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7066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宁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宁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花都图书馆在征集对联,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A上联:书从疑处翻成悟下联:文到穷时自有神B上联:济世良方祛邪扶正下联:回春妙术固本清源C上联:夏鼎商彝陈列满室下联:隋珠如璧价值连城D上联:弥勒笑来闲放眼下联:济颠醉去猛回头二、字词书写2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答题。清晨,一抹朝阳透过薄薄的云层射向大地,朵朵飘浮的白云就像流动的音乐,滑过碧澈的天空,清翠的鸟鸣穿过郁郁葱葱的枝叶飘入耳膜。凉爽的晨风穿窗而过,端坐在窗前,让自己沉浸在晨曦的光晕里,追_ 1_(s)起过去最美好的时先,心底,泛起柔柔的情愫,暖暖的憧憬,这便是_2_(tin)静的味道。当暄嚣湮没了周围的宁静,独处的清幽就_3_(ji)然而止。一天中最美的光阴,莫过于静静地坐在时光的角落里,拂去所有的暄嚣,让心灵沉淀下来,茶香袅袅中,捧一卷诗书,细细品读。_4_(wn)约清新的文字,如清澈的溪水洗濯着疲惫的心;又似轻柔的晨风,清爽着燥热的心。(1)根据拼音写汉字。(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三、现代文阅读故事,就是最好的年货曹保明从进入腊月开始,人们在准备着回家过年,同时也在为捎带年货而操心。环顾四周,仿佛一切都给亲人准备了,又总觉得缺点什么,细细想来,没有准备好的也许是“故事”。应该给亲人多带点儿故事回来。故事,就是信息。团聚之所以成为春节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因为一家人需要在这个时间共同辞旧迎新,回顾旧的一年,规划新的一年。可以说,过年就是祖法规定的一种家庭会议,从老时候的春种、动土、传家,到新时代的婚育、养老、职场,年夜饭餐桌上所谈论的,都是需要一起来参谋的家族大事。亲人们各自忙活一年了,儿女想了解爹娘今年的辛苦,爹娘也想听听儿女们一年的收获。老人们要在团聚的时刻讲讲古,给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以岁月的建议,晚辈们则要拿起手机说说今,给留守家乡的长辈们带去时代的变化,而小孩子们也一定会在场,听着家里人的各种故事,家庭观念就在其中进一步深化。故事,也是文化。在很长的时间里,由于物质生活的匮乏,过年一度成为“改善生活”的近义词。直到实现了“顿顿饺子,天天过年”的今天,我们才重新记起,年过的原来是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意义上,年是一个最大的“故事”,是中华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体现。为什么贴春联、福字、年画,为什么拜年,为什么除夕晚上非得吃那顿饺子?每一个细节,后面都流传着很多故事。我们的祖先什么样,我们家族曾经出过什么人,我们的家乡曾经发生过什么?每一个提问,后面都追叙着一段历史。过年就是中国人传承传统的最好方式,说不完的为什么,讲不完的想当年,一切都在故事里。故事,更是生活。冯骥才说过,“故事是浓缩的人生”。讲故事原本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能力,世界上少有哪个民族像我们一样尝尽跨越五千年的酸甜苦辣,因而也具备复杂和广泛的精神理解。查干湖的冬捕鱼,过年时之所以可以卖到几万几十万,因为卖的已经不是“鱼”了,而是一种不同人的生活体验。鱼,是怎么从严寒的冰层下捕捞上来的?查干湖畔,受“腾格里”佑护的民族是如何生活的?北方的“鱼把头”为什么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水源?给年夜送上这样一条“有故事的鱼”,当然意味着一些特别的祝福。同理,当老人们翻出发黄照片,当游子们捎回外地特产,当孩子们拿出学期成绩,是什么都不重要,关键在于讲什么。故事是对生活的提炼和总结,故事涵盖了人对生活的认识和表达,真正的好故事,从来都是扎根生活、走进生活才能获得。故事,就是最好的年货。“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流行语所揭示的,恰恰是春节最传统的精神意义。在这个每一年都不同的时代,过年讲故事越来越重要。不仅家中的长者要讲,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更该多讲,因为他们往往既是一个家庭获得新生血液的入口,也是一个家庭融合新老两种文化的节点。春节,本就是家庭话题最开放的时刻。无论外面的世界是精彩还是无奈,好好给家里人讲一讲自己的故事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剧烈变化与传统道理的安处之道,实现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吐故纳新功能。(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3 .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 . 在作者眼中,故事的内涵有哪些?结合全文分析。5 . 第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作简要分析。6 . 结合全文说一说,怎样才能实现家庭的“吐故纳新功能”?四、句子默写7 . 古诗文默写。(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_,_。(关雎)(2)微君之故,_?(式微)(3)_,悠悠我思。(子衿)(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_,_。(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_,_。五、课内阅读8 . 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学而不思则罔通 尊君在不通 出门看火伴通 不亦说乎通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9 . 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10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七、课外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造酒忘米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注释)曲:酒曲,酒母,酿酒所用的发酵剂。参:同“掺”。诮(qio):责备,讽刺。第:只是,一定。11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加二斗水/无以复加B何异于是/渔人甚异之C犹水也/在昼犹昏D归而用水二斗/一屠晚归12 .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13 . 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谈谈在学习方面受到的启发。八、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应题目。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某校计划开展名著阅读活动。(一)经典人物认识A B C D14 . 请准确填写四幅阳中与名著相对应的人物ABCD(二)经典作品传情15 . 当你参观了2050/2500生活馆之后,体验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科技。这感受就像。A刘姥姥初进大观园!B孙悟空来到水帘洞!C刘备闻“隆中对”!D宋公明初次上梁山!(三)经典价值探索16 . 某班学生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讨论水游传的文学价值。请从他们的讨论中概括出两点。_(四)经典作品推广17 . 为了让名著更好地走向学生,网络上大家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合适的两项是( )( )A社区开展阅读经典的活动B学校创立名著阅读的社团C聘请各类专家来校作讲座D电视台播放名著改编影视E各书店低价出售热销作品九、作文18 . 作文。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只是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你就能够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手机里一张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盘温暖的饭菜;抑或是一次快乐的远足,一次春雨中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的哭泣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它装入行囊,伴你快乐成长!请以“捡拾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