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2348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宁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宁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宁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宁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阳光中学在2012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B菲律宾外长说黄岩岛是菲律宾的固有领土,他的言论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歪曲黄岩岛历来是中同领土的一部分的事实C那烟雨迷蒙的恩施大峡谷,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光辉事迹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鲁迅记忆里那蒙着jio( )洁月色的社戏,贺敬之心中那永不变味的糜( )子、油馍和米酒,刘成章笔下那气势磅礴、粗犷( )豪放的安塞腰鼓,吴伯箫文字里那静穆的,暖rng rng( )的灯笼,无一不是民俗风情画卷中色彩浓重的一笔。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并感受民俗的多样和价值。(1)给文段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全对的一项是(_)A.绞 m gung容 B.皎 mi gung融C.绞 mi kung容 D.皎 m kung融(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辨析和修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A.句语序不当,应把“民众创造”和“世代传承”位置互换;句无语病。B.句缺主语,应在句首加“我们的”;句语序不当,应把“多样”和“价值”互换。C.句缺宾语,应在句尾加“民间文化”;句语序不当,应把“理解”和“感受”互换。D.句搭配不当,应把“创造”和“传承位置互换;句无语病。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世界上最柔软的路参加了一个助学公益活动,我认识了那位山村女教师。女教师三十多岁,清秀的脸上带着几分腼腆,一说话脸就红,像山里入秋的枫叶。谈话中知道她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主动请缨,去了一所很偏僻的山村小学。众人在感叹钦佩的同时,问她为何能坚守这么多年?她说,也曾动摇过。当初选择去偏僻山区,是被电影凤凰琴中扎根山区的美丽女教师感动了。她觉得自己就是电影中女教师的影子。于是,那年枫叶泛红的时候,她来到了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所谓学校,无非就是三间简陋的屋子,三十多个学生,一个黄土地操场,操场上一杆褪色的国旗。学校的教师除了她,就只有一位老校长这与凤凰琴的场景惊人的相似。山里的风景是美的,山里的人们可亲。谁家有了好吃的,都会让孩子拉她去家里。学生们都很懂事,也喜欢黏在她身边。乡亲们就像她的亲人,即便自己几乎和外界失去联系,她仍很满足。直到第三年,她回城参加同学会,才强烈感觉到自己落伍了。无论是服装打扮,还是言谈举止,连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在别人讶异不解的眼神里都变得毫无底气。同学问她,难道你要在山里呆一辈子?轻轻的一句话,却重重地落在她的心上,一直沉到心底。走,还是留?从那以后,两种选择就像两股缠绕在一起的乱麻,一直纠结在她心里,无从解脱。朋友苦口婆心劝告,父母老泪纵横哀求,现实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一次次,父母和着眼泪的话语就像汹涌的潮水,把她一直以来坚固的心堤冲垮了。终于,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回城。她向一直关心自己的老校长说出了这个决定。老人吧嗒吧嗒地抽着烟,沉默了片刻,说,妮啊,你是该回去了,都三年了,我们不能耽误你一辈子不到一天,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孩子们围着她,仰着小脸,拉着拽着,哭着让她不要走。临走前一晚,屋外响起烈烈的风声。不一会儿,大雨倾盆,噼哩啪啦的雨点砸在窗棂上。她一夜未眠,脑海里浮现的满是白天孩子们哭花的泪脸。天终于还是亮了。屋外的小院里挤满了人,全村的女人都来了。张奶奶拿来了煮熟的鸡蛋,李婶端来了热腾腾的手擀面,王大娘提来了一篮子核桃她泪光涟涟,被众人拥着出了院门,发现院前泥泞的土路铺上了一层厚厚软软的黄沙。泪眼望去,村里的男人们正在前方赶着用沙铺路,用小车推,用铁锨铲全村的男人都来了,还有她的学生。老校长走过来,说,妮啊,今天你走,我们也没能为你做什么,就修修路,铺点沙,你能好走些。那天,大伙儿一直将黄沙路铺到山外。她的泪也一直流到山外。故事的结局是,第三天,她又回来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乡亲们惊喜的招呼声里,在孩子们震耳的欢呼声中,她又踏着那条乡亲们用心为她铺的路,回来了。她也要为乡亲们用心17-18去铺一条路,一条让孩子们踩着坚实的步子,走出大山,去到外面世界的路。那次活动以后,我便时常想起那位山村女教师,想起那个铺路的故事。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有删改)3 . 感知全文,请简要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主动请缨,执教山村_,_村民铺路,真情送行_,_。4 . 结合语境,说说第段加点短语的含义。她泪光涟涟,被众人拥着出了院门,发现院前泥泞的土路铺上了一层厚厚软软的黄沙。5 .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从那以后,两种选择就像两股缠绕在一起的乱麻,一直纠结在她心里,无从解脱。6 .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结尾画线句“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的理解?7 . 这篇选文让我们想起许多“美丽的老师,“最美乡村教师”庄巧真就是其中的一个,请你写一段话来赞美你身边最“美”的老师。(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8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壶口,壶口莫伸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黄河有幸,倚身此中。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同样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在峻梁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忍受和服从。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着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阅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这就是壶口瀑布。壶口瀑布诞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壶口中瀑布之前,黄河的河床足有上千米宽,而到了这里,两岸岩石陡然一缩,形成了一条只有二三十米左右的狭槽,不仅如此,槽道下又奇特地出现了一个高低悬殊,落差极陡的深谷。