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93202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7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提要:我国道德教育之所以长期走不出困境,最根本的问题还不在于德育工作自身,而在于我们对德育所要传达的道德的内涵认识的错位。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的核心和实质是公平,而不是我们长期宣扬的片面、过度和无前提、无条件的“利他”、“奉献”和“自我牺牲”。我国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的最大失误,就是一直不愿意承认合理利己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此,需要确立三个观点:道德的核心是公平;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道德教育应更多地贴近大众生活。,一个重要的前提性认识: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道德整体水平是在“爬坡”还是在“滑坡”?我们的认识是,中国的整体道德水平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尤其是经济制度的改革而大大地进步了。因为,今天的道德比以往更加公平,更加真实,更加符合人性,尽管问题还相当严重。但是,我们的伦理学和道德教育与道德宣传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自然,道德教育和道德宣传难以入耳、入脑、入心。然而,这恰恰是一件另一种意义上的“好事情”。,一、道德的核心是什么?,道德的核心是什么?这是重新思考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逻辑前提,对此,人们见仁见智,不同时代、不同人有很不相同的理解。从古至今,我们对道德的理解大都是从情感、愿望和应然出发的,有太多的非理性因素。,1.“君子国”的启示,“君子国”的故事:仍然无法改变人利己的本性和“人是利己”的这一事实。我们常常错误地认为,如果关心别人的利益胜过关心自己的利益,争论就不会发生。且不说这不可能成为人与人关系的普遍事实,即便如此,得到的也不是一个和谐和道德的社会,而且“君子国”最终会变成“小人国”。因为在现实中(即不可能人人都是“君子”),“君子国”最适宜于“小人”的生长繁殖。,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认为,“先人后己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类的要求包含逻辑上的矛盾,不可能成为真正得以实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当然这决不是说,先人后己的精神不值得称赞,或者这种行为不高尚,而是说,这种原则不能成为社会成员利益关系的普遍基础”。,茅于轼认为,道德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利益的等价关系或者平等关系。这种平等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们在经济利益上的对等关系;二是人们在基本权利上的对等关系;三是在经济利益和各项基本权利面前人人机会均等。,茅于轼的观点曾在社会上引起过强烈反响。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是经济生活,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或经济利益的关系,因此,作为调节人与人社会关系的道德(包括法律和各种制度与规则)不可能在根本上违背经济生活中等价、平等的原则,尽管经济生活并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等价和平等也不是道德生活的全部。,2.道德的核心是公平,我们认为,道德的核心是公平,即公正和平等。所谓公平,就是利益和权利的机会人人均等和利益分配上的公正与合理,就是义务和权利、付出和所得的大致统一,否则,在根本上就无道德可言。,必须指出,道德除了公平这一核心内涵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内涵,如正义、人道、博爱等,如对弱势人群的同情、关爱和扶助。但从另一方面讲,也不能把这种行为完全看成是一种道德行为,更不能看成是一种施舍。一是因为这是政府或公民应尽的义务,二是因为这是一种道德乃至法律责任(如纳税)。,然而,在以往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中,我们却一味而片面地把“利他”、“奉献”、和“自我牺牲”视为道德的的本质和核心,并以此区别于资产阶级道德。这些品质本身是高尚的,但问题是我们所讲的“利他”、“奉献”和“自我牺牲”往往是无条件和没有前提的,因而缺乏公平的内核。这使人感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做一个处处吃亏、事事损己的人;使人感到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利益是相互排斥、难以两全的。(指导员探亲;大学生去西部;舒尔茨;萨马兰奇之事例),由于我们把道德的本质和核心理解为单纯的“自我牺牲”,于是我们所宣扬的道德典型不外那么几种类型:“有病不看型”;“不回家过节型(发扬风格型)”;“不顾家人型”;“拼命工作型”;“只讲贡献不求索取型”;“心中只装着他人惟独没有自己型”。凡是劳动模范和英雄标兵,几乎都有这类催人泪下的典型事迹。这不仅让这些好人吃了太多的亏,而且他们的道德行为可能还滋生了一些小人,因为道德的行为不一定就会产生道德的结果(免费修电器之例)。尽管我们不断地树榜样,而且天真地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并没有多少人去学他们(且不去计较去学的那部分人的道德动机)。