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达的农业》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94520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发达的农业》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古代发达的农业》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古代发达的农业》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古今中外的经济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与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相比,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呢?,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业,手工业,商业,中国古代经济三大部门相互关系,农业是基础,手工业商业,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前提,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学习目标:,1掌握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化和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状况2理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世界上农业起源中心有哪些?联系我们现在的食物结构,比较中国南北的饮食习惯是否一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碳化稻谷,碳化了的粟,北粟南稻,稻,粟,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2、生产方式的演变,春秋时期:,根本原因,原始农业产生:,商周时期:,刀耕火种,少量青铜,主要是“耜耕”或“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经常迁徙,(不知道施肥),刀砍草木(石刀、石斧),纵火烧荒,犁土播种(石犁),刀耕火种,耕作技术:人们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和治虫灭害等细作技术。主要作物:种类日益增多,西周时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生活方式:由频繁迁移开始走向定居。,3、奴隶社会农业的发展(商周时期),【知识点睛】中国早期农业的发展概况,水稻、粟,刀耕火种,石刀、石斧、石犁、耒耜,石器锄耕,开始有细作,出现青铜农具,但仍以木石农具为主,开始定居,无(靠天),集体迁移,粟、稻、黍、稷、麦、桑、麻,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1、精耕细作的含义,2、精耕细作的表现,(1)铁犁牛耕的发展,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造垄,构造比较简单。,二牛三人、二牛一人。,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标志着我国犁耕成熟),铁犁,耦犁,耧车,曲辕犁,耧车: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是近代播种机的雏形,种子箱,开沟器,机架牵引,输种管,(2)耕作技术的发展a.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当时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小常识】垄作法:又称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它的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又叫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下田弃畎)。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垄作法,(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技术),2、精耕细作的表现,(2)耕作技术的发展,b.西汉时的代田法c.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汉代代田法,牛耕图,耕耙技术,()耕作制度的发展,耕作制度,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一年一熟为主,两汉:,宋以后:,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练习:,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2、距今七八千年,我们的先民最早发明的下列农具是用于A.松土B.播种C.收割D.割草,C,A,练习:,3、牛耕之所以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一直沿用至今B.畜力代替人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使人不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D.使土地不必进行休耕4、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始于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汉代以后,B,D,()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风力水车,都江堰,翻车,筒车,高转筒车,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2008北京)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龙首渠D.白渠,A,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什么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生产单位,生产领域,生产目的,1、小农经济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1)原因,(2)时间:,2、形成,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主要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精耕细作,3、特点,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生产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脆弱性: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4、地位(性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5、历程,春秋战国,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优势,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铁器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政府的重农政策,农民为生存而努力,推动精耕细作,劣势,自耕农经济脆弱,抵御天灾(自然灾害)人祸(封建剥削)的能力非常有限。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很难扩大。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6.优势劣势,纵观中国古代农业,请你梳理三条线索,靠天吃饭无所为,开始主动参与,利用农具解放自己,生产工具的变化,石器,少量的青铜农具,刀耕火种,耕作方式的变化,铁器,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人的作用的变化,耕作方式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即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并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探究一:学思之窗(P7)?,(1)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2)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提示:(1)向往男耕女织的生活。(2)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点。,1、生产方式:2、生产形式:3、生产目的:4、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经营规模小,主要是为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探究二: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探究三: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及影响?,利: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对于养活日益增多的人口,起了一定的作用。弊:破坏了生态平衡,加剧了土地沙化,降低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经验教训:保护生态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做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