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 七下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32106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 七下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河南省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 七下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河南省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 七下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法,治,2019,第一部分河南中考考点过关,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七年级下册),知识导图,单元核心点法律的本质、特征、作用,法治的地位、重要性,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意义,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对未成年人的四种特殊保护,树立法律信仰。,CONTENTS,目录,PART04真题帮,考点1,考点2,走进法治天地,考点帮,考点3,考点4,1.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哪些?道德、法律、纪律等。2.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3.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4.法律的含义(本质)是什么?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考点5,考点1,考点2,走进法治天地,考点帮,考点3,考点4,5.法律的特征、作用分别是什么?6.什么是制定?什么是认可?(1)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2)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7.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表现在哪些方面?(1)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8.国家强制力是指什么?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它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考点1,考点2,走进法治天地,考点帮,考点3,考点4,1.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2.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联系。3.法律只是用来制裁违法犯罪的。()(1)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是法律的重要作用。(2)法律还通过解决矛盾和纠纷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法律具有保护作用。(3)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规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易错易混,考点5,考点1,考点2,走进法治天地,考点帮,考点3,考点4,4.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全面依法治国,因此不需要道德的约束。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二者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的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考点5,考点1,考点2,走进法治天地,考点帮,考点3,考点4,1.法治的内涵、重要性。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意义是什么?(1)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意义: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3.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哪些?(1)修改食品安全法,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加强网络版权监管,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3)纠正冤假错案,切实维护司法公正。(4)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5)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确保各级国家机关运行符合宪法精神,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实现良法善治,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考点5,考点1,考点2,走进法治天地,考点帮,考点3,考点4,(6)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从深层次提升司法的系统功能和正义含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7)健全对公权力监督全覆盖。如: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制定国家监察法;等等。,考点5,考点1,考点2,走进法治天地,考点帮,考点3,考点4,1.什么是未成年人?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给予特殊保护?(或:未成年人需要给予特殊保护的原因是什么?)(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3.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4.保护未成年人都是谁的责任?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5.保护未成年人有哪四道防线?(1)家庭保护基础。(2)学校保护重要作用。(3)社会保护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4)司法保护重要保障。,考点5,考点1,考点2,走进法治天地,考点帮,考点3,考点4,6.什么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1)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2)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3)社会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4)司法保护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7.法律给我们特殊的保护,我们未成年人该怎么做?(1)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2)我们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考点5,考点1,考点2,走进法治天地,考点帮,考点3,考点4,四种特殊保护的区分。,考点5,易错易混,考点1,考点2,走进法治天地,考点帮,考点3,考点4,1.谈谈你对法律保障功能的理解。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2.怎样学会依法办事?(或:依法办事的要求是什么?)(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2)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考点5,考点1,考点2,走进法治天地,考点帮,考点3,考点4,1.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3)当法律真正成为人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2.怎样树立法律信仰?(或:树立法律信仰的要求是什么?)(1)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2)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3.人们道德水平提高有什么好处?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4.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考点5,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拓展帮,1.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有何区别和联系?(1)区别:道德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而是约定俗成的,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道德没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而是靠人们的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发挥作用;道德没有普遍约束力,并非每种道德都为全体人所遵奉。(2)联系: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我国法律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法律化,因此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2.列举法律鼓励、要求及禁止的行为。,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拓展帮,3.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我们很遥远。(1)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都需要法律来调整。(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4.青少年面对不法侵害进行自我保护时要注意些什么?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之斗争,进行自我保护,但是在实行有效自我保护时,要注意几点:力量对比;周围环境的利用;机智求助他人;主观心理的调节;人身安全第一;避免无谓地激怒对方;暂时妥协事后报案。5.日常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常见现象及解决方法。家庭方面现象:虐待、遗弃未成年人;让孩子辍学外出打工;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订婚或结婚;等等。解决方法:跟父母沟通,给他们讲道理和法律知识;请老师、亲戚等进行劝阻;向当地有关部门或学校寻求帮助;严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等等。,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拓展帮,学校方面现象: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歧视、侮辱学生;私自阅读学生的日记或信件;校园欺凌;校园安全事故;等等。解决方法:对学校和老师的行为进行劝阻;及时把情况告诉父母或学校领导;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寻求保护;收集证据,向人民法院起诉;等等。社会方面现象:招收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进厂做工;营业性网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中充斥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信息;等等。解决方法: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能力;等等。