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物体的运动 单元巩固训练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49963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和浩特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物体的运动 单元巩固训练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呼和浩特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物体的运动 单元巩固训练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呼和浩特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物体的运动 单元巩固训练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和浩特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物体的运动 单元巩固训练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A尘土飞扬B烟雾缭绕C花香扑鼻D余音绕梁2 . 下面几种运动现象中,是机械运动的是A“五四”运动B天空飘动的白云C冰化成水D铁块长期放置在室外生锈了3 . 在研究发光物体时,引入了“光源”的概念;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的概念;在研究发声物体时,引入了“声源”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引入了“参照物”的概念.其中是根据客观事实假想的,但实际并不存在的是A光源B光线C声源D参照物4 .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 秒时通过的路程为 6 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图中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 )A一定是图线cB不可能是图线bC一定是图线aD不可能是图线c5 . 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中向乙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地前进了,则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以站台为参照物,甲车启动了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启动了C以乙车为参照物,乙车启动了D以自己为参照物,甲车启动了6 . 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种物体为参照物的?( )A河岸上的树B迎面驶来的船C船舱D河水7 . 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的是( )A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几年后铅中有金,金中有铅B酒香不怕巷子深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樟脑球会逐渐变小8 . 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8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的速度是15.45m/sC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侧速仪102mD汽车的速度是20m/s9 . 关于v=理解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均错10 . 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的是A变长B先变长再变短C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11 . 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数据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峨眉山山顶的大气压大约是1.2105PaB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1.8kg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D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500N12 . 2014年,我省首条高铁开通,从此大家出行又更加方便快捷了,小明坐高铁从贵阳到广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觉得窗外的景色飞快向后退,这是以车窗为参照物B小明坐在座位上,无论以什么为参照物,他都是静止的C如果因为中途临时停车造成晚点,则不会影响全程平均速度D火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13 . 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该实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小球从A点到D点共运动了_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m/s。14 . 完成下列的单位换算:(1)10ml_m3;(2)20m/s_km/h15 . 甲、乙两汽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通过路程与乙车通过路程之比为 3:2,乙车运动时间与甲车运动时间之比为 4:5,则甲、乙两车的运动速度之比为_。16 . 小刚在体育中考项目30m跑的测试中,体育老师记下了他跑到30m处所用的时间是5s他跑这30m的平均速度是_m/s,合_km/h17 . 100 m赛跑中,某同学前30 m做加速运动,后70 m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7 ms,测验成绩是150 s那么他跑到中点时的速度是_ms,他在前30 m的平均速度是_ms18 . 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这句话是以_为参照物来描述的_运动(以上两空均选填“我”或“山水”)。如图所示现象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_的。19 . 每一个物理量都表示一定的物理意义。如:速度是表示_的物理量,温度是表示_的物理量,质量是表示_的物理量,密度是表示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_的物理量。20 .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据图象可以判断: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内,小车运动了_21 .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是1m/s合_km/h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三、实验题22 . 小冬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坡度较小些,是为了方便_;(3)经测量,s1=90cm,s2=40c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_m/s;(4)小车在s1上的平均速度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s2上的平均速度;小车全程做的是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s3上的平均速度,小冬让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23 . 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以及如何变化,小明按如图所示完成,如下实验。(1)实验原理:_:这种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属于_(选填“直接”或“问接”)测量方法。(2)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和_。(3)图中AB段的距离sAB_ cm,vAB_ m/s。(4)测量时若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将会导致AC段平均速度_(选填“偏大”或”偏小”)(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理由是_。24 .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图中标出了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据(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选填“大”或“小”);(2)如图B是中点,AB段的路程是0.5 m;由图中数据可得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是_m/s ;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_m/s ;(3)由实验可知小车在AC段是做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为了测量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华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这样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值_(选填“大”或“小”)。25 .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cm26_时间t/s_4_平均速度v/(cm/s)_15(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3;方法2:v3(+)2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_m/s(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_(写出一种即可)四、计算题26 . 一个空瓶装满水时总质量为0.61kg,装满酒精时,总质量为0.56kg,求瓶子的容积和质量各是多少?(酒精=0.8103kg/m3)27 . 如图所示,质量为40kg的小明同学骑着一辆质量为10kg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5min内行驶了1500m的路程(取g10N/kg)求:(1)小明骑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 m/s?(2)小明骑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3)小明骑自行车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该同学骑车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