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经济及其经济模式.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19652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2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达国家经济及其经济模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发达国家经济及其经济模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发达国家经济及其经济模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发达国家经济及其经济模式,学习目标1了解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其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特征,分析美国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理解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在美国经济中的运用。2了解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其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特征,分析欧洲特别是欧盟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理解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在欧洲主要国家经济中的运用。3了解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其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特征,分析日本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理解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日本经济中的运用。,分析框架:,经济发展阶段及特征地位与作用(经济总量、贸易、投资、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市场经济模式经济展望,考察的主要经济指标所运用的经济学理论GDP增长率消费者物价指数失业率对外贸易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投资外汇储备政府财政货币政策,本章内容,美国经济及其经济模式西欧经济及其经济模式日本经济及其经济模式,第一节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及其经济模式,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回顾和经济特征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经济发展展望,一、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回顾和经济特征,图2-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各阶段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来源:根据IMF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Yearbook,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美国总统经济报告2006,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二战后初期的繁荣阶段(19471953年)(二)低速增长阶段(19541960年)(三)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3年)(四)“滞胀”阶段(19741982年)及调整阶段(19831991年)(五)新经济产生与发展阶段(19912001年)(六)21世纪初的发展阶段(20012005年),(一)二战后初期的繁荣阶段(19471953年),指标: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3.9%;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6.6%;为同时期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美国确立了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带动因素:设备更新+居民消费需求+朝鲜战争,(二)低速增长阶段(19541960年),指标: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2.5%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2.7%1960年美国工业生产占西方发达国家的比重从1953年的59.4%下降到51.9%,黄金储备下降到47.2%美国经济实力开始下降,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受到削弱影响因素:国内外市场条件恶化战争刺激作用减退,(三)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3年),“黄金时代”的主要经济特点:经济高速增长+较低失业率+消费物价指数的温和增长美国经济出现二战后第一次长达100个月以上的繁荣;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率高达4.1%;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劳动生产年增长率分别为4.8%和3.6%;消费物价指数年平均率只有3.2%,失业率年均只有4.9%。形成“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有:(1)第三次科技革命,产业结构的升级。(2)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干预。推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不断加大政府开支。巨额的财政支出直接扩大了总需求,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四)“滞胀”阶段(19741982年)及调整阶段(19831991年),导火索:1973年的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滞胀的典型特征:低经济增长率+高失业率+高物价上涨率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9%;年平均失业率高达7.2%,高于20世纪50年代的4.5%和60年代的4.8%;消费物价指数年平均增长率也达到了9.0%;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从1973年的3%下降到1980年的0.3%;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大为下降。滞胀的主要原因:美国政府持续并不断加强干预经济的条件下,生产过剩危机和结构危机交织并发的结果:(1)美国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需求拉起型的物价上涨。