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文地理学.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22082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6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序言,据称大多数地理学者已经承认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批判的力量胜于实证主义。这就承认了结构主义机制的存在,这就承认了人文动因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严谨地分析人文动因如何在这些机制的关联域内创造世界。,人文地理学的论题要旨,当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传播开以来,它就具有关于空间和地方这双重兴趣中心。任何地方都存在着垂直和水平的两种关系:垂直关系把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因素联结起来,而水平关系则把不同地方的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这两种关系的结合,才为地理学提供了独特性和完整性。,在垂直课题方面,人文地理学者们研究人与环境;在水平课题方面,他们研究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把重点放在遍布地球表面的人类创造物和人类本身的流动上。人文地理学在这里是当作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与空间和地方有关的那些社会的特殊方面(包括自然环境)。因此主要应关心社会科学的哲学问题,以及它对人文地理学的解释和人文地理学为它提供的解释。,人文地理学的哲学基础,一个学术部门的任何参与者,都在由那个学科的某种哲学所提供的框架内从事研究。哲学的核心基础是它的认识论或它的关于知识的理论。认识论包括知识的四个方面:它的性质一个人所相信的是什么;它的类型诸如自己体验的知识和别人描述的知识;它的客体知识主题所反映的事实;以及它的起源。在哲学框架内与认识论联系在一起的是本体论,即关于存在的理论或关于什么可知的理论。本体论的理论限定着每一种学科的哲学都既包括某种认识论又包括某种本体论。它们一起被用来限定某种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而言,有关的有这样四类:,1.经验主义思潮其认识论是:我们通过经验来认识;其本体论是:我们所经验的事物就是存在的事物;其方法论直接要求提出所经验过的事实。2.实证主义思潮其认识论也是:知识是通过经验取得的,但要求这个经验要作为一致认可的可证实证据而稳固地确立;其本体论就是一种认可的证据;其方法论就是一种对事实陈述的证实。,3.人本主义思潮其认识论是:知识是在一种由个人创造的意识世界中主观地获取的;其本体论是:存在的东西只是人们感觉存在的东西;其方法论包括研究那些个人世界,而且与实证主义方法相反,强调个别性和主观性而不是重复性和真理。,4.结构主义思潮其认识论是:现象(即被领悟了的)世界并不一定揭示机制世界(它使现象世界得以产生);为了研究后者就需要一种本体论,它认为实际存在的东西(即创造世界的力量,或结构)不可能直接观察到,而只有通过思索才行;其方法论涉及理论建构,这些理论可以解释所观察到的东西,但其真实性是不可能检验的,因为得不到它们存在的直接证据。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思潮最初是作为对实证主义的批判而引入地理学的,后来逐渐成为独立的研究学派而为知识领域作出其独特的贡献。,实证科学和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原理,逻辑实证主义的核心:1.科学主义声称实证主义方法是获得知识的唯一真实方法,非实证主义方法所产生的知识都是无意义的。2.科学政治学认为实证主义为找到对一切问题的理性解决提供了方法,所以它也提供了社会工程的基础。3.价值自由这种学说主张科学判断是客观的,关于命题真实性的决定要在独立于“特定道德或政治的承诺”的标准基础上作出。,实证科学是建筑在证实原理上的。要知道某事物为真,就要知道并且接受证实该事物真实性的方法。因此,证实就意味着一种方法论。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即人和社会的研究)中的应用是以自然主义前提为基础的,自然主义指“可对社会作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说”。,实证主义与人文地理学,实证主义思潮被引入人文地理学的准确时间尚不能确定,因为实证主义思潮的一些基本原理散见于各篇论文中。