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经典阅读短篇素材2 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1981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经典阅读短篇素材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经典阅读短篇素材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经典阅读短篇素材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爱,我读,我思语文组致青春的你们:我爱我的人生,因为我一直学习和成长;我读我的生活,因为我不断体验和感受;我思我的现实,因为我热爱祖国和世界。我爱,我读,我思自助餐将从现当代作者中选择优秀的短篇作品,供大家欣赏和学习。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像烟灰一样松散毕淑敏近年结识了一位警察朋友,好枪法。不单单在射击场上百发百中,更在解救人质的现场,次次百步穿杨。当然了,这个“杨”不是杨树的杨,而是匪徒的代称。我向他请教射击的要领。他说,很简单,就是极端的平静。我说这个要领所有打枪的人都知道,可是做不到。他说,记住,你要像烟灰一样松散。只有放松,全部潜在的能量才会释放出来,协同你达到完美。他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从此我开始注意以前忽略了的烟灰。烟灰,尤其是那些优质香烟燃烧后的烟灰,非常松散,几乎没有重量和形状,真一个大象无形。它们懒洋洋地趴在那里,好像在冬眠。其实,在烟灰的内部,栖息着高度警觉和机敏的鸟群,任何一阵微风掠过,哪怕只是极轻微的叹息,它们都会不失时机地腾空而起驭风而行。它们的力量来自放松,来自一种飘扬的本能。松散的反面是紧张。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由于紧张而惨败的经历。比如,考试的时候,全身肌肉僵直,心跳得好像无数个小炸弹在身体的深浅部位依次爆破。手指发抖头冒虚汗,原本记得滚瓜烂熟的知识,改头换面潜藏起来,原本泾渭分明的答案变得似是而非,泥鳅一样滑走面试的时候,要么扭扭捏捏不够大方,无法表现自己的真实实力,要么口若悬河躁动不安,拿捏不准问题的实质,只得用不停的述说掩饰自己的紧张,适得其反相信每个人都储存了一大堆这类不堪回首的往事。在最危急的时刻能保持极端的放松,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修养,是一种长期潜移默化修炼提升的结果。我们常说,某人胜就胜在心理上,或是说某人败就败在心理上。这其中的差池不是指在理性上,而是这种心灵张弛的韧性上。没事的时候看看烟灰吧。他们曾经是火焰,燃烧过,沸腾过,但它们此刻安静了。它们毫不张扬地聚精会神地等待着下一次的乘风而起,携带着全部的能量,抵达阳光能到的任何地方。爱张爱玲这是真的。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就这样就完了。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妻,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记张岱年先生季羡林我认识张岱年先生,已有将近七十年的历史了。三十年代初,我在清华念书,他在那里教书。但是,由于行当不同,因而没有相识的机会。只是不时读到他用“张季同”这个名字发表的文章,在我脑海留下了一个青年有为的学者的印象,一留就是二十年。时移世变,沧海桑田,再见面时已是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了。当时全国大学的哲学系都合并到北大来,张先生也因而来到了北大。我们当年是清华校友,而今又是北大同事了。仍然由于行当不同,平常没有多少来往。1957年反右,张先生受到了牵连,这使我对他更增加了一种特殊的敬意。我有一个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意见:凡被划为“右派”者都是好人,都是正直的人,敢讲真话的人,真正热爱党的人。但是,我决不是说,凡没有被划者都不是好人,好人没有被划者遍天下,只是没有得到被划的“幸福”而已。至于我自己,我蹲过牛棚,说明我还不是坏人,是我毕生的骄傲。独有没有被划为右派,说明我还不够好,我认为这是一生憾事,永远再没有机会来补课了。