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中情绪与行为问题的讨论.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917963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中情绪与行为问题的讨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校园中情绪与行为问题的讨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校园中情绪与行为问题的讨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園中情緒與行為問題的討論,為恭紀念醫院精神科吳四維醫師,情緒與行為的關係,主觀對於壓力(distress)所產生的感覺焦慮為其中最主要的症狀,其他如挫折感、悲傷、哭泣、自責、社交隔離害羞等常出現在焦慮症、身體化症候群與歇斯底里轉化症等疾病行為問題的產生常起因於這些挫折、不愉快,並且容易造成與他人、社會的衝突行為形成的原因多不同在病因、家庭特質與個人特質如:過度的父母壓力容易造成焦慮症狀,但行為問題的產生常是由於父母的忽略與無能或學習到的偏差行為模式所造成,病態焦慮與畏懼狀況,“焦慮”並不盡然一定是病態的,常是一種保護與適應的模式,比如對於新奇、危險與害怕的情境一旦能成功克服,則兒童的自信、競爭力與控制能力會又明顯的進步阻止情緒成熟的因素:年齡、不良的氣質因子、過度保護與焦慮的照顧者、不佳的創傷經驗也就是情緒的成熟需要成熟的認知能力、與複雜壓力環境的適應能力病態性焦慮為廣泛性的,而畏懼則是針對特別的物體或情境,病態焦慮的症狀,臨床症狀:最常見,盛行率約2.5%,有害羞、膽小與過度依賴的特質,常對於正常的恐懼過度反應-地震、死亡等焦慮症狀常以身體、心理與行為症狀來表現,可能以慢性或急性的方式出現,可能伴隨壓力出現,並且造成生活極度的影響身體症狀:心血管系統(心悸)、呼吸系統(胸悶)、皮膚(癢)、肌肉(酸痛)、腸胃道(拉肚子)、神經系統(麻木)等心理症狀:害怕、不安、擔心、失眠與惡夢行為症狀:坐不住、過度或沒有反應、不願意參加或者過度參加危險行為促發因子:氣質如“difficult”與“slowtowarmup”;父母的態度與行為-過度干涉;specialchildsyndrome(特殊小孩症候群)、早期的傷害、依附關係過度與壓力治療:減輕壓力、個人與父母諮商、藥物治療,病態畏懼狀態,病態畏懼起於一般的畏懼物但經過父母或環境的加強,而逃避行為常是問題的呈現(常被說成膽小),兒童常見動物與昆蟲的畏懼,而青少年多為社交畏懼才開始。選擇性緘默症:常見於學齡前兒童,多數有事件起因,常對於大人有過度的焦慮,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學校課業。治療:教育,行為治療為主要方式(減敏感法合併放鬆練習,洪水法等)常需合併抗焦慮與抗憂鬱藥物治療效果佳但日後容易合併焦慮與憂鬱症狀,拒學症,拒絕上學,逐步發生,常發生在上學之初、換學校或轉換年級,常發生在假日後,即使經過家長與學校的催促,仍不願上學;男女發生比例差不多;通常與在校的成績與品德表現無關;在青春期後,常慢性化甚至無法改變形成原因:分離焦慮、特殊的畏懼、精神疾病治療:第一步認識情況避免不必要的檢查或加強,儘早在家屬與學校的配合下回學校,慢性患者瞭解是否合併精神疾病,配合藥物治療,甚至住院2/3個案會回學校,剩下的個案常成長於混亂家庭;這些患者有1/3在成人後仍有精神官能症,憂鬱的意義,兒童的憂鬱症可能與一般的悲傷或沮喪無法區分;青少年期一樣會有這種情形,但在比較嚴重時,青少年症狀會與成人的形式較類似。