但正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晚期的美国,很多学术机构广泛介绍了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思潮的主要诱惑力是数量化:以一种意味着精确、可重复性以及确定性。新思潮的很多拥护者都自称为“统计或数量地理学者”。假设这个术语在那时常被滥用。,实证主义思潮的问题,行为和理论它认为人作为一个经济行动者,完全从理性上要使利润达最大,这在空间关系的科学中就意味着从理性上要使运输费用最小。某些地理学者似乎相信这是唯一的规范假定形式。然而,任何行为都可规范的表现,并可作为理论连接的基础。,50年代和60年代“新”地理学的中心地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及其基本原理明显的影响了“行为地理学”中论题的选择,这些论题关注于诸如购物中心选择、迁居决定、寻求新居、为旅程选择运输方式一类的问题。这种研究通过严格的抽样程序,来寻求将数据采集、态度的度量和行为的度量、结果的陈述进行普遍化,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实证主义的。,小结,实证主义的科学概念,是一条以明确限定的认识论和本体论立场为基础来获取知识的特殊途径。其认识论即关于知识的性质和如何才能获得知识的陈述建立在经验证据及如何获得经验证据的基础上;对世界的解释要通过对世界现有结构(即理论引导)的观察而获得,例如普遍性范畴(组成性规律)和关系(功能性规律)。其本体论关于存在什么的陈述支持这一点,并认为只有可直接观察(对很多人来说还要可直接度量)的东西才是可接收的证据。其方法论是通过假设-演绎的发展走向解释,并强调证实可重复的“试验”才是假设之真实性的唯一证据。,这样一种哲学对于自然科学的有效性是显然的。可以发展关于自然的理论,建立起某些特殊方面的模型,得出关于某些关系的假设,并设计试验来检验它们的合理性。这一概念对于社会科学的诱惑力在于它能推进解释,提供社会知识而不是积累知识。它能预测,这种预测给社会以关于本身的预见。它还能为社会控制,为按照某些目标管理社会提供手段。,人文地理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它们都是以主观性为兴趣中心。对理念论者、对想象学者以及对存在主义者来说,世界的知识不能独立于知者而存在;相反,它只存在于人关于世界的经验中,也只有由那个经验的感官分析来鉴赏。因此,不能用实证主义态度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只能鉴赏。其本体论是不具有实在的本体论。按照这个限定,人本主义地理学就是研究人作为有思想的生灵所创造的那个世界的人的地理学。其目标在于理解,在于在人的环境中理解人,要评价人本主义地理学并不容易,因为不像实证主义的工作,它没有可借以评价的明晰标准。其目的不是增进解释和预测能力,而是增进理解,在解释学的意图上这完全是一种观察者个人的事情。唯一实在的评价在于,有关人们是否感到他们的理解和他们将来的行动都会因这种工作的结果而变得更好。,结构主义思潮,结构主义思潮以一条公理为其特征,该公理就是:对所观察现象的解释不能只通过对现象的经验研究得出,而必须在支持所有现象但又不能在其内部辨认的普遍结构中去寻找。通过理论结合观察/分析来认识潜伏的结构。结构主义者不仅认为有必要在表面现象之下去探究以便找出解释,而且认为这种分析将揭示提供社会运动之动力的普遍结构。实在论哲学的基本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那些使我们接近事物的感知,和使我们接近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结构的经验行为。世界上那些实在的事物和结构、机制和过程、事件和可能性;由于他们大部分独立于我们而存在他们成为科学调查和科学发现的对象,而且不及物且具有科学独立性。,人文地理学中的结构主义,正如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一样,结构主义思想引入人文地理学中,也是通过其他社会科学,其中大多数学科或者是结构主义发展的源泉,或者是先于地理学受其影响。,结构主义地理学,像人本主义方法一样,结构主义模式的地理学著作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批判性的,着重指出其他方法的缺陷。批判的焦点是主要关注社会过程之结果的影响不能鉴别支撑地理学产生和再生之真实过程的那些工作。再现方法将其焦点放在下层结构上,这提供了一种替代,但也很难得那些习惯于经验工作的人的赏识,因为相对于实证主义意义上的经验证据,其理论是不可检验的。,结构主义工作在人文地理学中的主要影响,在相当的程度上就像人本主义的情况一样,基本上是批评的。认识论是实在论认识论:认识的获得不是通过证据的积累,而是通过理论的发展,以便能够说明社会内部的驱动力、能够提供对于我们在该社会中经验的认识、能够提出用以实现真正(也就是从机制的意义上)社会变革的思想武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