张先生是哲学家,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湛深的造诣,这是学术界的公论。愧我禀性愚鲁,不善于作邃密深奥的哲学思维。因此对先生的学术成就不敢赞一词。独对于先生的为人,则心仪已久。他奖掖后学,爱护学生,极有正义感,对任何人都不阿谀奉承,凛然一身正气,又决不装腔作势,总是平等对人。这样多的优秀品质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再加上真正淡泊名利,惟学是务,在当今士林中,真堪为楷模了。论语中说:“仁者寿。”岱年先生是仁者,也是寿者。我读书有一个习惯:不管是读学术史,还是读文学史,我首先注意的是中外学者和文学家生年卒月。我吃惊地发现,古代中外著名学者或文学家中,寿登耄耋者极为稀少。像泰戈尔的八十,歌德的八十三,托尔斯泰的八十二,直如凤毛麟角。许多名震古今的大学问家和大文学家,多半是活到五六十岁。现在,我们已经“换了人间”,许多学者活得年龄都很大,像冯友兰先生、梁漱溟先生等等都活过了九十。冯先生有两句话:“岂止于米,相期以茶。”“米”是八十八岁,“茶”是一百零八岁。现在张先生已经过米寿两年,距茶寿十八年。从他眼前的健康情况来看,冯先生没有完成的遗愿,张先生一定能完成的。张先生如果能达到茶寿,是我们大家的幸福。“碧章夜奏通明殿,乞赐张老十八春。”文学与牛莫言荣获了小说月报奖,十分高兴,但听说要写“得奖感言”,又十分犯愁。真是得奖不易感言更不易;不易也要写,为了这个我盼望许久的奖。记得当年汪曾祺先生到我们班上来讲课,开首就在黑板上写上了六个大字“卑之无甚高论”,这句话出自何典我忘了,汪先生当时是说过的,但话的意思还明白。谈到文学,连汪先生这样的大家都说没有高论,如我这般蠢货,只怕连低论也不敢有。不敢有也得有,因为我的牛得了奖,因为我很看重这个奖。俗话说吃水不忘打井人,得了奖不能忘了我放过的和我追过的那些牛。一谈牛,就难免谈到所谓的“童年记忆”,一谈到“童年记忆”就难免遭人耻笑,但无论多么聪明的人,只要一耻笑我,就跟对牛弹琴差不多,因为他们的话都是文学理论,而文学理论我根本就听不懂,不是装糊涂,的确是不懂,有好几次我想冒充一下阳春白雪,不懂装懂一下,结果弄巧成拙,让人摸到了我的底细,就像让贵州的小老虎摸到了驴子的底细一样。我童年时期,正逢“文革”,大人垂头丧气,小孩子欢天喜地。我们那时的一个最大的娱乐项目就是吃过晚饭后到旷野里去追牛。当然是月亮天最好。大人们点着马灯在大队部里闹革命,四类分子趁着月光给生产队里干活,我们趁着月光在田野里追牛。那时候,就像我在牛里写的那样,牛是大家畜,是生产资料,偷杀一头牛是要判刑的,但生产队里根本没有饲草,革命时期,明年的生产谁还去想?就把那些牛从饲养室里轰出去,让它们去打野食,能活的就活,活不下去就死,死了就上报公社,公社下来验尸后,证明是自然死亡,然后,就剥皮卖肉,全村皆欢。当然最欢的还是那些正在掌权的红卫兵头头,这些杂种,比正在挨着批斗的支部书记、大队长还要坏,死牛身上最好的肉都让他们吃了。现在想想,这也是应该的,当官如果没有好处,谁还去当?我们一帮孩子,吃罢晚饭,等到月光上来,就跑到田野里,追赶那些瘦得皮包骨头的牛。“文革”期间,地里不但不长庄稼,连草也长得很少,牛在光秃秃的田野里,吃不饱,学会了挖草根啃树皮,还学会了用蹄子敲开冰河饮水。我们在月光照耀下开始追牛,起初我们不如牛跑得快,但渐渐地牛就不如我们跑得快了。我们每人扯住一条牛尾巴,身体后仰着,让牛带着跑,举头望着明月,犹如腾云驾雾,有点飘飘如仙的感觉。那些老弱病残的牛,很快就被我们给折腾死了,剩下的那些牛,基本上成了野牛,见了人就双眼发红,鼻孔张开,脑袋低垂,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对这样的牛,我们不敢再追了。后来又出了一个谣言,说是有几个刚死了的人的坟墓让这些野牛给扒开了,尸体自然也让这些野兽给吃了。牛野到吃死人的程度,离吃活人也就不远了。因此我们的追牛运动就结束了。这个时期,中国基本上没有文学。“文革”结束后不久,人民公社就散了伙,先是联产计酬,紧接着就是分田单干,家家户户都养起牛来,牛的身价猛地贵了起来。人民公社时期说起来很重要实际上根本不当东西的牛,重新成了农民的命根子。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的新时期文学的黄金时代。90年代以来,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农民对种地失去了热情,年轻力壮的人,大都跑出去打工挣钱,村子里的土地,多被大户承包,再加上小型农业机械的普及,林果的增加和粮田的减少,牛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逐渐成为历史。