一般的悲傷與不正常的憂鬱,可以嚴重度、持續時間與情緒的品質來區分。另外青少年與兒童出現憂鬱症時常合併其他疾病;8-16歲的兒童青少年,大約有90%出現憂鬱疾病時,合併有一種以上的其他疾病。,憂鬱症的定義與分類(成人),主要的症狀為持續的心情低落與對日常生活感到無趣。依DSM-IV的診斷分類分成重度憂鬱症(Majordepression)與輕鬱症(Dsythymia)憂鬱症發作定義(符合以下九項中的五項):情緒低落或易怒,對原本每天的活動失去興趣喜悅感,體重增加或減少,失眠或睡過多、激動或遲鈍,注意力不易集中,疲倦與失去能量,感到無助與無望感,重複想到死亡的念頭,並且已經有兩週以上,憂鬱症的定義與分類(成人),輕鬱症在兒童的定義為:至少持續有一年的時間,有心情低落或暴躁與(以下六項中的兩項)胃口差、失去能量、失眠、低自尊、注意力不易集中與感到沒有希望。適應障礙合併憂鬱症:因為明顯的壓力源之後的三個月內,出現的憂鬱症狀,但憂鬱症狀需在壓力改善後的六個月內消失。藥物引發的憂鬱症內科疾病引發的憂鬱症,臨床症狀(學齡前),目前並不容易以成人的憂鬱症狀來區分兒童的憂鬱症;但不容置疑的是,在嬰兒、學步兒童及學齡兒童可能出現一段期間的憂鬱。常見的特徵是冷漠與拒絕食物,也會有沮喪、不快樂與易怒,常花很多時間在哭泣與不安的滾動,常因為長不大而求助於醫師,也會有非特異性的腹瀉。無法以身體異常來解釋這些症狀,常有輕微的發展遲緩。常是因為長期被忽略的結果。,臨床症狀(學齡中期),在此年齡的憂鬱狀態並不容易與焦慮症狀做區分,通常也不容易以此情緒症狀將小孩就醫;常合併有身體症狀如頭痛或胃痛、在校成績退步、常有注意力分散的情形、害怕、強迫行為、無法適應小的挫折常有暴怒、社交退縮的情形,但睡眠及進食障礙較少(較少vegetativesign)。此時期的兒童已會表現出典型的憂鬱症狀,如冷漠、語言與肢體遲緩、沒有胃口,感到低自尊心,雖多半不會有罪惡感、無望感或自殺的企圖與意念,但他們會希望自己已經死了。,臨床症狀(學齡中期),這些小孩不會主動有憂鬱感覺的描述,常以抱怨無聊、對事情沒有興趣來表示,與一般兒童的無聊不一樣的地方在,他們大多數的時間都感到無聊,他們常給人沮喪、不快樂與缺少活力的感覺。,臨床症狀(青少年期),青少年期的憂鬱症與成人憂鬱症類似他們常會有感到悲傷、冷漠與缺少活力的情形,常會影響到睡眠與胃口,可能吃太少或者吃太多,因為夜間睡眠不好導致白天精神太差,過度擔心身體情況,即使小小一點的青春痘也會過度在意,常感到無用與無望感,常有自殺的念頭,雖然自殺的行為並不常見。,盛行率,目前對於學齡前的盛行率,因為缺乏適當的診斷條件,所以並不清楚。至於學齡期估計有10-15%有憂鬱情緒(10歲大約有10%的父母認為小孩很悲傷,14歲時大約有40%的學童認為自己情緒低落),但符合憂鬱症診斷的約只有2%。到了青少年期明顯增加,約有3-5%的11-16歲的青少年有重度憂鬱症。學齡期男、女在憂鬱症與憂鬱情緒上,比例為1:1,但青少年期則女與男的比例提高到2:1,可能因為內分泌與心理發展的差異。但近來發現發生率逐漸上升,而發病的年齡卻下降。,治療,減輕壓力改善溝通認知行為模式藥物的治療,減輕壓力,嚐試減輕可能引起壓力的事件如家庭功能失調、不良的朋友關係等。所以對於在校學業成績不佳的學生,應該鼓勵家長尋求補救教學,確定老師與家長都能鼓勵學生的進步,即使只有一點點。雖然不能證實絕對有效,但是仍值得施行,因為若社交逆境持續,則對於憂鬱症的預後並不好。