(2)产业结构失衡和石油危机导致经济停滞与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五)新经济产生与发展阶段(19912001年),从1991年3月到2001年3月,持续增长120个月,创下美国有经济周期记载以来最长的一次经济扩张期。经济特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财政赤字。“新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表2-119912001年美国有关指标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NBER),美国“新经济”的新特征:(1)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突破以往的经济周期而且速度加快。(2)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并存。(3)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特别是在服务贸易方面。(4)巨额财政赤字得以消除,并出现盈余。(5)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增强。新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1)信息技术根本原因。(2)美国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成功运用财政政策大幅度减少了财政赤字;运用中性的货币政策抑制了通货膨胀。(3)美国公司进行的经营与管理改革微观基础。(4)股权融资为主的金融制度资金支持。,(六)21世纪初的发展阶段(20012005年),图2-220012005年美国主要经济指标图数据来源:GDP数据来源于美国经济分析局,消费者物价指数和失业率来源于美国劳工部注释:GDPpercentchangebasedonchained2000dollars,二、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美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首先,从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看。2004年,美国GDP总值达到117130亿美元,占到世界GDP总值的28.5%。其次,从美国的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的比重看。2004年美国商品贸易的出口额占到世界的9%;商品贸易进口额占到世界的16.5%。同年,美国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占到世界的15.3%;服务贸易进口额占到世界的13.4%。第三,美国是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2004年,美国的FDI的流入量占到世界的14.8%,FDI的流入存量占世界的16.6%;同时美国的FDI的流出量占到世界的31.4%,FDI的流出存量占世界的20.7%。,(二)美国是全球技术的领导者,美国主导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引领着最世界最前沿技术的潮流。1.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到了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的23%,居世界第一位。特别是在电讯设备的出口在2005年更是达到了10.611亿美元。2.美国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2002年专利许可数为167334件。3.美国是全球技术的最大输出者。,(三)美国是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者,美国主导着世界经济运行规则的制订。美国利用其强大的金融优势,影响着国际金融运行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国认缴的基金份额占到了17.69%。(一票否决权)美国是世界银行的最大股东,占16%以上。,三、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模式,视为“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又称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实行自由企业制度;遵循平等竞争原则;大中小企业并行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地区分工合理;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政府干预程度相对较低;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较为健全。,(一)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微观),美国的市场经济注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经济运行中一贯强调自由竟争、自由放任,主张经济活动依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自发地运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企业、居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进行分散决策,达到自身福利的最大化。自由企业制度是美国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前提条件。,(二)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基本框架(宏观),1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控的目标美国对经济对经济干预和调控是以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运行和国民经济增长为目标。一般涉及以下四个具体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2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控的主要对象总需求和总供给二战后需求管理(凯恩斯理论)70年代的“滞胀”总供给管理(供给学派)从8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在以总需求和总供给为对象进行干预和调控的同时,也在开始关注和解决结构性问题。,3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控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目标:调节社会总需求以影响国民收入、就业和物价等总量水平;财政政策主要工具: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货币政策目标:通过调节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和信贷,影响利率的高低,从而达到间接调节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和就业的目的;货币政策主要工具:联邦储备系统的贴现率、银行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信贷政策等等。4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控的其他措施(1)政府介入市场的活动。