现在农民养牛的目的,基本上是养肥了卖肉,社会的商品化,改变了牛的历史地位,农民与牛的感情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过去,人们常常诅咒那些杀牛的人,说他们死后不得好报,现在,杀牛跟杀猪一样,成了司空见惯之事。这个时期,我们的文学也失去了它的神圣和尊严,文学创作,也正在变成一种商品生产。我马马虎虎地感到,几十年来,牛的遭遇与文学的遭遇很是相似,农民的养牛史,活像一部当代文学史。我估计会有很多人反对我的“研究成果”,太下里巴人了嘛!我也想阳春白雪,但学不会,只能是什么人说什么话。最后,我想说,搞文学的同志们,不要悲观,更不要绝望,科学无论如何发达,农民无论怎样变化,为了耕田而被饲养的牛还是会存在的,因此纯粹的文学还是会存在的。我想小说月报之所以奖励我,并不是因为我的这篇小说写得有多么好,他们奖励的是我这种为了耕田才养牛的精神。你我生活不同,不比相互打扰转自国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品德;“己所欲,勿施于人”,则是一种修养。国馆君按郭靖曾让杨过很尴尬:武林大会上郭靖布告天下“天大好事”将女儿郭芙许配给杨过。结果杨过断然拒绝,搞得场面十分尴尬。谁之过?郭靖认为自己夫妇名满天下,女儿品貌武功相当,又当着各路英雄的面公布喜事,他杨过必定欢喜之极。但对于杨过来说却相反你郭靖觉得天大好事,我杨过未必心里欢喜。你的好心,错在以己度人。 王小波曾说:“身为一个中国人,最大的痛苦是忍受别人推己及人的次数,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且不对比中国与世界,单我们身边就不乏“推己及人”:七大姑八大姨用她们的经验劝你早点结婚,父母认为创业不如考个公务员这样一厢情愿“为你好”的事,别说常人,就连一向思想清醒的鲁迅先生也犯过。鲁迅的弟弟周建人小时候,特别喜欢放风筝,但鲁迅认为玩物丧志,不让弟弟碰风筝。有一次,10岁的周建人,忍不住躲进小黑屋糊起风筝。鲁迅发现后,一把夺过风筝扯碎。时隔多年后,鲁迅先生回想此事,心中十分愧疚。我们总习惯用自己的人生经验,“热忱”地建议他人,这本没有错,错的是我们以自己的生活去衡量他人生活,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标杆,力求他人按照我们的意愿去生活。推己及人,收起你的尺度。王蒙曾说:“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齐景公,穿着虎皮袍子欣赏雪景,景致十分美丽,对晏子说天气很暖和。晏子不犯糊,直截了当地说:“是你穿得暖和,百姓都在挨冻。您要设身处地想到百姓,国家才会兴旺。”真正替他人着想的人,是绝不会以自己的感受作为评判标准去定义他人世界。布莱希特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经历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尺度自然也不同。单单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世界的人,世界在他眼里也是片面的。总是以已度人的人,既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更别提真正为他人着想。你我生活不同,不必相互打扰。很多时候,我们面对朋友的劝慰,内心都会冒出这样的话,“你说的都对,但那只适合你”。并不是什么事披上“我是为你好”的大衣,就是善行。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了解过那个人的处境和感受。吾之蜜糖,可能是彼之砒霜,有人追求惊险刺激的人生,也有人觉得生活富足就是最大的圆满,对错?幸福?根本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庄周曾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不要以自己的生活为标尺,力求让所有人都按你的意愿去生活。如果不能为别人的人生加分,最起码应该不去打扰别人。不打扰别人的幸福,就是最大的善行。我爱,我读,我思第二期组稿人:邢建军亲戚把我拉黑了,但我不后悔闫涵01一个亲戚把我拉黑了,起因在于熊孩子之间抢玩具。上周末,亲戚带着他们家4岁的儿子来玩。2岁8个月的儿子喆同学很喜欢这大哥哥,基本所有的玩具都拿出来和他分享。这一点,让我挺欣慰。男孩子嘛,大气一些更像男子汉。晚饭前这个4岁的孩子尿尿,上完厕所突然脑洞大开直接冲进卧室,大模大样参观了一圈。拿拿这个拿拿那个,最后看上了喆同学的蓝色费雪小海马。这个小海马,喆同学出生那天开始就听着睡觉,是最爱的玩具,没有之一。