,改善溝通,首先應與兒童做個別諮商,讓其瞭解造成其憂鬱的原因,嚐試鼓勵兒童表達其因為無法達成願望的失落與憤怒。此可以考慮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強調社交問題解決能力的訓練與社交技巧的重演,以發展較為適應的認知方式。可以經由家庭諮商來改善家庭成員間的溝通能力;可以此方式找出家庭中,因為事件的實際患者,並且讓他能有機會分享其失落的經驗。,認知與行為修正方式,臨床經驗指出憂鬱病患常會對別人看他們的方式有錯誤的看法,低自尊的想法可能因為他們將別人的看法,錯誤解釋成詆毀的意思;因此可以要求他們詳細紀錄他們感到憂鬱的情境,然後再與治療者討論,以一種更合理的方式來看別人。另外可以與其父母討論,對於錯誤解釋父母偏心是因為父母不喜歡他的情形,應該給予憂鬱小孩更多的感情與舒適感。,藥物治療,因為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所以藥物只使用於嚴重的憂鬱症患者,如果心理治療失敗才考慮抗憂鬱劑,且藥物除憂鬱症狀外也可以治療合併的焦慮症狀。過去三環抗鬱劑效果不比安慰劑好;目前較常用副作用較少的新一代抗憂鬱劑(SSRI-如百憂解),一般在10天以內就會有效,若使用3週以上效果不佳,則考慮換藥;若有效則在使用兩月後停藥,以試驗是否仍有效。若是在青少年期,使用兩種適當劑量的抗憂鬱劑後,但反應效果不佳,則可以考慮電療,雖然可能會有短期的認知功能影響,但也可能是救命的。,強迫症,強迫想法:反覆與侵入性的想法,即使患者知道那是不合理且不必要,但又無法忽略強迫行為:行為的目的為減輕強迫想法所引起的焦慮通常自七歲左右開始,常因為行為已影響日常生活而受重視,常見的想法有擔心感染、發生意外等,而行為則有檢查、沖洗等,發生率約0.3%,個性常安靜、內向與求完美,常合併有憂鬱症、厭食症、妥瑞氏症候群與精神分裂病,強迫症,病因:與基因體質、父母過度涉入的教育方式、求完美與難以下決定的個性有關治療:responseprevention(先訓練瞭解引發症狀的因子,以轉移的技巧來打斷強迫想法的形成);藥物治療與家庭治療結果:單一次發病預後好,約2/3患者會得到完全改善,轉化症,在7-8歲前少見,以身體症狀為主,但沒有明顯的病理症狀,常見於明顯的壓力後,常見的症狀有失明、癱瘓、失喑、癲癇或肢體不協調等病因:primarygain-由此情緒反應將衝突排除在意識外,secondarygain-則可以sickrole來躲避壓力,轉變成較為不危險的身體症狀來躲避這種情緒的衝突治療:憤怒與面質無用、確認發病的過程、採用堅定與同理的方式但忽略症狀、避免回饋症狀、擬定以保留顏面的方式逐步要小孩放棄症狀、治療情緒疾病與以樂觀方式面對除非已經很久,一般預後尚好,解離症,由於心理的因素導致意識與自我知覺的喪失與限制,常合併有記憶與知覺的喪失發生率低,主要仍是潛在的焦慮症狀,最常見的兩種症狀為解離性失憶-沒有原因的記憶喪失,常發生在壓力事件後與解離性游離-一樣會有記憶喪失,並且會有目的性的旅程,身體化症候群,大約有10%的兒童曾有不明原因的身體症狀如腹痛、頭痛等症狀,生活壓力引發潛在的焦慮反應,出現以身體症狀來代表其無法面對的情緒壓力,常出現於psychosomatic家庭(過度涉入、保護、僵化與逃避衝突)一旦症狀持續、慢性化、涉及多個系統,則需考慮身體化症候群的可能治療以:避免不必要限制、鼓勵正常活動、避免不必要鼓勵症狀,家庭治療,適應障礙,出現明顯生活壓力後的三個月內,出現足以影響到學業與社交關係的焦慮與憂鬱症狀,持續時間多不滿六個月,常見的壓力有父母離婚、失業,家庭疾病與遷移影響因子有:年齡、性別、氣質