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8772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青海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青海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曲阜之行中,当地某中学的学生陪同学们拜孔庙,谒尼山,访杏坛。回京后,同学们纷纷在微信中给曲阜的学生留言,不约而同地用到了论语中的语句。下列留言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你们丰富的知识,独到的见解,让我佩服不已。“见贤思齐焉”,我将以你们为榜样,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B曲阜同学热情周到,彬彬有礼,侃侃而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你们真不愧是圣人故里的谦谦君子啊!C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我们一定会信守承诺,经常与大家交流感兴趣的古都文化,共同品味京华魅力。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曲阜的朋友们,欢迎你们到北京相聚,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首都风采,再续友情!2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明的雨作者汪曾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小说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C三棵树的作者是苏童,作者通过对童年记忆中火车站名“三棵树”的思考延伸到自己生命中曾经拥有的三棵树,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人与自然依存关系的眷恋之情。D蒙田,法国作家,代表作有蒙田随笔全集。二、字词书写3 . 阅读填空。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ng)。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绘浩(hn)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n)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i)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1)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一脉相(chng)_浩(hn)_(mn)_长经天(wi)_地(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_改为_改为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多动症杨红樱除了体育老师不说马小跳有多动症,几乎其他所有教过马小跳的老师。都说马小跳有多动症。秦老师说:“马小跳,我来治你的多动症。”秦老师就这么武断,还没去医院检查,她就断定马小跳有“多动症”。过了几天,秦老师问马小跳,想不想在六一儿童节上台表演节目。马小跳说当然想,自己做梦都想。班上要表演的节目是童话剧龟兔赛跑。路曼曼演兔子,唐飞演乌龟。两个主角都有人选了,那么,马小跳又演什么呢?秦老师说:“马小跳演那棵树,就是兔子靠着睡觉的那棵树。”说是演树,其实只不过是一个道具而已。马小跳两只手举着两根树枝,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连一句台词都没有。故事是从一只兔子在一棵大树下遇见一只乌龟开始,也是在这棵大树下结束的。所以,马小跳必须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地站在那里。马小跳两只手高高地举着两根树枝,眼睁睁地看着兔子路曼曼在他身边跳来跳去,眼睁睁地看着乌龟唐飞在他身边爬来爬去。那个唐飞真是笨,连马小跳都把他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了,他自己还经常忘词儿。马小跳忍不住就要给他提词儿,唐飞不仅不感谢马小跳,反而去向秦老师告状。“秦老师,马小跳说话了。”秦老师就来警告马小跳:“马小跳,你要记住,你是一棵树,树是不能讲话的。你再故意捣乱,我就把你换下来。你知不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想演你这个角色呢!”马小跳知道,确实有很多同学想演他这个角色。马小跳很怕秦老师把他换下来,后来在排练的时候,马小跳就不停地对自己说:“马小跳,你是树,不是人。树是不能说话,不能动,不知道累的。”秦老师看马小跳有进步,就鼓励他:“马小跳,只要你把树演好了,我就让你说一句台词。”马小跳说:“你不是说树是不能说话也不能动的吗?”秦老师就笑起来:“我们演的龟兔赛跑是部童话剧,童话中的动物可以说话,树也可以说话。”_马小跳说:“童话中的树既然可以说话,为什么只能说一句,而不能多说几句呢?”“不可以。”秦老师一点商量的余地都不留,“只能说一句,但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马小跳后来才知道,这句非常非常重要的话,就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秦老师说:“别小看这么一句台词,这句台词可是这部童话剧的灵魂。”为了能说这句台词,马小跳在排练中,一动不动地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唐飞记不住词儿,或者是路曼曼出点差错,站三四个小时的时候也有。秦老师终于同意让马小跳说这句台词了。马小跳把这句台词至少练了一百遍。六一儿童节那天演节目之前,马小跳的全身裹满了棕色的布,这是树干。他的手上举着绿色的树枝,就更像一棵树了。他一上台,就把所有人的眼球都吸引到他身上了。马小跳是全校闻名的淘气包,所以他在全校的知名度很高。“看看,演树的是马小跳!”“他真像一棵树。”“噢噢,马小跳!噢嗅,马小跳!”节目演到最后,马小跳终于用充满智慧的声音,也就是用那种瓮声瓮气、拖声拖气的腔调,说出了那句最关键、最灵魂的台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他刚一说完,全场就响起了炸雷般的掌声和欢呼声。4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主要故事。5 . 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秦老师说:马小跳,我来治你的多动症。”这句话为下文埋下了伏笔。B“马小跳两只手高高地举着两根树枝,眼睁睁地看着兔子路曼曼在他身边跳来跳去,眼睁睁地看着乌龟唐飞在他身边爬来爬去。”句中连用了两个“眼睁睁地看着”表现了马小跳得意的心理。C最后一段是侧面描写,表明马小跳的表演获得了成功。D这篇小说诙谐幽默,充满童真童趣。6 . 结合下面相关链接材料,完成题目。(链接材料)心声(节选)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么。“李京京,又是你不定神。”程老师皱起眉头。京京脸一红,低下了头。可是随即又抬起头来,并且举了举手。“什么事?”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1)李京京那么想念一段课文的原因是;而马小跳“做梦都想”演童话剧的原因是。(2)程老师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她认为;秦老师让马小跳扮演树,是因为。(3)李京京和马小跳在思想性格方面有哪些异同?(4)对于程老师和秦老师,你喜欢哪一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说明理由。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让教育的阳光普照“苔花”石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虽生长于潮湿的角落,但它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顽强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清代袁枚的这首小诗,读来令人感动,也启人思考立德树人的道理。现实中,总是不乏不甘平庸、努力生长的“苔花”。战胜贫困圆梦北大的河北女孩王心仪,走出大山的春蕾女童合唱团.那些奋斗着的青春身影,传递着激励人心的正能量。也应看到,青春如果只能依靠“自来”,无人喝彩、无人关爱,则意味着承受更多的无奈、付出更艰苦的努力。