看到小海马在哥哥手里,喆同学有些不乐意,说了句:“这是我的。”哥哥不理,哥哥的爸妈也没理。我赶紧拿了喆同学喜欢的小机器人,让他转移注意力。他把机器人接过来,但眼睛还是盯着自己的小海马。过了几分钟,哥哥把小海马随后扔沙发上了,喆同学喜出望外,冲上去把海马拿了回来。那失而复得的惊喜表情,是最原始的满足。接着,他小跑着把小海马放回卧室自己的小床上,并且放在了它应该在的枕头旁边。吃完饭,4岁的哥哥要走了,突然又冲到卧室,把小海马又拿了出来,拎着它的小尾巴甩啊甩。喆同学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在哥哥手里,大声说:“这是我的小海马。”亲戚两口子象征性说了句:“把玩具还给弟弟吧。”哥哥耍赖:“我还没玩够,我想拿回家玩。”听完这话,亲戚两口子看看我。作为一个大人,我必须在这时候做出姿态,但我不想违背儿子的心,蹲下来问喆同学:“哥哥想拿回去玩两天,行吗?”他拒绝得很干脆:“我还得听着睡觉呢。”我没有强迫喆同学“分享”,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我的支持,我不能在他最希望得到妈妈支持的时候背叛他。我转过头对亲戚家的孩子说:“弟弟得抱着小海马睡觉,你先还给弟弟,回头婶婶给你买一个一模一样的好不好?”我是真心要给他买一个的,亲戚可能当成了客套话,有些怒恼地把玩具抢过来塞到我手里。孩子哇的一下大哭,亲戚哄都没哄,连拉带扯地把孩子拉走了。我和他们说再见,喆同学和他们说再见都假装没听见。等孩子睡了,我打开电脑选购小海马,想微信问问亲戚详细收货地址时,发现我的信息被拒收。亲戚把我拉黑了。后来,无意中从别的亲戚那里看到了这亲戚当天在朋友圈发的信息:这世道,孩子不懂事,大人也越来越混蛋了。到此,我只能呵呵了。一件小事看清一个人,再无交集也罢,但我从不后悔,帮喆同学捍卫了他的小海马!02我们这一代爸妈,听着孔融让梨的故事长大,三观都不正了。你听到孔融心底的嘶喊了吗:我其实想吃大的,但选大的你们就不夸我谦让和舍己为人了!为了满足你们的需要,我只能选小的博眼球!在一个妈妈群,说到孩子“自私”,A说了自己的血泪史。A出生于1983年,长在小镇。在那个物质奇缺的年代,有个漂亮的橡皮都能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偶像。但远在北京的姨妈,竟然送她一辆漂亮童车。生来大方的她,不介意让小伙伴偶尔骑一下的,但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孩子骑上去,就再也不下来了。那孩子脾气特别倔,不管妈妈怎么拉他,就是又哭又喊,叫着把自行车骑回家去。一开始A的父母没有言声,但那孩子哭了十几分钟时,脸上挂不住了已经有别的亲戚劝:要不让他骑几天吧。那会的父母多数不知道“物权”这个概念,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听话,给面”。当父母说出:“要不拿走给孩子玩几天吧。”那孩子破碲为笑,A红了眼圈,却不敢哭,怕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爸爸那大巴掌会落下来。直到亲戚家孩子兴高采烈把自行车骑走,亲戚们也走光了,A才哇哇大哭。开始妈妈还安慰几句,后来烦了直接吼:“不就是玩几天,你还没完没了了,我和你爸都这么大方,怎么生出你这么小气的闺女来?再说了,还不是你非拿出来显摆,人家才拿走的嘛!”明明是大人的错,生生扣在了孩子身上。那自行车,几天后并没回来,因为那孩子自豪心爆棚,骑到大街上,又跑去玩别的,车被人偷走了。听到这个消息,父母也很郁闷,但他们没给A道歉,反而在A说“让他还我的小车”时吼了她几嗓子。这个事件,三十年过去A都无法释怀。她说:“从小到大,我不敢提出自己的需要,不敢主动去向人求助,或许都和那次经历有关,那让我觉得自己牺牲任何东西都是理所应当的,还不能有任何怨言。”家长们自以为是,喜欢强迫孩子分享。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怕自己没面子,怕被人说“你看孩子被她娇惯成什么样子了”!别说让一个孩子做到这么高的道德水准,大人自己也根本做不到好么?你最喜欢的限量版大衣终于买到,我也喜欢,你先别穿,借给我穿几天行吧!你同意吗?你盯着电脑抢了一天票,好不容易买了个下铺,别人说我和你换换行吗?你会换吗?你家房子南北通透黄金楼层,我家户型不好还是顶层,咱俩换换行吗?你会换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孩子的世界,所有的玩具和用品,都是有生命的,是他们的好朋友,而不是大人的世界,用价值来衡量,然后用来作人情的。在你眼里,一个小车等于百十来块钱,而在孩子心里,有可能和一套房子的价值无二。