政府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通过兴办国有企业或向社会提供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方式,使自己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以此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影响。(2)政府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主要通过对国际贸易的调节和实施的外汇政策来进行。(3)政府运用法律手段来直接干预和规范经济活动。(4)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四、美国经济发展展望,从总体上看,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稳定持续增长阶段,美国经济前景是乐观的。有利因素:美国经济的实力与活力尚存,抗干扰能力较强。美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健康的。宏观上看,美国宏观经济政策有利于经济回升;微观上看,美国企业的竞争力有所增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将继续作为其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助推器,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仍将是美国经济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保证。美国在全球化方面起步较早,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抢占了全球化的先机。风险与挑战:(1)美国日益扩大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双赤字”有可能使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及政策风险积聚,这不仅给世界经济增长蒙上阴影,也给国际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2)美国贸易开放政策出现倒退(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当前的多边贸易体系置于危险之中。,第二节战后的西欧经济及其经济模式,二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回顾和经济特征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欧洲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欧盟经济发展展望,一、二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回顾和经济特征,(一)经济调整与恢复时期(从战争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三)经济“滞胀”及调整时期(从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四)21世纪初的发展时期(20012005年),(一)经济调整与恢复时期(从战争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战争创伤:1946年联邦德国工业生产只及战前1938年的22.9%;战胜国的英国到1946年的工业生产只为1937年的90%,出口贸易从1938年的4.71亿英镑下降到1944年的2.66亿英镑;法国在战争中受到的经济损失比英国更大。1944年法国解放时,工业生产只及1938年的20%,农业只及1938年的50%。到1945年,法国的GDP仅相当于1939年的50.85(按1938年价格计算)。增长动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4月到1952年向西欧提供了130亿美元的援助)。增长绩效:到1950年,西欧各国经济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19481958年的10年期间,工业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联邦德国高达14.4%,法国为6.5%,意大利为8.7%。,表2-2西欧主要发达国家19501973年的经济指标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3125页,(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黄金时代”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征: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快,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比较低。在19611973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西欧主要发达国家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其中,西德为4.5%,法国为5.6%,英国为3.2%,意大利为5.3%。消费物价指数年平均增长率,西德为3.4%,法国为4.6%,英国为5.1%,意大利为4.4%。年平均失业率,西德仅为1.0%,法国为2.5%,英国为2.7%,意大利为5.4%。增长原因:(1)固定资本投资增长速度较快。(2)西欧在战后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从中东地区进口大量廉价石油。(3)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西欧主要国家的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十分迅速,其中,西德在60年代的出口量和进口量指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5%和10.2%,并长期保持对外贸易顺差。,(三)经济“滞胀”及调整时期(从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表2-319741991年西欧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数据来源:根据IMF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数据库,“滞胀”阶段:19731975年经济危机之后,西欧结束了二战后的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转而进入低增长、高通胀和高失业并存的“滞胀”阶段。西欧国家产生“滞胀”的根本原因:发达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战后科技革命高潮繁荣消逝。调整时期:20世纪90年代欧盟内联外延的发展政策使其成员国增至15个,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一极。进入20世纪90年代,欧盟经济明显落后于美国。19911995年,欧盟GDP的年增长率为0.8%,美国为2.1%;19961998年,欧盟为2.3%,美国为4.2%;1999年,欧盟为2.1,美国为3.8%;2000年,欧盟为2.8%,美国为3.1%。欧盟在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遇到了重重困难:(1)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受到严峻挑战。(2)宏观经济政策遏制了经济回升。