其实,袁枚还写过另一首咏苔五绝:“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石头上种不出玫瑰花,沙漠里长不出棕榈树,成功需要一定的条件。我们呼唤键放,就应厚植教育的沃土;鼓励奋斗,就应铺设笔直的跑道。因此,我们应当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使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教育是重要的公共产品,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梦想,教育则是通向梦想的阶梯。只有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一处角落,才会有更多“苔花”向阳盛开。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把人比作树木,认为不必勉强让树木长得一祥高,但要在“立脚点上求平等”.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不凡的成就、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不能忘记守住教育的底钱,让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有学上”,也应当着力拓展教育的边界,让每个孩子“上好学”。补齐短板、提高质量、力求公平,孩子们才有机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教育的蓝天下,也不应有“好生”“差生”的区隔与偏见。长期以来,唯考试、唯升学的评价导向影响较广“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像流水线那样搞批量生产是行不通的;特别需要根据个体的禀赋因材施教、精耕细作。一些人眼中的“笨学生”,也许有健壮的体格、灵巧的妙手或艺术的头脑。这些隐藏的成长密码,正等待着被教育澈活。因此,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可说是教育的神圣使命。无论是困境儿童还是“差生”个体,他们所面临的困扰和烦恼,映照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也时刻提醒我们维护教育公平的尊严。而这,需要全社会携手同行,不断地集聚众智、凝聚众力。加大真金白银的投入,做大教育的“蛋糕”;注重教育资源,在域乡、区城、校际之间的均衡分配,有效填平“教育洼地”;多措并举,健全完善各项配套措施,用制廑夯基垒台、兜住底线一心一意办教育、真抓实干促改革,才能为“苔花”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教育给予人的深刻影响,往往是绵延一生的。我们期待着,教育的阳光酒满大地,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各显其能,如同星星点点的“苔花”,怒放作花香四溢的春天。(摘自2018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7 . 选文引用了两首“咏苔”小诗,有什么作用?8 . 选文段可否调换顺序,为什么?9 . 选文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0 . 选出下列不适合做论据的一项。A有教无类。一一论语卫灵公B教师教任何功课,“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是为了用不着教。一叶圣陶C2017年清华大学录取了来自甘肃定西的残疾学生魏样,为方便其生活,学校为其母子提供了单独宿舍。D中国青基会于1987年10月倡导发起并组织实施了希望工程,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意重返校园。11 . 选文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世说新语节选,回答后面小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急不相弃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选自世说新语德行门注释依附:依傍附从辄:zh,当即。难:为难尚:还。本:当初。疑:迟疑不决。 纳其自托:接受他的请托。 邪:同“耶”,呢。携拯如初: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12 . 解释加点词:(1)与友期行(_)(2)去后乃至(_)(3)入门不顾 (_)(4)舍所携入(_)13 . 下面“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友人惭,下车引之B择其善者而从之C歆辄难之D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4 . 划分句子停顿:每句停一处(1)元 方 入 门 不 顾(2)遂 携 拯 如 初15 . 翻译下列句子:(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幸尚宽,何为不可?16 . 有人说,友人已经认错了,而元方却置之不顾,也是一种无礼的行为,你如何看?17 . 通过患难中对待别人的态度,你如何评价华歆和王朗的人品?五、课内阅读18 .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_(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_(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掩映:时隐时现。19 . “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20 . “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七、名著阅读21 . 班内开展了名著阅读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活动。(1)读文段,猜人物。(人物一)他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为人孤做,正直倔强,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一些人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最后落得个悲惨的结局。(人物二)她唆使幼童偷母亲的首饰变卖,鼓励他们吃冰,但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却要打骂。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深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上面语段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两个人物分别是、(2)这部作品里还有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说明理由(上面语段涉及到的人物除外)。22 . 填空。(1)树木丛生,_。(曹操观沧海)(2)_,_, 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3)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3 . 昆虫记是一部_。八、命题作文24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请将“北京,这里有我的”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题目二:设想你是漂泊其他星球的地球人,或是外出遇险的动物,或是消逝的一片森林,或是流失异国的文物请以“我终于回来了”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九、作文25 . 作文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秋天,是农人收获的季节,累累硕果引发无限思绪:播种的忙碌,浇灌的艰辛,家庭的开销,来年的打算;秋天,是漂泊游子思家的季节,树叶飘零引发思乡愁绪:收拾行李,整装待发,归心似箭;秋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秋风秋雨愁煞人”,它会引发少男少女无尽的哀愁;秋天,也是一个多梦的季节,它令无数莘莘学子满怀遐想,编织来年的梦想请以“秋思”为题目,写一篇富有真情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少于600字,不超过85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