(老张的行为),至今还有不少人无限怀念20世纪50年代的道德,其实这其中有许多误解。,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鼓励自我牺牲,一味地提倡只讲奉献不讲回报,一味地要求首先要替他人着想(可能就不会去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从而不利于社会公正、社会正义和公平规则的建立,也不利于职业道德的提高),那不仅亏待了好人,而且还为小人的繁殖提供了空间。到头来,公平何在?公正何在?正义何在?平等互利何在?正常的人与人的关系何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不会有生命的活力。(孔子的两个学生的故事),二、应该如何认识和评价“利己”,对“利己”的认识和评价是思考道德和道德教育不可逾越的问题,而我们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这里,重构我国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最大障碍也在这里。某种意义上讲,在我国,经济体制(包括所有制)和社会规则的改革与道德和道德教育是二元分裂的。,1.何谓“利己”?,首先要表达的一个观点是,“利己”在理论上是一个中性词,而不是一个天然的贬义词。它既是“万恶”之源,也是“万善”之源;它制造了假丑恶,也创造了真善美。没有利己的原始内驱力,世界上什么都不会有。从社会历史发展来看,利己所创造的真善美的总量远远大于其所制造的假丑恶。因而,大可不必把利己看得那么可怕。,何谓“利己”?利己即自利,利己即自己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也即是趋利避害。这是人的本性和本能。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蕴涵着这个天理。因此,对于人来说,利己是正常的、必要的和无可厚非的。人如果自己都不想为自己好,那不仅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而且简直就是十分可怕的了。茅于轼也曾大胆地指出:“人是自利的生物实在是人类社会的大幸。”,2.利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人为什么是利己的?这是由人的需要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必然联系所决定的。人总是有需要也总是要力图满足自己的需要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因。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我国学者肖锋有关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的论述,很能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利己动机的内在关系。他认为,人们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最初便起于利己的动机。从认识上是为了满足人的自然好奇心,从实践上是为了减轻劳动重负,提高生产率,在价值上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增加人间善的总量。,道金斯关于“自私的基因”的理论对我们理解生物自私的本能性或许有某种启发。这种理论认为,只有基因才是生命现象中永恒的东西,生物的个体和群体只是基因的临时载体,基因既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它们控制了生物的各种活动和行为,目的就是为了使基因本身更多更快地复制,只要能达到这一目的,基因是无所不为的。在生物界,不仅竞争性、争斗性、排他性的行为可以归结为基因的自私性,而且“利他主义”与“利他行为”也可以追溯到基因的自私性。,生物,包括人的利己性是否源于基因或与基因有关,目前尚未得到科学证明,但利己的生物普遍性和社会普遍性恐怕是一个难以推翻的事实。,叔本华指出:“人主要的和基本的动机和动物的一样,是利己主义,亦即迫切要求生存,而且要在最好的环境中生存的冲动。”爱尔维修认为:“人是能够感受到肉体的痛苦和快乐的,因此他逃避前者,寻求后者。就是这种经常的逃避和寻求,我称之为自爱。”夏夫特伯利认为,最高的道德是“利己的感情”和“自然感情”的和谐,“如果一个生物对自我是冷漠的并且对危险又麻木不仁,或者如果他想用任何这类情感来维持生存和自我防御,那么根据造物主的意图和目的,这被认为是恶的。”,需要指出,利己所希望得到的合理回报和需要的满足,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和赞许、内心的安宁、心理的平衡、快乐的体验,这都属于利己。从这个意义上说,雷锋的助人行为在本质上也是利己的,是利他与利己的高度统一,因为雷锋的助人行为满足了他内心的强烈愿望,本来,这并不应该认为这是单纯的吃亏和损己。,从市场经济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构成了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经济学有一个最基本的假定前提,即经济活动中的人首先是“经济人”。最早提出这一假定的亚当斯密认为,人都是利己主义者,每个人都最关心他自己的利益,并尽力追求他自己的利益,而社会则是由许多个人所组成的,所以社会利益便是这许多个人的利益的总和,各个人愈是追求个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就愈大。斯密的“经济人”的假定,构成了经济学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经济理论所作的一切分析就站不住脚,经济学就不存在了,经济活动也不存在了。,但是,市场经济,尤其是社会化程度极高的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在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中,必须要以承认他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为前提,自利必须以互利为前提,利己必须与利他相统一。