03不可否认,分享意识对孩子至关重要。舍得是社交能力的基本法则。但是,再舍得,也得以孩子的意愿为基础去引导。是引导,不是强迫。强迫分享,轻则造成孩子对分享产生恐惧感,重则不敢保护自己的东西,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更无法在长大后建立责任感。只有孩子得到了充分尊重,才会去尊重别人。在这个问题上,我对喆同学的引导,或许可以借鉴一下。1.和家人分享一样的食物,哪怕那东西再贵,也不要让孩子觉得那是自己独有的。即使在冬天,车厘子将近一百块一斤时,我们也全家一起吃,实在肉疼,孩子吃三四颗我们只吃一两颗。2.划清界限,从孩子听得懂话开始。告诉他哪些东西是他的,哪些东西是爸爸妈妈的,他自己的东西可以随便动、随便玩,但想动爸爸妈妈的东西,一定要先问一下我们同意与否。这样外出时,他才会知道事先询问。现在喆同学两岁10个月,在家里要动我们的电脑,都会询问可不可以,外出时也基本可以做到事先询问。3.让孩子学会交换。孩子询问完了,对方不同意,就拿自己的东西去交换,既增加了社交能力,又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当然,如果孩子进入幼儿园这个小集体,如果一直不愿意和人分享,必将得到自己应该有的惩罚,比如被孤立、被排挤,聪明的孩子们,会根据环境,调整自己的社交,变得主动分享。4.万一孩子抢了别人东西,家长一定制止。这不是那种摆姿态式的演戏模式,而是很严厉地告诉孩子:那不是你的,你不可以不问小朋友同意与否就私自去动。5.万一孩子被抢,他自己去索要,家长也不要为了面子去阻止孩子保护自己的东西。如果对方小朋友强势,当爸妈的要及时表示对宝宝的保护。如果对方拿自己不当外人,必要的时候,你可以做一次“混蛋大人”。人要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敬一丹我不是什么成功女性,也不是什么女强人,只不过是干电视工作的,如果说还取得了一点小小成绩的话,不过是比别人多付出了一些汗水而已。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我觉得每一个脚印里盛满了坎坷和踏实。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黑龙江,在省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因为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我的文化底子薄,于是我报考了母校的研究生,可连续两次都名落孙山。当时我已经29岁了,不想再这样折腾了,但就这样放弃,我又有些不甘。那段时间,我一直闷闷不乐。母亲是个知识女性,她对我说:“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真要想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什么时候都不晚”,就是这一句话,让我第三次走上了考场,终于在30岁的那一年成为了北广的研究生。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感慨万千,30岁,我的人生又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入学不久,我就结婚了,丈夫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虽然有了家,但我们依然住在各自学校的集体宿舍里,一日三餐在食堂里吃饭,和单身生活没有什么区别。3年的苦日子熬过后,我留校任教了。一个女人在大学里当老师,工作既体面又轻松,收入也不错,而且有很多时间可以照顾家庭,很多人都羡慕我,但我对自己的生活状况并不满意,我觉得自己是学新闻的,更应该到一线去做更有挑战性的工作。33岁那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部来北广要人,经过面试、笔试和实践考核,我幸运地被录用了。当时来自亲友们的阻力很大,他们说我是头脑发热,都30多岁的人了,还瞎折腾什么。我想,如果我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也许自己这辈子就会在北广做一名老师,永远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那将是我一辈子的遗憾。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我又一次犹豫了,我真的还有能力面临这次新的人生考验吗?