(3)对科技开发的投入明显不足,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四)21世纪初的发展时期(20012005年),图2-3欧元区20002005年主要经济指标图数据来源:欧洲中央银行网站,2003年:欧盟经济持续低糜的第三年,欧盟的经济增长率明显降低,稳定与增长公约框架下的经济政策陷入了促进增长和维持财政稳定的两难境地。(1)大欧盟的经济发展不均衡。(2)大国违反财政稳定指标,但欧盟坚持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原则。(3)欧元的快速升值促进币值稳定,但危及出口。2004年:欧元区经济开始真正进入复苏阶段,以固定投资开始正增长为标志的欧元区开始了新一轮的周期性增长。2005年:欧元区经济又受到了来自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冲击。经济上的冲击主要是世界原材料和石油价格的上涨;政治上的冲击来自欧洲宪法遭到法国和荷兰的拒绝所引起的对欧洲前景的悲观情绪。,二、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欧洲特别是欧盟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2004年5月1日,欧盟实现了它的第五次扩大,一次接纳中东欧10个新成员入盟,超过了前四次扩大之和。它的经济总额已经超过美国,占据了世界第一。欧盟疆域面积从326万平方公里增至450万平方公里,增加37.8%;人口从3.78亿增至4.53亿,增加19.8%;GDP总值从78081亿美元增至83773亿美元,增加7.3%;贸易总额从39977亿美元增至44263亿美元,增加10.7%。,(一)欧洲是世界经济中最大的经济体1.从欧盟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看。2004年,欧盟25国GDP总值达到127650亿美元,占世界GDP总值的31%,超过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2.从欧盟25国的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额中的比例看。2004年欧盟25国在商品贸易的出口、进口额中,占世界的40%和38.7%。服务贸易的出口、进口额占世界的47.7%和44.8%。3.欧盟是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2004年,欧盟的FDI的流入量、流出量占到世界的33.4%和38.3%,FDI的流入、流出存量占世界的45.2%和53.3%。(二)欧盟制订世界规则的能力越来越强(三)欧洲特别是欧盟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化发展中的先行与“示范”效应(四)欧元的启动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三、欧洲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一)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弗莱堡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自由竞争是达到最大效益的唯一手段,而垄断则压制了竞争。因此,为使自由竞争顺利进行,必须由国家出面反垄断。对于经济波动,收入不平等,也需要国家干预。但干预必须有限度,那就是不得阻碍自由竞争。社会市场经济就是以自由竞争为核心推动经济发展并由政府适当干预以保证自由竞争顺利进行且消除波动和收入不平等的市场经济。,(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机制,1保护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2有效的稳定货币政策。(1)德国的银行体制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联邦银行在执行职责范围内具有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体制确保其货币政策的连续性,以达到稳定货币的目的。(2)控制通货膨胀是政府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3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1)德国的社会保险系统耗资巨大,几乎占GDP的1/3,是世界上著名的福利国家之一。(2)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四、欧盟经济发展展望,目前,欧盟经济开始趋于好转。未来欧盟经济前景面临着以下的积极因素:(1)欧盟东扩之后的入盟效应会在今后几年之内逐步显现,贸易创造效应,投资效应等会拉动欧盟经济。(2)欧盟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各国预算的灵活性,并在长期内有利于欧元区的稳定与增长。欧盟主要成员国再继续贯彻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同时,相继出台了推进以增强各国经济现有增长潜力为目的的经济结构改革和措施,如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教育等方面的普及。(3)欧洲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持续改善,赢利能力增强,工业信心指数和产能利用率回升,企业对欧元区经济前景看好,投资开始回升,这使欧盟经济重新出现活力。(4)欧洲中央银行持续的低利率政策和加速的货币扩张,为欧元区提供了低成本的融资方式和充足的流动性。(5)随着美国、日本经济走好,欧盟的外部需求也开始增加起来。,欧盟经济也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和不利因素:(1)欧盟国家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制约着其经济发展,以及提出的改革目标未能顺利实现。(2)欧盟国家的财政赤字问题仍然很严重,这会在短期内制约欧盟成员国依靠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3)欧盟的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失业率还是很高。高工资也使劳动成本增加,从而制约欧盟制造业的发展。近年的石油和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将可能继续制约欧元区的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4)欧盟自身的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欧元汇率的波动仍然可能会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欧盟企业的出口。这是因为美国的双赤字难以在短期内改善,美元汇率也会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第三节战后日本经济及其经济模式,一、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二、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三、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四、日本经济发展展望,一、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图2-4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图数据来源:根据IMF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Yearbook,(一)经济复兴阶段(19451955年)(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三)经济稳定增长时期(19741990年)(四)经济衰退时期(19912000年)(五)经济复苏期(2002),(一)经济复兴阶段(19451955年),在这十年间,日本以年均增长8.9%的速度完成了复兴工作,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和林业在1951年、农业在1952年、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在1954年都已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到1955年初了进出口数量以外其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已超过了战前水平。