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3341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睡在噪音里的母亲牧徐徐母亲是一个特别爱静的人,尤其是在睡觉时,不能受到一点声响的打搅,否则就易失眠。以前,母亲一直住在乡下老家,村子里的白天夜晚都特别安静。因此,她习惯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入睡。我在很小时便知道母亲喜欢清静,所以,不敢在她睡觉时发出喧哗声,更不敢轻易去打搅她。母亲睡觉时爱静的这一特性保持了很多年,直到来到我这里。我的新房正好位于城市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口,一天到晚都是车流不断,喧嚣不已,晚上的光污染也很重,窗外的灯光亮得如同白昼。我知道这样吵闹的环境,母亲自然受不了,于是便事先给她的卧室窗户安了加厚的双层隔音玻璃,还挂上了一层厚厚的隔光窗帘。我想,这样便能有效地阻隔掉外面的噪音和灯光,能让母亲睡得安稳些。但母亲晚上睡觉时却不愿意关窗户和拉窗帘,理由是“窗户关起来,一点风都进不来,太闷了”。夏天来临时,晚上卧室里热得很,可母亲却不愿意开空调,说空调吹出来的冷气让她不舒服。其实,她是觉得开空调费电,勤俭、朴素是她一贯的秉性。“不开会热坏您身体的!”我坚持让她开。“哪有这么娇贵,我在老家过了几十个三伏天,也从没用过空调呀!”母亲反驳,“可城里比老家热呀,左右邻居都开,他们的空调外机将热量全都排到我们家了。”我摆开事实,想让母亲清楚这个道理。可母亲到底还是坚持不开空调,再热的夜晚,她也只是拿着那把从老家带来的蒲扇,给自己扇些风来,她说:“扇累了,困乏了,自然就能睡着,睡着也就不知道热了。”一天晚上,我走到母亲的卧室边,一打开门便是一股热浪,让刚从空调房里出来的我十分不舒服,但我发现母亲居然睡着了,睡在很大的噪音和一股股热浪之中。从窗外射进来的灯光,毫不留情地打在她瘦弱、单薄而又苍老的身上。我有一种流泪的冲动,母亲一个睡觉爱静的人,居然改变了一辈子的特性,变得不在乎喧嚣,不在乎嘈杂,不在乎不黑下来的夜晚,更不在乎扑面而来的闷热,就这么慢慢地睡熟了母亲,她是真累、真乏了。我想,母亲肯定向往乡下老家的宁静,渴望回到那个没有喧嚣车流,没有刺眼灯光的乡下,过安安静静的晚年生活。但她却从未开口提起想回去的话题。母亲是明事理的人,她深知,自己来这里是有任务要完成的。她的到来和不离开,将能极大地帮衬儿子一把,让辛劳一天回到家的儿子,不必自己动手做饭,一回来就能吃上一顿现成的热腾腾的晚饭。她更知道,正因为她的存在,儿子早上才能多睡会儿,不必自己早早起来做早饭,更不必去外面吃又贵又不太健康的早点。我想,天下有无数这样的母亲,为了子女,人到老年却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土,漂泊在陌生的城市里,带着大半辈子的乡土气息来忍耐城市里的新生活,她们善良而勤俭,并极具坚韧性,如同我的母亲,再热的天,再吵的环境,她也能忍受住,强迫自己合上眼睛,睡在一片喧嚣吵闹之中。睡在噪音里的母亲,她知道不能为了自己撒手不管,回到熟悉、舒坦的乡下去,她是在为孩子做最后无悔的牺牲。(选自2016年2月思维与智慧)1 .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睡在噪音里的母亲”的?2 . 文章前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3 . 文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 . 你认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析。5 . 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伟大,读完本文,你最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 陈 凌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1到300,不能停顿,也不能涂改。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手写着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游戏虽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专注力的丧失。 “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光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相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方能百炼成钢。 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一位徒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思却在“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师出同门,却有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所精。 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根由还在于心不静。明代大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样一番对答,也启示我们:心有所主,哪怕纷扰再多,也不会乱花迷人眼、浮云遮望眼;但假如心散志衰,都无需外界干扰,自己首先便难沉住气,更别说专注一事上下求索了。“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当然,专注绝非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有人说:“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世界嘈杂,我们无法避免;但内心专注,却可由我们自己把握,不是吗?6 . 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7 .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8 .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9 . 第段文字是不是可以删掉?请陈述一下理由。二、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注:此文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被贬为黄州刺史时所作的一篇散文。10 .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属予作文以记之。_(2)平挹江濑,不可具状。_(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_(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11 .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焚香默坐,消遣世虑。12 .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价廉而工省也/不以物喜B然则北通巫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黄冈之地多竹D然则何时而乐耶/子声丁丁然13 . 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14 . 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三、句子默写15 . 默写。 (1)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2)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3)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天行健,_。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5)汉文有道恩犹薄,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6)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7)_,_。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秦观行香子)(8)李商隐无题的颔联“_,_”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出了对爱情的至死不渝。(9)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_,_。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如石韦、石斛之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辄槁死。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至于忍寒苦,安澹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余游慈湖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顾恐陆行不能致也,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使善视之。余复过此,将问其安否。(节选自苏轼石菖蒲赞)(注释)昌阳:名医别录认为昌阳和菖蒲是两种不同的植物。16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1)濯去泥土,渍以清水濯:_(2)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遗:_17 .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游慈湖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18 . 请简要概括石菖蒲的特点,并揣摩文段中作者对它的情感。五、综合性学习19 . 某校开展以“我们毕业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为了邀请家长们前来参加毕业典礼,学生会拟写了一份邀请函,请你按照要求修改。邀请函时光如梭,转眼间犬子即将毕业,本校拟于本月20日上午10时为全体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在毕业生们人生的重要时刻,我校全体师生期待着您的到来,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真知灼见的宝贵意见。为表示尊重,邀请函应有称呼:_。邀请函有一处用词不得体,应将“_”改为“_”。画线句子有语病,可改为:_。(2)下面是同学改写的送别。请根据活动内容补全诗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风轻轻,柳依依,今宵诉别离;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经年此去杳无音,_;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同窗谊,恩师情,天涯若比邻;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他年此地重相逢,_。(3)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简要概括。_。六、作文20 . 题目:冬日里的暖阳要求:(l)结合你的生活,记录你的经历,表达你的人生体会与感悟,抒发你的真实情感。(2)认真书写,力求字迹工整、美观。(3)不少于600字。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