (3)材料三图示中迁往中原的“北方民族”主要有哪些? (4)材料四的改革促进了我国的民族融合,它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47分)31-1、31-2、31-3、32-1、32-2、32-3、33-1、33-2、33-3、3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