市场经济以它本身固有的发展规则,对人的利己行为加以约束,这种约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靠牺牲他人利益追求自利的个人或集团,必然会造成不同利益间的对抗,从而破坏市场秩序的稳定性;二是如果自利是通过侵害他人利益而实现,必然会使市场萎缩,最终将会损害自己;三是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行为,必然会提高市场交易的成本,从而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市场经济并不容纳损人利己的行为。当然,市场经济的这一本质要求并不意味着市场经济中不存在利己与利他的矛盾。事实上,由于市场经济是一个分散决策的经济,每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决策的经济活动时,必定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有的经济活动,从微观活动的角度看,可能是有价值的,有利可图的,但从宏观活动的角度看,却是一种更大利益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说来,微观经济主体不会自动放弃对自己有利而对宏观经济不利的经济活动,这时利己与利他就会发生冲突。,这一问题古典经济学派的斯密已经觉察,在他看来,市场完全可以通过价格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使这一矛盾获得圆满解决。显然,斯密把市场神秘化了,把市场的作用夸大了。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由于竞争过度、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因素的存在,市场经济自发的规范作用是有限的,还必须辅之以其他手段,如经济上的宏观计划与调控、反垄断;相关法律和道德等等。,利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事实尽管从根本上讲是积极的、无可厚非的,但也不能无限制地加以赞美,因为利己的确极易滋生恶的动机和行经,如不加以规范和限制,那对个人和社会都是灾难。但是,利己所潜藏的可能的危险性并不能成为反对承认利己的合理性的理由。老黑格尔指出,尽管从道德的意义上说,私欲并不值得赞美,甚至还可以看作是人类所具有的劣根性之一,但事实就是那样,它存在着,并且还是人类行为的强大动力之一。,恩格斯曾嘲笑费尔巴哈:当费尔巴哈说“善”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时候,他以为自己说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其实,老黑格尔比他更高明,恶劣的情欲事实上往往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这里所说的“恶”,就是指利己的欲望以及随利己行为所伴生的不道德的行为。,总之,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是:无论在人性的意义上还是在社会的意义上,无论是在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上还是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上,利己都是自然的、合理的。否则,似乎什么都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有一定道理的。,既然人总是有需要的,那么就总是要去满足自己的需要,需要的满足就是利己。利己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损人利己。利己本身并不是罪恶,关键是采取什么手段去利己。因此,利己本身并不包含道德问题,但如何利己,即利己的手段就有一个道德不道德的问题了。,就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的最大失误,就是一直不愿意承认、羞于承认、不敢承认人是利己的这一天理(似乎这样天下就会大乱),也不承认道德的核心是公平。这一失误首先表现在经济制度的建立上,进而表现在道德和道德教育上。这种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为什么说我们对道德的认识从根本上讲是错误的?因为它一方面不符合人性,是在与强大的、不可改变的人性相对抗;同时也在与社会发展的规律相对抗。这也许是我们一切失误中最根本的失误,是一切失误的根源。当然,改革开放以来,在这方面我们已有了重大进步,如经济制度的改革、终于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首次写进宪法等等,但我们始终还没有把那层“纸”捅破,尽管我们的许多做法已经承认了人利己的合理性。,三、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绝不是要去扼杀人利己的天性,而在于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道德教育不是要人们不利己,而是要人们懂得如何利己才是合理的、可靠的和长久的。,1.利己与利他的辨证关系,为了达到合理利己的目的,其手段不外有两类:一是通过利他(包括利社会);二是损人(包括损社会)。一般说来,通过利他而利己,就是道德的,也是公平的;通过损人而利己,就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公平的。,令人不解的是,我们在道德教育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在利己与损人之间理所当然地划上等号,似乎人要利己,必要损人。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认为道德和道德教育就是要扼杀人的利己性,认为如果所有的人如果都不利己而以利他作为个人行为的第一出发点,那社会将会如何的美好。