于是,漫天而来的黄河水流在这里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由此形成了壶口瀑布。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乎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又包容万千。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去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去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进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须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领悟: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在“读美文学写作”读写活动中,老师推荐阅读美文壶口,壶口,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1)文中第七段描写了壶口瀑布的壮美,仿照第七段的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仿写一段你曾旅游过的地方的景色。(视觉,听觉角度,比喻,排比修辞)(2)学校的文苑杂志正在征集作品,下设“美文美语”“感情天地”“小事蕴理”“写法指津”栏目。请将壶口,壶口一文推荐到其中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栏目。并写一段推荐词。写作提示:围绕栏目特点;结合文章内容;不少于100字。四、句子默写9 . 下面都是写蝉的古诗词,根据自己的积累,将其补充完整。(1)明月别枝惊鹊,_。(辛弃疾西江月)(2)_,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3)_,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0 . 诗歌首句通过对“_”的一问一答,诗人的愁苦形象跃然纸上。11 . 诗歌最后两句,作者想象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六、课外阅读读冰雪之文,养浩然之气。一卷冰雪文序张岱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注释)若:像。 特:只不过。恣:放纵,任凭。挹(y):舀。奚(x):什么。12 . 请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藉( )异( )遂( )固( )13 . 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14 . 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15 . 请用第自然段的两个关键词回答,“冰雪之气”对世间万物有哪两大好处?16 . 请在下面语句的空格处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本篇序文虽然短小精悍,但作者由远及近,层层铺垫,先由( )的“冰雪之气”,过渡到( )的“冰雪之气”,最后才落脚到( )的“冰雪之气”,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晰,结构严谨。17 . 所谓“冰雪之气”,亦即冰雪之特点。请你根据本文内容提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至少4个双音节词,概括一下“冰雪”的特点。18 . 张岱文风任情适性,文笔流丽清新,为人慷慨亮节,性格孤高傲物。请问,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他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19 . 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相关语句。雾凇沆砀,。七、名著阅读20 . 水浒传一书的作者是 。这本书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 形象。这些梁山好汉号称“一百单八将”,如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等。 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说明理由。八、综合性学习21 . 立德中学开展“研学旅行”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相关材料。(材料一)研究旅行是一种校外教育活动,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它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的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材料二)2013-2018年研学旅行行业市场规模(见右图)(材料三)中国网9月29日讯在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暨江油“一带一路”李白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后,汇集了四川省旅游协会研学旅行分会的重量级专家团队,为配套开展“跟着诗歌去旅行中小学研学旅行研讨及推广”活动,于9月27日,来绵阳、江油进行为期三天的考查、调研和研讨活动。近年来,研学旅行成为旅游业最热门的领域之一。教育部等11部门发文,大力推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本次研学旅行研讨和推广活动,将按照古蜀文化、诗歌文化、科技文化三大主题,对绵阳和江油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进行考查和梳理,为绵阳研学旅行的发展方向、运作模式提出建议,并推出一批精品研学旅行产品。(1)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给“研学旅行”下一个定义。(2)阅读材料二的图表,请概括其主要信息。(3)请为材料三拟一个新闻标题。(4)“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你想去哪儿?主要研学什么?暑假不远了,请简要说说你的研学旅行方案。九、作文22 .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作文(1)题目:遇见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晚9时许,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首张黑洞“真容”。400年前,伽利略第一次把望远镜对准日月星辰,人类的目光自此闯入深空。今天,连光子都无能为力的黑洞也被我们捕捉到了倩影。但我们能“看见”的东西还是太少了,莫说把目光探及黑洞的内部、宇宙的边缘,目前宇宙90%的物质都还不曾被人类探知。但是谁又敢说宇宙的面纱不会在人类文明坚持不懈的注视下,激起更美的涟漪。那涟漪下的每一缕光影,都可能颠覆我们的认知,改写文明的走向。科学世界的每一次发现,固然需要坚持不懈的求索。人生的每一点进步,又何尝不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作文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