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7777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杭州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杭州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各题。怎样读书顾颉刚一个普通人走进了图书馆,看见满屋满架的书,觉得眼睛都花了。这是由于他对世界上的知识没有一方面是有特殊兴趣所致。研究学问的事固然不必每人都参加,但是一方面的特殊兴趣确为任何人所不可少。譬如看报,有人喜欢看专题新闻,有人喜欢看小说文艺,也有人喜欢看商市行情。只要他能够有一件喜欢的,自然拿到了一份报纸就有办法。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有人读书,只要随便翻翻就抛开了。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才罢。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永久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以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得多少部书呢?但有几部书是研究某种学问的时候,必须细读的,若只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读书的第二件事,是要分别书籍缓急轻重,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哪几部书是只要翻翻的,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查考的。要懂得这个法子,只有多看书目,研究一点目录学。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来管束我们的思想。读书的时候要随处存疑。换句话说,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逢到什么疑惑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起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不怕动手,肯写肯翻,便可以养成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这一门学问自然有驾驭运用的才干了。我们读书的第三件事,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宋朝的陆象山说六经皆我注脚”,就是这个意思。再有两件事情,也是应当注意的。其一,不可以有成见。以前的人因为成见太深了,只把经史看作最大的学问;经史以外的东西都看作旁门小道。结果,不但各种学问都被抑遏而不得发达,并且由于各种学问都不发达,就是经史的本身也是不能研究得好。近来大家感到国弱民贫,又以为唯有政治经济之学和机械制造之学足以直接救国的,才是有用之学,其余都是无关紧要的装饰品。这个见解也是错误的。学问的范围何等样大,凡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值得研究,就是我们人类,再研究一万年也还是研究不尽。至于应用的范围却何等样小,是根据我们所需要而走的。昨天需要的东西,今天不要了,就丢了。今天需要的东西,明天不要了,也就丢了。若是为了应用的缘故,一意在应用上着力,把大范围忘了,等到时势一变,需要不同,我们岂不是剩了两只手呢!我们不能一味拿有用无用的标准来判定学问的好坏;就是某种像是没有用的学问,只要我们有研究的兴趣,也是可以研究下去为我们所用的。其二,是应该多赏识。无论哪种学问,都不是独立的,与它关联的地方非常之多。我们要研究一种学问,一定要对别种学问有些赏识,使得逢到关联的地方可以提出问题,请求这方面的专家解决,或者把这些材料送给这方面的专家。以前有人说过,我们研究学问,应当备两个镜子: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显微镜是对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望远镜是对其他各科用的。我们要对自己研究的一科极尽精微,又要对别人研究的各科略知一二。这并不是贪多务博,只因为一种学问是不能独立的缘故。(选自读者2015年第6期)1 . 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概括正确的项是( )A读书的第一要务是要培养特殊方面的兴趣。B读书的目的是要通过书本去探寻求知的路。C读书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多赏识,少成见。D读书要注意做好五件事,就可以取得成效。2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一个人只要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有特殊的兴趣,就能喜欢读书并且会读书;反之只能面对浩瀚书海不知所措。B读书要学会区分书的轻重缓急,有些和自己所研究的学问有关的书要重点细读,有些书则可以略读或备查。C读书要善于思考、顾疑,对于某种学问,有疑惑就查检,有问题就研究,天长日久,便足以驾驭运用这一门学问了。D世界上的事物都有研究的价值,不可心存成见;学问也不是孤立的,自己研究的要极尽精微,其他的也应略知一二。3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围绕怎样读书的话题,从一具人要培养特殊方面的兴趣说起,有针对性地讲了读书做学问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B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每一段都论述一个有关怎样读书的问题,由浅入深,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逻辑严密。C文章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在论述做学问要多赏识时,以显微镜 和望远镜作比,生动阐明了做学问时精与博的关系。D文章的语言严谨文雅而又平朴通俗,作者娓娓道来,是一位前辈学者对后辈学子的谆谆教诲,读之有如坐春风之感。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春天万物复苏,面对烂漫春光,有人在“红杏枝头”品味春意,于“拂堤杨柳”陶醉氤氲春雾,有人却语竭词穷、词不达意,停留在“哇”“超赞”的简单感叹。尽管众人眼中的景色“远近高低各不同”,但网络语言风靡、文化内涵缺失的现象,不经意间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日常交流和情感表达。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就是如此。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的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扑哧”等区别。可以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正如网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无法很利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从增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增加。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达。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称得上高效。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词汇更有价值。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的风头正盛只是暂时的,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更选一步看,身处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嚼字”。一段时间以来,从教科书上的“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到“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诗词的古音讨论,如今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也空前复杂。在语言的吐故纳新中,倒映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互动。