这真是大错特错了!此外,我们也莫名其妙地把利他与损己之间必然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及社会利益割裂开来,把利己与利他对立起来的道德价值观是十分有害的,给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教育设置了极大的障碍。利己与利他在总体上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没有利己的需要,就很难有利他的愿望。社会变革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建立起一系列有利于利己与利他相统一的规则,并尽可能防止和抑制损人利己,以实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公理。,需要认识到,利他与利己也不是相冲突的,利他在本质上是有利于利己的。通过利他,通常会得到一定的回报,这种回报不仅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即便没有任何外在的汇报,个人也会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某种愉悦和幸福。我们不能把雷锋精神理解为是损己利人,是单纯的吃亏,它同样是利人利己,是二者的高度统一。,然而,在我们的伦理学那里,利己与利他是严重二元分裂的,在这里,人性、生命与道德的亲和性被粗暴的破坏了。这种道德价值观造成了三种悲剧:一是蔑视生命。如有病不看等。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利他精神而去做远远超出个人能力的事情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刘文学、龙梅与玉荣、赖宁、李向群等。三是虚假的道德表演。在我们的教育和社会中,许多表面上看所谓表现好的人很可能更不道德,因为他们更虚伪,更不真实。(包括教育中为革命而学习的口号,为个人前途而学习至少被认为是动机不纯,境界不高),令人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我们的道德和道德教育一定要把利己与利他看得那么水火不容呢?这种道德价值观的益处究竟何在呢?,卢梭将自爱与怜悯作为人的基本的自然感情,认为爱人与自爱最终是一致的,“只有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而不是先要泯灭自爱,自爱没有了,也就没有”扩大“的基础了讲者注),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成美德,这种美德,在任何一个人的心中都可以找到根柢的。”,法国生命哲学家居友认为,生命本身具有欲求扩散和运用自身力量的冲动,“生命只有扩散自身才能维持自身。”当生命扩散其过剩之生命力时,便与利他联系在了一起。生命的这种特征使得利己与利他在“道德生殖力”上得到了统一。,说来奇怪也不奇怪,在伦理道德上总是试图扼杀利己并大肆宣扬无私奉献的中国,其社会道德水平却远远低于公开承认利己、保护利己并鼓励合理利己的西方发达国家。原因固然有多方面,但起码在实践上现实地证明了利己与利他并不是二元分裂的。,还应指出,通过利他而利己是道德的,而“利己不损人”同样是道德的。,我们的伦理学和道德教育还应确立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道理,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际上是非常幸福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心平气和、乐观豁达,甚至健康长寿。所谓“好人命不长”,那是因为社会不正常,不公平。如果你是一个善良的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幸运的人。,2.对“利己”须有必要的约束,尽管利己是无可厚非的,也是个体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内驱力,但利己也须有个度。无度或极端的利己主义连资产阶级也是反对的。我们通常认为,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是利己主义,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严格地讲,是合理利己主义。,所谓合理利己主义,就是它一方面强调在谋取私利的手段上应不以损害他人私利和社会公利为界限;同时也表现在个人欲望适度性的把握上。欲望过度由于超出了达到目的的主客观条件,很容易诱发不道德的手段。此外,利己适度,不仅有利于坚守道德底线,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心灵空间和体验到更丰富的人生幸福。,四、道德教育要更多地贴近“大众道德”,1.道德教育首先是面向大众的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所推崇的可以说是一种“圣人道德”和“英雄道德”,远离大众道德,远离日常生活。使人感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难之又难,难以感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虽然我国的道德价值观现在已有了较大改变,但仍然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中国青年报:中学生对电影焦裕禄的观后感;南方周末:争议雷锋;中国青年报:袁隆平否认曾经累倒说得好;中国青年报:为“拒绝作证权”叫好。,2.大众道德时代正在来临,案例1:贪生怕死还是见义勇为?案例2:为姚丽击鼓鸣冤!案例3:典型要有人情味上述事实已大大超出了事件本身的意义,说明和预示着我国长期根深蒂固的一些道德价值观正在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必将会逐步引起道德教育的深刻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