从此,日本经济走上了高速增长的新时期。,(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在这段长达18年的时间内,日本经济增长速度高达9.8%,比当时联邦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约快1倍,比英国和美国快2倍。日本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4.2倍,其国民生产总值1967年超过英法,1968年又赶上联邦德国,1973年已达4078亿美元,相当于美国(13021亿美元)的31%,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的第二大经济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不仅缩短了日本与欧美国家的差距,也使资本主义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从二战以来持续20多年之久的美国一家主宰西方世界的局面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三)经济稳定增长时期(19741990年),1.20世纪70年代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1987年各年间经济增长率都在3%4%之间,形成低速持续发展的态势。日本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输出资本、改进管理、开发新产品等途径来扭转颓势,很快渡过了危机进入经济稳定增长的时期。日本经济也没能摆脱“滞胀”的命运。高速增长的日本经济进入70年代以后就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状况,而1974年首度出现了负增长。2.20世纪80时代20世纪80年代日本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削减财政赤字、国有企业民营化以及向内需主导型增长转变等措施,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19811990年间,日本的GDP年均增长4.3%,在西方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首屈一指。由于日本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以及日元升值等特殊因素的影响,日本垄断资本积累速度加快,形成了这一时期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空前膨胀的特点。(泡沫),(四)经济衰退时期(19912000年),这次衰退始于1991年春,这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膨胀、崩溃的结果。在经济史上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这次经济衰退主要有五个表现:消费需求一蹶不振。通货紧缩日趋严重。国家财政债台高筑。不良债权堆积如山。失业率居高不下。,(五)经济复苏期(2002),日本经济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长期萧条之后,200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转机,逐渐从萧条中走出。继2002年、2003年、2004年连续三个年度正增长后,2005年度增长势头更猛,达到了2.7%,而且主要是依靠扩大内需取得的。2006年仍将在自律性复苏的延长线上继续保持正增长。此次日本经济的持续景气还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内需扩大成为支撑经济持续复苏的主角。经济正增长主要是依靠居民消费和设备投资的强劲拉动带来的。其次,股市明显回升。第三,企业效益持续上升。最后,不良贷款处理完毕,金融秩序恢复健全状态。,二、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日本的经济地位仍举足轻重,但在亚洲经济中的领头作用将会减弱。(1)从经济实力上说,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2004年,日本的GDP总值达到46.69亿美元,占到世界GDP总值的11.4%。(2)从对外贸易上,日本的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额看,2004年日本在商品贸易的出口额中,占到世界的6%;在商品贸易进口额中,占到世界的5%。同年,日本在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中,占到世界的4.5%;在服务贸易进口额中,占到世界的6%。日本已成为国际上经常收支盈余最大的国家之一,日本每年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3)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国之一,20世纪80年代受日元升值的影响,日本企业大举向国外转移生产,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特别在亚洲,日本已成为各国引进外资的主要对象。在2002、2003年日本的FDI的流出量分别为323亿美元288亿美元。截至2004年,日本的FDI的流出量为309.5亿美元,占世界的4.2%。,(4)从金融势力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金融实力迅猛增长,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资本供应国。到2004年,日本的对外净资产达到16016亿美元。2001年,日本对外援助总额75亿美元。(5)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外汇储备一直居世界之首。截止2006年1月底,在日本的外汇储备中,外币储备额为8328.5亿美元,位居第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拥有的份额和特别提款权分别为22.1亿美元和26.1亿美元,黄金储备为140亿美元。今后一个时期,日本在国际金融方面的优势将继续保持,其主要资本供应者的地位不会改变。从长期看,与过去几十年比较,日本经济已经越过发展顶峰,开始走下坡路只能在低速的轨道上长期徘徊。日本在经济上同亚洲国家特别是同新兴工业国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将不断缩小,它在亚洲经济雁型发展行列中的“领头雁”地位势将难以长期为继。,三、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基本特征是:以私人企业制度为基础;资源按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配置;政府以强有力的计划和产业政策对资源配置实施引导。