那段时间,我不断地想起母亲的话:“人要想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我最后的决定是,不管怎么样,不能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哪怕失败了,我也无怨无悔。就这样,我在33岁的年纪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成为一名主持人。中央电视台人才济济,竞争很激烈,我知道自己没有任何优势,只有多付出心血和汗水,才不会被淘汰,才能站得住脚。我虚心向比我年轻的同事学习,经常在办公室加班加点到深夜,把每一项简单的工作当作重大的使命来完成。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绝对没有回报。经过不懈努力,我不仅在中央电视台有了一席之地,还以自己的名字开辟了“一丹话题”这个专栏,这是全国第一个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节目,观众的反映还不错,这给我很大的信心。一转眼,我就到了40岁,看到镜子里自己眼角细密的皱纹,我突然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和失落感。40岁,对一个女人来说,是道迈不过去的坎,尤其对女主持人来说,更是尴尬的年龄。每天早晨起床,我第一件事就是想到自己的年龄,每天患得患失,内心充满着苦涩和忧郁。我把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向母亲倾诉了,母亲说:“丹啊,你不觉得这十几年来,你是越来越美丽了吗?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会变老,有的人只是变得老而无用,可是有的人却会变得有智慧有魅力,这种改变,不是最好的么?”那一刻,我迷茫混沌的心豁然开朗,是啊,年轻女主持人的本钱是美丽和青春,而40岁的我,虽然青春和美丽已经不再,但我可以靠自己的智慧、学识、修养和内在的气质来赢得观众的喜爱。年龄对一个人来说,可以是一种负担,也可以是一种财富。心态平和了,工作的热情又重新回来了,尽管我已40多岁了,但领导依然让我在栏目组里挑大梁。我的人生,应该说没有被命运和机遇特别垂青过,每一步,都是自己踏踏实实走下来的。我特别感谢母亲,是她在那些关键的时刻解开了我的心结,告诉我人生的方向应该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果到了50岁、60岁,又有新的梦想在诱惑我,我想我依然会义无反顾地朝着它走去。好的改变,什么时候都不嫌晚。爱儿子、疼女儿王鼎钧妻讲话很简鍊,不惹口舌是非,可惜资讯不足。她说:昨天李太太生孩子,到此为止。我问男孩还是女孩?/女孩。/她家有几个女儿?/三个。/有几个儿子?/还没有儿子。妻不会一口气说:李太太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昨天又生了一个女儿。妻说儿子女儿都一样。真的完全一样吗,仔细想,还是有分别。妻告诉人家,她对儿子女儿一样疼爱,我追问怎麼疼,怎麼爱,疼和爱并不是同义互训,也不是内容相同、用字雅俗有别。我们有儿子也有女儿,滋味尝遍,却从没有专心回顾整理。我拉下窗帘,切断电话,坐下,摊开一张纸,邀妻仔细捕捉那细微的敏锐的感觉。那彷佛是远古的事情,又彷佛是昨天的事情。对女儿是疼,对儿子是爱。爱儿子的时候坐下来,疼女儿的时候跳起来。爱儿子、唱歌,疼女儿、喝酒。爱儿子不怕人知,疼女儿不愿人知。爱儿子泪流成溪,疼女儿泪流成串。爱儿子希望他留下来,疼女儿希望她嫁出去。我一面发掘一面纪录,用字简鍊,符合妻的风格。说著说著,妻红了眼圈。说著说著,妻拿面纸拭泪。说著说著,妻笑了。我像个新闻记者那样,只顾冷静的考虑修辞,我的眼睛、要到独自守望电脑视窗的时候、才水雾蒙蒙。儿女是我们的针眼,我们也是儿女的针眼,彼此穿过就是天国。她摇摇头,她说没有甚麼可说的了,一切都说完了。我心里有数,我们共同的秘密珍藏、我知道究竟有多少,她心里还有、言词不能表达。她不说、我来说,我能把话题拉长接著往下说,我是职业作家。我说养子如种树,养女如种花。我说养子如写小说,养女如写诗。我说养子如铸铜,养女如烧瓷。我说养子如眼科,养女如心脏科。我说天下升平生女儿,天下动荡生儿子。我说家境富足生女儿,家境艰难生儿子。我说中年以前生女儿,中年以后生儿子。妻说,我们这一辈子的话都让你说光了,歇歇吧,喝杯茶。我望著茶杯思量,历史往往只是一些标题,后人乱作文章。我还可以继续往下说,没完没了,因为我是职业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