因素、過去的經驗與適應能力、家庭,PTSD,因為可能威脅到生命與個人完整的壓力事件,如地震、車禍或強暴與目睹殺人等事件,出現多種症狀flashbacks、對於目前生活的脫離與麻木、過度警覺、逃避壓力的環境與活動、混合焦慮與憂鬱症狀、躁動與注意力不集中、罪惡感、失去未來感,約有30-50%的兒童會在單一事件下發生PTSD,可能持續數月常見的特質:年齡、先前經驗、目前的生活環境處理:認知行為治療、個人與團體治療,行為問題,定義:持續的反社會或從事於社會所不認同的行為,常有傷害他人所有或攻擊他人的行為,並且不接受社會的約束與權威,常因此不被社會接受造成社會孤立,常合併有情緒症狀。行為問題並不認為是一種疾病,而被認為是一種社會與道德的問題常與犯罪行為有關。一般人口盛行率為4%,男性的發生率為女性的三倍,在低社經地位與大家庭的盛行率較高Delinquency(行為不良)-法律名詞,指的兒童青少年已達法律責任能力,瞭解這些偏差行為的本質與代價,而出現反社會性行為如偷竊、搶奪、縱火,並且構成犯罪條件;男性為女性的十倍,行為問題的特徵,行為需涉及一定的範圍、頻率與嚴重度(6個月以上,影響學業、人際關係與家庭關係,造成對方傷害等)。不接受或者對抗一般社會正常(normality)的行為標準。即使處罰與管教仍無法修正其行為(6個月以上)。牽涉到社會與文化的價值觀。由於人為劃分,所以需有其他的客觀證據,如不受歡迎、社會孤立與很少朋友,人際關係不穩定、荒廢學業、家庭關係失和等,常合併情緒症狀。分成社會化(socialized)與非社會化(unsocialized)行為問題前者融入同儕且為同儕或父母所接受,對其錯誤行為較有反省能力,且比較願意改變,較能發展道德與倫理的概念,較少出現犯罪行為;相反的後者無法融入同儕之間,少有反省能力且不受歡迎,較常出現犯罪行為。,品行障礙診斷,一種重複且持續的行為-侵犯他人的權利,違反與其年齡相當的規範,並且至少符合以下症狀其中三項在過去的12月中,並造成其社會、學業與工作的影響;攻擊人或動物(aggression):欺負或威脅他人,肢體衝突,使用武器攻擊他人,殘忍對人,殘忍對動物,搶奪他人所有,強迫發生性行為。破壞物品(antisocial):蓄意縱火,蓄意破壞他人所有欺騙或偷竊(antisocial):非法侵入他人住家、汽車,欺騙以逃避責任或獲得好處,偷竊物品。嚴重違反規則(antiauthority):13歲前即曾違反父母規定在外過夜,有至少二次逃家過夜,13歲前即曾逃學。分兩型:childhoodonset,adolescentonset,反抗對立障礙,一種持續至少六個月的不配合、挑釁、敵意與反抗態度(但沒有反社會行為),並出現以下至少四種症狀,造成其社會、學業與工作功能的下降。常無法控制脾氣(低挫折忍受度),常與大人衝突,常不願配合或者破壞大人的要求或規則,常蓄意激怒他人,常將自己的過錯或行為失當歸罪於他人,常容易被人激怒,常生氣或憤怒,常懷有敵意或想報仇。,臨床症狀,攻擊:為最常轉介的原因,也是造成孤立與不受歡迎的主因;學齡前與中期常與其他兒童,並不常攻擊大人,常常於競爭與爭執中發生,常合併有暴怒與活動量過大,若有破壞行為出現如破壞傢俱等,則較為嚴重,通常反映出父母親的忽略與拒絕態度;學齡期,開始有語言的攻擊,欺負同學也是常見的行為,若有對動物做出殘忍的行為,可能代表較嚴重的問題;大兒童與青少年較少有攻擊行為,但所造成對方傷害的嚴重度增高,多會以集團攻擊的方式(幫派),若有出現突發暴怒與盲目性的攻擊自己與他人,需考慮癲癇的可能性。