司法方面现象:用非法手段逼迫未成年人招供;公开审理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歧视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等等。解决方法:办理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实行有别于办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公平对待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等等。,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拓展帮,6.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具体做法。,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拓展帮,7.请就如何有效遏制校园欺凌行为谈谈你的主张。(1)国家:完善有关治理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监管,防止出现暴力文化;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行为;等等。(2)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会学生合理疏导情绪的方法;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治教育、安全巡视和防暴培训等;组织师生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职责;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加大对校园欺凌的惩戒力度;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等等。(3)家长: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职责,用健康的思想、品行和正确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4)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遇到非法侵害要勇于依法维权;慎重交友,团结同学;平时不要炫富;提高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5)新闻媒体: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加大宣传力度,呼吁社会各界多措并举加强治理。8.为减少、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请你提出建议。(1)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2)社会: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3)学校:认真履行学校保护的职责,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监管。(4)家庭:监护人认真履行家庭保护的职责,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5)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依法律己依法维权。,PART03方法帮,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2014河南B卷,3从2014年4月25日起,河南全省高速公路开展“护卫天使”活动。各地高速交警在校车通行高速公路时加强巡逻管控,对集中乘载中小学生的车辆全程保通。要求护送的,无条件派出警车、巡逻车在辖区内全境护送。以上举措()A.表明集体出行是危险之举B.体现对校园安全高度重视C.属于学校保护的内容要求D.有利于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思路分析,D,方法说明“明设问”即明确本题问的究竟是什么,比较与选择题的设问是题干中最后一个句号后的那一句话。读完试题材料之后着重将设问审读一下。“排错误”即排除本身与现实情况不符、与教材知识相悖、说法过于绝对的选项。“排无关”即排除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与题干材料没有关系的选项。“定答案”即排除了以上选项之后,剩余的选项就是本题的答案。,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解答比较与选择题的几点注意事项(1)准确把握材料或背景,抓关键点。弄清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找出材料的中心;弄清题目的规定性,明确题目的要,提分技巧,求和答题方向。(2)找结合点,把提取的关键信息与设问和教材知识进行衔接。,(3)审清选项,先看选项的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再与题干的要求联系起来,决定选项的取舍。,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2017河南,9春暖花开,风和日丽,公园绿地上,青青小草焕发勃勃生机,令人心旷神怡。面对如此美景,有人却跳进草坪肆意拍照,完全置“小草青青,脚下留情”的提示于不顾。无独有偶,城市绿化带中的花坛因被人摘走鲜花而黯然失色,小区里的长椅因被人随意刻画而伤痕累累诸如此类的现象引发社会热议。,思路分析,方法说明“辨别是非”即将两人对话中的观点标注出来,并辨别观点的正误。“分析说明”即灵活根据题意把握分析的角度,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总结评价”即在辨别是非、分析说明的基础上,得出总结性评价,写出自己的观点、做法等。,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公共设施不断增多。(或:公共设施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建筑或设备,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或:我国高度重视公共设施建设,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或:公共设施日益增多,是社会建设的具体举措,能够造福于民。或:不断增加公共设施,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惠及民生的具体体现。)使用公共设施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但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或:人人都有享用公共设施的权利,但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或:享用公共设施会增加公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但决不能随心所欲。或: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或:任性使用可能会造成公共设施的损害,是缺乏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表现。)道德和法律都是公民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或: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或:无规矩不成方圆,人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道德和法律都是公民应该遵守的规矩。或: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道德和法律需要公民共同遵守。)我们要树立公民意识,自觉维护公共设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或: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遵纪守法,展现公民良好形象。或:我们要增强规矩意识、规则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养。或:我们要增强社会公德意识,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任公民。或:我们既要注重道德修养,又要树立法治信仰,争做现代文明公民。或:我们需要培养公共精神、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树立文明形象。),参考答案,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PART04真题帮,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1.2016河南,2近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2个省份的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下降,但低龄化、暴力化趋势却很明显。1418周岁未成年罪犯中,14周岁人群所占比重已达20.11%,而在2001年这一比例仅为12.3%。这警示我们(),【解析】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A中“无良方”观点错误。公民没有执法权,B错误。C中“全解决”观点错误。答案选D。,A.社会戾气在影响,消除犯罪无良方B.少年犯罪危害大,全民执法重处罚C.问题少年有问题,家校合力全解决D.道德法律进课堂,防微杜渐助成长,D,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2.2015河南,7(多选)邪教宣扬歪理邪说,蒙骗群众,敛财害命,制造事端,其本质是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2014年5月28日,某邪教骨干分子张帆、张立冬等人在山东招远某麦当劳餐厅,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将被害人吴某某活活打死。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分别判处张帆、张立冬等人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这表明()A.违法具有危害性,必受刑罚处罚B.剥夺他人生命权,必受法律严惩C.邪教是社会毒瘤,必须坚决铲除D.法律具有强制性,必须严格遵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邪教的认识。张帆、张立冬等人的行为剥夺了他人的生命权,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B正确。邪教是社会毒瘤,必须坚决铲除,C正确。法律具有强制性,任何人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D正确。A错误,只有严重违法行为才会受到刑罚处罚。答案为B、C、D。,BCD,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3.2015河南B卷,12虽然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但仍有人违反交通规则;虽然都明白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但仍有人酒后驾车,甚至醉酒驾驶;虽然都清楚吸毒贩毒属于违法犯罪,但仍有人铤而走险这些现象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人们规则意识的淡薄和法治观念的缺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你校法治宣讲团将要举办一次“你我与法同行共创精彩人生”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1)请给居民讲讲规则意识淡薄、法治观念缺失的危害。(两个方面即可),答:轻则导致违法,重则走向犯罪;影响家庭幸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危害公共安全;影响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社会文明程度;影响国家形象;等等。,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2)请围绕“守法光荣、违法可耻”这一主题向居民提几条合理化建议。(三条即可),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增强法治信仰,维护法律权威;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做有损国家、社会、集体利益的事;采取合法方式行使权利;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做到依法维权;及时举报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