如何对待语言、如何更好表达,其实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对待生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丰富的表达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交流与沟通就能心心相印。4 . 请简述第1段的作用。5 .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6 . 什么样的语言才是第5段所说的“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7 . 请调用自己的语言宝库,写下三句赞颂夏季的话。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8 . 解释下列加点词。(1)尝求(_)(2)微斯人(_)(3)持汤沃灌(_)(4)腰白玉之环(_)(5)烨然若神人(_)9 . 翻译下列句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10 . 岳阳楼记中“二者之为”指的迁客骚人“_”的胸怀;送东阳马生序认为读书人应有“_”的情趣。11 . 岳阳楼记送东阳马生序都有劝勉之意,结合选文内容做具体分析。三、句子默写12 . 默写(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2)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感时花溅泪,_。(杜甫望岳)(4)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5)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6)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7)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正解衣欲睡,后因“_”而“_”于是寻友,一同夜游承天寺。(8)三峡中,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四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感受的句子是_,_。四、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13 . 下列各项中,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这段文字选自_所写的_,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A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议论B王树增红星照耀中国记叙C王树增长征记叙D埃德加斯诺长征议论14 .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战略撒退”“精神抖擞”都是主谓短语。B“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中“其”是名词,“的”是助词。C“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中“向”和“红军终于到达了 目的地”中“终于”都是副词。D“军心涣散”是主谓短语,而“军心涣散的质退”是偏正短语。五、综合性学习15 . 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答题万里长城确是人类创造的奇迹。 提到长城就会让人想起那个赫赫威名的秦始皇,历史上真正的丰功伟绩在于他统一了中国;而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却更记得他 fn 书坑儒和修造万里长城,同时更亲切地记得的还有那哭倒长城的孟姜女。 (吴祖光万里长城断想(节选)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衷,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锁屑便往往触他之怒。(朱自清背影)这时(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邹韬奋我的母亲)(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赫赫(_) fn (_)书坑儒(2)第句有两个错字,请改正。 _,_(3)请将第句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概括成一个成语 _。2017年9月15日千里江山图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展出,大批观众慕名前往参观,反响强烈。下面是千里江山图的解说词。阅读这段文字。回答问题。千里江山图,北宋年间,宋徽宗宫廷画师王希孟所作,全卷展开长达11.91米,是一幅国宝级别的青绿山水画。一幅近12米长的画卷,从纸墨到颜料,均是顶级,细细拆分品鉴,方能看出其中的无穷匠心。而隐藏在这幅画卷后的,更是一个朝代的兴盛与心酸。千里江山图是在宋徽宗赵佶在位时期完成的。画家咫尺,囊括大宋千里江山,画幅绵延不绝,江山万事流传。而寄托画卷之上的甲 世愿望,却在十几年之后破灭。宋徽宗书画双绝,自创“瘦金体”,亲自教导王希孟作画,可才华横溢的他,“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者耳”!徽宗在位期间,奸臣当道、吏治腐败、起义不断爆发,在这样的情况下,金军一路攻破北宋都城汴京。靖康之难让宋徽宗沦为阶下囚,北宋也就此迎来灭亡的命运。前往临安的南宋朝廷乙千里江山,遽然失却:与之相对“残山剩水”成了南宋山水画的代表风格,“一角”与“半边”的小景取代宏大景观,成为新的审美情趣。16 . 给加点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做出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教导(jio) “世”的第二笔是竖B教导(jio) “世”的第二笔是竖折C教导(jio) “义”的第一笔是点D教导(jio) “义”的第一笔是撇17 . 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甲盛 乙偏安一隅B甲胜 乙失之东隅C甲盛 乙失之东隅D甲胜 乙偏安一隅18 . 从上下文看,句中有一个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居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句子修改:_标点符号修改:_六、作文19 .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2016年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在小组赛出师不利的情况下“绝地反击”,上演惊天逆转,击败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后重新捧起奥运冠军的奖杯。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她们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绝不放弃,这就是女排精神。郭小平,原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他创办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 “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他救助艾滋病患儿并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使这些孩子增强了面对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并努力学习,回馈社会,他的行为也影响了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李万君,中国动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铁焊接大师,他潜心钻研,突破难关,终于攻克了不规则焊缝接头过多的难题,使焊缝射线检测能100%过关,达到构架焊接技术世界一流。他带领团队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50余项,终使中国高铁高速安全,飞驰世界。2016年,他(她)们感动了全中国:女排精神鼓斗志;爱心公益暖人心;焊接技艺展神功要求:自选角度,自定主题;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根据下面语境,展开联想或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毕业在即,回首往事,可爱的母校,你曾经留给我多少难忘的回忆啊!在成长的岁月里有着苦涩与甜蜜、痛苦与欢乐、艰辛与收获然而这些都是给予我的宝贵的财富。要求: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