日本经济模式同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模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日本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解的范围、力度以及时间之长都明显强于其他国家。,(一)资源配置方式,1经济计划3种类型:中长期计划、短期计划(或年度经济预测)、国土开发及地区开发计划。计划宗旨:指明经济发展方向、表明政府的政策主张、向企业提供可靠信息以及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计划特点:基本上是诱导型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宏观经济预测。2产业政策(1)产业政策的特色:侧重点在产业结构政策上,主要作用是干预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转换的目标,较多地带有微观经济的性质,并微观到产业层次。(2)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经济复兴阶段,以基础工业为主导产业;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实现工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为主向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为主的升级;70年代开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发展。(3)绩效:日本产业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19561973年间工业以年均13.6%的速度增长,到1970年前后,基本实现了工业现代化。1968年,日本的工业生产水平仅次于美、苏,居世界第三。,(二)日本的宏观经济政策,1财政政策。(1)内容税收政策增减所得税和租税特别措施方面。支出政策政府对财政支出的增减。公债政策政府通过发行公债以增加财政支出的资金来源,从而扩大有效需求。(2)演进阶段从二战后的19741964年,日本一直推行平衡财政政策。此期间,出于迫不得已有时也发行一年内的短期政府债券。1965和1975年,是日本国内债券发行的两次高峰年,此时日本经济出现严重萧条,日本被迫选择了大量发行长期国债的财政办法。但日本一直对发行国债严加限制,以防政府信用的滥用,导致通货膨胀。,2货币政策“窗口指导”、官定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同时还采用“政策性金融”作为这种手段的补足甚至强化,从而形成日本金融政策的特色。(1)日本从二战到70年代初期使用窗口指导,既满足了企业的投资需求,又未导致有害的通货膨胀。(2)20世纪70年代后,窗口指导被官定利率政策取而代之。1973年4月起,中央银行曾大量使用这一手段来紧缩信贷和控制通货膨胀,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70年代后,金融政策又转到了主要依靠公开市场业务上。中央银行按市价买进和卖出各种国债,以这种方式作为向市场供应通货和紧缩通货的主要途径。,(三)政府同银行和企业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政府与银行以及银行与企业是直接关系,而政府与企业是间接关系。政府通过金融行政主管部门直接控制银行,或者说实施所谓“强有力的指导”;而银行则绝对支配和控制企业发展,直至两者相互结合和依赖。实际上,政府通过银行间接控制企业近而达到控制整个经济活动的目的。第一,政府与银行。第二,银行与企业。第三,政府与企业。,四、日本经济发展展望(发展潜力),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1)日本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日本是世界上文盲率最低、国民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将会给21世纪的日本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日本拥有较强的实用技术研发能力。日本可充分发掘以往的技术发现和发明,通过对现有的各种发明进行创新,同样有可能带动经济的发展。(3)日本拥有大量的储蓄和充裕的资源。日本的储蓄率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同时,截止2006年1月日本的外汇储备达8328.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日本经济现在处于衰落和复苏的十字路口,面临的不利因素有:(1)日本人口老龄化速度超过了所有发达国家,出生率趋于下降,21世纪将出现劳动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在老龄化急速发展、年金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难以维持的情况下,日本国民的消费的购买行为会受到影响,可能会造成国内市场的萎缩。(2)日本在高科技领域中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21世纪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是信息、通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而日本是采取实用技术的引进、应用和改良,忽视了这些领域的独创性技术开发,与欧美在高新技术领域产业的竞争中必然会处于劣势。(3)日本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比弱。日本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开发、经营方式等与欧美国家的差距较大,在竞争中也会处于劣势。,(4)日本上世纪的泡沫经济的崩溃仍留下了深刻的后遗症。政府为刺激经济,不断扩大财政支出,财政赤字逐年增加,国债发行额急剧膨胀。日本政府要实现财政平衡还需要大量时间。另外日本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在经济衰退和金融体系危机的影响下,普遍债务过重,它们都大举收缩海外事业,无力扩大对外投资。(5)日本面临的最近的新体制调整和变革,收效并不很明显,创新的动力不足,阻力又很大。总之,21世纪的日本经济将出现经济增长速度向常速回归,将不会重现以前的高速度今后的几年内,日本面临的主要课题是经济体制还将进一步向市场经济方向转变,遏制经济衰退、消除泡沫经济的后遗症,稳定金融体系。,本章小结,本章以具体的国家或地区为分析单位,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三极美国、欧洲和日本在二战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各自的市场经济模式。关于各个国家或地区二战后的经济发展,分别对各个阶段进行了划分并述了各个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然后从一些数据分析了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分别介绍了各个国家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及其自身的特色。通过对上述知识的介绍,让读者不仅能掌握二战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和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发展态势,而且能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进行借鉴来分析中国特殊的市场经济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