,臨床症狀,偷竊:一種病態性的行為,也就是即使經過教育、處罰與批評仍無法改變的偷東西行為,通常到6-7歲才會肯定,因已經具備瞭解與尊重私人物品的能力,可能反映出父母的拒絕與忽略;分三類型:comfortstealing-藉物品的回饋來補償父母所缺乏給予的情緒支持;marauding(掠奪)offences-較大的兒童以集團的方式偷竊,較少有品行障礙,常屬於社會化反抗性類型;providingoffences-較大的青少年,為改善自己的地位與能力而偷竊。為掩飾罪惡感,常有說謊的行為,但大人持續的詢問可能因此傷害其自尊。,臨床症狀,說謊:四歲開始會說謊,常是一種避免處罰與丟臉的行為,品行障礙兒童常以說謊來掩飾其惡意行為,常沒有成功,導致問題的更惡化;持續說謊常造成家長、師長的失望與憤怒,並被標籤為不可信任,導致社交隔離與拒絕;反映出父母情緒的剝奪或不良的友誼取得方式。,臨床症狀,逃學:故意逃避學校活動,常開始於中年級並且在青春期最嚴重,行為形成的原因並非因為焦慮或害怕,而是不喜歡學校的課業與紀律,常有學習障礙與學業成就低落的問題;由於發現常已經無法上學,造成學校與家長的相互指責,家長也常以唸書無用、學校不會教書或者老師故意刁難,來逃避問題;也常在逃學期間學會其他不良行為;處理需要學童、家長、學校與教育單位通力合作解決困難,臨床症狀,野蠻行為(搶奪):故意的破壞行為,常發生在青少年,以團體行動的方式;由於對於社會規範產生挫折感,並缺乏適當的釋放攻擊意念技巧,以此來表達對於大人社會的敵意與攻擊意念。常發生在大城市中的低社經階層。侵入並偷竊物品:也是青少年偏差行為中常見的問題,臨床症狀,縱火:雖不常見,但卻是嚴重的行為;多數兒童也會有一段期間喜歡玩火,但經過告誡與禁止後都會消失,持續性的故意縱火行為則反映出兒童對於大人的敵意與攻擊性;男性為女性的五倍,8,13歲為兩個高峰期,有縱火行為的品行障礙患者常有明顯的攻擊與反社會行為,有高比例的閱讀障礙,50%有家庭衝突物質濫用:常是青少年嚴重品行障礙的症狀之一,物質濫用(一),吸菸已是我國青少年常見的問題,常是其他毒品的入門(美國則還有喝酒),國小六年級有10%,國、高中則有三成以上(美國2/3有吸菸、2/5有使用大麻,大麻也是美國最常使用的非法物質、1/5使用強力膠或揮發性物質、1/10安非他命與LSD、MDMA快樂丸有1/12,海洛英、古柯鹼則少於2.5%)。物質濫用對青少年的意義有:1:促成個人在團體中的定位,2:使兒童轉變成成人的門檻,3:減輕在團體所遭受的壓力,4:強化經驗與分享經驗。男性明顯比女性多。,物質濫用(二),發生的原因:社會因子:價格與取得的方便性、成人使用的方式、媒體的影響、使用的合法性、健康教育的評估方式個人的因子:性別、基因的因子、家庭內的環境、家人或朋友使用物質的方式、人格特質、教育或職業的失敗。診斷:要診斷為物質濫用需物質的使用已經影響到年輕人的生活並造成身體、心理與社會失能的情形;而物質依賴則必須出現心理與生理的戒斷症狀,無法控制使用的情形,與耐受性,物質濫用(三),發現的原因:通常因為出現併發症才被注意,如偷竊、說謊、攻擊、打架等反社會行為或出現憂鬱、自殺與焦慮的症狀,其次是直接由於物質所引起的中毒、意外或精神疾病,最後可能是因為大人出現焦慮或憂鬱症狀才被發現。治療前所需要的準備:評估目前物質所使用的量、使用的環境、心理的需求是什麼、目前的身體健康狀況、目前的精神狀態、家庭的結構與功能、教育程度與工作狀態、人格強度、興趣與嗜好、改變的動機等。,物質濫用(四),治療的原則:治療最大的挑戰是增加青少年治療的動機,使其主動接受協助。動機式晤談的技巧在於,強調在初期建立其關注自己的認知、創造一個合作的氣氛、採取一種非道德化的態度。在動機建立後,才開始施行如個人心理治療、諮商、溝通技巧練習、團體治療、家庭諮商等,之後協助其復健以回復教育及工作。,自殺與自傷行為,自殺死亡是兒童青少年死亡原因之第三位。多數都有家族史、藥物濫用與精神疾病史,短期的社會壓力(disciplinarycrisis、自殺潮)常是促發的因子,常與家庭內的衝突(單親、虐待與精神疾病)或溝通不良有關。男性選擇以激烈方式如跳樓或上吊,女性則多以服毒或割腕的方式自殺死亡男比女高,但自傷行為則是女性比男性高;自殺常是表達絕望的方式,自傷行為則常被當作情緒表達與壓力抒解的方式。,自殺與自傷青少年常見的心理特質,情感上:自覺有強烈的心理與情感上的痛苦,缺乏安全感與成就感,感到無助與孤立無援。氣質上:易焦躁不安、衝動個性、容易發怒(對刺激過度敏感)、追求完美、退縮且少與人互動。認知上:常以極端的二分法看事情、矛盾的心態、錯誤的觀念、認同自殺行為。不良的解決問題技巧:逃避、壓抑、取代或否認(不成熟的方式)。發展上:青少年的心理發展任務“獨立與分離”的衝突。,自殺的評估,與個案及家庭建立信任關係行為的評估(自殺的企圖與意念強度)是否有潛藏的疾病評估個人與家庭背景促發的因子目前的精神狀況與對自殺態度決定死亡或重複自殺的危險,對青少年自殺意念的輔導原則,與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關係:提供穩定與安全的環境、與其一起減少孤立感、傾聽他說的話、支持而不批判的態度。鼓勵適當的表達情緒,給予同理心與關心多注意是否出現明顯的情緒低潮、行為退縮或收拾打包等徵兆。把自殺當成大事來看,不要以為只是開玩笑不要輕易或過度解釋孩子的異常行為。找出自殺的遠因與近因把可能拿來自殺的工具收好尋求他人的協助,合併問題,學習障礙:指閱讀、書寫或算數的學業成就表現落後兩個學年(需考慮其智能表現),1/3行為問題有學習障礙,也有1/3學習障礙有行為問題,兩者有關的原因有人認為干擾行為影響學習,無法參與學習導致挫折與低自尊,以此行為來表達不滿或滿足缺乏的情緒,或者是過動所造成。過動與注意力缺失症候群:合併有活動量過大、衝動行為與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常造成預後不好;低學業表現、衝動行為、被社交孤立與情緒困擾常是造成行為障礙的原因。,合併問題,憂鬱症:1/3的患者有情緒障礙常見有不快樂與悲傷(可能是對於其人際關係與自信心下降的一種反應),並不會對預後造成影響,也不會增加成人的憂鬱症機會不佳的人際關係:行為問題常造成不佳的人際關係,常與其社會技巧不佳有關,而不好的人際關係也常有較大與較嚴重的行為問題。,形成原因,家庭因素:常見於大家庭中父母親的關係:父母親的精神疾病常造成夫妻衝突與不良的教育方式,父母的衝突不僅可能對於兒童有負面印象,造成對兒童教養的不連貫性,與學習到不佳的情緒表達方式。父母與小孩的互動方式:小孩的不良行為若能得到注意、逃避不喜歡的責任與得到回饋,也就是父母造成不良行為的養成。父母對於兒童的情緒反應:對兒童的自信、安全與自我價值為重要的基礎,臨床上常見其缺乏關心或被拒絕,常見的演變過程:過度敵意-將小孩理想化-補償性的過度保護。,父母的教養技巧:父母衝突、對小孩敵意與缺乏溫暖常是造成也是維持行為問題的原因,無效與不持續的教養方式也是主因,常沒有機會學習與預測社交規則,導致對於道德與社會規範的接受度無法持續。父母的犯罪行為:為重要的環境因素。家庭內性侵害:不論對男生或女生都是造成的原因之一。,形成原因,個人因素:基因的因素:基因的因素一般認為比環境的因素影響低,犯罪行為與反社會行為比品行障礙更有家族遺傳的傾向,染色體XYY也不認為會比較容易有攻擊行為。體質的因素: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平衡(serotonin),賀爾蒙(雄性激素高),代謝異常(低膽固醇),常無法控制挫折所產生的情緒變化,兒童期為”difficultychild”等,但都不是可靠的預測因素。,認知的因素:常將中性的舉動解讀為敵意,也因為常被拒絕或討厭更加深此看法,社交技巧不好,自尊心較低與負面的情緒。智能:低智能限制了學習適當行為能力的表現,語言能力不佳則影響到抒解壓力與衝突的能力,因此常以對立與暴力行為來表現;學業不佳與學業挫折也是原因之一。身體疾病或失能:直接的影響如癲癇與腦性麻痺對認知與情緒特質如注意力、衝動行為的影響;間接的影響則是對身體疾病的自信心下降與自卑感。,形成原因,社會因素:過度擁擠的環境,不良的鄰居關係;同儕間的壓力,特別是在偏差的團體中為取得信任與接納;在大城市中,社會資源的分配不足,監督力減弱,常因此造成反抗權威與輕視人權的行為;學校的環境與偏差行為的形成確有關係,混亂的制度、不友善且道德感低的學校、老師不固定、缺少與父母親溝通等,過度的強調作息、規範與權威導致學習有困難或成績差的學生選擇脫離學校。,評估,父母與兒童青少年的配合度評估項目:一般的身體狀況:神經學與身體狀況精神狀況:情感性疾病、情緒障礙、自信心、智能與學業成就、閱讀障礙社會評估:家庭態度、家庭溝通狀況、家庭形式、學校功能、人際關係與社會支持系統,評估,觀察父母與小孩的互動,界線清楚嗎?父母對小孩行為的回應?對於個人:瞭解這反抗、攻擊與反社會行為的頻率與嚴重度;瞭解行為(如活動過大、衝動)是近一年才有還是從出生以後就有(過動與品行障礙的區分);瞭解情緒症狀如不快樂與悲傷。對於家庭:逐步瞭解行為如何發生(行為發生以前、當時的行為與之後的處理等);花多少時間陪小孩與曾否讚美與鼓勵過小孩,試著加強其對小孩情緒與需要的敏感度;瞭解父母的情緒狀況與對小孩的態度,嘗試瞭解小孩的優點,不用尖酸刻薄的語言教育。學校資料:反社會行為、人際關係、學校成績等,尋求老師對此小孩的看法,治療,影響治療的因素有症狀嚴重性、是否有教育與身體問題、家庭的動機。加強父母改變的動機-建立及強化家族的規律性,密切注意小孩的行為以使父母瞭解小孩感受,持續行為修正,設定步驟。家族治療-協助家庭建立清楚的角色與責任劃分,改善其溝通與互動模式,學習情緒表達方式,如何分析問題與擬定對策。行為修正-針對其單一的行為如發脾氣與攻擊行為,父母與小孩合作,行為分析,擬定適當的增強物、回饋機制與處罰等。,個人問題解決技巧與社交技巧訓練個人心理治療:瞭解自己行為形成的原因,知道造成自己困擾的原因並且找出適應的方式。藥物治療:如psychostimulant對過動症,Lithium對突發性的暴怒,antidepressant對憂鬱症。補救教學-學習問題,干擾問題(過動症),身體疾病治療身體與精神問題社會支持寄養家庭或學校,預後,預後變異性大,不應過度悲觀或樂觀,行為比較侷限於學校或家庭的預後比較好,另一個預後不好的原因是他們常社交與情緒孤立。不良的預後因子:早期發病、症狀數目多、嚴重度與頻率高、在數個生活領域都有問題(學校與家庭)、合併過動症等;父母親有精神疾病與犯罪行為,家庭內敵意高也會影響預後。日後出現人格異常的機會比憂鬱症及焦慮症大,此外日後的學歷較低、工作經驗不好、社會關係與婚姻關係的不穩定。,40%的品行障礙患者成人後持續會有犯罪行為與不佳的人際關係;90%的成人犯罪行為過去都曾符合品行障礙的診斷。研究發現有1/3的品行障礙者會出現嚴重的精神病理疾病,而一般人口僅有2-4%。目前對於預防並沒有詳細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